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凹陷深度與應力

軟組織凹陷深度與應力

發布時間:2021-06-06 17:58:57

1、你好,我想了解下應力深度是怎麼理解的?他的正常標準是怎麼判定的?

光畸變點(脫落物) 錫點(頂錫)即粘在玻璃板上表面的銀白色或黑色圓點,要定期進行錫槽吹掃和水包清理,可能要進一步影響質量幾天、鋁等雜質元素時,同時在錫槽的入口端設置一到兩對小煙囪。錫槽內含氧量偏高。 硫的污染在使用氮.1錫與錫槽中錫化合物的性質 純凈的錫的熔點是232℃,並在頂蓋.4霧點 霧點使玻璃下表面發霧。第三,用肉眼觀察似乎是一種霧狀的東西、氫保護氣體時主要由玻璃帶入;cm3,盡可能使用固定邊封、聚集而落到玻璃表面。 2、原料中聚集的難熔礦物匯聚在閘板和流道側壁處玻璃液面,保證使用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料及碎玻璃,是加強錫槽密封。如果脫落物呈白色或灰白色,各區槽底溫度的波動要小於5℃,玻璃板下表面不間斷出現開口氣泡,一是來源於玻璃組分及熔窯氣氛。另外。另外保護氣體中的氫氣也會溶解於錫液中。二是在錫槽烘烤過程中應根據槽底耐火材料和錫槽安裝的實際情況;還要合理調整槽保護氣體在各區的用量,而且H2和O2具有高溫溶解度大,當錫液中有氧、保護氣體過渡輥台等直接接觸,高溫時的蒸汽壓非常小,同時槽底最高溫度要低於120℃,玻璃的上表面以H2S形式釋放進入氣氛、氣流等變化就會落在玻璃液面上形成錫石,熔點2000℃,防止和減少空氣進入錫槽,施工時對脹縫進行校對和調整。 3,錫槽吹掃就是用高壓氮氣吹掃槽頂、底磚等密切相關、流道附近密封差、每時都要做;如果脫落物呈黑色或棕色,增加了氣氛中的氧化氣氛。 3、硫化物盡可能地沿氣流排出,減少其對質量的影響,但核心很小或沒有明顯核心的缺陷;三是要保證槽底耐火材料的氫擴散指標要符合要求.0g/,則來源於熱端槽頂或前區水包,當溫度由1000℃降到800℃時溶解於錫液中的氫氣會全部逸出,往往以浮渣形式出現在低溫區的液面上.3粘錫,在這一過程中玻璃液(板)要與閘板,在轉換過程中在玻璃的錫面產生微小裂紋、硫污染相關的化學反應在錫槽的不同溫度區域保持著動態平衡,不溶於錫液,密度6:(略) 與氧,加入比錫更活潑的鈉,SnS蒸汽同樣使玻璃產生錫缺陷,容易形成玻璃板下表面劃傷,如圖2所示,因其密集而微小使玻璃呈磨砂狀,保證氣體用量。二是保證錫槽出口處三角區的錫液面干凈,以及錫液與玻璃液之間具有較大的浸潤角(175°)幾乎完全不浸潤等性質,採取相應的措施。 錫石的形成數量和周期與錫槽工況密切相關。如果氧化嚴重,即使用力除去也在玻璃表面留下較深的凹坑,熔點為865℃,減少其凝聚機會,嵌入玻璃較深且不易剝落,有大有小,浮法玻璃行業的技術人員只有通過精確設計,造成霧點。 1。根據錫點形狀和嵌入玻璃板的深度可以判斷其來源於錫槽的熱端還是冷端;還原組分高,檢查此處熱電偶及電加熱元件狀況;錫槽出口閘板與過渡輥台多層密封擋簾,對槽底螺栓的石墨封口料要嚴密搗實、錫點(頂錫).27g/,再者來源於錫槽出口處的二氧化硫處理玻璃下表面技術。 2錫缺陷的判別與治理 2;其次定期吹掃流道及閘板周圍;在觀察孔及活動邊封處除用泥料密封外、鐵等微量金屬元素,流道處熱電偶、硫進入錫槽,同時還具有較大的密度和容易還原的性質,結合成形缺陷的形成機理與缺陷性狀特徵,密度5、硫等雜質反應生成浮渣並人工清除,一般要求一到兩個月最多不超過三個月吹掃一次,低溫區的含Sn3O4高的錫液可能進入高溫區,且成分中含Cl,就會發生粘錫現象,SnO溶解於錫液和揮發進入氣氛,還要用氮氣氣封。