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熱帶假絲酵母菌引起軟組織損傷

熱帶假絲酵母菌引起軟組織損傷

發布時間:2021-02-13 16:04:20

1、假絲酵母菌的生存環境

問題  假絲酵母菌的生存環境是什麼?


主回答

1、 營 養: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機體一樣需要相似的營養專物質,象細菌屬一樣它有一套胞內和胞外酶系統,用以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細胞新陳代謝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質。

2、 水 分:

像細菌一樣,酵母菌必須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細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極少的環境中生長,如蜂蜜和果醬,這表明它們對滲透壓有相當高的耐受性。

3、 酸 度:

酵母菌能在pH 值為3.0-7.5 的范圍內生長,最適pH 值為pH4.5-5.0。

4、溫 度:

在低於水的冰點或者高於47℃的溫度下, 酵母細胞一般不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20℃~30℃。

5、 氧 氣:

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都能生長,即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在缺氧的情況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情況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時,酵母菌生長較快。

2、熱帶假絲酵母的熱帶念珠菌病

1、造成不孕 如果患了念珠菌性陰道炎,陰道的酸鹼度的改變會使精子的活動力受到抑制,且炎內性細胞可吞噬精子容,並使精子活動力減弱,白色念珠菌有凝集精子的作用,以及炎症發生時的性交痛和性慾減退等,均可影響懷孕。此種不孕經積極治療後可很快恢復正常。但念珠菌性陰道炎導致的不孕是暫時性的,疾病治癒後仍可受孕。  2、影響胎兒發育 孕婦患病後,極少數人陰道中的念珠菌能經宮頸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兒,引起早產。另外,當胎兒經母親陰道分娩時,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說的鵝口瘡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嬰兒還可能出現肛門周圍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見,為了避免感染胎兒,孕婦患念珠菌性陰道炎後應積極治療。  3、影響生活質量 得了念珠菌性陰道炎,會伴有外陰瘙癢等症狀,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會造成諸多的不便和影響,也會影響到夫妻生活。  4、引起其他疾病 若念珠菌性陰道炎長期不治療的話,易造成炎症上行,引起宮頸炎和宮頸糜爛,如果病原體進入宮腔,則會引起輸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最後影響懷孕。

3、熱帶假絲酵母的生存環境

熱帶念珠菌是一種腐物寄生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可從水果、蔬菜、專乳製品、土壤中分屬離出。也可存在於健康人體的皮膚、陰道、口腔和消化道等部位。約10%的健康婦女和30%的孕婦可無任何臨床症狀而陰道內帶有念珠菌。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陰道局部環境發生改變時,熱帶念珠菌就大量繁殖,產生病變。所以,熱帶念珠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10%~20%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極少鵻,呈酵母相,並不引起症狀。熱帶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正常人為3.7-4.5,但陰道的弱酸性改變為pH5.5後,熱帶念珠菌大量繁殖,並轉變為菌絲相鵻,才引發陰道炎症狀。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嬌妍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黴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製作用。

4、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是常見外陰、陰道炎症,也稱外陰陰道念珠菌病。國外資料顯示,約75% 婦女一生中至少患過1次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1)病原體及誘發因素

80% ~ 90% 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非白假絲酵母菌類佔10% ~ 20%,包括光滑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熱帶假絲酵母菌等。假絲酵母菌適宜酸性環境生長,陰道pH 值適宜在4.0 ~ 4.7范圍,通常< 4.5。白假絲酵母菌為雙相菌,有酵母相及菌絲相,酵母相為芽生孢子,在無症狀寄居及傳播中起作用;菌絲相為芽生孢子伸長成假菌絲,侵襲組織能力加強。假絲酵母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加熱至60℃ 1 小時即死亡,但對乾燥、日光、紫外線及化學制劑等抵抗力較強。

白假絲酵母菌為條件致病菌,當陰道內菌量極少,呈酵母相並不引起症狀,只有在全身及陰道局部細胞免疫能力下降,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並轉變為菌絲相才出現症狀。常見發病誘因如下。

①妊娠及糖尿病時機體免疫力下降,陰道組織內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於假絲酵母菌生長。

②大量應用免疫抑制劑如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綜合征,使機體抵抗力降低。

③長期應用抗生素,抑制乳桿菌生長,破壞了陰道生態環境,有利於假絲酵母菌的繁殖。

④胃腸道假絲酵母菌的感染,也可同時傳染陰道。

⑤其他誘因,如穿緊身化纖內褲及肥胖,也可使會陰局部溫度及濕度增加,假絲酵母菌易於繁殖引起感染。

(2)傳染途徑

①主要為內源性傳染,假絲酵母菌作為條件致病菌,除了寄生陰道外,也可寄生於人的口腔、腸道,一旦條件適宜可引起感染。

這3 個部位的假絲酵母菌可互相傳染。

②少部分患者可通過性交直接傳染。

③通過接觸感染的衣物間接傳染。

(3)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和陰道分泌物增多。

①外陰瘙癢、灼痛,嚴重時坐卧不寧,異常痛苦,還可伴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

②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特徵為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腐渣樣。

