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炎神經阻滯

軟組織炎神經阻滯

發布時間:2021-04-07 21:28:06

1、什麼是神經阻滯療法?

疼痛治療除了使用非類固醇性消炎葯、類鴉片葯、及鎮痛輔助葯外,神經阻滯技術可說是疼痛科醫師最常應用的法寶。對許多肩頸部、腰部、或四肢部位的腱鞘、滑液囊、肌腱炎、骶髂關節炎、梨狀肌癥候群、網球肘、腕管綜合症等有不錯的效果。帶狀皰疹後遺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幻肢痛、燒灼樣痛等難治性神經元性疼痛,應用特異性神經阻滯技術及神經變頻(熱)電調制刺激等方法,通過阻斷痛覺傳導通路、改善神經營養狀態,調整神經傳導功能,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在實際臨床治療中,有些疾病用葯物等保守治療無效,而又不適合或不能耐受手術治療。以神經阻滯方法進行治療,則可以獲得葯物治療無法獲得的效果,對患者來說比手術治療損傷小、見效快、可耐受。也就是說,神經阻滯療法是介於葯物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之間的一種治療措施。有人把神經阻滯技術稱為封閉療法,這是錯誤的,「封閉」一詞產生於對疼痛認識較淺,治療手段較少的五十年代,在當時由於和國外的學術信息交流很困難,難以了解國外的正確術語,在翻譯俄語時被人翻譯錯了,是可以理解的。誰知久錯成為習慣了,現在很多醫生還認為疼痛科醫生做的治療是封閉療法。「封閉」一詞在國內流傳甚廣,它與神經阻滯一樣嗎?那一個是正確的醫學術語呢?神經阻滯的英文是Nerve block 」,這一術語已被全世界應用了近百年,目前仍在應用。神經阻滯系指用葯物等手段阻止了神經沖動傳導的治療方法,不應譯為「注射封閉」或「封閉療法」。目前有些非疼痛治療專業醫生,甚至一些護理人員,由於缺乏系統的知識和訓練,熱心於在疼痛點、穴位或神經末梢處注射多種葯物來緩解疼痛,他們自稱為「封閉療法」。有的在注射液中加入少量局麻葯物,有的則不加入。有的用於局部注射的葯物種類繁多,在注射液內加入抗生素、動物血液製品、動物臟器製品、中葯制劑、抗免疫制劑、抗腫瘤葯物等。這類治療雖然有時能緩解部分患者的疼痛,但也發生了許多並發症及醫療糾紛的事例。也有一些社會的閑散人員,以賺錢為目的,「一針走天下」,到處「封閉,使「封閉」一詞增添了不良色彩。這種「封閉療法」的稱呼流傳甚廣,使某些醫務人員和一些患者對正規的「神經阻滯」也產生誤解,甚至存有懼怕心理。正規的醫生不宜使用「封閉」這一不正規的詞彙。況且,在英文、俄文和日文的疼痛文獻中也找不到「封閉」一詞的來源,在疼痛治療中,還是稱為神經阻滯療法為好,這個術語是全世界通用的,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神經阻滯治療所達到的效果在醫學上的依據至少有以下三方面:一是阻止交感神經,使血管擴張、水腫減輕、緩解疼痛和緩解由於病症所合並的交感神經緊張狀態;二是阻滯感覺神經,阻斷疼痛的傳導和抑制感覺神經刺激誘發的症狀;三是阻滯運動神經,使肌肉鬆弛或暫時制動,使疼痛部位得到「休息」。神經阻滯療法是利用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等局麻葯物,配合類固醇、維生素注射到神經疼痛的部位來消除炎症、解除疼痛的一種治療方法。但許多患者對於神經阻滯療法了解不多,往往不易接受,認為注射的葯物中含有激素,對人體不利,會引起骨質疏鬆等,甚至有的骨科醫師也會反對。其實,對於神經阻滯療法,遠不必如此緊張。如果我們了解了它的作用、適應症和禁忌症後,就會明白和接受了。對於神經阻滯療法要達到治療的預期效果,必須通過三個重要環節,即正確的診斷、有效的葯物組成、精湛的注射技巧。神經阻滯療法中的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等局麻葯物是對神經系統有親和性的麻醉葯,它可以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使神經系統得到休息和調整,能保護神經系統。它又有很強的鎮痛作用,可以阻斷局部病變發出的疼痛信號。大多數軟組織疼痛多由於局部的無菌性炎症及軟組織充血水腫刺激神經系統所致。利多卡因等麻醉葯物合並類固醇葯物(激素)可以改變局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炎性滲出,促進局部代謝產物的排出,從而消除局部炎性水腫,促進炎症吸收,並緩解肌肉痙攣。對有粘連的慢性病灶加用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葯,以消除粘連,軟堅散結,去瘀生新,改善組織代謝和緩解疼痛多種作用。癌症患者,多需要加用激素治療,尤其是癌細胞迅速擴散、轉移至脊椎骨造成的下肢疼痛,麻木等。有人擔心所用激素葯物會對人體造成副作用,其實由於神經阻滯治療用葯量較小、用在局部、又不是長期使用,不會對人體帶來什麼影響。因此神經阻滯療法有給葯直接,療效迅速的優點。有些疾病經治療後可以獲痊癒。治療時應做到明確診斷,無菌操作,部位準確,用葯恰當等。一旦選用神經阻滯療法還應堅持治療,完成治療療程,以免中途停止,達不到應有的療效。神經阻滯療法如果操作得當,基本沒有什麼危險性,患者無特殊的不適感,局部應用的類固醇葯物量少,吸收緩慢,維持時間較長,對機體無明顯副作用。在神經阻滯中使用激素,以增強治療效果已有近60年歷史,當然在應用激素時應遵循:慎重負責、合理應用、按需用葯、短期適量、防止濫用的原則

