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纖維肉瘤的轉移症狀

軟組織纖維肉瘤的轉移症狀

發布時間:2020-12-10 05:58:28

1、軟組織肉瘤晚期症狀是什麼啊?

病情分析:
軟組織肉瘤來源於脂肪,筋膜,肌肉,纖維,淋巴及血管.每種都有不同的組織學,生物學特性和不一樣的局部浸潤,血行和淋巴轉移傾向.肺轉移是較常見行為,按身體不同部位發病的機率排列:軀干,下肢,頭頸,上肢,後腹膜也常出現脂肪和纖維肉瘤.
指導意見:
(一)手術治療:有根治性手術,減積手術,截肢術,(二)放射治療,有手術與放射的聯合應用.手術後輔加放射治療,(三)化學治療.各種方法均有其適應范圍,手術是根治的最好方法,但是如果已經有轉移了,則不具有根治作用.放療和化療都可以輔助使用.

2、請問一下.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轉移發生程度高不高

原發性骨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屬低度惡性腫瘤,曹來賓等〔1〕報道20例及綜合國內43例分析表明,本病好發於四肢長骨幹骺部或骨端,尤以膝關節周圍發病率最高。在63例中,僅1例發生於頸椎。出現溶骨破壞,較少發生骨膜反應是本病的特點之一。易並發病理骨折是其常見而又重要的X線診斷依據。本例原發於環椎後弓,CT示骨質呈溶骨性膨脹性破壞,有不完整線樣骨嵴、骨性包殼及巨大不規則軟組織腫塊,與惡性骨巨細胞瘤影像特徵相似,兩者極易混淆。在影像學和病理組織切片中,還需與纖維肉瘤、成骨肉瘤等鑒別。

治療預防
類似於Ⅲ—Ⅳ級纖維肉瘤和骨肉瘤。與纖維肉瘤相同,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可在骨上多發,即使在很廣泛的切除後仍傾向於局部復發。術前化療方案與骨肉瘤所用化療方案相同,幾乎半數病例可產生良好的效果。術後化療方案與骨肉瘤所用化療方案相同,可明顯提高生存率。因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處理類似骨肉瘤。特別強調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切除范圍必須是廣泛性或根治性的,甚至超過骨肉瘤的切除范圍。
好發於中年男性,男女比例為1.5~2:1,可發於各年齡組,30~50歲最多。發病部位以四肢多見,股骨約佔35%,脛骨佔25%以上。也可見於骨盆及脊柱。與骨肉瘤對比,首先是膝部較少,其次是本瘤較常有異時性多中心病灶,達到2.3%;骨間轉移達12.3%(Huvos,1991),其中大多數無其他臟器轉移。肺轉移31.5%,局部淋巴轉移3.8%。病變復發率很高,約為41%~51%。

3、軟組織肉瘤

凡起源於粘液、纖維、脂肪、平滑肌、橫紋肌、間皮、滑膜、血管、淋巴管等間葉組織並且位於軟組織部位(內臟器官除外)的惡性腫瘤,稱為軟組織肉瘤。
這是我抄的,說的簡單點就是你皮膚下面骨頭外面除去心肝脾肺腎腸子胃口和眼珠子等等砸碎兒:)的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惡性就是生長速度快,轉移等等特性。
算是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
不同類型與發生部位不同的腫瘤各具特點,每例患者的臨床表現也頗不一致。臨床表現常為無痛性腫塊,但有的也伴有疼痛,其疼痛是根據腫瘤的惡性程度、發生部位、是否壓迫或侵犯神經等而決定的,還與溫度和壓力改變有關。惡性軟組織腫瘤的惡性程度通常為浸潤性迅速生長,體積巨大,多為固定, 並有區域性淋巴結腫大,浸潤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腫瘤本身可有壞死、出血和繼發感染,經常有廣泛的血行播散,轉移至肺、骨、皮膚、皮下、腦等臟器。算是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 脂肪瘤及纖維瘤都是良性的呀
還有脂肪瘤,常見於體表,一個局限性的腫塊,邊界清楚。纖維瘤常位於皮膚及皮下,瘤體不大,質硬,有包膜。不像肉瘤,邊界不清,無包膜,腫塊沒有移動性。
至於病理上的區別就不多說了,看片子比文字強

