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腹膜軟組織密度影就是癌嗎

腹膜軟組織密度影就是癌嗎

發布時間:2021-01-28 18:34:35

1、腹膜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癌症本身不帶傳染性的,嘔吐物是穢物,就算不帶傳染性也不容小視,裡面帶有的細菌會感染的。傷口,或皮膚擦傷,傷口要遠離這些。(幫你咨詢了下)

2、ct顯示腹膜後可見多數軟組織結節影什麼意思?

你好,這種情況可能是腹膜後淋巴結表現了,可以查查腫瘤標志物,派特ct檢查

3、軟組織腫瘤是不是癌症?

二、軟組織腫瘤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軟組織腫瘤是不難與非腫瘤性腫塊鑒別的,其診斷要點如下: (一)患者在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後才覺察到無痛性進行性增大的腫塊,發熱、體重下降及一般的不適等全身性症狀則少見。 軟組織腫瘤2
(二)臨床上較少發生但很重要的腫瘤引起的綜合征是低血糖症,常伴發於纖維肉瘤。 (三)X線攝片檢查 X線攝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軟組織腫瘤的范圍,透明度以及其與鄰近骨質的關系。如邊界清晰,常提示為良性腫瘤;如邊界清楚並見有鈣化,則提示為高度惡性肉瘤,該情況多發生於滑膜肉瘤、橫紋肌肉瘤等。 (四)超聲顯像檢查 該法可檢查腫瘤的體積范圍、包膜邊界和瘤體內部腫瘤組織的回聲,從而區別良性還是惡性。惡性者體大而邊界不清,回聲模糊,如橫紋肌肉瘤、滑膜肌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等。超聲檢查還能引導作深部腫瘤的針刺吸取細胞學檢查。該檢查方法確是一種經濟、方便而又無損於人體的好方法。 (五)CT檢查 由於CT具有對軟組織腫瘤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間分辨力的特點,用來診斷軟組織腫瘤也是近年常用的一種方法。 ( 六) MRI檢查 用它診斷軟組織腫瘤可以彌補X線CT的不足,它從縱切面把各種組織的層次同腫瘤的全部范圍顯示出來,對於腹膜後軟組織腫瘤、盆腔向臀部或大腿根部伸展的腫瘤、腘窩部的腫瘤以及腫瘤對骨質或骨髓侵襲程度的圖像更為清晰,是制訂治療計劃的很好依據。 (七) 病理學檢查 1.細胞學檢查:是一種簡單、快速、准確的病理學檢查方法。最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①已破潰的軟組織腫瘤,用塗片或刮片的採集方法取得細胞,鏡檢確診;②軟組織肉瘤引起的胸腹水,必須用剛取到的新鮮標本,立即離心沉澱濃集,然後塗片;③穿刺塗片檢查適用於瘤體較大、較深而又擬作放療或化療的腫瘤,也適用於轉移病灶及復發病灶。 2.鉗取活檢:軟組織腫瘤已破潰,細胞學塗片又不能確診時,可做鉗取活檢。 3.切取活檢:多在手術中採取此法。如較大的肢體腫瘤,需截肢時,在截肢前做切取活檢,以便得到確切的病理診斷。腫瘤位於胸、腹或腹膜後時,不能徹底切除,可做切取活檢,確診後採用放療或化療。 4.切除活檢:適用體積較小的軟組織腫瘤,可連同腫瘤周圍部分正常組織整塊切除送病理檢查。
編輯本段三、軟組織腫瘤治療措施
(一)手術治療
軟組織腫瘤3
1.根治性手術:所有位置的腫瘤必須是連同周圍包繞的正常組織一並切除的,為了保證完整的切除,常常不得不割捨一些正常的組織結構,手術切除亦應包括活檢的部位,皮膚及其附近的部分肌肉。對於肌肉腫瘤,受累肌肉應將首尾完全予以切除。只有在臨床顯示淋巴結已受累時,才實施淋巴結清掃術。 2.減積手術:是針對一些無法完全切除的軟組織腫瘤而採用的方法,術後再繼以其他非手術治療,以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並延長病人的生命。如惡性腹膜後巨大的脂肪肉瘤等,可先行減積手術,爾後再輔加放射治療,可取得好的療效。 3.截肢術:適用於晚期的巨大腫瘤伴有潰瘍大出血,而又無法止血;或伴發嚴重感染,如膿毒血症、破傷風等危害病人生命安全;或腫瘤生長迅速並引起劇烈疼痛,難以用葯物控制;或肢體己有病理性骨折,失去活動能力等嚴重狀況下,無法用其他方法挽救時,方可考慮先選用截肢術。
(二)放射治療
徹底根治性的手術會造成功能性損傷,截肢或關節離斷,治療的另一選擇是手術與放射的聯合應用。手術後輔加放射治療,主要是針對那些殘留在手術野內的微小亞臨床病灶起到了抑製作用,而對那些團塊狀和結節狀的大塊瘤體往往難以奏效。因此,學者們認為,即使僅作腫瘤局部切除,再加放射治療,也能取得與包括截肢術在內的根治性手術相仿的療效,而且還保存了肢體。單純放療,只是姑息性的治療,因而無法達到治癒的目的。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了術前放療,並指出,術前放療有時會優於手術後放療,因為手術前放療可使巨大腫瘤的體積縮小,並常會在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產生一層組織反應區,有輕度水腫,易於手術分離,可使原認為不能切除的腫瘤得以切除;其次是大部分腫瘤細胞經放射治療後已失去活力,即使在手術野內留有腫瘤細胞,也無生存和復發的能力。還有一點是軟組織肉瘤經過放射治療後,其周圍的脈管大多萎縮變細,甚至纖維化閉塞,失去循環能力,這就會減少手術操作時擠壓腫瘤向外擴散的機會,而手術前放療最大的缺點是手術後創面不易癒合,要特別注意。
(三)化學治療
軟組織腫瘤4
對軟組織肉瘤有效的葯物很多;主要為ADM、DTIC、CTX及IFO、KSM等。一般認為療效較好的是CYV ADIC聯合方案。其具體用法是:CTX600mg、d1VCR2mgd1,KSM 400μg,d1,DTIC 250mg d1-5;3~4周為一療程。化學治療又分術後輔助化療及新輔助化療,即術前化療。 1.手術前化療:體積較大惡性程度高的軟組織惡性腫瘤宜於術前用化療,可使瘤體縮小,提高切除率,避免截肢之苦。 2.手術後化療:手術加用化學葯物治療,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在治療高度惡性軟組織肉瘤中,應在手術後短期內即開始應用,有可能減少遠處轉移,提高生存率。如時間相隔太久,將難奏效。作者認為:用化療比不用好,早用比晚用好,預防性比治療性好。一般用葯時間Ⅰ期和Ⅱa期化療1年,Ⅱb~Ⅲ期化療2年。

