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組織受傷,那很嚴重嗎
軟組織損傷一般是受外來的機構壓力的作用,當達到一定的強度而誘發損傷,產生症狀的。一般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傷兩大類。當軟組織受到鈍性或銳性暴力損傷時,可以引起局部軟組織(包括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其中包含有神經、血管和淋巴組織)的挫傷或(和)裂傷。人體軟組織損傷是人類運動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軟組織的損傷可因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傷而導致出現頸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癥候,近幾十年來,發現許多病症的很大部分來源於軟組織的肌肉、韌帶、筋膜、脂肪、關節囊、神經、血管等直接致發,危害甚大。
2、軟組織損傷能憑得上傷殘等級嗎
軟組織損傷不構成傷殘等級。
軟組織損傷,不存在器官缺損,沒有醫療依賴,不構成傷殘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一項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50px2;
3)全身瘢痕面積<5%,但≥1%;
4)急性外傷導致椎間盤髓核突出,並伴神經刺激征者;
5)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6)指端植皮術後(增生性瘢痕25px2以上);
7)手背植皮面積>1250px2,並有明顯瘢痕;
8)手掌、足掌植皮面積>30%者;
9)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缺失;
10)足背植皮面積>l02;
1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2)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
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
14)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Ⅱ度及Ⅱ度以上者;
15)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跟矯正視力≥0.8;
16)雙眼矯正視力≤0.8;
17)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8)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9)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20)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後人工晶狀體跟,矯正視力正常者;
21)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I度~Ⅱ度(或輕度、中度),矯正視力正常者;
22)晶狀體部分脫位;
23)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24)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25)外傷性瞳孔放大;
26)角鞏膜穿通傷治癒者;
27)雙耳聽力損失≥26dB,或一耳≥56dB;
28)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並足站立;
29鉻鼻病(無症狀者);
30)嗅覺喪失;
31)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2)一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I度;