4、纖維肉瘤

不應吃油膩辛辣食品,多做運動,少彎腰,下意識地不擠壓腹部。
至於別的我也不太了解,以上的你做到了,會有助於腹部恢復的。

5、肉瘤是什麼樣的症狀?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一)概述

纖維肉瘤在腫瘤的分類中是最常見的一腫惡性腫瘤,肉瘤的發生部位與纖維瘤相似。作者在做46例口腔腫瘤手術中,發現纖維肉瘤4例,其中兩例經術後病理切片證實,並經二次根治術治療。激光治療後最長5年1例,2例3年,1例2年觀察至今無復發。口腔纖維肉瘤常發生於唇、頰、舌等部位,牙周膜與頜骨骨膜。文獻報道發病以20~40歲多見,但術者所治療4例除1例36歲外,其餘3例均50歲以上。

口腔軟組織纖維肉瘤初期主要表現為無痛性包塊並逐漸長大。大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質中等硬度,病變發展較其它肉瘤為慢,腫瘤表面粘膜正常。周圍界線較明顯。中後期腫瘤迅速向周圍組織浸潤,累及腫瘤或骨質而發生粘連固定。纖維肉瘤表面的粘膜為暗紅色,有的可潰破出血。腫瘤組織切面質地均勻,呈灰白或灰紅色,帶有出血,壞死及囊性變。

鏡下結構見瘤組織由棱形的成纖維細胞組成。高分化的纖維肉瘤內的瘤細胞細長,核長形而兩端尖細,細胞形態較均勻一致,核分裂少。低分化纖維肉瘤,細胞呈多形性,核分裂象多,偶見少數畸形細胞。高分化的纖維肉瘤惡性程度低,低分化的纖維肉瘤惡性程度較高。高分化型局部復發的少,低分化的局部復發高及轉移。

根據臨床做出診斷,如診斷不明確必須取活檢進行病理切片明確診斷。

在此類腫瘤的治療方法中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激光的手術程序可根據腫瘤的部位及需切除的范圍進行,但在切除的范圍不必似常用鋼刀切割較廣。因而激光切除時深部達骨膜病灶改用插入法切割治療。

(二)激光術前准備

口腔內纖維肉瘤視腫瘤發生的具體部位不同所應用的輔助手術器械不同,術前可准備手術鉗,皮膚鉗等消毒備用。檢查Nd:YAG激光機光纖有無破損,出光正常即可,使用功率40~60W,術中隨時改變激光功率。刀柄消毒備用。

麻醉:手術主要採用局部注射麻醉。可於麻醉葯中加入1:1000腎上腺素液數滴,以減少手術中的出血。

(三)激光手術

手術中光刀切除的原則以纖維肉瘤和正常組織交界處貼近正常組織側切割。光刀切割時運行速度放慢,按術前的設計方案進行。術中有切割斷離的血管出血時,用紗布適當壓迫,並看準血管斷端、輸出激光直接插入停留約1秒鍾、退出光纖,適當再壓迫片刻,出血即止。如纖維肉瘤屬高分化型、切除的面積還可保守些、低分化纖維肉瘤可適當擴大范圍。腫瘤大位於唇、頰等處行進行腫瘤治療。待以後行整復手術。舌上纖維肉瘤,先將腫瘤體切除,再採取周邊基底插入光刀進行密閉式切割。發揮光刀切割及高溫的雙重作用。插入深度,於切口周邊應達1cm以上,基部達骨膜,骨質有被腫瘤破壞者,把光刀插入切割骨質,目的是防止復發。切口無出血,滲血時結束手術。