4、腹膜後腫瘤就是癌症嗎

腹膜後腫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主要來自腹膜後間隙的脂肪,疏鬆結締組織、肌肉、筋膜、血管、神經、淋巴組織等,並不包括原在腹膜後間隙的各器官(腎、胰、腎上腺及輸尿管等)的腫瘤。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首選大家應該知道腹膜後在人體的什麼位置?腹膜後都有些什麼東西?為了便於理解,我將人體腹壁、腹膜、腹腔及腹腔內臟器的關系用一個形象實體比喻來說明。人體腹壁就象一個大的木桶,它可分前與後;人體腹膜就是一個大的氣球;腹腔及其內臟器就是氣球內所裝的水,如果我們將裝有水的氣球放入木桶內,這種狀態就構成了人體腹部:腹壁――應木桶,腹膜――氣球,腹腔及腹腔內臟器――氣球內的水。這樣,普通人對人體腹部的結構就有了一個形象的框架了。那麼,腹膜後在什麼位置呢?氣球與木桶壁之間的間隙我們稱之為腹膜間隙,腹壁前部就稱為腹膜前,後部就稱為腹膜後。如此,我們對腹膜後在人體的具體位置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什麼是腹膜後腫瘤?原發性腹膜後腫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 PRTS),是指起源於腹膜後潛在腔隙內的腫瘤,不包括腹膜後臟器本身的腫瘤和腹膜後轉移腫瘤。因歷史原因,多數學者沿用腹膜後腫瘤來代替原發性腹膜後腫瘤的說法。
腹膜後腫瘤發病情況:腹膜後腫瘤佔全身腫瘤的0.5%以下。它多為軟組織腫瘤,佔全身軟組織腫瘤的10%-20%。據統計:腹膜後腫瘤中有82%為惡性,只有5-18% 為良性。許多腹膜後腫瘤至死亡時也未能確診。所以,在我國尚無完整的腫瘤發病率的統計。
腹膜後腫瘤有哪些特點?腹膜後腫瘤多為軟組織起源,而軟組織腫瘤又是一個極為多樣化的群體。所以,腹膜後腫瘤是一類病理類型繁多,起病隱匿,不易早期發現,一旦確診常因累及腹膜後眾多的血管、神經或臟器,致手術切除困難,而它對化療、放射治療又不敏感,因此是一類「不敢問津或無人問津」的難治性腫瘤――這就是腹膜後腫瘤的臨床治療特點。另外,腹膜後腫瘤還具有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雖然腹膜後腫瘤病理多樣化,但還是有其共性的,也就是說不論是哪一類腹膜後腫瘤,一般都具有如下四種相同的生物特徵。
一 腫瘤呈膨脹性生長,但一般不具備浸潤性;
二 腫瘤一般有完整的包膜;
三 不容易出現遠處轉移;
四 容量出現術後局部復了;
所以,腹膜後腫瘤與其他癌症不一樣,因其無侵襲性生長,早期又無臨床表現,就診時多半已生長巨大,因巨大腫瘤與腹腔臟器搶占腹腔空間造成壓迫而表現出晚期壓迫症狀。因為發現晚,手術困難,且惡性居多,故總體療效不理想。雖然如此,但如果了解腹膜後腫瘤的共同生物學特性,我們就不應該輕易放棄對較大的甚至是巨大的腹膜後腫瘤的手術切除,即使是對於復發的病例也應該爭取再次或多次手術。尤其是通過B超早期發現更為重要。