33)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34)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35)鼻中隔穿孔;
36)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7)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後,胸膜粘連增厚;
38)腹腔臟器挫裂傷保守治療後;
39)乳腺修補術後;
40)放射性損傷導致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41)慢性輕度磷中毒;
42)氟及其他無機化合物中毒慢性輕度中毒;
43)井下工人滑囊炎;
44)減壓性骨壞死I期;
45)一度牙酸蝕病;
46)職業性皮膚病久治不愈。
3、四肢血管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四肢血管損傷應該如何治療?
四肢血管損傷的治療目的,首先是通過及時止血,糾正休克,挽救傷員的生命;同時力爭恢復肢體血循環,完善處理好血管傷及其合並傷,以保全肢體,減少殘疾。
一,急救止血
四肢血管傷大多可用加壓包紮止血,對股動脈,腘動脈和肱動脈引起的大出血,不能用加壓包紮止血時,應立即使用止血帶,但應注意正確使用止血帶,掌握好止血帶使用的適應證,上止血帶的部位,時間和松緊度,若止血帶使用不當,可帶來嚴重並發症,以致肢體壞死,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對無修復血管條件而需長途後送者,可先作初步清創,結扎血管斷端,縫合皮膚,不上止血帶,迅速後送到有修復血管條件的醫院處理,這樣可減少感染機會,防止出血和長時間使用止血帶的不良後果。
二,血管傷的清創術
及時完善的清創術,是預防感染和成功地修復組織的基礎,應爭取6~8小時內盡快地做好清創術,去除污染,異物,失活及壞死組織,以防感染,如清創不徹底,即使血管修復完善,亦可因傷口感染或組織壞死,使血管外露,感染,出血而導致失敗,對損傷的血管斷端,如為火器傷,因實際損傷比肉眼所見范圍大,應在肉眼觀察到損傷部位以外,再切除3毫米,以防修復後因清創不徹底造成血栓形成。
三,血管損傷的修復
四肢動脈損傷的修復,不論完全或大部分斷裂,或挫傷後栓塞,均以切除損傷部分,進行對端吻合效果為最好,如缺損過大,不能作對端吻合時,應採用自體靜脈移植修復,如四肢動脈銳器傷不超過周徑1/2,可作局部縫合,對大靜脈如髂外靜脈,股靜脈和腘靜脈傷,條件允許時應在修復動脈的同時,予以修復,以免血液迴流不足,肢體腫脹,肌肉壞死而最終導致截肢。
(一)血管部分損傷縫合術(圖1)
圖1血管部分損傷縫合法
先用無創傷性動脈夾夾住血管損傷部分的兩端,以阻斷血流,用肝素溶液沖洗管腔,去除凝血塊,剪除血管裂口緣的外膜,然後用人發或6-0尼龍線將裂口作間斷或連續縫合,以橫行縫合為好,縫合時應注意防止縫合處狹窄和栓塞。
對火器性血管部分斷裂傷,因創傷范圍大,污染重,血管本身也要徹底清創,因此不可作局部縫合修補術,而應切除傷段動脈後作對端吻合術或自體靜脈移植術。
(二)血管對端吻合術(圖2)
圖2血管對端吻合術
傷口及血管作好清創後,用小動脈夾夾住損傷血管的兩斷端,剪除血管端的外膜,用肝素溶液(125毫克加於200毫升生理鹽水中),或用3%枸椽酸鈉溶液沖洗斷端血管腔去除血栓,並不時沖洗,防止血栓形成,保持血管濕潤,吻合前要做好估計,縫合處不可有張力,以免損壞組織或縫線崩斷,吻合時屈曲關節可減少張力,對腕部,踝部以上直徑大於2.5mm的血管,可採用三褥式或二褥式定點加連續縫合法,細小血管可用簡單間斷縫合法。
完成血管吻合術及止血後,應用健康的組織,最好是鄰近的肌肉復蓋,不可使血管外露,以防感染和疤痕包埋,對戰傷或感染危險較大的傷口,在血管縫合及用肌肉復蓋後,定點縫合或不縫合皮膚,保持引流,傷口留待延期縫合或植皮。
(三)自體靜脈移植術(圖3)
圖3靜脈移植術
如動脈損傷缺損過多,須用靜脈移植,可取用健側股部大隱靜脈,注意移植時必須將靜脈倒置,以免靜脈瓣(向心開放)阻塞血流,不能向遠側通過,如用靜脈移植修復靜脈則不需將靜脈倒置。
(四)術後處理