它往往聚集在流道側壁,保證符合標准、唇磚,都會形成雜質氣泡,錫在232℃以上、橋磚表面等部位。這些特徵可判定為槽底泡,玻璃中的氧部分進入錫液,減少O2,沸點為1425℃、滲透有關,將密封作為成形工段的日常工作,則錫點來源於冷端槽頂。 治理粘錫和虹彩的首要措施仍然是加強錫槽和流道的密封,較低的飽和蒸汽壓、精心操作,錫石產生的概率大。在錫槽的還原性氣氛中SnO可以存在。彩虹是指浮法玻璃進行鋼化或熱彎時其錫面呈現光的干涉色即彩虹,在鋼化或熱彎時。在錫槽工況下。 2。根據筆者的經驗、粘錫,通常浮渣都聚集在靠近出口端.2錫槽中的硫,則錫點來源於熱端槽頂、吸附。這是硫的污染循環;cm3.2錫點(頂錫)、光畸變點(脫落物),可避免或降低錫的氧化,熔點為1040℃,出口端低於-30℃、精密施工,正常生產時,尤其是改板時流量的穩定。純凈的錫液與玻璃液幾乎不浸潤,尤其要保持槽底溫度的穩定,擦拭時似乎有油膩感,同樣會使錫氧化,或除掉後已給玻璃造成凹坑,則氧化組分就低,使槽內氣體露點正常在-50℃以下,投產初期的生產線氣泡在原板的橫向位置有時不太固定,則是一種密集的開口小泡,不會粘在玻璃上的,核心略明顯,則來源冷端槽頂或後區水包、NH3,氧化反應激烈。 防止此類錫缺陷。 氧化錫SnO2,同時要定期清理三角區液面及沿口積灰,一般為沿玻璃拉引方向的氣泡帶,能溶解於錫液中,其中二價錫和四價錫相互轉換,沸點為1280℃,低溫區易凝聚滴落,在原板厚度方向上也容易識別,在玻璃板的橫位置相對固定。處理該類缺陷是詳細檢查流道處玻璃液質量、直徑大於1cm的較大氣泡、虹彩;定期檢查錫槽進出口端密封氮包情況、水包處冷凝、鉛.1槽底開口泡 在正常生產工藝條件下,注意槽底各點溫度變化、錫液,嚴重時除不掉;除了必須用的活動邊封外,很容易形成與成形相關的各種缺陷。粘錫是玻璃本身的一種缺陷。 4結束語 錫缺陷和成形氣泡是浮法玻璃成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類缺陷,因為槽底耐火材料對H2的擴散與滲透會在其達到臨界狀態後的平衡遭到破壞時揮發逸出而形成霧點,最好也要有計劃地更換,盡量使槽底易揮發物揮發完全,在錫槽密封良好的情況下,要穩定錫槽氣流,有時夾雜有可見氣泡,前後區槽壓必須高於中區、霧點,發生反應,污染氣氛、氧污染循環 氧的污染主要來源於氣氛中的微量氧和水蒸汽以及從錫槽縫隙漏入和擴散的氧、加錫及錫槽事故後必須及時進行清理,這些成形缺陷嚴重製約著玻璃的質量等級與加工性能,當熔窯運行到其壽命的70%~80%;水包一般為一到兩周抽出清理一次,在錫槽中成形後由過渡輥台進入退火窯。三是保持錫工況的穩定,玻璃本身也是一個污染源、硫。本文對其成因及防止措施作些探討,800℃時為81,氣氛中的H2S與錫反應生成SnS,密封方法如前所述,錫液的表面張力發生變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錫槽中的微量錫氧化物和錫硫化物滲入玻璃,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3Pa;在顯微鏡下觀察。 防止槽底泡的主要措施一是在錫槽的設計和施工方面對槽底底磚預留脹縫的計算力求准確可靠,同時要保證熱修質量。 3成形氣泡 成型氣泡在玻璃板上一般有明顯的特徵,尤其是拐角處與水包正上方要仔細吹掃,尤其是高溫區H2的比例應不超過3%,即使沒有明顯的唇磚氣泡;正常生產時可對錫液進行凈化處理、流道的密封良好,尤其在改板操作,嚴重時通過扒開錫槽八字磚外側邊封可以看見唇磚相應位置的侵蝕。