5、腹膜轉移癌

來源於婦產科的腫瘤則有內分泌的異常等。1.細胞學檢查 經腹腔穿刺抽吸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其檢查陽性率50%~80%,以下3點可以提高腹水癌細胞檢出率:①多次反復查找;②抽取足量的腹水,至少500ml;③抽取腹水前讓病人多次翻身,使沉澱的癌細胞更易抽出。2.活檢 腹膜鏡直視下活組織病理檢查是目前最准確的檢查方法。3.血常規及血漿蛋白 可有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及血漿白蛋白降低。4.腹水檢查 腹腔穿刺腹水檢查是最簡單、迅速、方便、損傷較少的臨床檢查方法,對臨床懷疑腹腔轉移腫瘤的病人可反復進行,通過對腹水脫落細胞的檢查明確診斷,並可根據腫瘤病理類型的特點追尋原發病灶。總之,活組織檢查是診斷本病的最可靠方法。活組織標本可經腹腔穿刺、腹腔鏡或剖腹探查獲得。僅僅為取得活組織而進行的診斷性剖腹探查應用較少,而大多數活組織標本的取得是在治療性手術中進行的。1.B超檢查(1)腹水:常見腹水和腹腔臟器粘連。聲像顯示腹腔內游離無回聲區,腸管粘連成團附於後腹部(圖3A)。(2)腹膜不規則增厚:聲像圖可見增厚的腹膜呈高回聲的帶狀改變,形態常不規則(圖3B)。(3)腹腔內腫瘤結節:腹腔內腫瘤結節常合並有腹水而顯示清晰,多見於右側腹壁及盆腔壁,也可位於上腹正中(圖4)。結節與腹壁分界不清,向腹壁內突出。不合並腹水者可見實性、囊性或混合性腫塊回聲。部分腫瘤可見原發腫瘤聲像表現及腹腔內腸系膜多個淋巴結腫大。2.CT掃描 可示轉移癌的部位、大小、性質及腹水等情況,在本病診斷中有較大的價值,可以定位,並了解腫塊的數量、質地、血管供應,並有助於發現原發病灶。腹膜轉移性腫瘤的CT表現為:腹水,壁腹膜增厚,腸系膜及大網膜污垢狀、結節狀、餅狀及腫塊狀改變,腹腔內囊性佔位改變,小腸管壁增厚及小腸移位。多位作者認為CT可為腹膜轉移性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1)腹水:為腹腔臟器間均勻水樣密度影(圖5A)。少量腹水聚集在肝腎隱窩或肝外側緣(圖5B)。大量腹水時,圍繞整個腹腔臟器,並可進入小網膜囊內。(2)腹膜不規則增厚:正常情況下,CT一般不顯示前壁腹膜,後壁腹膜僅表現鉛筆描繪樣的細線狀。但腹腔轉移性腫瘤增厚的腹膜可呈寬頻狀、結節狀或塊狀,以寬頻狀為多,其次為結節狀,這可能與腫瘤細胞多數性種植後,生長融合過程有關。寬頻狀瘤灶可能是結節融合的表現。在部位上,以右側腹壁多見,其次為左側腹壁和前腹壁(圖6)。(3)腸系膜及大網膜改變:①污垢狀改變:正常時均勻脂肪密度的腸系膜或大網膜內出現區域性多數細小的點狀、短條狀的污垢樣密度影。②結節狀改變:脂肪密度的腸系膜或大網膜內見結節狀軟組織密度影。