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助:側顱底鱗狀細胞腫瘤治療
先前的治療方法正確。如果現在MRI檢查腦水腫不明顯,可以考慮伽馬刀放射治療,國內成立最早的伽馬刀放療中心位於山東淄博中外合資萬傑醫院。北京好多醫院也有該設備。
2、人死後屍體為什麼會腐化,腐化有那幾個過程?
人死了以後,心臟不再向身體的細胞和組織運送氧氣,細胞死亡後,對腐敗菌也就失去了抵抗力,肌體組織在細菌和多種酶的作用下便開始發生腐敗。
人體死亡後腐敗過程:
1、死亡和死後僵直
人死後,體溫會以約0.8℃/小時的速率下降,直至與外界溫度相等。在屍冷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屍僵,一般會在死亡1-3小時內開始,在4-6個小時內,全身肌肉都會變得僵硬。屍僵通常是從咬肌開始,逐漸發展到頸部、上肢、下肢。屍僵一般經過24-48小時會開始緩解,一周內徹底解除。
2、細菌蚊蟲繁殖
以蒼蠅為首的昆蟲會聞風而來,並在屍體的開放部位產下幼蟲,這些部位包括眼睛、嘴、生殖器和傷口。在屍體外部孵化出來後,僅僅一天內,蛆蟲就會鑽入屍體,進入幼蟲生活的第二階段,並通過獲取屍體皮下脂肪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3、器官的消溶和屍體的腐爛
人體細胞中的酶可以輔助新陳代謝並分解各種物質。當人死亡後,細胞再也沒有能力控制這些酶的正常活動,這時酶就會隨著細胞液溢出細胞。在皮膚各層之間的細胞進入這一過程後,人體的表皮會逐漸變得鬆弛,最終就像一件人皮大衣一樣包裹著屍體,甚至可以將全身的皮膚直接扯下來。
4、腐敗巨人觀
由於屍體的腸道內有大量的腐敗細菌,因此屍體腐敗通常是由腹部開始的,這是因為細菌的繁殖會產生大量廢氣,在屍體中,由於消化系統無法工作,廢氣會充盈於屍體的各處,使得某些部位逐漸膨脹高腐敗的屍體,由於其全身充滿腐敗氣體,整個屍體腫脹膨大成巨人,根本看不出生前的容貌。這種現象稱為腐敗巨人觀。
5、軟組織液化
膨脹會持續到死後一周左右,當屍體某些部位(比如腸,或者軀干)由於膨脹而發生破裂,氣體就會被釋放出體外。由於細菌不斷繁殖,菌群會越來越龐大,最終導致人體器官發生消溶。細菌的富集使肺部和消化器官首先消溶。
而由於嘴部繁衍的細菌通過口腔上部進入腦部,腦部也會迅速的消溶。之後軀體內的所有器官全部消溶,互相混雜在一起難以辨認。食肉的幼蟲會伴隨細菌侵蝕肌肉,而皮膚的腐爛與否取決於環境的溫度。隨著腐爛過程的持續,最終,屍體會全部腐爛,直至消失。
(2)顱底軟組織其內膨脹擴展資料:
影響屍體腐敗的因素:
屍體腐敗也要受到來自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一般地說,屍體腐敗的發生及進展的快慢,與地區、溫度、環境、體格、死因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這些因素的差別,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屍體腐敗的發生與發展。
首先,屍體腐敗主要是細菌作用的結果。因此,凡是對細菌繁殖發育有利的條件,都能促進腐敗的發生與發展,而細菌繁殖發育的最好條件,是適當的溫度、濕度和空氣。
環境溫度在25~30℃時,最適宜於細菌的繁殖。在這種條件下,屍體腐敗進展迅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不適宜細菌的繁殖,因此屍體腐敗也就變慢。在溫度低於0℃或高於50~60℃時,細菌繁殖停止;屍體也不腐敗。
適應的濕度是細菌繁殖的重要條件,也是屍體腐敗得以進行的重要條件。屍體中水分含量70%時,特別適宜於細菌繁殖,屍體腐敗最易進行,而過於乾燥放過於濕潤的環境,都可使屍體腐敗變緩,甚至停止。
空氣流通的環境,能促進腐敗的發展,而水中的屍體腐敗較慢,埋在地下的屍體則更慢。有人實驗,在溫度相同的條件下,屍體在空氣中腐敗1周的程度,相當於水中腐敗2周,土內腐敗8周的程度。
其次,屍體本身狀況,也是屍體腐敗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新生兒體內細菌少,故腐敗較慢;幼兒體內水分多,故腐敗較快;衰弱的老人體內,特別是其肢體缺乏水分,腐敗較慢;肥胖者水分散發較慢,屍體腐敗較瘦弱者快。
