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挫傷冷敷多久

軟組織挫傷冷敷多久

發布時間:2020-04-01 07:22:37

1、一般軟組織挫傷多久才能好

尚無定論,需根據受傷程度、治療恢復進度以及個人體質來判斷。

2、軟組織損傷早期冷敷 多久後熱敷或用紅外線

一般都是傷後超過48小時,才能熱敷。

3、肌肉軟組織損傷,為什麼24小時冷敷,24小時之後熱敷?有什麼科學依據?

冷敷是因為你剛剛受傷,肌肉軟組織發炎,紅腫,可能造成淤血,所以需要涼水更換著冷敷,一方面是為了消除疼痛和灼燒感,最重要的是目的是防止淤血,發炎。

之後的熱敷就是為了盡快恢復恢復軟組織細胞活力,目的是讓你更快的痊癒,一般來說冷敷就夠了。

4、所有運動損傷,像扭傷、拉傷、挫傷,緊急處理都是先冷敷嗎?

是的。
如果僅僅是軟組織損傷,
正規治療應該是:吃葯、噴葯,嚴格控制患肢運動。
休息2周。
雲南白葯(粉)口服,雲南白葯氣霧劑外用。其他的氣霧劑也可以選擇。
受傷後的48小時內冷敷,48小時以後改熱敷。
千萬不能揉。
一般是2 周左右即可癒合。
最好是去醫院再詳細檢查一下,看看是否有輕微的骨折。如果不幸中獎了,就要進入骨折的治療程序了。

冷敷是用碎冰塊敷於患處,而不是用涼水泡。

5、軟組織挫傷冰敷怎麼弄?

貌似多少小時內是不能冰敷的 ,你還是搞清楚,用那個膏葯是可以的,你可以去他們官網上問啊,能不能冰敷

6、扭傷後要冷敷多久,急!

如果扭傷了腳,你會怎麼辦,是冷敷還是熱敷?許多人會先用冰,以減少傷處的腫脹,然後很快又改用熱敷或用熱水來促進傷口的癒合。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現代醫學認為,在沒有特殊情況的前提下,受傷(挫傷、扭傷、碰傷、韌帶撕裂傷、肌肉和軟組織傷等)以後,在48小時之內應當用冰袋冷敷而不是熱敷。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不適於冰敷,比如:傷口起了水皰或破潰(即開放性傷口),以及對低溫特別敏感的人或心血管系統有病的人。
冷敷可以減少通往傷處的血流,使受傷部位內出血和腫脹情況得到控制,促進恢復。為什麼不能馬上熱敷呢?因為,熱敷會使受傷局部溫度升高,血流增加,腫痛加劇;如傷處有小血管破裂,會增加出血量,使以後血腫吸收困難,延緩恢復過程。
那麼,如何進行冷敷呢?一般在受傷後頭兩天,每1~2小時使用冰袋10~20分鍾,冰袋與皮膚之間要毛巾、綳帶之類的東西隔開。如果受傷的是手或腳,也可以直接泡在冰水裡,但每次不要超過15分鍾。冷敷的時候應該控制溫度,當心造成凍傷。在肘關節或膝關節部位尤其要注意防凍傷,因為這些部位的神經比較
接近皮膚。
除了冷敷,受傷初期還要做到三點:首先要讓傷處休息不要活動;第二要將傷處適當地包紮起來,這樣可以減少腫脹;第三要把受傷的部位適當抬高,應比心臟部位稍高些,以減少局部血流。
當傷處的腫脹得到控制,並開始消退,此時加溫熱敷就有好處了,提高溫度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於促進傷口癒合和康復有多方面的好處。熱敷可以減少疼痛,使肌肉鬆弛,並且也可減少關節僵硬的程度;熱敷可以擴張局部血管,促進血腫吸收。加溫熱敷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干法加溫,就是把熱水袋或裝有熱水
的瓶子放在傷處;用熱水袋或瓶子時,跟用冰袋一樣,也要用毛巾等物與皮膚隔開,一次不要超過20~30分鍾,以防燙傷。另一種是濕法加溫,就是敷熱毛巾或把傷處泡在溫水裡,濕法透熱效果好。

7、軟組織扭傷挫傷多久能熱敷

一般來說軟組織受傷後24小時內由於毛細血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或斷裂而出血或是組織液滲出使受傷的部位有腫脹感;在受傷的24小時內如果熱敷或使用活血化瘀類葯會加重軟組織腫脹感。雲南白葯是活血化瘀的葯,腳崴了以後應該先冷敷外加休息,然後再噴這些會比較好。 意見建議: 建議剛受傷在24小內採用冷敷並制動,否則加重軟組織腫脹;在2天(48小時)後可採用熱敷及活血化瘀類葯外用(如正紅花油、雲南白葯等),也可服用中成葯如三七片等,有利瘀血吸收促進組織癒合

8、冷敷是什麼

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減輕疼痛,緩解症狀,有降溫、止血、鎮痛和消腫的作用。

拉傷扭傷,軟組織挫傷時,冷敷必須在受傷後24小時內進行
--------------------
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濕」兩種:

①乾冷敷法。在橡膠製成的冰袋[或橡膠手套等代用品)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緊袋口後,在冰袋與皮膚之間用毛巾、布套等隔開。冷敷的間隔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每次敷20分鍾,每日可效多次
②濕冷敷法。用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則放入冰塊,沒有冰則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輪流取出擰至半干後敷於患部。4~5分鍾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鍾,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傷的是手或腳,也可以直接把受傷的手或腳泡在冷水裡,每次不要超過15分鍾。

與軟組織挫傷冷敷多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