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級肌力評定法的內容?
檢查時令患者作肢體伸縮動作,檢查者從相反方向給予阻力,測試患者對阻力的克服力量,並注意兩側比較。根據肌力的情況,一般均將肌力分為以下0--5級,共六個級別:
0級 完全癱瘓,測不到肌肉收縮。
1級 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2級 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
3級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級 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但不完全。
5級 肌力正常。
(1)軟組織功能評分擴展資料
決定肌力大小的因素
1、肌肉橫截面積
每條肌纖維橫斷面積之和稱為肌肉的生理橫截面積。離體肌肉研究時將每一根垂直橫切的肌纖維切線長度相加的總和乘以肌肉的平均厚度即為肌肉的生理橫截面。
肌肉的橫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纖維的數量和肌纖維的粗細,因而可反映肌肉的發達程度。
單位生理橫截面積所能產生的最大肌力稱為絕對肌力肌肉的橫截面積越太,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量也越大。一般認為絕對肌力值在各種族人群中相對一致。
2、運動單位募集及其釋放速率
一個運動神經元連同所支配的所有肌纖維稱為一個運動單位,每一運動單位所含的肌纖維均屬於同一類型(即或全部為I型纖維,或全部為Ⅱ型纖維)。
運動單位的激活及其釋放速率被認為是與肌力相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肌肉開始負荷時,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運動單位;隨著負荷的增加,則需要募集更多的運動單位;當負荷仍然增大時,運動單位釋放速率則較釋放的運動單位數量更為重要,此時,釋放速率是形成肌力更為重要的機制。
3、收縮速度
是影響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收縮速度越低,運動單位的募集機會就越大。在等速向心收縮低角速度測試時產生較大力矩值的結果即為此證據。
4、肌肉的初長度
肌力的產生也有賴於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肌肉的彈性特點決定其在生理限度內若具有適宜的初長度,則收縮產生的肌力較大。一般認為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為其靜息長度的1.2倍時,產生的肌力最大。
5、肌腱和結締組織的完整性
肌腱和結締組織可幫助肌肉將張力轉變為外力,這些組織和結構的損害也可不同程度地導致肌力的缺失。
6、肌肉收縮的類型
肌肉生理收縮包括等張收縮和等長收縮兩大形式。不同收縮形式最大肌力有所不同。
7、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調節
產生肌力的神經生理機制包括募集纖維類型的選擇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神經元的抑制、運動單位的同步性、沖動傳導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等,因此,肌力的大小與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的調節密不可分。
2、皮膚軟組織指的是什麼?
皮膚主要是由兩層組成。外層是復層扁平的上皮組織,含有多層細胞,近表面的細胞更扁平呈鱗屑狀。內層是真皮。
你所說的應該就是上皮組織,上皮組織又稱上皮,它是襯貼或覆蓋在其他組織上的一種重要結構。上皮可按細胞的類型和排列層次分類。上皮組織有保護、吸收和分泌功能。
單層上皮由單層細胞組成,有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狀上皮。復層上皮有多層細胞,更有利於保護作用。
還有為假復層上皮,此種柱狀上皮似為復層,實際是由不同高度的單層細胞組成。
3、手功能的評估是怎樣的?
(一)初步評估
1.基本資料和病史病人的個人資料受傷資料
2.直接溝通治療師通過與病人直接的對話,了解病人目前在功能上的障礙及病徵,包括受傷部位的感受疼痛程度活動度受限或僵硬腫脹功能喪失等
3.觀察治療師對病人的整體觀察是重要的,包括病人的心理狀況情緒對患處的反應等局部觀察包括傷口癒合情況發炎或感染的情況骨骼或關節變形等
4.檢查包括患處的溫度出汗情況腫脹程度疤痕的緊綳度軟組織的粘連或攣縮關節僵硬的位置及角度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活動等
(二)關節活動度的測量
全主動活動度和全被動活動度測量:Kleinert於1973年提供了一個以指尖至手掌距離及遠指近指及掌指關節的被動伸展差活動度總和來評定手指功能的方法,即Kleinert評定方法,見表10-2-1其功能比較如下:
表10-2-1Kleinert評定法
(三)肌腱的功能評定
有數種肌腱功能評定方法,但沒有一種統一的精確可靠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A.測量關節活動度方法
B.測量指腹至掌橫紋距離的方法
C.測量關節總主動活動度的方法(totalactivemovement,簡稱TAM)
該種方法能較全面地反映手指屈伸功能,實用價值大,缺點是測量及計算方法稍繁瑣
手指總主動活動度評價法:
測量掌指關節,近遠側指間關節主動屈曲度,減去上述關節伸直受限角度之和總主動屈曲度-總主動伸直受限度=總主動活動度(MP+PIP+DIP)-(MP+PIP+DIP)=TAM
(四)肌力測定肌力可反映運動神經的功能,一般將肌力評定分為6級本文主要用Highet單塊肌肉方法見表10-2-2
表10-2-2Highet單塊肌肉分級評價
握力及捏力測定:治療師可利用物品,如鉛筆紙張等來測試患者的握力及捏力握力器及捏力器更可量化患者的能力測量握力時肘關節應屈曲並緊貼軀干,手腕後伸捏力檢查應分別測掌側捏側腹捏及三指捏(見圖10-2-1圖10-2-2)
圖10-2-1握力檢查
圖10-2-2捏力檢查
(五)腫脹或肌肉萎縮程度評估測量腫脹或肌肉萎縮程度,可使用軟尺測量手指和手背圓周或採用排水法
1.排水法儀器測量儀器包括一個帶排水口的大容器和一個量杯容器中有水平停止桿
2.方法在容器中倒入500ml的水至出口平面,手朝前慢慢放入容器中,中環指間隙擱置在水平停止桿上,手一直保持到沒有水流進量杯,取出手,將量杯水平放置,讀出刻度,記錄下數字分別測量雙上肢,進行對比,要求一天不同時間測量手容積,判定手休息位和活動後對腫脹的影響(見圖10-2-3)
圖10-2-3排水法
(六)手功能的評價手的綜合功能有賴於感覺和運動的健全,也與視覺等其他感覺靈敏度有關常用有Jebsen的手功能試驗Carroll上肢功能定量檢查簡易上肢功能檢查
1.Jebsen的手功能試驗由7個分試驗組成,具體內容如表10-2-3
測出結果後,可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利手和非利手參考值等,判斷是否正常
表10-2-3Jebsen的手功能試驗
評分標准:
0分:全部不能完成,包括將物體推出原來的位置推到桌外,或能拿起筆,但寫不出可以辨別的字
1分:只能完成一部分,能拿起物品,但不能放到指定位置
2分:能完成,但動作緩慢或笨拙
3分:能正常完成
以上各項評定分數相加算出總分,按以下標准評定功能:
2.Carroll的上肢功能定量檢查是衡量整隻手臂和手在日常活動中的能力它基於一個假設,在ADL中的由上肢完成的復雜活動,可以化簡為抓握前臂的旋前旋後肘的屈曲伸展和上肢的上舉檢查包括六部分:①抓握或舉起四塊不同體積的方塊來評價抓握②抓握或舉起兩根大小不同的管狀物檢查柱狀抓握③抓握和放下球檢查球形抓握
④抓握四個大小不同的彈球檢查指間捏⑤在釘子上放置小墊片或在架子上放置熨斗檢查放置能力⑥從大水罐里向水杯里倒水或從杯子向另一個杯子里倒水另外為了評價旋前旋後和上肢的上舉能力,治療師指示患者將手置於頭頂頭後和靠近嘴以及寫名字的項目測試使用簡單便宜和容易獲得的物品
3.簡易上肢功能檢查是日本金子翼先生為了對上肢和手的能力,特別是運動速度手的抓握等能力進行客觀檢查而設計的一種檢查方法在臨床中常常通過得分結果對患者的治療訓練用葯前後及自助具或輔助具佩戴的不同時期進行比較對照,觀察和判斷療效此項檢查共包括10種規定動作,讓患者用盡快的速度准確完成並記錄在相應的所需時間欄內
(七)感覺評估感覺神經的功能評估,一般可以測定該神經皮膚支配區的痛覺觸覺溫覺兩點辨別覺實體覺等
1.痛覺評估視覺模擬痛覺評定利用一條長10cm而無刻度的線,告訴患者線的一端代表沒有疼痛,另一端則代表極度疼痛,患者將其當時之疼痛與兩端的比較,然後點在線上此評估雖然主觀,但作為自己比較,仍有其作用服葯指征痛覺評定:依據患者服葯及疼痛情況來評定疼痛見表10-2-4
表10-2-4服葯指征痛覺評定
Sunderland針刺感覺功能分級評價見表10-2-5表10-2-5Sunderland針刺感覺功能分級評價
2.觸覺評定單線壓力測試()可測量皮膚對靜止壓力的反應和敏感程度
檢查時採用5種型號的Semmes-Weinstein尼龍單絲,簡稱SW單絲法
方法:單絲一端游離,另一端裝在手持塑料圓棒的一端上,單絲與棒成直角,指示患者閉眼,從最小的單絲開始檢查,使單絲垂直作用在患者的手指掌面的皮膚上,事先告訴患者有感覺時告知,每號單絲進行3次,施加皮膚上1-1.5秒,提起1-1.5秒,為1次
當單絲已彎而患者無感覺時,換大一號的單絲再試,直到連續2次單絲剛彎患者有感覺時為止(見圖10-2-4),記下單絲的型號對照下表查結果(見表10-2-6)
表10-2-6單絲壓力測試結果
圖10-2-4單絲壓力測試
3.「兩點分辨」(Two-pointDiscrimination)感覺評定兩點分辨可測試皮膚分辨接觸點之間距離的敏感程度正常的手指尖可分辨二至六毫米的兩點距離常用工具為專用兩點分辨器,也可用回形針和圓規(圖10-2-5)2PD正常值與手功能的關系如表10-2-7所示:
表10-2-7 2PD正常值與手功能的關系表
4.溫度覺評定Sunderland溫度覺功能評價見表10-2-8
表10-2-8 Sunderland溫度覺評價
4、腰腿痛有哪些功能評定?