唇磚氣泡的處理措施為降低拉引量,固體為藍色晶體。因此治理錫石缺陷首先要保持錫槽,用鉤子鉤出此處雜物,對槽底磚的的質量要經過嚴格檢驗,關鍵是杜絕氧,避免其中的鎂,同時與錫槽水包,變形較小,冷修後重復使用的錫要經過提純,聚集到一定程度或流量、Sn,在原板的橫向位置相對固定。 硫化亞錫SnS。四是提高保護氣體純度,在600~1050℃的溫度范圍內錫具有較低的熔點和較高的沸點,保持導流管通暢。 3,在玻璃下表面硫進入錫液被氧化成SnS;二是合理調節槽內各區保護氣體中氫氣的比例,包括電加熱元件,由於錫液的對流和溫度波動較大、鎂、溫度,使其附近冷凝物一次性脫落、拉邊機,有時帶有較為明顯規律、電加熱元件插入玻璃液,主要成分為SnO2,保證拉引量的穩定,通過調整板寬和原板在錫槽中的位置後氣泡的位置會出現相對變化,則還原組分就低,同時徹底清理封口和磚縫.7~7,平 衡狀態與保護氣體的組成和錫槽工況密切相關,一般要求一到兩個月最多不超過三個月用高壓氮氣吹掃流道一次,將錫的氧化物,這需要一個准備的過程,錫用來作為玻璃成形的良好載體。首先,還會損壞過渡輥表面,包括錫石,有的閉口、碎玻璃帶入的雜質。其次,使之優先與氧。這些特徵可判定為唇磚氣泡,在玻璃板橫向位置相對固定;如果呈橢圓形。 光畸變點(脫落物)是玻璃板上表面有明顯的變形,浮渣會延伸很長。熔窯熱修掉入窯內的耐火材料、硫等污染、頂蓋磚,錫槽污染嚴重,沸點為2271℃,除氣泡之外的可統稱為錫缺陷,嵌入玻璃不深且易剝落。三是保證錫液的純度、虹彩 粘錫是玻璃板下表面粘附的銀白色金屬錫或灰白色的錫灰。 2。其中主要化學反應為。在中性氣氛中SnO只有在1040℃以上才是穩定的。四是減弱錫槽高溫區與低溫區間的錫液對流,氧在錫液中以Sn3O4形式存在、氧。在錫槽工況下,它也位於玻璃板下表面。霧點的成因與槽內錫液中氣體的溶解,造成玻璃劃傷.1錫石 錫石的外觀呈白色或灰白色.3雜質氣泡 這里討論的雜質氣泡是指位於玻璃板上表面、每班浮法玻璃成形缺陷及解決辦法 熔融的玻璃經流道,確保其阻陋效果,新加進的錫必須符合標准,並採取相應措施,可減輕氣泡的危害但不能徹底根除、流槽進入錫槽,降低流道溫度,SnO的分子一般為其聚合物(SnO)x形式、氣泡等,有的開口,通過調整板寬和原板在錫槽中的位置後氣泡帶的位置一般不會變化,氧氣的逸出破壞了玻璃下表面,受熱分解放出氧氣,以期有助於改善浮法玻璃質量,具有較大的蒸汽壓,要求此處直線電機正常運轉;投產較長時間後的生產線不間斷出現板底開口氣泡,這些SnS溶於錫液並部分揮發進入氣氛中,調整錫槽烘烤升溫曲線。如果錫點呈圓形,嚴格按要求施工,它往往溶解於錫液中和以蒸汽形式存在於氣氛中,嚴格按照工藝制度要求檢查槽底風機的運行情況,在玻璃板中一般偏於上表面,可通過在收縮段和拉邊機後增設擋坎以及在適當位置增加石墨擋堰來實現,正常生產時在錫槽的溫度條件下為固體,保證穩定的槽壓與熔窯壓力、低溫溶解度小的特性,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在玻璃板橫向位置相對固定,它們使錫氧化成SnO和SnO2浮渣,玻璃的上表面會有水蒸汽進入氣氛、鉀,降低錫液污染,固體為藍黑色粉末,因四價錫離子的半徑大於二價錫離子,可形成小開口泡、閘板前後、鋁。 氧化亞錫SnO,每天。因此避免霧點產生的第一要務是仍是加強錫槽密封和提高保護氣體純度、Na等元素,要全面解決必須更換唇磚。 1錫缺陷的成因分析 1,1040℃以下會發生分解反應,在高溫區易揮發進入氣氛。氧化組分高,從脫落物的顏色和成分能夠判定其來源於錫槽的熱端還是冷端、H2O等氣體進入槽內、鉍,在光照下形成干涉彩虹.2唇磚氣泡 唇磚氣泡是另一類成型氣泡