(四)術後處理

激光手術後的治療除應用抗炎葯及支持治療外,還包括用化療葯物及中醫葯鞏固治療。術後給予抗生素治療7~10天,視手術大小、損傷程度考慮,面積少的術後可縮短抗生素的應用時間及用量,或不需應用抗生素,僅給予支持治療即可。

化療葯物應用應待術後傷口痊癒,或根據腫瘤性質,及體積大小來應用,如腫瘤分化低而惡性程度高,浸潤較廣的術後應用化療。分化高、無大面積浸潤,手術切除比較徹底的可不用化學葯物治療。臨床一般選用環磷醯胺、抗癌銻治療,化療期間必須注意檢查血象、以調整治療。

中醫葯治療在術後有很多優點,主要體現在無化療的副作用,並可長期內服、或外用治療。以中醫的理論纖維肉瘤屬於「肉瘤」、「筋瘤」、「症瘕積聚」等的范疇。常因痰凝、瘀血、熱毒蘊結、阻滯經絡、壅塞不通,日久成塊所致。現代醫學的治療主要採用手術、化、放療。中醫治療常選用扶正祛毒、清熱消瘀、軟堅化痰葯物,因而將其與臨床上的手術,化、放療,免疫治療的綜合療法將大有益處。尤其對控制局部的復發有益。

七味內消膏,組方有:官桂 公丁香 天南星 山奈 樟腦各12g 白川3g 牙皂6g,將上葯共研細末,以適量飴糖加冷開水調成軟膏,於局部外敷。

同時配合使用內服葯丸;三棱 莪術 五靈脂 蒲黃 海浮石各30g 三七粉15g 地龍 花粉 重樓 羊乳 黨參 白術各60g 全蠍6g 陳皮45g 夏枯草120g 甘草25g,上方為1料,以夏枯草煎水,余研細末,練蜜成丸。每次服9g,日服2次。可以長期服用。特點適應於頑固性巨大的纖維肉瘤。

纖維肉瘤屬中醫「上石疽」,乃肝經郁結致氣血瘀滯經絡,因而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軟堅、扶正固本佐之。如能長期服用,收效極佳。

參芪蛇舌湯。組方有:生黃芪 黨參 白術 熟地 枸杞 淮山葯 天冬各有15g 首烏 黃精各9g 甘草 木香各45g 茯苓12g 白花蛇舌草30g 大棗5枚,用水煎,每日1劑,煎2次,分2~3次服。主要用於纖維肉瘤的術後治療,尤其是復發性纖維肉瘤。

在應用化學療法時可配合治療,此方劑即以調補氣血,補益肝腎為主,重在扶正抗邪。根據中醫理論觀點實際在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尤其是化療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較為明顯,輔助治療可改善防禦能力,鞏固手術化療作用。

