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病的原因是什麼?
風濕疾病根據其患病的病理和機制,一部分是繼發於病因較明確的疾病,如腫瘤、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感染等。在內科工作中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為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和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風濕疾病分為很多不同的病因,大致如下: 彌漫性結締組織(一)類風濕關節炎(二)幼年型關節炎 (1)系統性起病,(2)多關節起病,(3)少關節起病。 (三)紅斑狼瘡 (1)盤狀,(2)系統性,(3)葯物性。 (四)硬皮病1、局部型(1)線狀,(2)斑狀。 2、系統性硬化症 (1)彌漫型硬皮病,(2)CREST綜合症,(3)化學物(或葯物)所致。 (五)彌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六)多發性肌炎1、多發性肌炎2、皮肌炎3、多發性肌炎或皮肌炎與惡性腫瘤相關4、兒童期多發性肌炎或皮肌炎與血管病相關(七)壞死性血管炎和其他型的血管病變1、結節性多動脈炎2、變應性肉芽腫3、超敏性血管炎(1)血清病,(2)過敏性紫癜,(3)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4)與惡性腫瘤相關,(5)低補體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腫性動脈炎(1)Wegener肉芽腫,(2)巨細胞(顳)動脈炎伴或不伴風濕性多肌痛,(3)Takayasu動脈炎。 5、Kawasaki病6、白塞病(八)乾燥綜合症1、原發性2、繼發性 與另一結締組織病相關。 (九)重疊綜合症1、混合性結締組織病2、其他(十)其他1、風濕性多肌痛2、復發性脂膜炎3、復發性多軟骨炎4、結節紅斑二、並發脊柱炎的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一)強直性脊柱炎(二)Reiter綜合症(三)銀屑病關節炎(四)炎性腸病關節炎三、骨性關節炎(一)原發性 (1)周圍性 (2)脊柱。 (二)繼發性 (1)先天性 (2)代謝性 (3)外傷性 (4)其他關節病。 四、感染(一)直接 因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螺旋體引起。 (二)反應性 (1)細菌性 風濕熱、亞急性感染性新內膜炎、痢疾後,(2)病毒性,(3)疫苗後,(4)其他。 五、代謝和內分泌病(一)與晶體相關1、尿酸鈉(痛風2、焦磷酸鈣(假痛風、軟骨鈣化病3、鹼性磷酸鈣(磷灰石(二)其他生化異常1、澱粉樣變 原發性、繼發性。 2、血管病3、其他先天性病 Marfan綜合症、Ehlers-Danlos綜合症、成骨不全。 4、內分泌病 糖尿病、肢端肥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 5、免疫缺陷病 低丙球蛋白血症,lgA缺乏症,補體缺乏症。 (三)遺傳性疾病1、先天性多關節彎曲2、過動綜合症3、進行性骨化肌炎六、腫瘤性(一)原發性 滑膜瘤、滑膜肉瘤。 (二)繼發性 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轉移瘤。 七、神經血管病(一)神經性關節病(二)神經性關節病(三)壓迫性神經病變1、周圍神經受壓(腕管綜合症2、神經根受壓3、脊髓狹窄(五)交感神經反射性萎縮(六)其他 雷諾現象(病八、骨與軟骨病變(一)骨質疏鬆 全身性、局限性(二)骨軟化(三)肥大性骨關節病(四)彌漫性原發性骨肥厚(五)骨炎(六)缺血性骨壞死(七)肋軟骨炎(八)其他九、非關節性風濕病(一)關節周圍病變 滑囊炎、肌腱病、附著端炎、囊腫。 (二)椎間盤病變(三)原發性下背痛(四)其他1、纖維肌痛、纖維織炎2、精神性風濕病3、局部性痛十、其他具關節症狀的疾病(一)周期性風濕病(二)間歇性關節積液(三)葯物致風濕綜合症(四)其他 慢性活動性肝炎、多中心性單核-巨噬細胞增多症、外傷等。 經過了上述內容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出導致風濕病發生的原因是多樣性的,因此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的鍛煉身體才是預防風濕病發生的最佳方法。
2、什麼原因會引起風濕病?
風濕病是怎麼引起的,就談到了風濕病的病因,首先要談到什麼叫做風濕病,風濕病的范疇很廣泛,廣義來講,所有涉及到關節、韌帶、肌肉、骨骼以及其他結締組織的病,都叫做風濕病;狹義來講,平常在專科所講的風濕病,主要包括幾大類,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以及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等,所以談到這些病的病因,目前是不清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感染、環境、遺傳以及受風、著涼,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都可以造成風濕病的發生。目前來講,各國的專家都在做這些工作,來盡早的找出具體的病因,比如紅斑狼瘡的發病原因,現在有些人可以找到有些基因,但這種基因不是單基因的,是多基因疾病。還有一類就是環境以及情緒,在門診可以看到很多病人,他的情緒不好,比如工作壓力太大、著急、生氣等,照樣可以引起風濕病的發生,所以控制這些風濕病,就要多因素的考慮它,而且不是單純用葯可以解決。
3、風濕是怎麼引起的啊?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4、軟組織風濕病
?
