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面部軟組織損傷按發生的原因分類

面部軟組織損傷按發生的原因分類

發布時間:2021-06-25 03:56:05

1、損傷是如何分類的?

(1)按損傷組織和器官的性質分類分為軟組織損傷和硬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根據皮膚或黏膜是否出現傷口又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非開放性損傷,出現傷口的叫開放性損傷,否則叫非開放性損傷。

(2)按損傷的病因分類分為機械性損傷、物理性損傷、化學性損傷、生物學損傷。

2、頜面部軟組織損傷要如何處理?

如果頜面部軟組織損傷處理不當,不僅影響損傷器官功能的恢復,又可造成嚴重的顏面部畸形,給病人造成精神負擔,因此應了解頜面部軟組織損傷特點及處理原則,使恢復功能和美容相統一。因此,對於頜面部軟組織損傷要如何處理要引起重視。口腔頜面部軟組織傷在早期清創處理中,應盡量保留組織,一般僅將破碎的創緣略加修整,去除壞死組織。新鮮而整齊的切割傷,可不切除組織。眼瞼、耳、唇、舌等處的撕裂傷,即使大部分游離,仍應保留;有時甚至完全斷離的組織,在數小時內縫合回原處,也可能存活。由於頜面部組織的再生能力強,在傷後24~48小時之內均可在清創後嚴密縫合;甚至超過48小時,只要傷口無明顯的化膿感染或壞死,仍可在清創後嚴密縫合。損傷組織如有外翻、下垂、移位、或由於水腫、感染,清創後不能嚴密縫合者,可作定向縫合,使組織先恢復或接近正常位置,待消腫和控制感染後,再作進一步處理。定向縫合法,通常是用襯衫扣和細不銹鋼絲或鋼絲鉛丸作褥式縫合以達到定向和減張的作用。頰部貫通傷,原則上應盡量關閉穿通口和消滅創面。無組織缺損或缺損較少,可將粘膜、肌肉和皮膚分層縫合。如頰部全層組織缺損較大,不要勉強拉攏縫合,以免造成畸形和張口受限,而應將創緣的皮膚與口腔粘膜相對縫合,消滅創菌。遺留的洞形缺損,後期再作修復。舌部組織較脆,易於撕裂,縫合時應用較粗的絲線,穿刺點應距創緣稍遠(約5毫米以上)。腮腺損傷時,如傷口無明顯感染,在清創後可用嚴密縫合和加壓包紮,防止發生涎漏。腮腺導管斷裂,可根據情況作導管吻合或改道處理。改善是將導管近心段的斷端縫接於口腔粘膜某處,使涎液能流入口內。

3、損傷是如何分類的?

(1)按損傷組織和器官的性質分類,分為軟組織損傷和硬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根據皮膚或黏膜是否出現傷口,又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非開放性損傷,出現傷口的叫開放性損傷,否則叫非開放性損傷。
(2)按損傷的病因分類分為機械性損傷、物理性損傷、化學性損傷和生物學的損傷。

4、面部輕微傷的劃分標准

見:《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5.2.5 輕微傷
a)面部軟組織創。
b)面部損傷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變。
c)面部皮膚擦傷,面積2.0c㎡以上;面部軟組織挫傷;面部劃傷4.0cm以上。
d)眶內壁骨折
e)眼部挫傷;眼部外傷後影響外觀。
f)耳廓創。
g)鼻骨骨折;鼻出血。
h)上頜骨額突骨折。
i)口腔粘膜破損;舌損傷。
j)牙齒脫落或者缺損;牙槽突骨折;牙齒松動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動1枚以上。

5、軟組織損傷表現形式包括什麼?

?

與面部軟組織損傷按發生的原因分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