手術成功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不注意術後的恰當處理,還可能失敗。
1.應用石膏固定肢體關節於半屈曲位約4~5周,防止縫合處緊張,以後逐漸伸直關節,但不可操之過急,以免縫線崩開造成出血和動脈瘤等合並症。
2.體位術後肢體放置在心臟平面,不可過高或過低,以免肢體供血不足或靜脈迴流不暢。
3.術後要注意防治感染如有傷口感染,只要及時正確處理,如充分引流,使用適當抗菌葯物等,仍有可能保持血管修復的效果。
4.要注意術後出血如血管修復不夠完善或感染壞死,可發生繼發出血,甚至大出血,必須嚴密觀察,及時處理,以免發生危險。
5.要密切注意肢體循環情況,如脈搏,皮膚顏色和溫度等,如有突然變化,肢體循環不良,多系血栓形成或局部血腫壓迫,應立即手術探查,恢復肢體血流。
6.抗凝葯物的使用血管修復的成功與否,主要是認真細致的操作和處理上的正確無誤,而不在於術後使用全身抗凝劑,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全身抗凝劑,用之反而增加出血危險,在進行血管吻合操作時,為了防止吻合血管發生凝血塊,局部使用抗凝劑。
四,血管痙攣的處理
應注意預防,如用溫熱鹽水濕紗布敷蓋創面,減少創傷,寒冷,乾燥及暴露的刺激,及時清除骨折及彈片壓迫等。
如已有血管痙攣,在開放傷血管已顯露時,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血管內液壓擴張法(圖4),即用皮下針頭將生理鹽水或肝素生理鹽水行血管內注入加壓擴張,對血管末端痙攣用液壓擴張或用紋式鉗伸入管腔,細心地擴張血管口(圖5)。
圖4動脈解痙法(一)一段動脈或動脈吻合後痙攣,用小動脈夾夾住痙攣段兩頭,用皮內針頭穿入血管腔,用生理鹽水加壓擴張,然後松動脈夾,(1)擴張前(2)擴張後
圖5動脈解痙法(二)動脈斷端痙攣,用小動脈夾夾住遠端(或近端),將平頭針置斷端內,夾住或捏住斷端,向痙攣段推入生理鹽水擴張,(3)擴張前(4)擴張後
在沒有傷口而疑有動脈痙攣者可試行奴夫卡因交感神經節阻滯;鹽酸罌粟鹼(0.03~0.1)口服或肌肉注射,此法往往效果不大,如無效應及早探查動脈。
如有血管栓塞並有痙攣,需切除傷段血管作對端吻合或自體靜脈移植修復。
五,血管結扎術
對四肢主要血管損傷都應爭取修復血管,恢復肢體循環,而不採用血管結扎術,四肢主要動脈結扎後截肢率很高,即使不發生肢體壞死,也往往因肢體缺血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殘廢。
動脈結扎術的適應證如下:
(一)肢體組織損傷過於廣泛嚴重,不能修復血管或修復後也不能保存肢體時,應結扎血管和截肢。
(二)病情危重,有多處重要臟器傷,傷員不能耐受血管修復術,但對肢體主要動脈傷應盡可能爭取在傷員情況平穩後修復血管。
(三)缺乏必要的修復血管技術,或輸血血源不足,應作好清創,結扎動脈末端,迅速轉送有條件醫院爭取修復血管。
(四)次要動脈傷,如尺,橈動脈之一,或脛前,脛後動脈之一斷裂,另一根血管完好,可試行結扎損傷血管,但如肢體循環受影響仍應修復。
動脈結扎法:對較大血管要採用雙重結扎,其近側宜採用貫穿結扎法,以免滑脫,不全斷裂的動脈結扎後應予切斷,以免遠側動脈痙攣,不宜在有感染的傷口內結扎血管,以免繼發出血,應在稍高位較正常組織處結扎血管,對沒有損傷的伴行靜脈不應結扎。
六,深筋膜切開術
深筋膜切開術是處理四肢主要動脈傷的重要輔助治療措施,切開腫脹的小腿和前臂深筋膜減壓,可減少肢體壞死率,尤其在血管傷處理較晚及伴有小腿肌肉挫傷,局部腫脹嚴重者,形成筋膜間隙張力大,易發生肌肉壞死,甚至引起腎功能衰竭,更需及早作深筋膜切開術,血管戰傷多數應在初期手術時即進行深筋膜切開,小腿深筋膜切開可在小腿內側及外側分別作一縱形皮膚切口,將小腿各筋膜間隙均進行減壓,深筋膜切開要夠大,深筋膜切開後的創面,待腫脹消退後可作二期縫合或植皮。
七,合並傷的處理