在死因方面,燒傷、機械性損傷致死者,由於細菌從皮膚傷口進入於體內促進腐敗,因此腐敗較快。敗血症、膿毒血症、急性傳染病、窒息死等腐敗也較快,尤其水中撈起的屍體腐敗更快,而死前有嘔吐腹瀉,水分減少者,以及大出血死者,腐敗較慢。
3、弟弟車禍,顱腦外傷,嚴重腦挫裂傷,顱底顱骨骨折,蛛網膜下腔出血,呼吸循環功能衰竭,全身多外軟組織擦
(1)這種情況,相信你已經把他交給醫生了,自己不要太嚇自己,期待與祝福他吧,因為現在醫學臨床里有好多個案證明搶救及時後來沒事。
(2)同時,你可以念佛經,求神靈保佑他。可以誠心頌《消災吉祥神咒》
此神咒是《早晚課誦集》中十小咒之一,是釋迦牟尼佛在凈居天上說的,出自於《消災吉祥經》。多讀此咒可以消除災難,帶來吉祥。經中說「若誦此咒一百八遍,災難即除,吉祥隨至」。
神咒原文:
曩謨三滿哆。母馱喃。阿缽啰底。賀多舍。
娑曩喃。怛侄他。唵。佉佉。佉呬。佉呬。吽吽。
入嚩啰。入嚩啰。缽啰入嚩啰。缽啰入嚩啰。
底瑟奼。底瑟奼。瑟致哩。瑟致哩。
娑癹吒。娑癹吒。扇底迦。室哩曳。娑嚩訶
消災吉祥神咒注音:
nā mó sān mǎn ō。mǔ tuó nán。ā bō là dǐ。hè ō shě。
suō láng nán.dá zhí tuō.ōng.qié qié.qié xì.qié xì.hōng hōng。
rù wā là。rù wā là。bō là rù wā là。bō là rù wā là。
dǐ sè chà。dǐ sè chà。sè zhì lǐ。sè zhì lǐ。
suō pō zhà。suō pō zhà。shàn dǐ jiā。shì lǐ yì。suō pó hē。
發音註解:
曩謨:是「南無」的不同音譯詞。曩:本音讀(nǎng攮),在此也可以讀本音,一般人都讀(nā那)。「南無」的不同音譯詞有很多,例如:南謨、南牟、那謨、那模、娜謨、納慕、娜母、南忙、納莫、曩莫、曩謨……,這些音譯詞,都是音同或音近的詞。今人多讀成南(ná拿)無(mó摩)。
娑曩喃:「曩」讀(láng郞)。也有讀作(lǎng攮)的。
怛(dá答)侄(zhí直)他(tuō拖)。
唵:讀(ōng嗡)或讀(ǎn俺)。藏語系佛教讀前者,漢語系佛教多讀後者。本站推薦前者,比較接近古梵語(om)的發音。
佉:讀(qié茄)為古音,另發音為(qiè切)。
呬:讀音(xì細)。
癹:讀(pō坡)或(bá拔)。現代字、詞典中無此字。有的方音讀(pān攀)。
奼:讀(chà岔),也有讀成(zhà吒)的。
吒:讀作(zhà乍),另讀(zhā扎)。
曳:讀音(yì義),也有讀其本音(yè頁)的,另讀(xiè瀉)。
嚩:讀音(wā蛙)或(wá娃)。「入嚩啰」「缽啰入嚩啰」中的「嚩」發此音。
娑嚩訶:「嚩」讀(pó婆)。在《佛學大辭典》中:「嚩,又作婆」。婆、嚩、縛、皤,四字互相通用。娑婆訶,也譯作「莎縛訶」、「娑嚩訶」、「馺皤訶」。
消災吉祥神咒功德簡介:
按佛學大辭典:消災吉祥咒為禪林所用四陀羅尼之一,亦為密教通用之息災法。又稱消災咒、消災真言、消災陀羅尼。乃消除諸種災害,成就吉祥事之神咒。出於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唐代不空譯)及大威德金輪佛熾盛光如來消滅一切災難陀羅尼經(譯於唐代,譯者佚名)。敕修百丈清規卷一所述祈晴祈雨,皆用此咒。
按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此咒出於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佛說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一卷,唐代失譯。二經同本異譯。此中說之。經曰:「念此陀羅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飾壇場。至心受持讀誦。一切災難皆悉消滅不能為害。……此陀羅尼。一切如來同共宣說。若有苾芻苾芻尼族姓男族姓女。受持讀誦此陀羅尼者。能成就八萬種吉祥事。能除滅八萬種不吉祥事。……。
祝福你以及你的弟弟!