③餅狀大網膜或腸系膜:大網膜或腸系膜失去脂肪密度,而被餅狀軟組織密度影所取代。 以上三種表現可同時存在,細點污垢狀的大網膜或腸系膜可增大為結節狀,再融合成餅狀。(4)腹腔內多囊或單囊性佔位改變:表現為腹腔內多發或單發囊狀改變,囊壁薄,囊內呈水樣密度,有佔位效應,這一點可與單純性腹水鑒別。(5)小腸系膜緣管壁增厚:表現為小腸管壁增厚,以系膜緣為著,累及部分或大部分腸管壁腹膜腔轉移性腫瘤的診斷,需結合患者原發病史及典型的CT表現,並且要與腹膜腔結核和腹膜腔原發性腫瘤作鑒別,因為三者的CT徵象有很大部分的重疊。3.MRI 可以表現為沿腸系膜表面直接擴散、腹膜腔內種植、血行轉移以及淋巴轉移。增強加脂肪抑制可以顯示塊狀的腹膜轉移病灶明顯強化,邊界一般不光整。腹膜腔內種植轉移病灶表現為多發散在分布的小結節強化灶。4.X線檢查 用於本病的診斷,可進行胃腸道的鋇餐和鋇劑灌腸,部分病人可見到胃腸道受壓和移位等間接徵象,若為原發於胃腸道的腫瘤則可發現原發病變。選擇性動脈造影有時可見到腫瘤的新生血管,但無診斷本病的特殊徵象。B超對腹部檢查常有陽性發現,可顯示多個實質性腫塊,偶有囊性變,同時可見腹水。必要時可在B超引導下行細針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及病理類型。5.腹腔鏡檢查 對診斷不明的腹部腫塊伴有明顯的腹水患者,可用腹腔鏡進行檢查,吸去腹水後常見到壁層和臟腹膜有多個腫塊或結節,藉助腹腔鏡行結節或腫塊活檢,是明確腹腔內腫瘤轉移診斷的非常的有效方法。

6、軟組織密度影是什麼

??這是影響學的詞彙吧??差不多是指X平片上的密度介於骨骼(白色)和氣體或脂肪(灰黑色)之間的例如肌肉、結締組織那樣的灰色的中等密度的組織

7、什麼是軟組織密度影?

意見建議:1.X線穿透低密度組織時,被吸收少,剩餘X線多,使X線膠片感光多,經光化學反應還原的金屬銀也多,故X線膠片呈黑影;使熒光屏所生熒光多,故熒光屏上也就明亮。高密度組織則恰相反2.體重增加引起的脂肪增厚不應該是團塊狀的,團塊狀軟組織密度影考慮腫物形成的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檢查以明確

8、腹膜癌的症狀和治療

腹膜癌(卵巢外腹膜乳頭狀癌)是指原發於腹膜,其組織形態在光鏡下如卵巢漿液性乳頭狀癌,而卵巢本身正常或僅淺表受累的一種癌瘤。因其來源、性質認識未明,臨床及病理醫師常誤診為「卵巢癌腹膜廣泛轉移」。本病見諸文獻已近40 年,1959 年Swerdlow首次名為「盆腹膜間皮瘤酷似乳頭狀囊腺癌報道,可惜未得人們關注。至1977 年Kannerstein報告15 例,首先命名為「原發性腹膜乳頭狀漿液性癌」,1992 年我院以「卵巢外腹膜乳頭狀癌」報告6 例,1998 年又以「腹膜癌」為名報告18 例(包括前6 例)。數十年來眾多學者相繼報道,至今國內外文獻中約有300 余例報道。