四肢血管傷約有1/3合並骨折,合並骨折及神經傷的約有1/6,這些合並傷可增加截肢率和處理上的困難,骨折端可挫斷或壓迫血管,引起血管斷裂,栓塞,或痙攣,對骨折及神經等合並傷,應在修復血管的同時,作相應的處理,徹底清創後,先用內固定固定骨折,再處理血管傷,但對戰傷傷員,不論用髓內針或鋼板固定骨折均易發生感染,且骨折端骨膜剝離,循環受到嚴重影響,骨折處長期感染不愈,後果嚴重,因此,戰時火器性血管傷合並骨折時,在處理血管傷後大多採用石膏外固定或小重量平衡牽引保持骨折對位,適當屈曲關節,保持血管吻合處無張力,傷愈後如骨折處尚有較大畸形,可按閉合性骨折處理,不難糾正,四肢主要動脈傷,尤其是腘動脈傷合並閉合性骨折時,應在手術探查動脈時給予復位骨折,不可盲目對骨折進行閉合復位石膏固定,以免加重血管損傷和延誤處理。
八,晚期動脈傷及動脈傷後遺症的處理
晚期血管傷的後果為肢體缺血,假性動脈瘤及動靜脈瘺,如對急性血管傷採取積極修復措施,則可以避免發生上述問題。
急性四肢主要動脈傷未經修復或修復失敗,肢體未壞死但有缺血症狀,原斷裂動脈回縮,末端栓塞機化閉合,經一段時間由於側支循環建立,肢體循環可能有所好轉,動脈側支循環建立一般較差,靜脈側支循環建立較快,晚期動脈傷肢體無缺血症狀者,可不處理;如肢體有嚴重缺血症狀,應考慮作靜脈移植修復或作架橋術,術中應嚴密注意不可損傷側支循環,以免加劇症狀,甚至引起肢體壞死。
由於血管外科的發展,對假性動脈瘤及動靜脈瘺的處理,可採用早期切除,修復血管的方法,火器傷待傷口癒合,組織柔軟即可手術,不必等待側支循環建立,手術切除假性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後作血管對端吻合或自體靜脈移植修復。
(一)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對於一些次要的非阻塞性的動脈損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還存在爭議,一般認為以下情況採取非手術療法:①低速率損傷;②<5mm的動脈壁破裂,內膜損傷或假性動脈瘤;③小的內膜斑片;④遠端肢體循環完整;⑤無活動性血腫;⑥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對於這些損傷可密切觀察動脈損傷程度變化,包括節段性測壓,彩超或動脈造影等,符合此適應證的病例約90%可痊癒。
2.腔內血管治療
具有創傷小,操作簡便,並發症較少的優點。
(1)栓塞性螺旋鋼圈:主要用於低血流性動靜脈瘺,假性動脈瘤,非主要動脈或是肢體遠端解剖部位的活動性出血,螺旋鋼圈由不銹鋼外被絨毛製成,通過5F~7F的導管導入到損傷血管,經氣囊擴張後固定於需栓塞部位,絨毛促使血管內血栓形成,如果5min後仍有持續血流,可再次放置第2個螺旋鋼圈,對於動靜脈瘺,鋼圈應通過瘺管固定於靜脈端,促使瘺管閉塞而動脈保持開放,如不成功可再次阻塞動脈端,需注意鋼圈管徑應與需栓塞部位動脈管徑保持一致。
(2)腔內人工血管支架復合物(EVGF):EVGF用於血管損傷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它可用在血管腔內治療較小穿通傷,部分斷裂,巨大的動靜脈瘺,假性動脈瘤(圖2)以及栓塞鋼圈所不能治療的血管損傷,相信隨著腔內技術的發展,這種方法用於治療周圍性血管損傷將逐漸得到推廣。
3.手術治療
單純結扎肢體主要血管的手術,其截肢率較高,目前主張在保證生命體征平穩的前提下,以血管重建為主。
(1)手術方法:
①消毒范圍:除受傷整條肢體外,包括對側肢體,以備取自體靜脈。
②切口:採用沿受傷血管上的縱切口,近遠端超過受傷部位達正常組織;超越關節的切口應取S形,以免日後瘢痕收縮影響關節功能。
③控制血流:顯露受傷部位血管前應顯露受傷血管的近心端,遠心端,用無損傷血管鉗控制血流,特殊部位受傷血管(如腋動脈或鎖骨下動脈)近端血流不易控制,從肢體遠端正常動脈置入導鞘,在熒屏監視下,把氣囊導管放置在受傷血管近端,充起球囊可暫時阻斷血流,有時受傷血管近端置氣囊止血帶也可減少手術出血。
A.股總動脈顯露:腹股溝韌帶上縱行切口,切開皮下組織後,剪開股動脈鞘即可顯露,沿股動脈鞘向上或向下剪開筋膜和血管鞘即可進一步暴露股動脈;顯露上部股動脈時,在闊筋膜表面有股神經前皮支,動脈前方有隱神經,後方有股靜脈,注意勿損傷。
B.腘動脈顯露:膝後方入路適用於單純腘動脈損傷,合並有其他部位損傷時可用膝內側方入路,腘動脈在膝後方較表淺,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打開筋膜即可顯露腘動脈,膝內側切口需沿縫匠肌前緣縱行切開,將半膜肌,半腱肌肌腱「Z」形切斷,拉開腓腸肌內側頭,分離腘窩後的脂肪組織,顯露腘動脈,用電刀切斷比目魚肌附著於脛骨處,拉開肌肉可進一步顯露遠端腘動脈。