4、請問鼻咽部左後壁不規則軟組織增厚,該怎麼辦?
鼻咽部左後壁見不規則軟組織增厚,左側咽隱窩、咽鼓管咽口變窄、消失,右側咽隱窩、咽鼓管咽口、咽旁間隙清晰;顳下窩、翼齶窩未見異常。兩側莖突內側軟組織影未見腫脹。顱底骨質未見異常。雙側副鼻竇充氣良好,竇壁完整,未見異常。頸部未見增大淋巴結影。
5、顱底骨折有何臨床表現?
顱底骨折的產生多因為顱蓋骨折的延伸,但也有是暴力直接作用的結果。在顱底有幾處薄弱的區域,如蝶竇、蝶骨翼的內側部、顳骨岩尖部,這些區域易發生骨折,骨折的類型則取決於外力的方向、局部骨結構和顱底的孔隙。顱底骨折一般皆屬線性骨折。顱底與硬腦膜粘連緊密,骨折時易致硬腦膜撕裂,加之顱底孔道眾多,骨折線又常累及副鼻竇,皆可使蛛網膜下腔與外界相通,故顱底骨折多具開放性質,稱「內開放性骨折」。顱底骨折的臨床表現為相應部位的軟組織出血、顱神經損傷、腦脊液漏和腦損傷。顱前、中、後窩解剖結構不同,骨折後臨床表現亦各具特點。典型的顱前窩骨折具有「熊貓眼」,伴有腦脊液鼻漏和嗅、視神經的損傷。顱中窩骨折多以岩尖部骨折為主,岩尖部骨折佔全部顱骨骨折的15%~48%。它又可分為橫行骨折(5%~30%)和縱行骨折(70%~90%)。一半的橫行骨折病人可有第5、6、7或8對顱神經的損傷,而縱行骨折則往往造成傳導性耳聾。兩者皆可表現出腦脊液耳漏、鼓室積血和Battle征。顱後窩骨折可有乳突皮下淤血和頸部肌肉腫脹,少數可有後組顱神經的損傷。顱底骨折多憑臨床症狀體征診斷,顱底攝片診斷率不高。治療主要是預防顱內感染,合並腦損傷者按腦損傷原則處理。
6、顱頂軟組織包括哪些層次結構?