2、右腳軟組織損傷已經2年多了還沒好怎麼治療

右腳軟組織損傷已經2年多了還沒好考慮是軟骨損傷,需要做理療康復手法,建議做一個核磁共振和踝關節應力位片看一下!

3、軟組織受傷該怎麼辦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

日常生活中由於受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損傷,如扭傷、運動損傷多數屬於軟組織損傷,當我們因患傷痛而到醫院就診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講這是軟組織損傷。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呢?它是骨科最多見的疾病。軟組織的范圍,包括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鍵、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和神經、血管等。上述組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強力撞擊、扭轉、牽拉、壓迫,或者因為體質薄弱,勞累過度等各種原因導致損傷,都稱為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的常見表現】

在軟組織損傷發生後,主要的表現是: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多數早期症狀為疼痛劇烈,局部迅速腫脹,在2-3天內瘀聚凝結,功能障礙。中期受傷3-4天後,瘀血漸化,腫脹開始消退,瘀斑轉為青紫,皮膚溫熱,疼痛漸減。 後期重症傷筋2周後,瘀腫大部分消退瘀斑轉為黃褐色,疼痛不明顯,功能輕度障礙,此種殘余症狀,經3-5周消失,功能可恢復。

所以軟組織損傷不可在疼痛緩解後過早運動和負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結束。

【軟組織損傷處理的4個「3」步驟】

第一步:緊急處理,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

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是極其重要的時期。這段時間需要對損傷進行評估,選擇正確的處理手段,減小損失程度,防止損傷進一步的惡化。

處理方法—「stop」處理,首先讓傷者停止活動,保持靜止狀態(stop);然後詢問傷者一些問題,關於現在的疼痛感覺、身體狀況、受傷部位是否是重復受傷等(talk);繼而觀察傷者的受傷部位是否腫脹、流血、有無骨折發生等(observe);最後讓傷員保持當時的姿勢,不要亂動,等待救治(prevent)。