【發病率】

過去因對本病缺乏認識,多數病例都以「卵巢癌腹腔廣泛轉移」診斷而漏診,近10多年來有了一些認識,其發病率不似前想像罕見,本院自1980 年認識到本病起至1996 年共收治18 例,占同期卵巢漿液性囊腺癌之12.8%。自國內外的報道統計,腹膜癌占卵巢漿液性囊腺癌之7-14%。

【發病年齡】

屬老年性疾病,本院18 例平均年齡51.4 歲(23-72 歲),文獻中最年輕患者為11歲。

【症狀與體征】

腹脹、腹痛、腹圍增大為最常見三大症狀,呈隱襲性進展,早期症狀很不明確或幾無感覺,直至病情發展一定程度,始被發覺,所謂腹痛也不劇烈,只覺腹部脹感或不適感,最後如晚期卵巢癌體征:大量腹水、腹內腫塊。本院18 例皆屬晚期,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適者佔66.6%、腹脹61%、腹水50%、腹內腫塊33.3%、排便困難16.7%。

【檢查】

術前B 超、CT、MRI、腹腔穿刺可有助於診斷、血清CA125均為陽性表達。

【病理】

(一)肉眼觀察

腹腔內大量腹水,腹膜表面、內臟表面皆滿布多發瘤結,呈顆粒、結節狀,粟粒等,肝表面、膈面亦伴有粟粒樣結節,但卵巢正常或淺表侵犯,大網膜可受累攣縮呈餅塊狀。

(二)組織學

目前報道均為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一如來自卵巢上皮癌,含大量砂粒體,唯Lee(1991 年)報告1 例透明細胞癌。

(三)診斷標准

因對本病缺乏認識,術前幾全都誤診,常誤為卵巢癌、腹腔結核,直至術中見腹膜廣泛瘤結,而卵巢肉眼見正常或淺表受侵始得診斷。最近美國婦科腫瘤組織(GOG)定出病理診斷標准。

1.兩側卵巢必須是生理性正常大小,或是因良性病變而增大。

2. 卵巢外之病灶體積必須大於雙側卵巢受累的病灶。

3. 鏡下卵巢病變必須有以下所見之一:

(1)卵巢無病變存在。

(2)腫瘤僅限於卵巢表面,無間質浸潤。

(3)卵巢表面受累及其間質受累者,間質受累者必須在5mmX5mm 以內。

(4)腫瘤組織學和細胞學特徵必須是漿液性為主,與卵巢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相同或相似,而分化程度不等。

【組織來源】

尚有爭議,是屬獨立的疾病與卵巢組織無關,文獻中多有報道。卵巢因某種原因(或良性腫瘤)切除後而發生腹膜癌。目前有兩種學說:1.來源於胚胎性腺遷移路徑上殘留的卵巢組織惡變;2.腹腔上皮與卵巢上皮源於同一間胚葉,均來自胚胎體腔上皮,具有苗勒管分化趨向的潛能,稱為第二苗勒系統(SMS)。SMS日後受某種刺激而成癌。故而腹膜癌與卵巢上皮性癌何其相似:1.發病年齡皆為老年婦女;2.症狀如卵巢上皮性癌III-IV期;3.腫瘤播散部位:腹盆腔腹膜、大網膜、膈面及內臟表面;4.組織學類型,目前報告材料為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含大量砂粒體;5.腹膜癌患者與卵巢癌一樣,血清CA125陽性表達;6.免疫組化染色CEA 多陽性,角蛋白陽性、Vimentin 陰性或弱陽性,證實為癌而不支持間皮腫瘤;7.對以DDP

為主的化療,有中度敏感性;8.來自SMS 可有一系列腫瘤,目前文獻報道均為漿液性乳頭狀癌,另Lee 報告1 例透明細胞癌,可以相信漿液性乳頭狀癌以外的SMS 癌亦將會見到。

【治療】

能手術者應徹底切除,不能徹底切除者應行減量術 ,力爭殘余瘤直徑2cm 以內,必須強調兩側卵巢切除,以觀察卵巢病變情況。化療葯物尚不規范,仍以卵巢癌方案,即DDP 為主的綜合治療,如CAP 或CP 或CFP 方案等。

男性是否有腹膜癌,就目前文獻報告中均為女性,最近Shah 等報告1 例漿液性乳頭狀癌發生於男性。

與腹膜軟組織密度影就是癌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