2、軟組織病內收縮肌群損傷

1.如有休克首先治療休克。
2.如有出血,應立即止血。
  3.有筋膜間隙綜合征和擠壓綜合征者,應及時處理
4.嚴重閉合性挫傷的治療
(1)早期在肢體周圍放置冰袋或作冷敷,待出血停止(一般在24~48h後),改用熱敷,促進局部淤血吸收。必要時,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2)若水腫嚴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或小腿、前臂嚴重擠壓傷有肌肉功能障礙及動脈搏動減弱者,應早期切開減張,將皮膚、深筋膜和肌膜縱行多處切開,然後用生理鹽水紗布條疏鬆填上流。若中毒症狀嚴重,保留患肢將危及生命,應考慮截肢。
5.開放性創傷,除表淺的擦傷及小的刺傷外,應盡早作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
(1)根據傷情、創口位位、大小及形狀,選用氨胺酮靜脈麻醉、局部麻醉、臂叢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或吸入麻醉。
(2)清創術步驟及注意點:①解除急救包紮,創口內暫時填塞無菌紗布,創口周圍先用肥皂水、清水(必要時用汽油或乙醚)洗去皮膚的血漬和污垢,剃除毛發。然後取出填塞物,清除創口內異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創口數次,拭乾後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創口,用碘酊及乙醇消毒創口周圍皮膚,並輔以無菌巾。②除大出血外,不應在縛止血帶下清創,以免影響對組織活力的辨別。③充分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徹底暴露傷道。切開方向與肌纖維、大血管和神經的走向一致,必要時在深筋膜切口兩端各加一橫切口,以解除其張力。④沿創口邊緣切除皮膚(一般不超過0.2~0.6cm)及皮下組織,注意勿損傷重要血管及神經。頭皮、面部及手部的皮膚除確已壞死者外,應盡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全部切除。⑤清除傷道內一切肉眼可見的異物,如致傷異物已進入深部組織,不宜尋找時間過長,以免損傷過多健組織或擴大污染范圍。⑥如發現神經或肌健損傷,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縫合或作定位縫合。⑦徹底清創後,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以清除一切微小異物、血塊、組織碎片,並仔細止血。
(3)創口縫合:按致傷原因、傷後時間、創口部位、污染程度及平戰時條件等,考慮創口應否作一期縫合。①傷後6~8h內經徹底清創後一般可行初期縫合。損傷6~8h以後清創者,可不作初期縫合而用生理鹽水紗布松填,待3d後無繼發感染時再作延期縫合。但不應機械地受時間限制,應根據創傷部位及性質等酌情決定。如受傷後24~72h內的頭皮、頸部及顏面部損傷以及胸、腹、關節腔等,雖受傷時間較長,如無明顯感染,清創後仍可考慮作初期縫合。若創面過大、組織破壞過多、污染嚴重或為戰傷,雖早期施行清創術,也不應作初期縫合。②頭部損傷經徹底清創後,創口不應有顱骨暴露,應用松動的頭皮覆蓋。面部損傷徹底處理後,爭取初期縫合,如有感染可能,可將皮膚作定位縫合。③手部傷不應使肌健和神經暴露,須用肌內和松動的皮瓣覆蓋。如創口較大不能縫合時,宜及早植皮。④較淺的貫通傷,如出入口接近,可將傷道間表面的組織切開,變兩個創口為一個,清創後可根據平戰時條件決定是否作初期縫合。傷道很深的貫通傷,須分別處理出入口,不應作初期縫合。⑤縫合時,應注意消除死腔,逐層縫合,縫後創口應無張力。
(4)清創後的處理:①行初期縫合的創口,必要時可置橡皮片引流,術後24~48h拔除;面部及手部創口不宜放引流。②縫合的創口,如有感染或出血現象時,應立即拆除縫線,以利引流或止血;如無感染的創口,可不更換敷料,待適當時間拆線。③未縫合的創口,如無感染,可在術後3~8d作延期縫合;有感染者,參照葯部分處理。④酌情應用抗生素,但創口內不用磺胺葯或抗生素。⑤創面深、血循環差者,可酌情採用高壓氧治療;久治不愈的創面,可用表皮生長因子(EGF)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促進癒合;創面大、癒合困難者,視情況植皮。
6.預防性注射破傷風疫苗

