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推拿治療軟組織的現代作用機理

推拿治療軟組織的現代作用機理

發布時間:2021-01-05 13:04:08

1、推拿的醫療作用有哪些?

一、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通過推拿的手法刺激,作用於人體某些部位或經絡穴位上,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如用強烈而快速的推拿手法,可使神經興奮加強,而輕柔緩和的推拿手法,可使神經抑制過程加強。推拿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經調節,使人體保持內外平衡,或通過神經體液調節,改變機體效應器的功能,使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趨於健康平衡狀態。推拿手法還能夠調節人體內啡肽、5-羥色胺、乙醯膽鹼、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水平,從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二、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通過推拿手法刺激局部和身體背部經絡穴位,有改善和調節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推拿手法刺激不僅能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開放、血流加速,皮膚溫度升高,而且,對遠端部位也有一定影響,更重要的是,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的血液循環變化,促進心腦血管、微血管和淋巴的循環,從而達到活血化瘀、散結止痛的作用。推拿手法還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心肌功能的作用。推拿手法刺激對人體血壓水平具有良性的雙向調節作用。

三、增加免疫功能作用

推拿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推拿手法刺激後,有反射性地引起身體某些特異性免疫功能,出現一時性的升高作用。推拿療法對於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有一定的康復治療和保健作用。

四、整復和松解作用

推拿對糾正解剖位置異常,如關節錯位、肌腱滑脫所造成的急性損傷有顯著作用。古代對肢體骨折的整復都由推拿整骨醫師應用手法治療。近代仍有推拿醫師對小骨折和其他一些小關節紊亂的病人應用整復手法治療。推拿還有松解組織粘連和緩解攣縮的作用。

五、有利於創傷組織的修復

軟組織損傷後,瘢痕組織增生,互相粘連,對神經血管產生卡壓,造成疼痛與功能障礙,推拿可直接或間接地分離粘連,解除疼痛。推拿可以消除衰老的上皮細胞,改善皮膚呼吸,利於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膚彈性,增加組織吸氧量,促進皮下脂肪的消耗和肌肉運動,從而改善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達到潤澤皮膚的作用。推拿有促進創傷組織修復、瘢痕軟化的作用。

六、止痛作用

推拿有一定的緩解疼痛的作用。

此外,推拿還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防止肌肉萎縮和骨質疏鬆等作用。在推拿臨床工作中,可以見到推拿療法的確有良好的療效。推拿作用的機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指導推拿臨床實踐。

2、怎麼推拿按摩治療傷筋

對傷筋的治療是推拿臨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舒筋通絡受損害的軟組織,在疼痛的刺激下,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處於緊張、痙攣狀態,以減少肢體活動,避免對損傷部位的牽拉刺激,從而減輕疼痛。如治療失當,痙攣的受損組織可形成粘連,進一步影響患肢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因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鬆肌肉,並能解除引起肌肉緊張的內在原因,做到標本兼松。推拿直接放鬆肌肉的機理是:促進循環、減輕疼痛、恢復功能。首先通過手法治療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加強血液循環;二是在適當的刺激下,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減輕疼痛刺激;三是將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充分拉長,恢復其功能從而解除其緊張痙攣,消除疼痛。推拿消除導致肌肉緊張的病因,其機理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加強損傷組織的循環,加快局部腫脹的吸收,促進受傷組織的修復;二是通過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減少受損組織疼痛刺激的保護反應;三是軟組織有粘連者,通過手法可幫助松解粘連,恢復原有機能。2.理筋整復凡筋傷患者,其損傷多伴有骨錯之症、筋走之情,《醫宗金鑒》手法總論中就有筋歪、筋斷、筋翻、筋轉、筋走的記載。醫者於損傷部位,通過細心觸摸,了解病損部位的形態、位置變化等,確定損傷的性質。對傷筋的治療是推拿臨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凡人體各個關節、筋脈、肌肉遭受外來撞擊、牽拉、扭轉、擠壓或因年邁體虛、操勞過度所致的疾患,未見骨折、皮肉破損者,皆屬傷筋范疇。肌肉、肌腱、韌帶完全斷裂者,須手術縫合才能重建。部分斷裂者則使用適當的手法理筋順筋,使斷裂的組織撫順理直,並加以固定,以減輕疼痛和有利於斷端生長吻合。而肌腱滑脫、關節內軟骨板損傷、椎間盤突出、脊柱小關節紊亂、關節半脫位伴滑膜嵌頓均須以適當手法理筋整復,使筋順而骨正。順則通,通則不痛,以達氣血流暢,痛楚立減,功能改善之目的。3.活血祛瘀氣血為生命之本。血行脈中,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氣隨血行,濡養周身。若脈絡不通或筋骨粘連而致血不能行,則必生災患。因此施術之時必推以動之,使臟腑升降有常,氣血循行順暢,骨節靈活有力。動亦為推拿療法之特點。在治療過程中,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促進機體的功能活動;二是促進氣血的流動;三是肢體關節的被動活動。推拿手法對臟器有直接促進和調整其功能活動的作用,亦可加速軟組織損傷的恢復。適當的手法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損傷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灌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不僅如此,適當的手法還可使肌肉間的力學平衡得到調節,使肌肉間不協調的力學關系得到改善或恢復,從而使疼痛減輕或消失。被動運動是推拿手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關節粘連僵硬者,適當的被動活動則有助於松解粘連,滑利關節;對局部軟組織變性者,則可改善局部營養供應,促進新陳代謝,增大肌肉的延展性,從而使變性的組織功能逐漸得到改善。總之,推拿在對傷筋的治療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祖國醫學痛則不通,不通則痛的理論原則,將松、順、動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拘者舒,斜者正,瘀者通,取得了通則不痛的滿意療效。

