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肘關節骨化,影響關節嗎還能鍛煉嗎
手術效果可能並不理想
而且還有可能不如現在
2、我是一名肘關節恐怖三聯症患者,因為暴力鍛煉形成骨化,現在不敢鍛煉了,等骨化成熟後想做關節松解。因為
你的情況和我一樣,去年四月的,術後一個月就發現有骨化了,今年四月滿一年做了松解手術,現在主動10-130度,被動已經全形了,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做的手術,不帶鋼架,花費一萬七,要麼就是上海六院去做,我們肘關節康復群里一般都是積水潭或者上海六院做的~希望你也能早點好起來~
3、關節骨化性肌炎怎麼治療?
肘關節骨化性肌炎是一種常見的肘急性損傷繼發症,形成原因為其一:是由於肘關節受到損傷後,骨膜被剝離,形成局部血腫,當血腫陸續吸收後,逐漸向骨膜下骨化進展而致;其二:是關節囊或韌帶組織撕裂受傷由於反復強力的扳拉,使組織受損,反復出現出血,產生酶的激化,出現間葉組織生成軟骨和骨而致。它嚴重影響肘關節的正常功能,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以手法為主配合中葯熏洗的治療方法具有明顯的效果
治療方法
1、平時避免感冒、勞累、忌煙酒。
2、中葯熏洗 根據舒筋活血、散瘀止痛、溫經通絡、軟堅散結的治則,選用如下組方進行熏洗,每天2次每次30min,每劑熏洗3天,10天為1個療程。處方:雞血藤30g,生南星30g,紅花30g,木鱉子20g,生二烏15g,木瓜25g,三棱25g,莪術25g,海桐皮30g,路路通30g,桑枝30g,桂枝30g,山甲15g等。用布將上葯包好,用冷水先浸泡20~30min,然後再加熱煮沸,30min後倒入臉盆先熏後洗患處。
3、 手法治療 (1)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側術者一手握其患肢的手掌,另一手大拇指、食指從肩部起運用「縷法」緩緩向下縷順,縷時,每隔一段縷捏1次,以達到理筋分筋之目的。(2)術者右手大拇指運用「順法、從肩
4、創傷性骨化性肌炎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常與嚴重創傷有關。
(二)發病機制
肘關節周圍是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的好發部位之一,這種異位性骨化,其確切發病機制還不清楚,常與肘部創傷有關。肘關節損傷發生骨化性肌炎約3%,85%骨化性肌炎的病人來自肘關節脫位。肘關節骨折合並脫位者發病率更高,尤以橈骨小頭骨摺合並肘關節脫位發生率為最高。由於肘部肌肉常常也受到損傷,骨折脫位可使骨膜掀起、撕裂。肌肉內血腫有可能包含碎裂骨膜或骨片,其釋出骨母細胞。也可能在血腫機化過程中纖維母細胞演變成骨母細胞,形成異位骨化。但有人認為,由於骨質創傷,促使其周圍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轉移到肌肉等損傷軟組織中,軟組織內血管周圍的間葉細胞在骨成形蛋白的刺激下演變成骨母細胞、骨細胞,造成異位骨化。在肘關節損傷後康復期或燒傷後瘢痕攣縮期,進行強制被動活動和按摩,或利用懸吊重力牽拉以增加肘關節伸屈度;脊髓損傷合並四肢癱瘓及腦外傷昏迷病人昏迷期,給病人做被動活動或因不自主抽搐痙攣,也可以引起肘關節創傷而發病。然而有些骨化性肌炎局部外傷並不明確,或者十分輕微,因而局部腫塊可帶來鑒別診斷問題。
病理檢查發現,包塊與周圍軟組織或肌肉分界很清楚。切面呈白色、光澤,中央為軟組織,外圍骨組織。成熟的骨化性肌炎包塊可分為三層:外層,大量礦物質沉積形成外殼,最後成為緻密板樣骨,鏡下可以看到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進行骨的改建;中層,有大量的骨樣組織和豐富的成骨細胞,其中有許多纖細的骨松質;內層的核心是能被X線穿透的軟組織。這些軟組織早期增生活躍,有未分化的間葉細胞。這些梭形細胞染色質豐富,有多形性細胞核,有時可見到有絲分裂,但是細胞形態正常。單憑這些表現,有可能誤診為骨肉瘤。成熟後,內層增生活躍軟組織被脂肪組織代替。
對於無明顯外傷史的骨化性肌炎稱為假惡性骨化性纖維瘤。因為從這種良性病損的病理學觀察,可見到其中央區增生活躍現象,易與骨肉瘤或皮質旁骨肉瘤混淆,有誤做截肢處理的報道。因此須全面認識其特徵,不要做針吸活檢,應取整個包塊檢查,應防誤診。
5、求助?左手肘關節骨化肌炎兩年,活動受限不能完全彎曲伸直,求好心朋友知道怎麼治療的告知一聲,感激不盡
您好!我建議去醫院外科看看醫生就好啦!
6、肘部骨化性肌炎經常發生傷後在什麼時候
中葯香薰法骨化性肌炎,淘寶搜索一下。
7、來個國家級的骨科醫生,我是左肘關節的固化型肌炎
骨外骨化性肌炎可發生在肌肉和其它軟組織 。本病可分為:1.進行性骨化性肌炎;2.外傷性局限性骨化性肌炎;3.非外傷性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文獻報道75%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為外傷所致。
8、骨化是什麼意思?
骨化
異位骨化是指在軟組織出現成骨細胞,並形成骨組織。多半發生在大關節周圍,例如髖關節、肘關節等。常見於神經癱瘓的患者。發病機理不清楚。誘發因素可能是神經和生物電因素。早期局部有明顯腫痛,關節活動受限。晚期由於骨組織形成,導致關節活動限制。其基本病理改變是在纖維結締組織中,原始細胞增殖活躍伴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鈣鹽沉積,形成骨。成熟的異位骨化具有骨的結構, 外層包裹纖維結締組織,裡面是成骨細胞 ,具有小梁結及類骨組織,中心是活躍的原始細胞。有人認為,異位骨化與骨化性肌炎有一定區別,後者是指肌肉組織由於損傷或者出血,導致組織機化,形成硬結和攣縮。一般有明確的局部損傷史。局部疼痛不一定很明顯,但有一定程度的活動受限。骨化性肌炎未必在關節周圍,而是比較集中在肌肉內。異位骨化的病因不很清楚,因此預防困難。其產生可能與損傷早期過度活動肢體有關。一旦發生異位骨化,原則上應避免早期對受累局部進行熱療,超聲波,按摩。緩慢。柔和的運動可預防攣縮。應採用漸進性運動練習,不當的治療會使骨化加劇。目前,在預防異位骨化方面有效的葯物為Didronel(Etridronate disodium)。此葯具有調節骨化生物學作用的焦磷酸鹽的性質,在活體可防止軟組織鈣化。有報道內服活血化瘀消腫,利濕通絡的中葯,可使骨化消退,促進炎症吸收、鈣化。對妨礙活動的骨化的切除,必須等到9-12個月或骨化成熟,骨化靜止後才可進行。術後仍可用Didronel,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