(一)一般資料
對腰腿痛的作業療法評定,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年齡青壯年的腰腿痛多為急性損傷性,常有明顯的原因;老年人的腰腿痛多為反復發生的腰腿痛引起,沒有明顯的原因
2.職業勞動者的腰腿痛多為急性損傷,伏案工作者或辦公室人員的腰腿痛多為慢性勞損
(二)觀察
觀察是評定腰腿痛患者有無功能障礙的基本方法
1.觀察脊柱有無畸形如後凸前凸側彎,背肌是否痙攣脊柱後凸分兩種:弧形後凸亦稱圓背,見於椎體骨骺炎姿勢性後凸類風濕性脊柱炎等;角狀後凸見於脊柱結核椎體壓縮性骨折等
2.觀察步態觀察患者步態,雙下肢活動是否對稱,有無跛行,可估計病人疼痛程度
3.拾物試驗囑患者拾取一件放在地上的物品腰椎有病變時,拾物需屈曲雙膝及髖關節而腰部挺直
4.作業活動的觀察作業的能力決定了腰腿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適應范圍和任務完成的方法可以觀察患者實際的表現,也可以觀察患者完成指定任務時的表現這些表現可以反應出患者欠缺的功能,還可以幫助患者進行活動過程的安排
(三)疼痛的評定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疼痛的部位局部疼痛常反映病變所在,沿神經根的放射性疼痛,提示神經根受到壓迫或有炎症
2.痛的性質可以用McGill疼痛問卷調查了解疼痛的性質(見本章第一節)銳痛常表明急性損傷或損傷程度比較重,鈍痛提示慢性損傷或勞損此外,還要注意疼痛與受傷或特定的體位(職業)有無關系
3.疼痛的程度可以用目測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來了解疼痛的程度(見本章第一節)
4.疼痛的發作次數反復發作的腰腿痛說明病情較重或引起腰腿痛的因素仍然存在
5.尋找壓痛點局部壓痛部位大多為病變所在的部位確定壓痛點的位置時,要注意疼痛的程度和范圍,是否放射及放射的部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壓痛點多在棘旁約2cm處,且常伴有向下肢後外側的放射痛,可直達足跟或足趾下腰部軟組織損傷時,疼痛也可向下肢放射,但范圍模糊,一般不超過膝關節
6.加重和緩解疼痛的因素了解哪些因素可以加重疼痛,哪些因素可以緩解疼痛,對治療疼痛和預防疼痛的進一步發展具有指導價值
(四)肌肉力量的評定
包括腰背部和下肢肌肉力量的評定
腰背部的肌力可用拉力計來測檢查時,囑咐患者雙腳站在拉力計上,雙膝伸直,雙手握住手柄兩端,調整好手柄的高度(平膝),然後伸腰用力向上拉把手,結果以拉力指數判定腰痛患者做拉力測定常可使症狀加重,故有時不適用此時,可以用背肌耐力測定來代替,方法為:病人俯卧位,雙手放在頭後部,上身抬起計算能保持這一姿勢的時間,60秒以上為正常
(五)活動評定
包括脊柱和下肢活動范圍的測量
1.脊柱活動測量先做脊柱自主活動范圍評定,方法是:囑咐患者做腰部前屈後伸側彎及左右旋轉活動,了解有無活動障礙如為腰椎間盤突出時,常出現一或兩個方向的活動受限再做脊柱活動范圍的測量,方法是:囑患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分別向前彎腰向後伸腰,以及向兩側屈曲,通過測量中指指尖與地面的距離,來評定脊柱的整體活動范圍(以cm來表示)也可以用背部活動范圍測量計來測量,將測量計放在擬測量活動范圍的脊柱節斷的棘突上,隨著背部向前屈曲,測量計上顯示的度數,即為該節斷的屈曲度數
2.直腿抬高試驗又稱為「Lasegue征」檢查者一手握患者的足跖部,一手保持膝關節伸直,將下肢抬高正常人下肢一般能抬高至少70°,沒有任何疼痛或活動受限,如果直腿抬高小於70°或一側明顯低於對側,即為陽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常有患側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或同時出現疼痛,並沿大腿後側放射到足趾
(六)其他檢查
一般軟組織損傷的腰痛患者,不需常規拍攝X線片,如果疑似有骨性病變的患者,則應進行平片檢查腰椎X線攝片,是對骨性病變和先天性病變等的常規檢查,可以發現有無骨質增生骨折椎弓峽部不連與脊柱滑脫等CT和MRI對判斷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及椎管內佔位性病變等疾病,具有診斷價值,並能明確病變的程度和節段肌電圖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可以協助判定有無神經受損情況及表明病變所處的節段水平人體平衡功能評定,可以了解腰腿痛是否影響到平衡的控制
5、大學體能測試的評分標准
優 秀: 總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
良 好: 總分80分—89分為良好;
及 格: 總分60分—79分;
不及格: 總分60分以下。
例如:
測得某大學三年級一位女生的800米跑的成績為3分28秒,根據評分標准可知屬於90分的級別,評價其級別為優秀。
(5)軟組織功能評分擴展資料
體質測試的目的意義
體測的全稱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是國家為了引導和督促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不得已而採取的一項具有強制性的舉措。自1985年以來,在國家組織開展的體質健康調查中,發現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出現了連續近30年的持續下滑。「30年」、「持續」充分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大學生體能測試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大學生加強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讓學生意識到健康對人一生的進步發展的重要性。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礎,讓學生懂得只有堅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才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通過對大學生體質的測定,還將為我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掌握中國大學生體質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奠定基礎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6、軟組織到底指的是什麼