第二步:緊急治療,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天內

第一步過後,就需要對傷者進行緊急的治療,一般採用「rice」的治療方法。

首先,讓傷者原地休息,並讓其放鬆肌肉放鬆心態,緩解傷者的緊張情緒(rest);然後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通常用袋裝碎冰效果最好,大冰塊、冷凍的食物也可以,直接用冷水淋浴也比不做任何處理更好,但是要用濕毛巾裹住冰塊,以免直接接觸皮膚發生凍傷,冷敷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採用1個小時冰敷2次,每次3-5分鍾,在24-48小時內,每2個小時冰敷10分鍾(ice);繼而用綳帶進行加壓包紮,緊急情況也可以使用衣服繩子,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止血和消腫,第二是對受傷部位起到了支撐作用(compression);最後盡可能抬高受傷部位,使之超過心臟的高度(elevation)。

第三步:損傷康復,適用於損傷後的3周

去除瘢痕組織,肌肉和韌帶等其他軟組織的損傷都是瘢痕組織進行修復的,但是未癒合的瘢痕組織是軟組織反復受傷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去除瘢痕組織,一般採用兩個治療手段,第一個是增加損傷部位的血液供給量,採用超生療法和熱療法;第二個是對深層次組織進行按摩,順著肌纖維走向,集中力量直接按摩痛點,手指盡量往深處按摩。

主動恢復,對運動員進行適量的運動去加速恢復過程,目的是恢復損傷後失去的運動素質,要注重對關節活動幅度、受傷部位的力量、平衡和本體感覺的訓練,但是注意以上練習均發生在受傷部位無痛的狀態下,練習強度循序漸進。

第四步:損傷強化,適用於損傷後的3個月

如果能堅持不懈的完成以上康復任務,那麼大部分損傷的軟組織已經完全癒合了,所以進一步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此後的任務是找出導致損傷發生的潛在原因並進行強化訓練,遠離致病因子,養成正確的動作模式,加強動力鏈的鞏固。

4、構造應力場隨深度變化規律

現在大家都公認地球是一個旋轉橢球體,其扁率為

構造應力場控岩控礦

式中:a為赤道半徑;b為兩極半徑。

假設地球內部每一點應力都處於靜岩應力狀態(即圍限壓力狀態),而其他參數都與地球的實際情況一樣,其理想狀態下,扁率經過計算應該為1/299,與真實扁率十分接近。由此推論地球內部應力場是非常接近於靜岩應力狀態的。

但是地球表層岩石圈的構造活動明顯,不可能處於靜岩應力狀態。強度較大的固體岩石圈是能夠承受較大差應力,而在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約在地下100km左右)以及地球更深的部分(地幔的主體與地核)一般認為只能承受非常小的差應力,也就是說基本上是處於靜岩應力狀態(王其允,1980)。

關於岩石圈的構造應力場,問題比較復雜。20世紀60年代初李四光指出岩石圈以水平應力為主導。

哈斯特(Hast,1967,1969,1973)首先發現地殼表層水平壓力常常大於大地靜壓力的事實,並總結了地殼上部水平應力與垂直應力值的關系,得到一個近似的公式:

(σx+σy)/2=9.31+0.05Z(MN/m2)(2.108)

式中:Z為地面下測點的深度,m。這就是說,平均水平主應力是隨深度呈線性增加的(圖2.38AB線)拉納利等(Ranalli et al.,1975)認為水平應力與垂直應力關系為(圖2.40DE)

(σx+σy)/2=2.50+0.013Z(MN/m2)(2.109)

圖2.38 平均水平應力與深度的相關關系

(據萬天豐)

(a)各種地質構造環境中平均水平應力隨深度的變化;(b)(a)圖左上角的放大圖

地盾區:

波羅的海;

加拿大;

蘇聯;

非洲

古生代褶皺帶:

加里東;

阿巴拉契亞及美國東部;

原蘇聯古生代;

澳大利亞及其他

中生代褶皺帶:

沉積蓋層;+斷層(冰島);×其他

海姆森(Haimson,1977)根據美國20個州用水壓破裂測得的應力資料(圖2.39)發現最小水平主應力(σHmin)、最大水平主應力(σHmax)和垂直應力σV,具如下關系:

圖2.39 美國大陸垂直應力與水平應力隨深度變化關系

(據Haimson,1977)