顱頂部的層次結構特點 二、顱頂部的層次結構特點
顱部由顱頂、顱底和顱腔三部分組成。顱頂又分為額頂枕區和顳區,並包括其深面的顱頂諸骨。 (一)額頂枕區
1.境界:前為眶上緣,後為枕外隆凸和上項線,兩側借上顳線與顳區分界。
2.層次:覆蓋於此區的軟組織,由淺入深分為五層,依次為:皮膚、淺筋膜、帽狀腱膜及顱頂肌(額、枕肌)、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和顱骨外膜。其中,淺部三層緊密連接,難以將其各自分開,因此,常將此三層合稱"頭皮"。深部兩層連接疏鬆,較易分離。
(1)皮膚skin:此區皮膚厚而緻密,並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為癤腫或皮脂腺囊腫的好發部位;二是具有豐富的血管,外傷時出血多,但傷口癒合較快。發根斜性穿過真皮到達淺筋膜,附於毛囊,手術切口應與毛發的方向一致,以減少對毛囊的破壞。
(2)淺筋膜superficial
fascia:由緻密的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構成,並有許多粗大而垂直的纖維束,使皮膚和帽狀腱膜緊密相連,並將此層分隔成許多小格,其中充滿脂肪,內有血管和神經穿行。感染時滲出物不易擴散,所以腫脹局限,早期即可壓迫神經末梢引起劇痛。另外,小格內血管的壁被周圍結締組織緊密固定,當血管損傷時不易自行收縮閉合,故出血較多,常需壓迫或縫合止血。
(3)帽狀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sis:為一厚而堅韌的腱膜,前連枕額肌的額腹,後連枕腹,在正中部向後突出附著於枕骨隆凸,在兩側作為耳上肌和耳前肌的起點,並逐漸變薄,續於顳淺筋膜,附著於顴弓,猶如一頂緊扣在頭頂的帽子。
枕額肌的額腹前方止於額下皮膚,部分纖維與眼輪匝肌混合;後方在冠狀縫稍前方與膜狀腱膜相連,收縮時額部產生橫紋。
枕額肌的枕腹起自上項線的外側部,行向前上方,止於帽狀腱膜的後緣,收縮時牽引頭皮向後。
帽狀腱膜借淺筋膜的纖維隔與皮膚緊密相連,臨床將皮膚、淺筋膜和帽狀腱膜三層合稱為頭皮。頭皮外傷時,如未傷及帽狀腱膜,則傷口裂開不明顯;如帽狀腱膜同時受傷,由於額枕肌的收縮牽拉則傷口裂開,尤以橫向傷口為甚。縫合頭皮時一定要將此層縫好,才能減少皮膚的張力,有利於傷口的癒合和止血。
(4)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腱膜下隙subaproneurotic
space):是位於帽狀腱膜與顱骨骨膜之間的薄層疏鬆結締組織。此隙范圍較廣,前至眶上緣,後達上項線,兩側到達顴弓。頭皮藉此層與顱骨外膜疏鬆連接,故移動性大,開顱時可經此間隙將皮瓣游離後翻起,頭皮撕脫傷也多沿此層分離。腱膜下隙出血或化膿時,可迅速蔓延到整個顱頂,形成較大的血腫,痕斑可出現於鼻根及上瞼皮下。此間隙內的靜脈,經導靜脈與顱骨的板障靜脈及顱內的硬腦膜靜脈竇相通,若發生感染,可經上述途徑繼發顱骨骨髓炎或向顱內擴散,故臨床認為此層為是顱頂部的"危險區"(dangerous
area)。
(5)顱骨外膜pericranium: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借少量結締組織與顱骨表面相連,二者易於剝離。但骨膜與顱縫緊密愈著,並深入縫間,成為骨縫膜,與顱內的硬腦膜外層融合。因此,骨膜下血腫,常局限於一塊顱骨的范圍內,這一特徵易於與腱膜下血腫鑒別。嚴重的頭皮撕脫傷,可將頭皮連同部分骨膜一並撕脫。
顱骨外膜對顱骨的營養作用較少。剝離後不影響顱骨的生長。 (二)顳區
1.境界:位於顱頂的兩側,介於上線與顴弓上緣之間,前方至顴骨的額突和額骨的顴突,後方達乳突基部和外耳門。
2.層次:此區的軟組織,由淺入深亦有五層,依次為:皮膚、淺筋膜、顳筋膜、顳肌和顱骨外膜。