3、推拿治病的原理有哪些,請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推拿治療的中醫學原理主要是,運用規范、熟練、適宜的手法。達到調整陰陽平衡、回調節臟腑平答衡、理筋整復、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等作用。具體應用到臨床有以下幾點:一、糾正解剖位置異常:如急性損傷導致的骨錯縫、筋出槽,運用各種整復手法,使關節、肌腱各如其位,解除了對組織的牽拉、扭轉、壓迫刺激,從而減輕或消除疼痛;二、增強血液循環:推拿治療通過放鬆肌肉,改變血液高凝、黏、濃聚狀態,可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和腦循環。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有廣泛作用。三、促進損傷的修復:人體肌肉、肌腱、筋膜、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受到撞擊、扭轉、牽拉或跌打損傷或勞累過度、久站久坐等因素造成的損傷,在沒有骨折的情況下,推拿治療都有著獨特的治療效果。四、調節神經機能:如刺激合谷穴和足三里能改善腦電波,輕柔的手法推揉頸部,可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腦血流量明顯增加。五、調節器官功能:如,推拿中脘穴、脾胃腧穴等,在X光觀察下,可看到胃腸蠕動增加,胃下垂能明顯升高等等。

4、推拿的作用

一:先來說什麼是推拿? 推拿又稱按摩,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外治療法。推拿療法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結合現代醫學理論,運用推拿手法作用於人體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二:推拿療法的治療原則和基本治法 治療原則是: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基本治法為:溫法、通法、補法、瀉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 三: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 1.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2.調整臟腑 3.理筋散結 4.正骨復位 四.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 力學作用 松解粘連緩解肌肉痙攣 直接作用於機體 解除局部病變 直接作用 感覺刺激 神經-內分泌-滿意網路調節 神經系統調節 調整內臟功能 間接作用 五.推拿的常用手法 推拿手法,是操作者用手或肢體其他部分刺激治療部位和活動患者肢體的規范化技巧動作。由於刺激方式、強度、時間和活動肢體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許多動作和操作方法均不同的基本手法,並在此基礎上由兩個以上基本手法組合成復合手法(如按揉法、推摩法等),或由一連串動作組合而成、有其操作常規(或程序)的復式操作法等等。推拿治療是以手法操作為主的一種特殊療法,作為其特色標志之一的學術流派,更以其師承及臨證體驗的不同而造就各自手法上鮮明的個性。因此,推拿手法之多竟達百種以上。其中既不乏可單獨應用而成為有其適應證治范圍的單一推拿療法,也有融合變通後形成一套常規操作程度的復式推拿療法;有些手法經一定的訓練後即可掌握,而有的則需有相當程度的功法基礎(如內功推拿等)和臨證體驗之後才能得心應手。推拿的常用基本手法大致可分為按壓類、擺動類、摩擦類、捏拿類、捶振類和活動關節類等六大類。 推拿具有舒經通絡、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潤滑關節、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等作用。正因為推拿具有這樣的作用,在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常見疾病的治療方面,效果很明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因為急性腰扭傷、落枕或者頸椎病,去做推拿。其實推拿不僅僅是針對落枕、扭傷,以及腹瀉有效,對其他疾病的治療也很有效果。比如某男子長期受失眠困擾,經常需要依靠葯物才能入睡,接受了幾次推拿治療後,睡眠情況得到改善,不需要葯物也能安然入睡。再如一老太太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四處醫治都不見好轉,在正規推拿治療後,加上其他康復治療措施,症狀得以緩解。 近幾年,推拿在消除疲勞、延緩衰老、減輕肥胖、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皮膚美容等的臨床研究中,出現了新興治療優勢,相信簡、便、易、廉,無副作用的推拿療法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接受和使用。 參加個推拿按摩班系統學習下,對於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有好處

5、中醫理論解釋穴位按摩治病的原理與作用?