③體征。婦科檢查外陰可見紅斑,水腫,常伴有抓痕。陰道黏膜可見水腫、紅斑,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上附有白色塊狀物,擦除後露出紅腫黏膜面,急性期還可見糜爛及淺表潰瘍。目前根據其流行情況、臨床表現、微生物學、宿主情況、治療效果而分為單純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和復雜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4)診斷

典型病例不難診斷。若在分泌物中找到白假絲酵母菌即可確診。

若有症狀而多次濕片檢查為陰性,或為頑固病例,為確診是否為非白假絲酵母菌感染,可採用培養法。pH 值測定具有重要鑒別意義,若pH < 4.5,可能為單純假絲酵母菌感染,若pH > 4.5,並且塗片中有多量白細胞,可能存在混合感染。

(5)治療

消除誘因,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真菌葯物。

①消除誘因。若有糖尿病應給予積極治療;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質類固醇激素。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盆及毛巾均應用開水燙洗。

②局部用葯。可選用下列葯物放置陰道內:咪康唑栓劑,每晚1 粒(200mg),連用7 日;或每晚1 粒(400mg),連用3 日;克霉唑栓劑,每晚1 粒(150mg),連用7 日;制黴菌素栓劑,每晚1粒(10000U),連用10 ~ 14 日。

③全身用葯。對不能耐受局部用葯者、未婚婦女及不願採用局部用葯者可選用口服葯物。常用葯物:氟康唑150mg,頓服;或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 次,連服3 ~ 5 日。

對於單純性VVC,全身用葯與局部用葯的療效相似,治癒率80% ~ 90%;對於復雜性VVC,如臨床表現嚴重的VVC、不良宿主的VVC,無論局部用葯還是口服葯物,均應延長治療時間,若為局部用葯,延長至7 ~ 14 日;若為口服氟康唑,則72 小時後加服1 次。

④復發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治療。由於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容易在月經前復發,故治療後應在月經前復查。若患者經治療臨床症狀及體征消失,且真菌學檢查陰性後又出現症狀,真菌學檢查陽性則稱為復發。若一年內發作≥ 4 次則稱RVVC。

抗真菌治療分為初始治療及維持治療,對於反復復發的患者主張維持治療:氟康唑150mg,每周1 次,共6 個月;或克霉唑栓劑500mg,每周1 次,連用6 個月;伊曲康唑400mg,每月1 次,連用6 個月。在治療前應做真菌培養確診,治療期間定期復查監測療效及葯物副作用,一旦發現副作用,立即停葯。

⑤性伴侶治療。約15% 男性與女性患者接觸後患有龜頭炎,對有症狀男性進行假絲酵母菌檢查及治療,以預防女性重復感染。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⑥妊娠合並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治療。局部治療為主,禁用口服唑類葯物。可選用克霉唑栓劑、硝酸咪康唑栓劑、制黴菌素栓劑,以7 日療法效果好。

5、熱帶念珠菌有關問題

你好,黴菌性陰道抄炎:是由假絲酵母襲菌引起的一種常見外陰陰道炎症,曾被稱為念珠菌性陰道炎。
其常見誘因:妊娠、糖尿病、大量應用廣普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等,有時候內褲穿著過緊或肥胖也可導致。
主要臨床表現症狀:外陰瘙癢,疼痛,燒灼,嚴重還可伴尿頻、尿急、性交痛、典型白帶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樣,部分還可附著於陰道壁或小陰唇內側。
治療需在消除誘因的基礎上選擇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真菌葯物,根據患者臨床分類,疾病嚴重程度來決定療程長短,對於反復復發者可延長治療時間。性伴侶需要同時治療。

6、尿培養出副熱帶假絲酵母菌感染怎麼治療

您好,您抄的情況應該襲為真菌感染指導意見光滑假絲酵母菌為真菌,出現的可能有1、抗生素長期使用,導致菌群失調,建議盡量使用窄譜抗生素2、真菌感染。不論以上哪種情況,均需降低抗生素的抗菌譜,同時抗真菌治療,加用大扶康0.4靜滴每天一次。