(1)皮膚:顳區前部的皮膚較薄,移動性較大,手術時縱行或橫行切口易縫合,愈後的瘢痕不明顯。
(2)淺筋膜:所含脂肪組織和纖維小隔較少。耳廓前有顳淺血管和耳顳神經,耳廓後有耳後血管和枕小神經,沿顳區自下而上呈放射狀向額頂枕區走行。經此區進行開顱術時,皮瓣的基部應在下方,既包括上述的血管和神經,以保證皮瓣的存活和感覺。
(3)顳筋膜temporal fascia:
1)顳淺筋膜:為帽狀腱膜的延續,較薄弱,向下漸與顳深筋膜相延續。耳前肌和耳上肌起於膜狀腱膜,耳後肌起自乳突根上方,三肌均止於耳根。
2)顳深筋膜:上方附著於上顳線,向下分為深、淺兩層附著於顴弓的內、外側面,兩層之間夾有脂肪和血管,顳中動脈(發自上領動脈)及顳中靜脈由此經過。由於此筋膜非常緻密,檢查傷口時手指可摸到堅硬的筋膜邊緣,可能被誤認為是顱骨的損傷。
(4)顳肌temporal
muscle:呈扇形,起自顳窩和顳筋膜深面,前部肌纖維垂直向下,後部肌纖維幾乎水平向前,肌纖維逐漸集中,經顴弓深面,止於下頜骨的冠突。經顳區開顱術切除部分顳骨鱗部後,顳肌和顳筋膜有保護腦膜和腦組織的作用,故開閉合性硬膜外血腫清除術及顳肌下減壓術常採用顳區入路。顳肌深部有顳深血管和神經,顳深動脈來自上頜動脈,顳深神經來自下頜神經,支配顳肌。
(5)骨膜periosteum:較薄,緊貼於顱骨表面,因而此區很少發生骨膜下血腫。骨膜與顳肌之間,含有大量脂肪組織,稱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並經顴弓深面與顳下間隙相通,再向前則與面的頰脂體相連續。因此,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中有出血或炎症時,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腫或膿腫,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中。
(三)顱頂部的血管和神經 顱部的血管和神經走行於淺筋膜內,可分為耳前組和耳後組。 1.顱頂部的血管:耳前組有三對,耳後組有二對。
(1)滑車上動、靜脈supratrochlear a.&v.:距正中線約2cm。滑車上動脈是眼動脈的終支之一,與滑車上神經伴行,繞額切跡至額部。
(2)眶上動、靜脈supraorbital a.&v.:距正中線約2.5
cm。眶上動脈系眼動脈的分支,和眶上神經伴行,在眼眶內於上瞼提肌和眶上壁之間前行,至眶上孔(切跡)處繞過眶上緣到達額部。上述兩組動脈和神經的伴行情況,常是滑車上動脈在滑車上神經的內側,眶上動脈在眶上神經的外側。
(3)顳淺動、靜脈superficial temporal
a.&v.:與耳顳神經伴行,穿出腮腺上緣,跨過顴弓到達顳區。顳淺動脈為頸外動脈的兩終支之一,起自下頜頸後方,在腮腺深面、耳顳神經前方上行,該動脈的搏動可在耳屏前方觸及。在顴弓上方約
2~3 cm 處顳淺動脈分為額支和頂支。額支較粗,外徑約 1.8 mm,通常與垂直線呈15~900
前傾角向前上方斜行,至眶外上角或額結節附近向上至顱頂,行程中向後上方發出 2~5 條額頂支,分布於顱頂,分布的面積約 99
cm2,這些分支中有一支以上的管徑超過1.0 cm2(82%)。頂支的外徑約1.7 mm,與垂直線約呈300
後傾角,向後上方至頂結節,分支分布於顱頂,分布面積約53
cm2。顳淺動脈位置恆定,管徑粗大,且具有較大的擴張性,是在頸內動脈系統缺血作顱內外動脈吻合時理想的供血動脈。 顳淺靜脈匯入下頜後靜脈。
(4)耳後動、靜脈posterior auricular
a.&v.:耳後動脈細小,在腮腺深面起自頸外動脈,沿二腹肌後腹上緣行向後上方,經耳廓後面上行,分布於耳廓外側面及其後上方皮膚。由於該動脈口徑細,不適合作顱內、外吻合術的供血動脈,但其與顳淺動脈及枕動脈之間吻合較多,是耳後區代蒂游離皮瓣的軸血管,也是全額瓣的補充血管。耳後靜脈匯入頸外靜脈。
(5)枕動、靜脈occipital