軟組織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這些組織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發生機能或結構的異常,稱軟組織損傷。分急性損傷,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分扭傷、挫傷、拉傷。慢性損傷稱陳傷、勞損。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肌肉痙攣、關節僵硬,關節囊萎縮,肌肉萎縮,神經肌肉粘連,畸形等。軟組織損傷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有: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引起的持久性局部發熱和腫脹、營養性紊亂引起的肌萎縮、韌帶鬆弛引起的關節不穩定、損傷性關節炎、關節周圍骨化、關節內游離體等。
7、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是什麼,我想了解一下···
1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是指軟組織損傷後,皮膚或粘膜失去完整性,損傷部位與外界相通。常見有擦傷;刺傷;裂傷;切割傷。
處理原則:止血、清創及保護傷口預防感染。
2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而由於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運用而導致的局部軟組織損傷,皮膚及粘膜保持完整,,傷處與外界沒有相通。
處理原則: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
8、軟組織損傷能憑得上傷殘等級嗎
軟組織損傷不構成傷殘等級。
軟組織損傷,不存在器官缺損,沒有醫療依賴,不構成傷殘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一項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50px2;
3)全身瘢痕面積<5%,但≥1%;
4)急性外傷導致椎間盤髓核突出,並伴神經刺激征者;
5)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6)指端植皮術後(增生性瘢痕25px2以上);
7)手背植皮面積>1250px2,並有明顯瘢痕;
8)手掌、足掌植皮面積>30%者;
9)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缺失;
10)足背植皮面積>l02;
1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2)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
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
14)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Ⅱ度及Ⅱ度以上者;
15)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跟矯正視力≥0.8;
16)雙眼矯正視力≤0.8;
17)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8)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9)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20)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後人工晶狀體跟,矯正視力正常者;
21)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I度~Ⅱ度(或輕度、中度),矯正視力正常者;
22)晶狀體部分脫位;
23)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24)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25)外傷性瞳孔放大;
26)角鞏膜穿通傷治癒者;
27)雙耳聽力損失≥26dB,或一耳≥56dB;
28)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並足站立;
29鉻鼻病(無症狀者);
30)嗅覺喪失;
31)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2)一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I度;
33)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34)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35)鼻中隔穿孔;
36)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7)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後,胸膜粘連增厚;
38)腹腔臟器挫裂傷保守治療後;
39)乳腺修補術後;
40)放射性損傷導致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41)慢性輕度磷中毒;
42)氟及其他無機化合物中毒慢性輕度中毒;
43)井下工人滑囊炎;
44)減壓性骨壞死I期;
45)一度牙酸蝕病;
46)職業性皮膚病久治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