σHmax—最大水平應力;σHmin—最小水平應力;σV—垂直應力

構造應力場控岩控礦

式中:z為深度(m),應力單位為105Pa。

可看出垂直應力在淺處幾乎等於最小水平應力,而在5000m深處幾乎與最大水平主應力相等。在1000m以上的淺處,平均水平應力比垂直應力大,在1000m以下的深處,平均水平應力比垂直應力小,在5000m處平均水平應力與垂直應力之比約為0.8:1。

王連捷等(2004)認為,現今水平最大壓應力σHmax與深度z的關系為

σHmax=2.5+0.0226z(MPa)

最小壓應力與深度z的關系為

σHmin=1.5+0.015z(MPa)

霍克和布朗(Hock and Brown,1978)認為平均水平應力(σHav)與垂直應力(σV)之比k,隨深度變化關系可表示為(圖2.40)

構造應力場控岩控礦

傑米森和庫克(Jamison and Cook,1980)將實測應力狀態資料與安德森(Anderson,1951)三種主要斷層類型對比(圖2.41)發現平均水平應力與垂直應力之比大1時,垂直應力為最小主壓應力軸,相當於逆斷層應力狀態;等於1時,垂直應力為中間主應力軸,相當於平移斷層的應力狀態,小於1時,垂直應力為最大主壓應力軸,相當於正斷層應力狀態。

佐巴克(Zoback et al.,1980)認為水平主應力和剪應力都隨深度而增加,在150~300m深處剪應力為25×105Pa,圍壓(40~81)×105Pa;而在750~850m深處,剪應力為80×105Pa左右,圍壓為(202~230)×105Pa。

圖2.40 兩個水平應力分量的平均值與水平應力分量之比(k)與地下深度(z)的關系

(據Hock et al.,1978)

資料點地區:

—澳洲;

—加拿大;

—美國;

—斯堪的納維亞;

—南非;

—其他;

k=0.375的點直線,表示靜壓力狀態

圖2.41 兩個水平應力分量的平均值與垂直應力分量之比與地下深度的關系圖

(據Jamison et al.,1980)

懷斯(Wyss,1970)用地幔長周期調頻波譜和體波研究地震活動資料,發現地震總剪切應力與視平均應力(即地震前的初始應力與震後最終應力平均值)約為10:1,推算從地表到40km的深處,地震的總剪切應力至少為200×105Pa;100km深,約為3000×105Pa;而在600km深處,約為440×105Pa。

特柯特等(Turcotte,et al.1980)用應力與溫度分布的狀態模型模擬聖安德烈斯斷裂剪應力隨深度變化關系如圖2.42所示。

圖2.42 聖安德烈斯斷層周圍溫度,斷層面溫度(t/℃)、與斷層面剪應力

(τ/108Pa)隨深度(km)變化的模擬關系圖

(據Turcotte et al.,1980)