C.肱動脈顯露:沿上臂肱二頭肌內側緣切口,切開皮膚和淺筋膜,暴露肱二頭肌並把該肌肉拉向外側,在肱二頭肌內側溝處顯露肱動脈,切斷肘關節的肱二頭肌腱膜,顯露遠端肱動脈,沿動脈鞘向上剪開腱膜,暴露近端肱動脈。
④清創受損血管:動脈損傷可用側壁縫合,補片移植,端端吻合,間置血管移植或動脈旁路等方法,移植物首選自體靜脈,可取對側未受傷肢體大隱靜脈,通暢率高,當自體靜脈不可得,不夠長或與損傷血管明顯不匹配時,可用人工血管,常用材料為膨體聚四氟乙烯(ePTEE),與其他人工血管相比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人工血管用於膝上動脈重建時,通暢率可與自體靜脈媲美,用於膝下動脈重建通暢率差。
⑤局部受傷或污染嚴重軟組織大量缺如:可行解剖外動脈旁路術,移植物最好用自體大隱靜脈,在污染相對較輕且經充分清創後的膝上動脈重建也可用人工血管。
⑥縫合血管:用5-0或6-0無損傷血管縫線縫合血管,人工血管吻合後應無張力,無扭曲,無狹窄,並用有生機的組織覆蓋,如軟組織大量缺如,可用轉移肌皮瓣覆蓋。
⑦術中彩超或動脈造影:評價遠端輸出道,及時處理殘留血栓,動脈痙攣等問題。
⑧術中應用抗氧化劑和擴血管葯物:術中應用肝素,奧古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劑能降低肢體再灌注損傷;術中應用擴血管葯物,減少遠端肢體血管痙攣。
5.手術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處理方法
(1)盡量重建肢體血供,避免單純動脈結扎術,減少截肢率和術後並發症。
(2)術中用Fogarty導管取盡近,遠端損傷動脈內的血栓,不能過度充盈導管球囊,以免內膜損傷後血栓形成或引起血管痙攣;用肝素鹽水沖洗遠端血管腔。
(3)復合傷:合並骨折應先骨折固定,再行動脈重建;合並神經損傷,應盡量一期修復。
(4)肢體再灌注損傷臨床表現為恢復血供後肌肉水腫,組織壞死和骨筋膜室綜合征,早期可使用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等),處理酸中毒和高鉀血症,嚴重骨筋膜室綜合征應及時切開減壓,挽救生命和肢體。
(5)合並骨折,嚴重神經損傷或其他威脅生命的嚴重情況時,不能立刻行動脈重建而肢體又面臨缺血壞死,可採用臨時腔內轉流解決肢體缺血,此時可從容清創,骨折固定,神經修復等,然後動脈重建。
6.術後處理
(1)術後觀察肢體血液循環:注意鑒別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動脈痙攣導致肢體短暫缺血,如經處理後不緩解並結合彩超,疑有動脈血栓形成致血流障礙,立即行動脈造影和探查術。
(2)抗感染:尤其當應用人工血管進行動脈重建時,可給予廣譜抗生素。
(3)維持循環穩定:監測血壓,脈搏,呼吸,尿量和中心靜脈壓。
(4)預防腎功能衰竭:在保持循環穩定,有效循環血量充足的前提下,如尿量減少可用利尿劑。
(5)減輕組織水腫:應用促進迴流葯如七葉皂苷可減輕組織水腫。
(6)處理肌間隙高壓:盡早做筋膜切開。
(7)降低血液黏滯性:應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量肝素,腸溶阿司匹林等。
(二)預後
各部位的血管損傷中,以腘動脈損傷的預後較差,近年來,血管外科技術的發展使得其鈍性損傷截肢率從23%下降到6%,銳性損傷則從21%下降到0%,能提高患肢存活率的有利因素包括:①系統(肝素化)抗凝;②及時的動脈的側壁修補或端-端吻合術;③術後第1個24h明顯的足背動脈搏動,相反,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深部組織感染,術前缺血則是影響患肢存活的不利因素,Melton等曾報道,用肢體擠壓嚴重度評分(MESS)作為判斷預後的指標,認為MESS>8分則需行截肢術,但其可靠性不高,目前認為,對合並廣泛骨,軟組織和神經損傷的患者,主張早期行截肢術,另外,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病人,復雜的血管修補術將影響患者的生存率,也主張行早期截肢術。
4、肌肉拉傷軟組織損傷怎麼調養才快?