7、假絲酵母菌的毒力因素

包括:附著、發芽、蛋白酶、菌落轉換,以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的發病機制研究如下:
⒈附著假絲酵母菌為了寄居至陰道黏膜,首先要附著在陰道上皮細胞上,白假絲酵母菌比熱帶假絲酵母菌、克魯假絲酵母菌和假熱帶假絲酵母菌更易黏著在陰道上皮細胞。但是陰道細胞在接受假絲酵母菌的程度上卻存在著相當大的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同樣頑固的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婦女的陰道細胞也並沒有顯示出對假絲酵母菌的親和力有所增加。所有的白假絲酵母菌似乎都有寄居黏膜表面的能力,所以陰道黏膜當然就是假絲酵母菌易寄居的地方。酵母菌的附著性是由於酵母菌表面的甘霜糖蛋白所致,它是通過與宿主細胞的糖蛋白的受體結合來完成。此外,疏水力和靜電引力也促進附著。附著(或稱黏附)作用是假絲酵母菌黏膜定植和入侵機體的重要環節。沒有附著能力的假絲酵母菌不致病。
⒉芽管和菌絲的形成假絲酵母菌黏附陰道黏膜上皮細胞後,菌體出芽形成或假菌絲形成。菌絲的形成是假絲酵母菌有效獲取營養的方式。同樣芽管的形成增加了白假絲酵母菌附著於陰道或口腔上皮脫落細胞的能力,芽管及菌絲體的形成,助長了對陰道黏膜上皮的侵害。假絲酵母菌附著後發芽的關鍵作用是許多研究和調查急性尤其是復發性假絲酵母菌陰道炎的發病基礎。若增加或助長發芽的內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可以趨向於引起有症狀的陰道炎的發生。相反,若抑制假絲酵母菌附著後發芽,則可預防無症狀的帶菌婦女發生急性假絲酵母菌陰道炎。菌絲能沿皮膚黏膜的溝隙生長,藉助機械力穿過表皮或上皮細胞面再行繁殖。菌絲在皮膚黏膜感染中和在播散性感染中都是假絲酵母菌毒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⒊分泌蛋白酶白假絲酵母菌能分泌多種蛋白水解酶,如鹼性磷酸酶、磷脂酶和分泌性門冬醯蛋白酶等。上述各種水解酶有助長芽管穿透到完整的黏膜上皮細胞。急性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患者比無症狀的帶菌者蛋白溶解作用為強。
⒋菌落的轉換同一株白假絲酵母菌可在某些條件下出現幾種菌落形態,為高頻率可遺傳的表型變異。白色菌落轉換為不透明菌落,不透明菌落中的細胞與原來的白色菌落中的細胞不但在表型上不同,而且對真菌葯物的抗葯性升高,具有新的毒力,這包括附著能力、發芽能力、產生蛋白酶和形成菌絲體的能力都增加。不透明細胞似乎是一種特別的、侵犯組織的暫時狀態。菌落轉換通過供給侵犯身體不同部位的能力和改變了抗原性,增加假絲酵母菌的致病力。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的發病機制除上述的附著、發芽、蛋白酶和菌落轉換外,還存在炎性反應。假絲酵母菌菌體成分可激活補體旁路途徑,產生補體趨化因子和過敏毒素,致局部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局部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吞噬細胞在局部聚集,並吞噬細菌,同時釋放溶酶體酶類,致局部組織損傷。假絲酵母菌陰道炎發病機制的關鍵問題是無症狀的陰道寄居是如何轉變為有症狀的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在無症狀的帶菌狀態下,假絲酵母菌主要呈非菌絲狀態,細菌數量相對較少,在此情況下,假絲酵母菌與寄居處有保護作用的菌絲存在,以及其局部防禦機制之間保持巧妙的平衡。當存在使假絲酵母菌毒性增強的因素或局部防禦機制減弱時,就會出現有症狀的陰道炎。 白假絲酵母菌通常存在於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粘膜。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菌群失調是其侵入機體的主要原因。目前白假絲酵母菌感染已成為臨床上的一個嚴重問題,血培養陽性率僅次於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白假絲酵母菌發生致病作用與多種因素有關:
①粘附:其細胞壁的甘露糖蛋白是粘附於上皮細胞的主要介導物。在菌體內基因控制的轉換系統(switching system)作用下,使孢子轉為芽管或菌絲,可促進其粘附。粘附力是它在宿主內形成集落及入侵細胞的前提;
②入侵:粘附於上皮細胞後,其芽管(菌絲)可直接插入細胞膜;
③產生毒素和酶:產生的念珠菌毒素可抑制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促進感染;產生的一些水解酶和酸性蛋白酶,如磷酸脂酶和卵磷酸脂酶等,可引起組織損傷,有利於其侵入。
白假絲酵母菌主要引起以下感染:
⑴皮膚粘膜感染:皮膚感染好發於皮膚皺褶處,如腋窩、腹股溝、乳房下、會陰部及指(趾)間等皮膚潮濕部位。粘膜感染可發生鵝口瘡、口角糜爛、外陰與陰道炎等,以鵝口瘡最為常見。鵝口瘡多發生於老年人、兒童、長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發病較急、發展較快,如治療不及時,可迅速擴散蔓延,引起深部病變。

8、什麼是假死酵母菌

假絲酵母菌,亦稱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拉丁文名 :Nostoc 可侵犯皮膚、粘膜和內臟,表現為急性、亞急回性或慢答性炎症,大多為繼發性感染。假絲酵母菌種類很多,但能對人致病的僅有幾種,以白假絲酵母菌(C. albicans)即白色念珠菌最常見,致病力也最強,其次為熱帶假絲酵母菌(C.tropicalis),其它還有克柔假絲酵母菌(C. krusei)、近平滑假絲酵母菌(C. parapsilokis)和偽熱帶假絲酵母菌(C. pseudotropicalis)等。

與熱帶假絲酵母菌引起軟組織損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