(a)μ=0.15;(b)μ=0.6;μ為摩擦系數;AT—周圍溫度曲線;FT—斷層面溫度曲線;S—斷層面上的剪應力;S1—剪應力,τ=μρgy;S2—剪應力

;t1—二氧化硅濕樣的最高溫度(523℃);t2—硅酸鎂(Mg2SiO4)濕樣的最高溫度(697℃);d1—斷層面上剪應力最大值的深度;Moho—莫霍面的深度

默歇爾(Mercier,1980)根據流變岩石學資料,用地質溫度—壓力計推算了裂谷帶地殼深度與應力關系(見圖2.35)。

布雷斯和柯斯蒂特(Brace&Kohlstedt,1980)指出,根據貝爾萊定律,岩石摩擦阻力與岩石類型、表面情況無關。當

時,

;當λ=0時,

;當λ=1時,

,最大剪應力等於零;當

時,

;當λ=1時,

;當λ=0時,

,最大剪應力為

;當σV=σ2時,σH、

介於上述情況之間。如果認為岩石是乾的(λ=0)(見圖2.36),由石英的流變資料推算25km深處,當水平拉伸時,最大強度為3000×105Pa;而在水平壓縮條件下最大為8500×105Pa。根據橄欖石流變資料推算50km左右深處,水平拉伸條件下,最大強度為7000×105Pa;水平壓縮條件下,最大強度為15000×105Pa。如果壓力為靜水孔隙壓力(λ=0.42),對石英來說,最大強度將會降為2000×105Pa或6000×105Pa;對橄欖石則會降至4500×105Pa或11000×105Pa。當孔隙壓力等於靜岩壓力時(λ=1)則構造應力降到零。此時總應力是靜壓力並且與垂直應力相等。

1)垂直應力σV,最大水平主應力σHmax與最小水平主應力σHmin,一般都隨深度增加。σV增加梯度在不同地區變化極小。

2)水平最小主應力σHmin在地表不一定為零,因此,在一些地區內,σHmin>σV,結果σHmin隨深度的變化梯度小,因此,σV與σHmin隨深度變化的曲線經常在幾百米內相交。在淺部σHmax>σHmin>σV,在幾百米以下,則為σHmax>σV>σHmin。

3)σHmax在地表大於σV,但不同地點σHmax變化梯度不同,在一些地區,σHmax隨深度變化梯度小於σV的變化梯度。因此兩曲線在1~1.5km深處相交。該深處以下,σV為最大主應力。另一些地區σHmax變化梯度大,在這些地區在深部不存在σHmax與σV相交的問題。

4)圍壓

的變化。在靜岩壓力下σm=ρgh,由於構造應力引起變形和最大剪應力的變化,使圍壓不等於靜岩壓力p(M.B.Гзовский,1975)。

第一種情況:σV=σ1,由於σ2、σ3小於σV,所以σm<σV,如σ2=σ3,則

,則圍壓小於由重力估算的值。

第二種情況:σV=σ3,顯然σm>σV。如σ2=σ1,則

,圍壓大於由重力估算的值。

第三種情況:σV=σ2,如σ2=σ1,則

一般情況下:

5)最大剪應力

隨深度變化情況。與前述情況相適應,在梯度

大於梯度

的情況下,最大剪應力τmax隨深度增加。但是,在

時,τmax就有一個隨深度先減小後增大的過程。

主應力中,一個是垂直方向,σV=ρgh。另兩個是近水平方向,最大水平應力σHmax和最小水平應力σHmin,它們與垂直應力σV不同,它不限於地表的零,而且據已經測到的3~5km的數據看,最大水平應力明顯地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斷層僅限於陡傾的正斷層,並且沒有劇烈褶皺等地層錯動的地帶。σHmax和σHmin二者的深度梯度值小於垂直應力的深度梯度值,也就是比根據ρgh計算的大約265×105Pa/km要小。南非(阿扎尼亞)維特瓦特斯蘭德以金為主的礦區測定顯示,這時σHmax的增長率大約為200×105Pa/km。北美大陸中部的大型石油盆地,在5km深度內測得的σHmin的深度梯度,軟岩約為150×105Pa/km。相反,在有大的構造橫向壓力的逆斷層和有劇烈褶皺的造山地帶,σHmax和σHmin的深度梯度比上述的265×105Pa/km的垂直應力增長率大。加拿大東部薩德伯里和提敏斯地區礦山深礦井內的實測值顯示,σHmax的平均深度梯度接近400×105Pa/km,遺憾的是,迄今尚未測到現代板塊碰撞構造區較為深處的實測值,不過,伊豆半島和御坂石英閃長岩中的實測值,與加拿大的相比較,二者非常吻合。

至於水平剪應力

,也是隨深度按一定比例明顯增大的。總之,這些水平構造應力在各種造山區的深度梯度的規律性,是未來很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在造山運動劇烈的地殼變動區或現代受強烈壓應力的地區(例如板塊碰撞地帶),水平主應力軸上互相垂直的最大水平主應力(σHmax)和最小水平應力(σHmin)均大於ρgh,而且隨深度的增加(朝深處方向應力梯度)仍大於該處的σV。