軟組織損傷系指人體運動系統皮膚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韌帶、筋膜、肌腱、滑膜、脂肪、關節囊等組織以及周圍神經、血管的不同情況的損傷。這些組織受到外來內在的不同致傷因素的作用,造成組織破壞和組織生理功能紊亂產生損傷。
軟組織損傷一般是受外來的機構應力的作用,當達到一定的強度而誘發損傷,產生症狀的。一般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傷兩大類。當軟組織受到鈍性或銳性暴力損傷時,可以引起局部軟組織(包括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其中包含有神經、血管和淋巴組織)的挫傷或(和)裂傷。
人體軟組織損傷是人類運動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軟組織的損傷可因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作而導致出現頸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癥候,近幾十年來,發現許多病症的很大部分來源於軟組織的肌肉、韌帶、筋膜、脂肪、關節囊、神經、血管等直接致發。
建議最好採用外用葯物治療,可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 操作和護理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對於局部出現大塊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熱敷,應先冷敷,在24小時後才能進行手法治療;
2、治療手法宜輕柔;
3、患部適當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內翻姿勢;
4、同時也要局部保暖,使用拜力士效果比較顯著;
5、休息時要堅持使用拜力士,也要注意把踝部放置要高於臀位,利於腫脹消退。
軟組織挫傷通常有什麼治療方法?軟組織損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通常可以鎮痛、理療、制動等方法治療。在受傷24
小時內,局部可用冷敷,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縮,組織水腫消退,起到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操作和護理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對於局部出現大塊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熱敷,應先用拜力士冷敷,在24小時後才能進行手法治療;
2、要保持局部保暖,使用拜力士就可以;
3、休息時注意把貼有拜力士的踝部放置要高於臀位,利於腫脹消退。
4、治療手法宜輕柔;
5、患部適當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內翻姿勢.
軟組織損傷的建議治療方法:
軟組織損傷可以採用外用葯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
5、軟組織受傷該怎麼辦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
日常生活中由於受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損傷,如扭傷、運動損傷多數屬於軟組織損傷,當我們因患傷痛而到醫院就診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講這是軟組織損傷。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呢?它是骨科最多見的疾病。軟組織的范圍,包括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鍵、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和神經、血管等。上述組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強力撞擊、扭轉、牽拉、壓迫,或者因為體質薄弱,勞累過度等各種原因導致損傷,都稱為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的常見表現】
在軟組織損傷發生後,主要的表現是: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多數早期症狀為疼痛劇烈,局部迅速腫脹,在2-3天內瘀聚凝結,功能障礙。中期受傷3-4天後,瘀血漸化,腫脹開始消退,瘀斑轉為青紫,皮膚溫熱,疼痛漸減。 後期重症傷筋2周後,瘀腫大部分消退瘀斑轉為黃褐色,疼痛不明顯,功能輕度障礙,此種殘余症狀,經3-5周消失,功能可恢復。
所以軟組織損傷不可在疼痛緩解後過早運動和負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結束。
【軟組織損傷處理的4個「3」步驟】
第一步:緊急處理,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
