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踝軟組織損傷,晚用熱水泡腳時水裡該放些什麼東西好呢?(在宿舍不方便用中葯)
就是休息
2、左腳軟組織挫傷,今天七天了,能走點路了,可是為什麼這兩天有些脹痛啊酸脹的?泡腳可以嗎
你好,請問你受傷多久啦,要是沒超過48小時的話,應該先冰敷48小時,然後建議1、於晚上予熱毛巾熱敷。2、有條件者最好予神燈治療儀或者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3、可予扶他林葯膏外塗。4、傷到骨頭的話最好查個X光片,排除骨折。5、晚上睡覺盡量抬高患肢。6、一個星期內盡量少活動關節
3、用熱水泡腳,對軟組織損壞型的扭傷有好處嗎
當出現軟組織損傷的情況,而沒有骨折及關節脫位等,可以局部熱敷,或熱水泡腳,有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的作用。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俗話說:「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長壽,百歲不稱奇」,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的是睡前洗腳,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腳是養生保健的良好辦法。 我國有一句古話:「熱水洗腳,勝吃補葯。」每天若泡腳15分鍾就能發揮保健作用。 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鍾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 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 並且,經常堅持熱水泡腳足療的應用范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 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腳扭傷有淤血,熱敷能改為熱水泡腳嗎?
第一種:關節扭傷後,切忌立即搓揉按摩,也不要用熱毛巾敷。應該用冷水或冰塊冷敷15分鍾,外擦松節油或塗三七粉、雲南白葯,或用活血、散淤、消腫的中草葯如蒲公英、馬齒莧搗爛外敷包紮。 許多人都對踝關節扭傷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其實不然。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但並不是治療的全部,未經正規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正規治療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正規的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 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48小時之後熱敷2~3天,以促使局部組織滲液盡快吸收,減輕疼痛。必要時,可用膠布敷貼踝部固定製動2~3周。 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並送醫院處理。 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囑咐了一些注意事項,這里寫一下,可能以後各位遇到了能用的上!
1、在受傷以後如果完全沒有知覺,很有可能是脫臼,如果關節稍微的轉動就說明沒有脫臼。如果說按在受傷的地方是刺痛就可能是骨折的多數,如果是酸痛大多是傷筋或是軟組織受傷!
2、扭傷後的24小時內不能用熱水敷或洗,要用冰塊或冰袋敷於受傷的地方,這樣有助緩解出血現象,使得扭傷的地方盡量不腫脹。
3、腳扭傷後盡量不要用傷腳吃力,如果用力可能再次出血腫脹。 4、睡覺的時候需要將腳墊高(高於頭部),這樣有助於受傷的地方吸收
第二種:在日常生活中,因走路不慎腳被扭傷是經常發生的,該怎樣治療它呢?
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二、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
三、正確按揉扭傷局部。扭傷初期,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法為好;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
四、適當進行活動。在扭傷初期,腫脹和疼痛逐漸加重,應停止活動,抬高患肢。待病情趨於穩定後,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動。
五、合理用葯。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葯,不宜外敷活血的葯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後,內服些雲南白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後就不必內服和外敷葯物了。
六、如扭傷傷到骨頭,醫生給打上石膏後,一定要注意:
1、剛上石膏約10、20分鍾內,不能隨便移動患足。因為此時石膏還未發硬,易變形。
2、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時內,應注意石膏的松緊。
3、足部上石膏後,一般不宜著地行走。
4、夏天上石膏,足應放在涼爽處,防止足汗過多而積聚在石膏內。
5、冬天上石膏,就注意患肢保暖,在石膏外的足端不能凍傷。