5、什麼是風濕病?為什麼會得風濕病?
一: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葯(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二:發病原因:
1.免疫反應:機體對外源性或內源性抗原物質直接或通過巨噬細胞呈遞的刺激,使相應T-細胞活化,部分T-細胞產生大量多種致炎性細胞因子造成各類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部分T-細胞再激活B-細胞,產生大量抗體,直接或與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使組織或器官受到損傷或破壞。此外由單核細胞產生的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參與炎症反應。大部分風濕性疾病,或由於感染產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質,或由於體內產生的內源性抗原物質,可以啟動或加劇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血清內可出現多種抗體。
2. 遺傳背景:近年來的研究證明一些風濕性疾病,特別是結締組織病,遺傳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達密切相關,對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預後都有一定的意義;其中HLA(人類組織白細胞抗原)最為重要。
3. 感染因素:根據多年來的研究闡明,多種感染因子,微生物產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間接激發或啟動免疫反應。
4. 內分泌因子:研究證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調、與多種風濕病的發生有關。
5. 環境與物理因素:如紫外線可以誘發SLE 。
6. 其他:一些葯品如普魯卡因醯胺,一些口服避孕葯可以誘發SLE和ANCA陽性小血管炎。
三:表現:
1. 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 異質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類型,症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3. 風濕病多是侵犯多系統的疾病,許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疊,症狀相似,如MCTD為這種表現的典型。
4. 血清內出現多種抗體及免疫復合物(CIC),並可沉積於組織(皮膚,滑膜)或器官(腎,肝)內致病。
5. 雷諾現象常出現於本類疾病,如SLE,MCTD。
四、可以吃以下食物來預防風濕:
1、山葯
具有益氣養陰、補腎、脾、肺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病後口渴、乏力、出汗等。
2、黑豆
具有補腎益陰、健脾利濕、祛風除痹功效。適用於類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肝腎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3、橄欖
取鮮橄欖根或皮40克~50克,洗凈煎水內服,亦可食用橄欖果。治療類風濕痹症,手足麻木等。
4、松子仁
具有滋肝補腎、益腦健脾、強壯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5、蓮子
味甘澀,性平,具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有「交心腎、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厚腸胃、利耳目、除寒濕」等功效。可鮮食,也可乾果去皮、內心煮粥等食用。
6、可多吃活力捷等預防類風濕。
6、風濕的是什麼造成的?
風濕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無論從臨床流行病學及免疫學方面,均能證明A組鏈球菌與風濕病有密切的關系。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風濕病的流行季節及其分布地區常見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猩紅熱、皮膚化膿性感染、上呼吸道炎症等,風濕熱往往在以上疾病發病後1-4周發作。
2、風濕熱發病時,A組溶血性鏈球菌的培養陽性率可達70%-90%,血清中鏈球菌抗體,如抗鏈球菌溶血素O及S,抗鏈球菌激酶等抗體增加,多呈陽性反映。在風濕病靜止期止期培養轉為陰性,抗體滴定值亦下降。
中醫認為該病的病因病機是失天不足,營血虧虛,衛氣不固,風寒濕熱等病邪侵犯肌體,阻於經絡,留注關節,累及內臟而致。
注意:
如果是類風濕關節炎,要適當休息,加強營養,盡量參加適當運動,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功能障礙和強直。不要過多吃肥膩食物、海產品及過酸、過鹹的食品。避免受到風寒、防止潮濕環境:盡可能不要受涼、淋雨或受潮,例如不要穿已濕的衣服、鞋子或襪子,不要住太過潮濕的地方,不要暴飲冰水等等。夏天不能洗冷水澡。天冷了用水要用溫水。
如果是風濕性關節炎為促進疾病的恢復,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被褥要乾燥,輕暖。床鋪要平整。切勿在風口處睡卧。
2.洗漱宜用溫水,晚間洗腳,熱水應能浸及踝關節以上,時間在15分鍾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
3.要按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來增減衣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一般都比較怕冷,喜歡穿暖和一些,但要避免穿得過多,以免捂得過於嚴實而出汗。天熱出汗時要避免電風扇直接吹風。出汗後要及時用干毛巾把皮膚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乾燥衣服,避免受風。睡眠時不要貪涼,室內空氣應流通,但不要睡在:穿堂風"處。夜間有盜汗者,除內服葯之外,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調勻,敷於臍內。
4.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也不可滿不在乎,更不能情緒低落。要善於自製,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寬廣,愉快生活。
5.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出現關節畸形、活動受限,個別關節可能完全不能活動,因而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部分晚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為了防止這種不良後果產生,應該告訴患者,患病後即應使自己的病變關節盡可能處於正常功能狀態。茲列舉正常人關節的活動范圍如下,以供參考:
(1)掌指及指間關節各屈曲45°。
(2)拇指置對掌位。
(3)腕關節背伸30°,輕度尺側偏(即向外側偏移)。
(4)肘關節屈曲90°。
(5)肩關節外展45~60°,前屈30-45°,外旋15-20°。
(6)躁關節90~95°。
(7)膝關節屈曲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