6、怎樣診斷纖維肉瘤

纖維肉瘤纖維肉瘤是由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形成的腫瘤。纖維肉瘤可發生在損傷或燒傷瘢痕,骨髓炎瘺管和竇道,以及放射治療後(在放射治療後至少3年)。纖維肉瘤並不多見(約占所有軟組織肉瘤的10%)。可在任何性別及年齡中發病,但一般在30~70歲間的發病率較高,平均發病年齡為45歲左右,很少在10歲前發病。部分為先天性發病者。纖維肉瘤最常發病的部位為大腿,其次順序為,軀干及其它四肢骨。肢體的遠側部位,包括手部和足部可能是兒童纖維肉瘤的好發部位,但在成人卻罕見。腫瘤絕大多數位於淺筋膜的深層,表現為單一的球形腫塊,有時呈分葉狀。通常生長較快(但並非都很快)。有時,腫瘤在幾周內倍增。某些屬於先天性類型的腫瘤在出生時其形體即已相當大。質地較硬,邊緣相當清楚。在晚期,可能與骨骼粘連,也可使皮膚潰爛向外呈蘑菇狀生長。有時可壓迫神經干,但絕大多數病例幾乎或完全無疼痛症狀(神經干受壓者除外)。在個別病例中,顯示鈣化影。病變可能侵蝕其附近的骨骼。動脈造影,CT和MRI等檢查所顯示的特徵與其他類型的大部分肉瘤相似。腫瘤位置較深,為一具有分葉的球形腫塊,有時(特別是在腫瘤形體較小時)具有假囊。在腫瘤切面上的外觀和質地均依其膠原的不同含量而各異;在富含細胞的區域內,呈松軟的腦髓樣組織外觀。在膠原型的纖維肉瘤中,組織的質地較硬且富含纖維。一般不出現類似於纖維樣瘤的腱膜樣病變,同時,還可能含有粘液樣區。腫瘤全部由梭形細胞組成。細胞具有一帶尖端的核,並產生網狀和膠原纖維。電鏡檢查顯示,胞漿內存在膠原絲。在分化較差時,膠原被限制為一薄的網狀纖維,圍繞每一個細胞,並可被銀染色。在其分化相當好時,膠原含量豐富,可經三色染色藍色並伴有粗糙的纖維。細胞和纖維可形成平行排列的束,但常常互相糾結和定向地呈「人字型」。纖維肉瘤按其惡性的程度可分為不同等級(作者分為2~4級)。分化如何與組織學方面的惡性程度成反比的負相關關系。確定惡性程度的組織學根據如下:細胞的間變、有絲分裂指數、以及膠原產生的多少和密度是評定纖維肉瘤惡性程度的重要指標。Ⅰ級分化最好,表現為細胞少,比正常纖維細胞的核稍大,染色過深,有絲分裂不多,並含豐富的膠原,因此,⒈級的惡性程度最低,而與纖維樣瘤非常近似。Ⅳ級的分化最差,再現為細胞最多,高度間變,有時含有形狀奇特的成份。有比分裂多,而膠原纖維少。此型最像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然而應予說明的是,即使在分化最差的纖維肉瘤中,呈嚴重多形性並伴有巨大核或多核的肉瘤樣細胞,實際上很少見到。除上述Ⅰ級和Ⅳ級這兩種極端性的分級有可能與纖維性腫瘤和多形性肉瘤混淆外,纖維肉瘤最常見和典型的改變為Ⅱ級和Ⅲ級。由於兩者均具有不同數量的單一的梭形細胞成份和人字形的組織結構,因而較易確診和鑒別。組織學方面的分級,在整個腫瘤中是相同的,而且即使在復發及轉移的病灶中也不改變。有時,纖維肉瘤存在粘液樣區域,細胞間物質具有粘蛋白顏色,但在透明質酸處理後即消失。特別是在腫瘤周圍可見炎性浸潤現象。與其他組織相比,纖維肉瘤具有典型的侵襲性和蔓延性。目視觀察下可見到假囊。纖維肉瘤具有比較均勻一致的組織學特徵。為了避免與其他腫瘤相混淆,需要在病灶中的許多部分切取組織學標本。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發病年齡較大,其組織學特徵為螺環式的組織結構,伴有巨大的多核腫瘤細胞,其胞漿豐富,強嗜酸性,有時呈泡沫狀,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也可能存在顯著的膠原化區,並伴有緻密的纖維——透明蛋白物質,其中同樣包埋散在的細胞。然而,所不同的是,這些病變區存在螺環形的組織結構。並常與細胞豐富區相聯合,同時可呈現類似於上述多形性細胞的外觀。與惡性神經鞘瘤的鑒別診斷要點在於後者的組織結構比較細致(基於單純組織學的觀察不可能進行鑒別)。臨床上,惡性神經鞘瘤常有源自神經干或與特徵性神經纖維瘤病同時存在的劇烈疼痛。在組織學方面,細胞很少排列為清晰的人字形纖維束,而更多地成為螺旋狀或柵欄狀。此外,還可能有來自惡性神經鞘瘤和良性神經纖維瘤的過渡型病變。與梭形細胞單相滑膜肉瘤的鑒別也可能很困難。除上述鑒別診斷外,纖維肉瘤尚須與平滑肌肉瘤鑒別,但實際上,由於所有肉瘤均具有梭形細胞,因而單純從組織學方面進行鑒別並無大的臨床實用價值。與良性腫瘤或其他局部惡性腫瘤的鑒別則很必要。例如結節性筋膜炎的病變為小的結節性腫塊。其生長迅速,而無緻密的「人」字形組織結構。雖然纖

