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組織挫傷多久能恢復?
一般來說輕度的軟組織挫傷多在一月左右就可恢復,但是如果挫傷的范圍較大或者深達肌肉那麼時間上就很難說了,可以長達三個月到半年的。
2、一般軟組織挫傷多久才能好
尚無定論,需根據受傷程度、治療恢復進度以及個人體質來判斷。
3、軟組織挫傷會好嗎?
當然會好,軟組織挫傷一般不需要怎樣治療,療養一段時間以後便會自行恢復。
4、如果扭到腳剛剛好能軍訓嗎?
足扭傷後外踝部腫脹應該是外側副韌帶不全損傷,應該避免劇烈活動3周,走路盡可能足內緣負重,因為扭傷時是足內翻位致傷的,不應該去軍訓,否則劇烈運動後容易出現反復性踝關節扭傷,因為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未完全修復。
5、軟組織挫傷需要休息多久
建議 盡量多休養,因為軟組織挫傷的後果可大可小 主要是前期治療修養回復決定的,修養回復的好了以後基本沒什麼大礙,如果前期不重視馬馬虎虎湊合過去了,以後可能會經常「反復的」 本人小學6年級的時候摔了一跤把肩膀扭了一小下,當時沒覺得很嚴重簡單處理了一下就照常活動了,但是後來一直到30歲左右有時候天氣潮濕或者過度運動都會隱隱作痛
6、腳踝打籃球崴了醫生說是軟組織損傷沒啥好辦法就得養著 可是4個月了還是不回復怎麽辦啊警校就要開學軍訓啦
建議你立刻去葯鋪買扶他林回家,按照上面說明對傷處進行塗抹,但你要記住,傷筋動骨的恢復期至少100天,雖然扶他林可以快速幫你消腫鎮痛讓你能熬過軍訓,但這之後你不可以再受傷,最好去買個護踝在訓練的時候帶著保護它,不然再收傷的話就會變成頑疾了。
7、有關軍訓時教官打人的問題
當然犯法 如果有身上有傷痕的話拍下來 最好再轉存到電腦里(可以反映出時間) 然後要找到幾個能證實你被無故毆打的同學 最好是室友之類的能證明你的傷痕和教官打人有直接聯系的同學 先保留證據再說
依據《刑事案件立案標准》,構成故意傷害罪受害人的傷情,必須達到輕傷以上,否則,不構成故意傷害罪。輕微傷可以追究治安行政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
人體輕微傷的鑒定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准GA/Tl46-1996
(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發布 1997年1月1日實施)
.6 本標准為輕微損傷的下限,上限與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稿)銜接,未達到本標準的為不構成輕微傷。
3頭頸部損傷
3.1 頭皮擦傷面積在5cm2以上;頭皮挫傷;頭皮下血腫。
3.2 頭皮創。
3.3 頭部外傷後,確有神經症狀。
3.4 面部軟組織非貫通性創。
3.5 面部損傷後留有瘢痕,外傷後面部存留色素異常。
3.6 面部表淺擦傷面積在2cm2以上;劃傷長度在4cm以上。
3.7 眼部挫傷。
3.8 眼部外傷後影響外觀。
3.9 眼部外傷造成實力下降
3.10 耳損傷造成一耳聽力減退26dB以上。外傷後引起聽覺器官的其他改變。
3.11 耳廓創在lcm以上;耳廓缺損。
3.12 外傷後鼻出血;鼻骨線形骨折。
3.13 口腔粘膜破損,舌損傷。
3.14 涎腺其導管損傷。
3.15 外傷致使牙齒脫落或者牙齒缺損。
3.16 外傷致使牙齒松動2枚以上或三度松動1枚以上。
3.17 外傷致下頜關節活動受限。
3.18 頸部軟組織創口長度在lcm以上。
3.19 頸部皮膚擦傷,長度在5cm以上,面積在4cm2以上,或挫傷面積在2cm2以上。
4 軀幹部和會陰部損傷
4.1 軀幹部軟組織挫傷面積在15cm2以上,擦傷面積在20cm2以上,軀干皮下血腫。
4.2 軀干皮膚及皮下組織單個創口長度在1cm以上或者創口累計長度在1.5cm以上,刺創深達肌層。
4.3 肋骨一處單純性線性骨折;確證肋軟骨骨折。
4.4 女性乳房淺表損傷。
4.5 外傷後血尿。
4.6 會陰部軟組織挫傷。
4.7 會陰、陰囊、陰莖單純性創口。
4.8 陰囊、陰莖挫傷。
4.9 脊柱韌帶損傷。
4.10 損傷致孕婦先兆流產的。
5 四肢損傷
5.1 肢體軟組織挫傷面積在15cm2以上;擦傷面積在20cm2以上。
5.2 肢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創口長度在lcm以上,刺創深達肌層。
5.3 肢體關節、肌鍵損傷,伴有臨床體症。
5.4 手、足骨骨折。
5.5 外傷致指(趾)甲脫落,甲床暴露,甲床出血。
6 其他損傷
6.1 燒燙傷
6.1.1 軀干、四肢一度燒燙傷,面積在20cm2以上,或淺二度燒燙傷面積在4cm2以上;深二度燒傷。
6.1.2 面部一度燒燙傷,面積在10cm2以上;淺二度燒燙傷。
6.1.3 頸部一度燒燙傷面積在15cm2以上;淺二度燒燙傷面積在 2cm2。
6.1.4 燙傷達真皮層。
6.2 牙齒咬合致使皮膚破損。
6.3 損傷致異物存留體內。
6.4 其他物理、化學、生物因素所致的輕微損傷。參照相應條款。
未成年人損傷下限為本標准損傷的50%
以上是法律條款
我覺得教官打人應該還沒打到這個程度 我感覺把他告上法庭的成本比較高 程序也比較麻煩
如果對他不爽 就以被打身體不舒服為由 請半天假 讓他意識到打人對你的傷害
如果他拒絕你的請假 可以告訴父母或者老師 如果這樣還不同意請假的話 可以考慮採用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