a.&v.:枕動脈粗大,起自頸外動脈,沿二腹肌後腹下緣向後行,經顳骨乳突的枕動脈溝至項部,最後於上項線處,在枕大神經的外側穿出斜方肌和深筋膜,分布於枕部皮膚。枕動脈的外徑>1.1
mm,體表投影在枕外隆凸下方2~3cm,距中線3~4 cm
處。由於枕動脈的位置恆定,主幹及分支的管徑均較粗大,在椎-基底動脈缺血時,常選用枕動脈與小腦下後動脈進行吻合。枕動脈與對側同名動脈、顳淺動脈和耳後動脈的吻合豐富,吻合點的外徑有60%以上為0.3~0.6
mm,故枕區頭皮也可作為游離皮瓣移植的供區。枕靜脈匯入頸外靜脈。枕大神經粗大,為第2 頸神經後支的皮支,在距枕外隆凸外側約2.5 cm
處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然後和枕動脈伴行,走向顱頂,分布於頭後大部分皮膚。枕動脈在枕大神經外側,兩者並有一定的距離。
顱頂的血管皆自周圍部向顱頂呈輻射狀走行,所以開顱手術在此作皮瓣時,皮瓣的蒂應在下方,瓣蒂應是血管和神經干所在部位,以保證皮瓣的營養。而作一般頭皮切口則應呈放射狀,以免損傷血管神經主幹。顱頂的動脈有廣泛的吻合,不但左右兩側互相吻合,而且頸內動脈系統和頸外動脈系統也互相聯系,所以頭皮在發生大塊撕裂時也不易壞死。同理,頭皮因損傷而出血時,應作環形壓迫止血。
顱頂部的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在皮下形成靜脈網,。此外,頭部還存有導靜脈構成顱外靜脈與顱內硬腦膜靜脈竇之間的交通。導靜脈有:①頂導靜脈 parietal
emissary v.穿過顱頂中點後方矢狀線兩側的頂骨孔,連接顳淺靜脈與上矢狀竇;②乳突導靜脈 mastoid emissary
v.穿過乳突孔,連接耳後靜脈、枕靜脈與乙狀竇;③髁導靜脈condylar emissary
v.穿過髁管,連接枕下靜脈叢與竇匯;有時還由單一的枕導靜脈穿過枕外隆凸,連接枕靜脈與竇匯。導靜脈無瓣膜,靜脈血流方向一般是流向顱外,但在一定的情況下也可逆流入顱內,故顱內、外的感染可直接相互蔓延;頭皮微小的損傷,如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有時可引起嚴重的顱內感染,例如靜脈竇血栓和腦膜炎。
2.顱頂部的神經 顱頂部的神經有十對,耳前有五對,耳後有五對,其中有一對運動神經和四對感覺神經。 (1)耳前組 1)滑車上神經supratrochlear
n.:為三叉神經第一支眼神經所發出的額神經的一條終支,在距中線2.0 mm 處經眶上緣上行,分布於近中線處的皮膚。 2)眶上神經supraorbital
n.:為額神經的另一終支,經眶上切跡到達前額和顱頂,直至人字縫處的皮膚,還發出小支支額竇。
滑車上神經和眶上神經都是眼神經的分支,所以三叉神經痛患者在眶上緣的內、中1/3 處有壓痛。 3)顴顳神經zygomaticotemporal
branch:細小,在眶內發自上頜神經的顴支,穿過顴骨額突後方的顳筋膜,分布於顳區前部的皮膚。 4)面神經顳支temporal branches of
facial n.:經腮腺的前上方走出,發出小支至額肌、耳上肌、耳前肌及眼輪匝肌上部,並有吻合支與三叉神經的顴顳神經相連。
5)耳顳神經auriculotemporal
n.:是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神經的分支,與顳下窩發出後,在腮腺上端穿出,緊靠耳廓前方上行,分布於耳廓上部、外耳道、鼓膜前部及顳區和頭側部的皮膚,可在耳輪腳前方進行局部阻滯麻醉。
(2)耳後組 1)耳後神經posterior auricular
n.:是面神經剛出莖乳孔後立即發出的小支,緊靠耳根後面彎曲上行,分布於枕肌、耳後肌及耳上肌的一部分。 2)耳大神經great auricular
n.:來自第2、3 精神景,分布耳廓後面、耳廓下份前後面和腮腺表麵皮膚。 3)枕小神經lesser occipital n.:來自第2、3