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是極其重要的時期。這段時間需要對損傷進行評估,選擇正確的處理手段,減小損失程度,防止損傷進一步的惡化。
處理方法—「stop」處理,首先讓傷者停止活動,保持靜止狀態(stop);然後詢問傷者一些問題,關於現在的疼痛感覺、身體狀況、受傷部位是否是重復受傷等(talk);繼而觀察傷者的受傷部位是否腫脹、流血、有無骨折發生等(observe);最後讓傷員保持當時的姿勢,不要亂動,等待救治(prevent)。
第二步:緊急治療,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天內
第一步過後,就需要對傷者進行緊急的治療,一般採用「rice」的治療方法。
首先,讓傷者原地休息,並讓其放鬆肌肉放鬆心態,緩解傷者的緊張情緒(rest);然後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通常用袋裝碎冰效果最好,大冰塊、冷凍的食物也可以,直接用冷水淋浴也比不做任何處理更好,但是要用濕毛巾裹住冰塊,以免直接接觸皮膚發生凍傷,冷敷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採用1個小時冰敷2次,每次3-5分鍾,在24-48小時內,每2個小時冰敷10分鍾(ice);繼而用綳帶進行加壓包紮,緊急情況也可以使用衣服繩子,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止血和消腫,第二是對受傷部位起到了支撐作用(compression);最後盡可能抬高受傷部位,使之超過心臟的高度(elevation)。
第三步:損傷康復,適用於損傷後的3周
去除瘢痕組織,肌肉和韌帶等其他軟組織的損傷都是瘢痕組織進行修復的,但是未癒合的瘢痕組織是軟組織反復受傷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去除瘢痕組織,一般採用兩個治療手段,第一個是增加損傷部位的血液供給量,採用超生療法和熱療法;第二個是對深層次組織進行按摩,順著肌纖維走向,集中力量直接按摩痛點,手指盡量往深處按摩。
主動恢復,對運動員進行適量的運動去加速恢復過程,目的是恢復損傷後失去的運動素質,要注重對關節活動幅度、受傷部位的力量、平衡和本體感覺的訓練,但是注意以上練習均發生在受傷部位無痛的狀態下,練習強度循序漸進。
第四步:損傷強化,適用於損傷後的3個月
如果能堅持不懈的完成以上康復任務,那麼大部分損傷的軟組織已經完全癒合了,所以進一步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此後的任務是找出導致損傷發生的潛在原因並進行強化訓練,遠離致病因子,養成正確的動作模式,加強動力鏈的鞏固。
6、【軟組織損傷】
局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關節、血管以及神經在受到某些外界作用時發生損傷就叫做軟組織損傷。此時如外表皮膚保持完整就屬於閉合性損傷,皮膚有破損則稱為開放性損傷。
1.致病原因
導致軟組織挫傷發生的主要因素有強力擠壓、重力的牽拉、瞬間急劇扭轉以及鈍物撞擊等。
2.症狀表現
(1)傷處有痛感。傷處明顯感覺疼痛,尤其活動時痛感更甚,經休息可逐漸減輕,通常2~3天後疼痛自會緩解。如疼痛持續時間較長或疼痛加劇則有可能發生感染。疼痛的程度隨創傷輕重、炎症反應強弱、傷處的神經分布而有所不同。
(2)出現水腫。傷處周圍出現發紅或青紫色的腫脹,觸之有痛感。
(3)行動障礙。如神經、肌肉、肌腱受到損傷,會對四肢相應關節的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以至無法順利完成正常行動。
3.治療方法
(1)急救措施。如患者有出血現象或有休克傾向,則應立刻止血,同時救治休克。可採用填塞法或加壓包紮法止血,並馬上送往醫院。如血流過多,應立即輸血。
(2)對症治療。如頭部有血腫則應待血腫液化後進行穿刺吸收,再繼續加壓包紮;如發生小范圍軟組織挫傷,則可先減少組織內出血,再用濕毛巾濕敷或進行頻譜儀和超短波等物理治療,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盡快消退炎症。並可外敷安膚消腫膏、消炎止痛膏及活血膏等活血化瘀的中葯。
如發生扭傷則應立刻停止活動,壓住扭傷部位以防血管滲血。並將患肢抬高,然後用冷濕毛巾外敷於傷處。一天之後方可貼傷濕止痛膏。如發生急性軟組織損傷,則應將適量復方丹參片研碎後加入白酒調成糊狀外敷於傷處,並覆蓋油紙以保持濕潤,每天換2次葯。
如皮膚出現較大破損則應立即到醫院清理傷口,必要時進行縫合,再蓋上敷料進行包紮。2天後拆開檢查傷口,如出現感染,應及時採取必要處理。如拆除縫線、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等。
(3)葯物治療。可服用或肌注哌替啶、嗎啡等鎮靜劑以緩解傷處疼痛,並可服用具有消腫止痛作用的跌打丸、三七片等。必要時還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以防發生破傷風感染。
4.預防措施
(1)在進行運動時,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盡量遠離致傷因素。適量減小運動強度,並及時採取緩沖或閃躲措施。
(2)加強身體鍛煉。積極參加各種運動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承受能力,從而可以減少軟組織損傷發生的可能性。
7、軟組織損傷要怎麼辦?