[編輯本段]保健貼士
早期即傷後24小時後8小時以內,冷敷非常重要,可控制出血和滲出,減輕腫脹、疼痛等症狀;中後期可採用理療、按摩、活血葯物治療等,結合功能鍛煉,促進淤血與滲出的吸收、組織修復。

3、做側隱窩神經阻滯,為什麼雙下肢麻木?

你好;
考慮是頸椎病引起的,一般的頸椎病椎管狹窄都會引起頭暈眼花,四肢麻木的症狀西醫對這樣的病症也沒有好的辦法,就是吃葯.吃葯沒有效果的情況下.西醫建議手術治療,手術風險大,費用高,頸部神經線密集.不適合手術治療.一旦找個技術不高的醫生就可能造成終身癱瘓,在這個基礎上一定要冷靜處理,建議傳統中醫穴位外敷膏 葯,消炎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局部滲透力葯物分子經皮膚吸收,軟化周圍軟組織,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快速,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4、肌肉拉傷神經阻滯療法

肌肉拉傷用治療骨傷軟組織損傷的接骨散外敷治療,恢復的好和快,它局部給葯,快速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使損傷快速徹底恢復。

5、什麼是神經阻滯療法?其作用機制是什麼

神經阻滯療法是利用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等局麻葯物,配合類固醇、維生素注射到神經疼痛的部位來消除炎症、解除疼痛的一種治療方法。緊張。 神經阻滯療法中的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等局麻葯物是對神經系統有親和性的麻醉葯,它可以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使神經系統得到休息和調整,能保護神經系統。它又有很強的鎮痛作用,可以阻斷局部病變發出的疼痛信號。大多數軟組織疼痛多由於局部的無菌性炎症及軟組織充血水腫刺激神經系統所致。利多卡因等麻醉葯物合並類固醇葯物(激素)可以改變局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炎性滲出,促進局部代謝產物的排出,從而消除局部炎性水腫,促進炎症吸收,並緩解肌肉

6、腳踝韌帶撕裂醫生要注射神經阻滯劑

需要韌帶密集縫合 這樣治療效果最好
神經阻滯治療是加速你的自身系統對創傷部位形成包裹和癒合結 對小創傷有加速癒合的效果 可增加免疫力 但是你這個都那麼久了 用神經阻滯治療可能不會有什麼太好的效果吧 主要看韌帶的破損程度了

7、你好,醫生,我也是類似筋膜炎的症狀,已經疼了一個月了,去了幾次醫院,有的醫生說是筋膜炎。

脊椎上的問題,一般的葯多為消炎止痛的,但是你的背部像無數根痙攣老化的皮筋一樣捆綁著椎體給周邊軟組織造成壓力而形成氣滯血瘀,這樣產生的痛不是胃裡吃點葯就能活血化瘀的,止痛只是暫時「麻醉了」你的大腦,背部的肌筋板結不消疼痛不是那麼容易好的,去找個手法好的幫你松解一下也就好了

8、打封閉針的危害

疤痕封閉針的主要作用為促進疤痕成熟、脫落,疤痕在注射此類葯物會逐漸軟化、平坦。但是大部分患者通過疤痕封閉針治療之後,不僅沒有效果甚至導致疤痕受到不良刺激而顯著增生。還有一些患者的疤痕本來已經逐漸平復,但是停葯之後過不了多久又復發了,並且疤痕組織又進入了活躍期。尤其屬於痤瘡型疤痕疙瘩的患者,使用激素封閉針治療後會形成惡性循環。

如需獲得更多權威醫美知識,盡在檸檬愛美

檸檬愛美

9、脊髓損傷患者並發症該怎樣處理?