穴位按摩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根據中醫經絡學說,運用按摩手法,或者藉助於按摩工具在人體的特定部位(穴位、反射區、疼痛部位等)進行的疾病治療方法。

我國出土的漢代馬王堆醫書《五十二病方》記載了推拿治病的方法,還有利用工具進行按摩治療的報道,如治療疝氣用「木錐」,治療性功能障礙用「葯中」等等。

經過歷代名醫不斷的創造和總結,穴位按摩已經發展成為風格獨特治療體系的臨床學科,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古代的名醫扁鵲、張仲景、華佗、楊繼州等,十分推崇穴位按摩的治病方法,使其在當時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明清時期,是穴位按摩發展的鼎盛時期,按摩專著陸續出版,並形成了獨特的小兒按摩治療體系。

民國時期,政府推崇西醫,不倡導中醫以及穴位按摩治療,但穴位按摩還是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著名中醫黃漢如在1933年出版了《黃氏醫話》,記載了臨床治療經驗和心得。作者認為:穴位按摩治療疾病比服用葯物要好,葯物治病通常而言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治好了這種病,又引發另外一種病,或者說葯物治病在一定程度上總會傷害身體,而穴位按摩則沒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種自然療法。

中醫學理論認為:穴位按摩之所以能治療疾病,是因為穴位按摩通過手法的作用,起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調和營衛,補虛泄實,活血化瘀,理筋整復的作用。具體說來如下:

(1)調整陰陽人體陰陽平衡是健康的基礎,陰陽失衡是產生疾病的本原,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其病理變化都是陰陽變化,即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按摩是根據不同的徵候,採用不同的按摩部位和按摩手法,通過經絡氣血重新來平衡身體的陰陽,如腹脹積食,在腹部和背部以及相應的經穴上進行按摩可以調整胃腸功能,使其恢復正常,而胃腸蠕動亢進也可通過穴位按摩調整,使其恢復正常。按摩調整身體的陰陽同身體的狀態有關。陰虛則補陰,陽虛則補陽,使陰陽恢復平衡。

(2)疏通經絡經絡不通則引發疾病,經絡不通可以表現出身體局部的不同症狀,如身體不同部位的疼痛感、麻木感。經絡不通可引發肌肉緊張、痙攣,長期的緊張可引發肌肉實質性的改變,如纖維化、瘢痕化。穴位按摩能夠疏通經絡,調節肌肉神經,消除肌肉組織的緊張和痙攣,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穴位治療能明顯減少肌電活動,直到消失,從而為穴位按摩治療疾病找到了科學依據。

(3)調和營衛全身遍布經絡,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臟腑功能失調或者病理變化,可以通過經絡於體表反映,體表的病理變化通常反映相應臟器的病理變化,比如小腿上的膽囊穴壓痛通常反映人體膽囊有炎症或有結石,而按壓膽囊穴就能起到治療膽囊疾病之效。經絡失常,營衛不合,氣血運行發生障礙,或因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經絡阻滯,發生疾病,也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來調和營衛,將疾病消除。中醫學認為,體表同內臟由經絡相聯,按摩體表的經絡和穴位可以調整內臟的功能,將疾病消除。

(4)補虛泄實虛症表現為人體內臟功能低下,實症則表現為內臟功能亢進。穴位按摩通過一定的手法作用於體表,使人體氣血、津液、臟腑起到相應的變化,虛症補虛,實症泄實。較小的力度刺激按摩可以使人體的生理功能活躍,較強的刺激則能夠抑制生理功能的亢奮。比如同是胃病,對於虛症胃病,在治療時,可以在胸部和腹部的脾俞、胃俞、氣海、中脘穴上進行小力度的輕柔的較長時間的按摩;對於胃腸功能亢進者,如胃腸痙攣,則要在相應的穴位上進行較強力的短時間的點按等刺激,通過不同的手法實現補虛泄實。

(5)活血化瘀瘀血內停可引發臟腑或肌體的病理改變,按摩的作用在於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血液的流速,減小血液的流動阻力,改善心臟的功能,使心臟功能加強,加快微循環的建立,活血化瘀,祛除疾病。

(6)理筋整復穴位按摩對於骨傷、筋傷的整復有直接的作用,局部軟組織、韌帶、肌肉、肌腱拉傷均可用一定手法進行整復,關節脫臼、骨質增生等產生的痛感也可通過適當的手法進行整復,矯正解剖位置異常,疏通筋絡,通順關節,治療疾病。

總之,穴位按摩是我國古代醫家通過長時間摸索總結出來的中醫學成果的一部分,是一門廣泛運用於我國臨床治療,能夠治療多種疾病的一項醫學手段。

6、推拿按摩治療疾病的原理是什麼?

神經性,血脈性,物理性,三重作用。神經性用於神經調理系統,血脈性用於營衛調理(主要是局部充盛法),物理性用於建康皮膚由外浴內。

7、中醫推拿對運動系統有哪些作用機理??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治療疾病達;陰陽,虛實,寒熱諳熟手法於推拿,按摩之愈。】

8、對軟組織挫傷的患者推拿時應該選擇具有什麼樣作用的介質?

軟組織挫傷申骨堂一般就貼膏葯就好了

9、推拿的功效?

與推拿治療軟組織的現代作用機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