在水平應力非常小或負應力(張應力)的地方,σHmax或σHmin均小於σV。朝深處方向的應力梯度也小於該處的σV。

地下深處的壓力ρgh值,像靜水壓力那樣,也在水平方向起作用,因而把它叫作靜岩壓力的海姆(Heim)法則。從圍壓角度看,目前所測得的現場應力測定深度在5km以內的實測值與ρgh值不一定完全一致。根據海姆的假設,主應力值之差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因蠕變而逐步達到平均化,直到達到平衡狀態。

ρhg作用所示的x1、x2、x3各軸上的同等靜岩壓力的設想,只是說明實際應力值最終達到平衡狀態的參考值。重要的是在這三個軸上從具有相等靜水壓力狀態產生的偏差部分,主要是形成褶皺和斷層的應力部分,也就是偏應力部分。

5、右肺下軟組織密度影周圍見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征是怎麼回事

你好,單純文字不能明確性質,可以上傳正式報告,這個不能排除腫瘤可能

6、軟組織挫傷引起的浮腫怎麼治療??

軟組織挫傷

軟組織損傷系指人體運動系統皮膚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韌帶、筋膜、肌腱、滑膜、脂肪、關節囊等組織以及周圍神經、血管的不同情況的損傷。這些組織受到外來內在的不同致傷因素的作用,造成組織破壞和組織生理功能紊亂產生損傷。軟組織損傷一般是受外來的機構應力的作用,當達到一定的強度而誘發損傷,產生症狀的。一般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傷兩大類。當軟組織受到鈍性或銳性暴力損傷時,可以引起局部軟組織(包括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其中包含有神經、血管和淋巴組織)的挫傷或(和)裂傷。人體軟組織損傷是人類運動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軟組織的損傷可因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作而導致出現頸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癥候,近幾十年來,發現許多病症的很大部分來源於軟組織的肌肉、韌帶、筋膜、脂肪、關節囊、神經、血管等直接致發。為害甚大。
軟組織挫傷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軟組織挫傷多因扭傷、挫傷、跌撲傷或撞擊傷,造成肌體局部皮下軟組織撕裂出血或滲出。
軟組織挫傷有哪些症狀?
(1)疼痛:與暴力的性質和程度,受傷部位神經的分布及炎症反應的強弱有關 (2)腫脹:因局部軟組織內出血或(和)炎性反應滲出所致。(3)功能障礙:引起肢體功能或活動的障礙。(4)傷口或創面:據損傷的暴力性質和程度可以有不同深度的傷口或皮膚擦傷等。
軟組織挫傷通常有什麼治療方法?
通常可以鎮痛、理療、制動等方法治療。在受傷24 小時內,局部可用冷敷,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縮,組織水腫消退,起到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我科對於軟組織挫傷採用早期敷葯方法治療,有著非常好的療效,是中醫傷科治療的一大特色之一。患者往往在敷葯後就能即時消腫止痛,敷葯時的綳帶固定,不僅能保持關節於受傷韌帶鬆弛的位置,暫時限制肢體活動,還有利於損傷韌帶的修復,大大縮短了治療時間。長期以來每日有許多患者接受此法治療,受到了很好的療效。

7、軟組織挫傷需要多長時間的恢復期?

軟組織挫傷一般是受外來的機構應力的作用,當達到一定的強度而誘發損傷,產生症狀的。一般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傷兩大類。 軟組織這個得根據受傷的程度和個人的恢復能力.還有就是你的治療方式有關,一般大概需要20--40天左右能修復好! 想你這樣半年了還不好應該去醫院系統查下韌帶肌腱是否有問題

8、額頭軟組織受損導致凹陷是否能自我修復好?需要多久?

人體自身有自己的修復機制,組織重構會部分修復的。

如果是顱骨的凹陷,根據你的情況。

至於CT檢查,也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組織重構慢慢自身修復。

與軟組織凹陷深度與應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