1.疼痛處理的心理治療所有慢性疼痛均有一定的精神因素參與放鬆技術催眠術暗示技術生物反饋教育均有助於治療

2.皮膚破損或壓瘡脊髓損傷的患者由於運動感覺的缺失,長時間同一個肢位引起的壓力,再加上有時使用夾板和其他矯形器,易引起皮膚有骨性突起的地方破損或形成壓瘡治療師必須每日檢查患者的皮膚,並教會患者應用鏡子或護理員幫助,檢查是否有形成皮膚問題的徵象避免易受損的皮膚過度處於壓力潮濕和過熱的環境中同時有必要經常做重心轉移更換體位或用特製的床墊和輪椅坐墊保護骨性突起部位,以達到預防壓瘡的目的

壓瘡處理方法的要點是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避免皮膚長時間受壓對於已形成壓瘡者,採用生理鹽水敷料創面覆蓋(濕到半濕法)是有效和便宜的治療方法濕到半濕法是指將濕的生理鹽水敷料覆蓋在創面,通過水分蒸發的作用將創面的分泌物吸附在敷料上,並在敷料達到半濕程度的時候去除敷料,更換新的敷料這樣就可以把分泌物去除,而不損傷創面上新生的上皮組織不主張在創面直接使用抗菌葯物,以免出現耐葯菌株

3.肺活量的降低肺活量的降低,是頸部和胸部脊髓損傷患者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

其原因在於:患者的膈肌肋間肌和背闊肌的肌力減弱或麻痹肺活量的降低會影響活動時患者的耐力為此,增強胸鎖乳頭肌和膈肌的肌力,手工輔助咳嗽以及深呼吸,對於保持最佳肺活量是必要的

4.直立性低血壓由於患者腹部和下肢肌力的缺乏,可引起血液在這些地方滯留,從而導致血壓的降低治療師在變換患者體位時,應循序漸進,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的症狀出現也可利用腹帶腿部纏綳帶抗栓塞襪和葯物治療的辦法,減輕其發生和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坐位承受能力和活動水平提高時,這種問題就會減少了

5.自主反射障礙是一種在T4~T6以上水平損傷患者中常常見到的現象它是自主神經系統由一些刺激,如來自膀胱直腸的刺激,熱或疼痛的刺激等產生的反射活動所引起症狀是急發的撞擊樣頭痛焦慮大汗面部潮紅寒戰鼻塞陣發性高血壓和心動過緩自主反射障礙是一個醫療急症並危及生命應將患者立即置於直立位,去除任何限制性物品,如腹帶彈力襪,以降低血壓治療這種情況應給予膀胱導尿或Legbad管檢查尋找阻塞物,血壓和其他症狀應受到監測,直到恢復正常作業治療師必須認識這些症狀和處理方法,因為反射障礙可在傷後任何時候發生

6.異位骨化異位骨化也稱「異位骨」,是在異常解剖位置形成的骨脊髓損傷後異位骨化發生率為16%~53%,它最常見於髖關節,其次為膝肩肘關節以及脊柱,一般發生於傷後1~4個月,但可以早在傷後2周左右,晚至傷後數年先期出現的症狀有關節腫脹皮溫稍高和關節活動度下降病理改變先發生在肌肉周圍,以後逐漸與肌肉分開,可包裹部分萎縮的肌肉纖維一般不累及關節囊發展過程分為四期:Ⅰ期———軟組織炎性反應,肢體腫脹發熱局部觸及較硬的腫塊疼痛關節活動受限,鹼性磷酸酶升高出現症狀的最初7~10天常規X線檢查陰性,骨掃描有助於早期診斷Ⅱ期———臨床表現與Ⅰ期相似,但X線檢查為陽性Ⅲ期———疼痛逐漸減輕,但關節活動仍然明顯受限Ⅳ期———疼痛基本消失,病變組織硬化,骨掃描可為陰性,X線可見病變部位骨性改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將這種並發症降至最低程度治療包括葯物手術理療早期(Ⅰ~Ⅱ期)常用局部冷療治療包括葯物和保持關節正常的活動度保持在輪椅上良好的體位Ⅲ~Ⅳ期時可採用溫熱療法如果異位骨化發展到髖關節屈曲嚴重受限的階段,那麼當保持坐位時,容易發生骨盆傾斜,從而導致軀干變形,伴有隨之出現的坐骨結節股骨粗隆和骶骨部位皮膚的破潰異位骨化後運動訓練不可以造成明顯疼痛,否則可加重病情為了預防異位骨化的發生,進行關節被動活動時要注意動作輕柔,不可採用暴力,以免損傷肌肉或關節,促使異位骨化的發生