頸神經,屬頸叢的分支,分布於頸上部、耳廓後面及鄰近的顱頂皮膚。 4)枕大神經greater occipital
n.:粗大,為第二頸神經後支的皮支,在距枕外隆凸外側約2.5 cm
處穿斜方肌和深筋膜,分布於頭後部大部分皮膚。封閉枕大神經可於枕外隆凸下方一橫指處,向外側約2.5 cm 處進行。 5)第三枕神經third occipital
n.:細小,是第三頸神經後支的皮支,穿斜方肌,分布於項上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膚。
顱頂的神經走行於淺筋膜內,彼此間相吻合,分布區互相重疊,故局麻阻滯一支神經常得不到滿意的效果,需要再多處注射麻醉葯,將神經阻滯的范圍擴大。同時要注意局麻時必須將麻醉葯注入淺筋膜內,由於皮下組織內有粗大的纖維束,所以注射時會感到阻力較大。如誤入腱膜下隙則達不到麻醉效果。
(四)顱蓋骨的結構特點及臨床意義 顱蓋骨在胚胎發育時期是膜內化骨,出生時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結構,如前囟和後囟等處。
顱蓋各骨均屬扁骨。前方為額骨,後方為枕骨。在額、枕骨之間是左、右頂骨。兩側
前方小部分為蝶骨大翼;後方大部分為顳骨鱗部。發生顱內壓增高時,在小兒骨縫可稍分離。成人顱蓋各骨之間以鋸齒形的顱縫相接合,將顱骨牢固聯結成一個整體,隨著年齡增長,骨縫逐漸由內向外形成骨性癒合,因此,骨縫的癒合程度可以作為判斷年齡的一種指標。
顱蓋骨的厚度因性別、年齡、個體及部位而不同。成人平均厚度約為 5 mm,最厚的部位(枕外隆凸)可達10 mm,最薄處(顳區)僅為1~2
mm。由於顱蓋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開顱鑽孔時應予注意。可術前通過X 線或CT 測量,了解其厚度。
顱頂骨呈圓頂狀,並有一定的彈性。受外力打擊時常集中於一點,成人骨折線多以受 力點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兒顱頂骨薄而柔軟,彈性較大,故外傷後常發生凹陷性骨折。
顱蓋骨分為外板、板障和內板三層。外板較厚,平均厚度為1~2 mm,對張力的耐受性較大,弧度較內板小。內板較薄,平均厚度約0.5
mm,質地亦較脆弱,故稱玻璃樣板。因此,外傷時外板可保持完整,而內板卻發生骨折。或外板線性骨折,內板呈粉碎性骨折。骨折片可刺傷顱內的血管、靜脈竇、腦膜和腦組織等而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板障是內、外板之間的骨松質,含有骨髓,並有板障靜脈位於板障管內。板障管在X
線片上呈裂紋狀,有時可被誤認為骨折線,應注意鑒別。由於板障靜脈位於骨內,手術時不能結扎,常用骨蠟止血。板障靜脈通常可歸納為四組: ①額板障靜脈frontal
diploic vein 位於額部,於上矢狀竇相通,向外與眼上靜脈相通;②顳前板障靜脈an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ein
與蝶竇相通,向外與顳肌的靜脈相通;③顳後板障靜脈pos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ein
在板障內由頂部向下至乳突部,與橫竇相通;④枕板障靜脈occipital diploic vein
位於枕部,與橫竇相通,向外與枕靜脈相通。板障靜脈除與顱內靜脈竇相通外,還與該部顱頂軟組織的靜脈相聯系,所以也是顱外感染向顱內蔓延的途徑。
思考題:1.簡述顱部的骨性標志意義及顱內重要結構的體表投影。 2.簡述顱頂層次的結構特點及分布於顱頂的血管和神經。
7、人死後為什麼會融化
骨頭的主要成分是鈣,差不多等於是石頭。石頭是不會腐化的,只會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