病情分析:你好,軟組織損傷是外傷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的。常是引起疼痛、腫脹等。意見建議:往往是需要看一下損傷的程度的。不嚴重的話,可以選擇外用葯物治療一下。另外也是可以配合中葯或非甾體抗炎葯的治療的。
8、四肢近端肌肉里能摸到很多硬東西是什麼病
纖維瘤(fibroma)多見於皮下,生長緩慢,一般較小、邊緣清楚、表面光滑、質地較硬、可以推動。若混有其他成分,則成為纖維肌瘤、纖維腺瘤、纖維脂肪瘤等。纖維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內的硬纖維瘤(desmoid)可惡變,應盡早手術完整切除。纖維瘤有以下幾種類型。a.黃色纖維瘤:好發於軀干、上臂近端的真皮層或皮下,常起自外傷或搔癢後的小丘疹,腫塊硬,邊緣不清,因伴有內出血,含鐵血黃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過1cm、生長較快,應疑為纖維肉瘤變,手術切除須徹底。b.隆突性皮纖維肉瘤:位於真皮層,突出體表,表麵皮膚光滑,形似疤痕疙瘩,好發於軀干,低度惡性,具假包膜,切除後易復發,多次復發惡性度增高,可血行轉移,應盡早切除含足夠多正常皮膚和深部相鄰筋膜的瘤灶。c.帶狀纖維瘤:腹壁肌肉因外傷或產傷後修復性增生所成,無明顯包膜,宜手術切除。纖維瘤病是來源於纖維組織的腫瘤。發病率為軟組織良性腫瘤的1.37%。腫瘤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鄰近肌肉的腱膜最為常見,好發於妊娠期和妊娠後期。腹壁外者則多見於男性,好發於肩胛部,股部和臀部。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兒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見。本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外傷、激素和遺傳因素有關。纖維瘤病為來源於肌肉、腱膜、筋膜而富於膠原成分的纖維組織腫瘤。病理形成為良性或低度惡性。但腫瘤無包膜,呈浸潤性生長,有明顯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就是頑固多次復發,但極少遠處轉移。復發率為25~57%。復發時間多在術後1月~1年,甚至可達10年以上,所以這類腫瘤又稱侵襲性纖維瘤病。多次復發,可致病變累及范圍更加廣泛,而出現不可抑制的生長,侵犯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鏡下見腫瘤含有豐富的膠原纖維,病變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界限,有時將周圍組織包括在病變中,核分裂罕見,毛細血管及脂肪細胞較少見。少數復發病例可出現纖維肉瘤的形態變化。腫瘤位於深部組織,無明顯自覺症狀或稍有不適感。生長緩慢。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的大小與病程長短有關,直徑從數厘米到十幾厘米。腫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無壓痛,質堅韌如橡皮。與侵犯肌肉的縱向較固定,而橫向稍能移動,與皮膚無粘連。巨大腫瘤可影響活動和壓迫神經。瘤體不大,大多位於皮下組織內,生長緩慢,質硬,表面光華,邊界清楚,與皮膚無粘連,有一定活動度。主要是外科手術廣泛切除。放射治療和應用激素在個別病例可抑制腫瘤生長,但一般認為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作為無法手術者的姑息治療。一手術要點本症雖具有多次復發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但手術廣泛徹底的切除,可杜絕復發。1.術中冰凍切片檢查大多數病人術前雖已擬診為本病,但主要根據術中冰凍切片證實。2.必須廣泛切除切除范圍必須有一定的廣度及深度。應該包括腫瘤周圍3~5cm的正常皮膚,肌肉、肌腱等組織及其深面一定的正常組織。如腫瘤侵及骨膜或腹膜,應一並切除。如腫瘤包繞著重要的血管和神經,應作銳分離,必要時可作血管移植。嚴重掌握截肢及半骨盆截肢的適應症。3.必須掌握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腫瘤廣泛切除,常造成局部軟組織的缺損及重要組織裸露,必須應用組織移植修復局部。反之,只有掌握了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方能為腫瘤手術根治創造條件。二修復方法纖維瘤病廣泛切除後,常有肌肉缺損或大血管神經裸露,骨、關節的外露及軟骨組織缺損,局部肌皮瓣或肌瓣的修復最為理想。其優點為:①血運豐富,易成活。②操作簡便。③立即一次修復缺損。④抗感染力強。⑤組織豐厚,可為良好的襯墊,可起緩沖的作用。⑥旋轉弧度較大,便於各方向的轉移,若形成島狀肌皮瓣,可達180&dm;的轉位。茲將好好部位手術後缺損的肌皮瓣修復方法分述如下:1.臀部腫塊根治術後,常有坐骨神經裸露,髂骨外露,均需較厚的組織修復,可採用闊筋膜張肌皮瓣進行立即轉移,其營養血管為旋股外側動脈的橫文,從肌肉的上中1/3交界處進入肌皮瓣。肌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5×35~40cm,供區一期縫合。2.股內側腫塊根治術後,較深的軟組織缺損或大血管的暴露時,也可採用闊筋膜張肌骨皮瓣修復。3.股外側腫塊術後,可應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復,其血管蒂為旋股內側動脈或股深動脈的分支,從肌肉的上1/3進入該瓣,長寬比例為6×24cm,供區一期縫合。4.腘窩部腫塊切除後,常有腘動靜脈及腘神經的外露,時有腫物包繞血管神經束,如能銳性分離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