7.痙攣痙攣幾乎是全部脊髓損傷患者的並發症它是損傷平面以下肌肉不自主的收縮,是缺乏高位中樞抑制的結果痙攣的模式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都會有變化,通常肌肉痙攣一般在損傷後3~6周開始發生,6~12個月左右達到高峰傷後約一年達到穩定狀態中等程度的痙攣在脊髓損傷患者的整個康復中是有幫助的它可幫助保持肌肉的體積,有利於關節活動,並且在輪椅和床的轉移和活動中起到輔助作用痙攣突然加重可提醒治療人員患者可能出現了其他的醫療問題,常見誘因是膀胱充盈或感染結石尿路阻塞壓瘡以及機體的其他感染或損傷因此患者反復發生痙攣時要注意是否有並發症嚴重的痙攣不利於患者的康復除了積極的康復治療措施以外,可以應用各種葯物進行更有力的干預在一些特別的病例,局部注射和外科手段(神經阻斷或脊髓神經根切斷術)是有效的及時去除誘發因素是緩解痙攣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康復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去除誘發因素,如結石感染等;②牽張運動以及放鬆訓練;③抗痙攣葯物應用;④神經阻滯治療;⑤手術治療;⑥其他:水療以及直腸電刺激治療等均有一定效果

8.廢用性骨質疏鬆症因為長骨的廢用,骨質疏鬆症很容易在脊髓損傷患者中發生

骨質疏鬆症可以繼續發展,可在受傷後一年發生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最易發生在股骨髁上部脛骨近端脛骨遠端股骨髁間部位和股骨頸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使患者處於站立位,可以減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9.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在脊髓損傷患者中發生率較高,多發生於股靜脈髂股靜脈或靜脈,多由於患者缺乏運動所致臨床上,如癱瘓肢體出現腫脹,又伴有原因不明的發熱及白細胞計數增高,應懷疑有深靜脈血栓通過125I纖維蛋白原掃描或肢體深靜脈造影均可明確診斷

深靜脈血栓重在預防,應經常測量肢體周徑,觀察有無腫脹,及時進行125I纖維蛋白原掃描及血液流變學檢查平日多鼓勵患者積極活動肢體一旦血栓形成,應禁止劇烈活動,但還可以做少量被動活動,以防止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而致猝死

一般認為,在傷後4~12周為血栓形成活動期,血栓容易脫落可適當應用抗凝葯物預防血栓的形成已有血栓形成者,可應用尿激酶潘生丁阿司匹林或右旋糖酐靜脈點滴,肢體腫脹多可在2~3周消退

10.心血管問題及康復T6平面以上損傷導致交感神經完全失去高級控制,機體的應激能力和血管舒縮能力異常T6平面以下胸髓損傷導致部分交感神經失控,腰骶平面損傷不影響交感神經系統,但可以損害下肢血管控制能力高位截癱或四肢癱的患者最常見的異常是低血壓和心動過緩,與心輸出量下降平行,與心臟的交感神經張力下降以及血管收縮機制障礙有關脊髓休克恢復後,階段性交感神經功能逐步恢復,心血管功能也逐步得到恢復,最終達到穩定平衡狀態老年性心臟功能減退在脊髓損傷後將進一步加劇容易發生冠心病高血壓病以及心衰自主神經過反射是較嚴重的心血管問題,表現為發作性高血壓頭痛面部潮紅等,常見的誘因是膀胱充盈直腸刺激便秘感染痙攣結石器械操作性沖動等處理為:取坐位,口服鈣拮抗劑靜脈注射交感神經阻滯劑或硝酸甘油類葯物如果血壓持續超過200/130mmHg,而葯物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採用硬膜外麻醉額方法阻斷交感神經節,以控制血壓

11.體溫調節障礙與康復脊髓損傷可以出現變溫血症,即體溫隨環境溫度而變化

因此要特別注意氣溫變化時採取適當的衣著

與軟組織炎神經阻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