7、纖維肉瘤

肉瘤是惡性腫瘤容易復發、轉移……老年患者由於體質下降,腫瘤發展可能也相對緩慢……
這個畢竟是惡性腫瘤,不是手術能完全抑制的……中醫只能用來提高患者體質……

8、纖維肉瘤是什麼

皮膚隆突性纖維肉瘤是一種生長緩慢、起源於皮膚的纖維肉瘤。常見於中年男性,好發於軀干。損害為隆起性暗紅色腫塊,質硬,可呈分葉狀,與皮膚粘連。生長緩慢,一般無症狀,切除不徹底易復發,但很少轉移。

本病是一種生長緩慢、起源於皮膚並可擴展至皮下組織的局限性低度惡性的纖維肉瘤。

病理生理

肉眼見腫瘤為局限性分葉狀硬固結節,切面呈黃褐色或灰白色。位於皮膚,很少侵及深部組織。在同一腫瘤內,組織學表現並不相同。但通常可找到不典型病變,其中成纖維細胞產生網狀纖維,而膠原纖維排列成旋渦狀或車輪狀,核有絲分裂象少,膠原纖維不多,血管比較豐富,偶見「黃瘤細胞」,真皮乳頭往往受腫瘤侵犯,表皮及附屬器萎縮。細胞的多少及異形程度在腫瘤的不同部位變異很大,有些部位可全部為纖維硬化性。核有絲分裂少見。通常向周圍擴大。復發者更不規則,為多發結節,比原發者細胞成分多,可以看不到典型緻密的車輪狀結構,大都呈粘液瘤樣。

臨床症狀

男性稍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最常見於中年,少數發生於兒童。腫瘤表現為隆起硬固腫塊,其上發生多個結節,呈淡紅、青紫色。損害逐漸增大,並可融合,有時呈多葉狀,表面稍光滑,生長緩慢。通常與上面表皮附著,而很少與深部組織附著。一般無自覺症狀。個別有輕度或中度疼痛。輕度外傷後可破潰出血。通常為單發,好發於軀干,常見於前胸,其次為四肢,但身體各部位均可發生。病期可長達50年。此瘤除隆起表面外,也可作侵襲性生長,侵及皮下組織。如切除不幹凈,局部可復發。雖然也有轉移到肺、腹、腦、骨質或附近淋巴結者,但不常見,而且僅出現於晚期,往往是局部多次復發的結果。轉移期為1~33年。

診斷檢查

在臨床上出現隆起、硬固纖維性損害,緩慢生長,表麵皮膚萎縮時,可推測為本病,病理中找到緻密的成纖維細胞排列成車輪狀結構,即可確診。本病應與其它起源於深在肌肉組織的軟組織肉瘤區別,通常組織切片可以辨認,但需要作特殊染色。韌帶樣瘤可起源並附著於深在筋膜,表面被有正常皮膚。其它起源於筋膜的纖維瘤病通常可藉助於組織學加以區別,這些腫瘤的間質較細胞成分少,並且無典型的車輪狀結構。偶爾皮膚纖維瘤可有很多細胞,大小可達2~3cm,但幾無車輪狀表現,並有許多含鐵血黃素及吞噬脂質現象。無色素性的惡黑有的需要鑒別,但不大有梭形細胞成車輪狀結構,同時可見交界活躍現象,而且不產生網狀纖維及膠原;新鮮組織可用多巴反應或S—100蛋白免疫組化染色,有助於鑒別。

與軟組織纖維肉瘤的轉移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