6、如上石膏後疼痛加劇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第三種:所謂的扭傷與拉傷,在醫學上其實是有明確定義的。『扭傷』是指「韌帶」受到不正常的力量導致過度伸展甚至斷裂。韌帶是連接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結締組織,它主要的作用在於維持關節的穩定度。而『拉傷』是指「肌肉」或「肌腱」受到不正常的力量而扭曲,擠壓甚至斷裂。肌腱則是連接肌肉與骨骼間的索狀結締組織,它的大小因肌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急性的扭傷可能是直接或間接的外力造成,例如跌倒或者是身體與身體的撞擊。這種不當的力量會使我們的關節偏離正常的位置,造成連接關節間的韌帶過度伸展甚至斷裂。常見的受傷動作有手部過度伸展地著地(如排球救球、棒壘球滑壘)、跳躍後在腳的側面著地(如籃球、排球、網球),以及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跑步等。
急性的肌肉拉傷,可能因為身體的直接撞擊、過度伸展或者是肌肉的過度收縮(如不正確的重量訓練)所造成。慢性的肌肉拉傷大多起源於長時間、重復性的過度使用身體某部的肌肉,在缺乏休息的情況最容易發生。 從職業選手、業余運動員,到一般民眾都有可能發生扭傷或拉傷,特別是曾經發生過類似傷害、體重過重以及缺乏運動者。在運動的項目方面,幾乎所有的運動都可能發生扭傷或拉傷,只是發生的位置會因不同的運動型態而有所差異。例如:籃排球以及其他常有跳躍動作的運動,腳踝是最常扭傷的部位。足球、跆拳道、拳擊等,常因身體直接接觸而肌肉拉傷。一些需要急速起動的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也容易產生肌肉拉傷。此外,體操、撞球、高爾夫、網球等,手腕的扭傷也是屨見不鮮。 韌帶扭傷的症狀依照嚴重度的不同,我們可依照疼痛、瘀血、發炎、腫脹等症狀及關節的穩定度分類成輕微、中度、及嚴重三個等級。在受傷的當下,常有人會感到受傷部位一陣撕裂感,甚至聽到或感覺到"啪"的一聲,這常代表韌帶已經斷裂。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將無法再度使用這個受傷的關節,這是屬於嚴重的扭傷。中度的扭傷代表韌帶沒有完全斷裂,患處可能會產生腫脹,而且關節會有些許的不穩定。輕微的扭傷大多是在某些特定動作或角度時有疼痛的產生,關節的穩定度是不受影響的。幸運的是,大部份的扭傷都是輕微的,只要好好治療,大多沒有後遺症的發生。 至於肌肉或肌腱的拉傷,其典型的症狀包括疼痛、肌肉痙攣、無力及腫脹等。嚴重的拉傷代表肌肉或肌腱有局部或全部的斷裂,病人通常痛苦萬分。中度或輕微的拉傷差別只在於症狀的嚴重程度,肌肉或肌腱本身通常沒有斷裂,適度休息加上治療多可完全痊癒。
預防當然是避免類似傷害的第一要務。在此提供一些小秘方: 1.穿合腳的鞋子 2.運動前作適度的熱身 3.配戴特殊運動相關的護具 4.完整的伸展操,運動後的伸展操比運動前的來得重要 5.適度的重量訓練,強化肌力 6.充足及完整的營養攝取 如果不幸受傷,在急性期要把握price原則,即保護患處(protection)、適度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患處(compression)、以及抬高患處(elevation),24-48小時後再改用熱敷。疼痛腫脹等症狀若在24小時後持續或更加嚴重,應到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提醒大家,切勿在急性或亞急性(一周內)期作推拿的治療,因為不穩定的關節或出血的情形可能會因不當的推拿造成嚴重的後果,喪失日後運動的權利。因此在推拿治療之前,一定要先尋求復
5、扭傷這種情況能否熱水泡腳?
踝部扭傷的正確處理
有些人難免會遇到踝關節扭傷的情況。這里要提醒人們:踝關節扭傷後,不要馬上用熱水或熱毛巾燙洗患處,或者以酒精搓揉患部,更不能盲目堅持行走鍛煉。千萬不要誤認為這樣做可以幫助消腫止痛,促進患病肢體功能的恢復。因為這些做法都是不當的。
踝關節扭傷後,局部軟組織(肌肉、血管及韌帶)因暴力損傷而出血或滲出,使踝部腫脹疼痛,活動後症狀會加重。如果此時按揉或熱敷傷處,不但不能使血腫消退,反而會人為地加重患部的損傷,致使傷處血管擴張,增加出血量,使傷情進一步惡化。有的病人踝關節扭傷後局部傷痛並不是十分明顯,但盲目熱敷處理或草率地揉捏按摩反而會加重踝部傷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當怎樣處理呢?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症狀重者可採取舒筋理筋手法治療:讓患者端坐或仰卧,醫者一手握住傷側足跟,另一手握足尖,先將踝關節緩慢地拔伸,待片刻後做踝關節的背伸、屈、內翻和外翻動作,並同時緩慢地捋筋通絡,切忌僅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然後,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度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3周後解除固定,練習步行。同時可以服用些活血化瘀類葯物,以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因為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因為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也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黃 芳)
報刊文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