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鈣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於軟組織

鈣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於軟組織

發布時間:2020-03-30 14:33:39

1、微量元素鈣有哪些生理作用?論述鈣的重要性和補鈣方法。

鈣在人體內的含量是比較多的,成人體內含鈣總量為1200~2000g,約為體重的2%左右。體內的鈣以兩種形式存在:99%以上的鈣與磷一起以羥基磷灰石的形式構成骨鹽,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約1%的鈣以離子形式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淮和血液中,統稱混溶鈣池。上述兩種鈣保持著動態平衡狀態。骨中的鈣不斷從破骨細胞中釋放,進入鈣池,而鈣池中的鈣離子則不斷沉積於成骨細胞中,形成新骨。兒童每天可沉積鈣150毫克。
「微量元素」,顧名思義含量甚微,是在人體中含量小於O.01%,僅占人體元素總量的O.05%,在適當的濃度下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一些無機元素。已被世界公認的維持機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有14種,即鐵、鋅、銅、碘、氟、錳、鈷、鉬、鎳、鉻、硅、錫、釩、硒。
體內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及疾病有密切的關系。因為微量元素有的是構成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物質,如血紅蛋白和細胞色素系統中的鐵,有的參與酶系統特異活化作用,有的參與激素和維生素的作用,還會影響核酸的代謝。若某種必需微量元素缺乏或過多,都會影響人體健康,發生疾病。例如鐵缺乏可發生缺鐵性貧血;碘缺乏會出現甲狀腺腫大和生克汀病(小孩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缺硒會引起克山病;缺鋅會出現生長停滯、生殖系統發育推遲、傷口難癒合等。

補鈣方法:http://.baidu.com/question/5299253.html

2、什麼是鈣離子

鈣離子是無機離子中存在最多的一種離子狀態(Ca2+),只有Ca2+才具有生理活性,所謂鈣離子又分為細胞內Ca2+和細胞外Ca2+兩種。人體中的鈣,約99%集中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常以游離或結合的離子狀態,存在於細胞外液、血液和軟組織中。

3、血樣報告中的 nCa . tCa . K . Na .cl 分別是指什麼?

血樣報告中的這些元素就是血液電解質分析結果,其中:

1、nCa是血清游離鈣離子 

人體中99%以上的鈣都以磷酸鈣或碳酸鈣的形式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存在於各種軟組織中,細胞外液鈣僅占總鈣量的0.1%。血液中的鈣含量非常少,主要以蛋白結合鈣、復合鈣(與陰離子結合的鈣)和游離鈣的形式存在。

鈣主要是通過飲食攝入的,食物中的鈣在小腸上段被吸收入血液。含鹼性過多的食物不利於鈣的吸收,而維生素D可促進鈣在小腸內的吸收。

鈣除參加構成骨骼和牙齒外,還可以影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肌及傳導系統的興奮性和節律性,參與肌肉的收縮和正常的傳導神經沖動,還是參與凝血過程的必需物質。

血鈣濃度通過骨骼、腎臟和腸道之間進行調節,同時,甲狀旁腺素(升高血鈣)、降鈣素(降低血鈣)和1,25-(OH)2D3參與調節,當骨骼和細胞外液鈣的動態平衡被破壞時,就呈現病態。

鈣離子測定是測定血清中離子狀態下的鈣元素。血清中與蛋白結合的鈣和離子鈣處於動態平衡中,受pH值影響較大。酸中毒時,總鈣無改變,離子鈣升高;鹼中毒時,離子鈣下降,此時即使總鈣未發生改變,病人也可出現抽搐。

2、tCa 是指血清總鈣離子 

血鈣幾乎全部存在於血漿中,分為離子鈣和結合鈣。大部分結合鈣以血清白蛋白(ALB)為載體,故血鈣受血清ALB影響較大。

臨床上實際測定的是血清總鈣,故未考慮到ALB對血鈣的影響。若血清ALB明顯降低,結合鈣相對減少,以致血清總鈣量出現降低。但因發揮生理作用的離子鈣不減少,不出現低血鈣症狀,所以要用校正公式測血鈣。

3、K是指鉀離子

鉀離子是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體內98%的鉀存在於細胞內。心肌和神經肌肉都需要有相對恆定的鉀離子濃度來維持正常的應激性。血清鉀過高時,對心肌有抑製作用,可使心跳在舒張期停止,血清鉀過低能使心肌興奮,可使心跳在收縮期停止。

血鉀對神經肌肉的作用與心肌相反。正常情況下,日常飲食中的鉀含量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不會出現缺鉀。鉀由腸道吸收後,約有30%由腎臟排泄,腎臟對鉀的排泄沒有限制,即使機體處於缺鉀狀態,腎臟仍繼續排鉀。

4、Na是指鈉離子

鈉在身體內有助血壓、神經、肌肉的正常運作。鈉是細胞外液中帶正電的主要離子,能夠參於水的代謝,保證體內水的平衡。鈉還可以維持體內酸和鹼的平衡。它是胰汁、膽汁、汗和淚水的組成成分。

5、cl是指氯離子

氯離子起著各種生理學作用。許多細胞中都有氯離子通道,它主要負責控制靜止期細胞的膜電位以及細胞體積。在膜系統中,特殊神經元里的氯離子可以調控甘氨酸和伽馬氨基丁酸的作用。

氯離子還與維持血液中的酸鹼平衡有關。腎是調節血液中氯離子含量的器官。氯離子轉運失調會導致一些病理學變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囊胞性纖維症,該病症由質膜上一個氯離子轉運蛋白CFTR的突變導致。

(3)鈣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於軟組織擴展資料:

臨床血液檢測可分為血液一般檢測、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測、骨髓細胞學檢測、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試驗。可以檢測出常見血液病的血液學持征。

血液檢測可以檢測出以下的一些內容: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

艾滋病病毒抗體

梅毒試驗

4、人體中的鈣和磷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人體中99%的鈣和86%的磷以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於骨和牙齒當中。其餘分布於體液和軟組織中,以溶解狀態存在。

5、人體的鈣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1)人體中的鈣在骨骼和牙齒中以_碳酸鈣形式存在?成年人缺少時會患_骨質疏鬆症。鈣在血液中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如果頷聯太低會出現抽搐現象.

6、鈣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鈣占人體重的1.5%一2%,總含量達1300克體。其中99%以羥磷灰石的狀態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以游離的或與蛋白質相結合的離子形式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與骨骼中的鈣維持著動態平衡。人體主要在小腸上部完成對鈣鹽的吸收。在普通膳食中,僅有20%一30%的鈣由小腸吸收並進入血液中。其餘將隨糞便、尿、汗液排出體外。維生素D的適當供給有利於鈣質的吸收。鈣的主要來源是奶和奶製品,其含量高且吸收率也高。發酵的酸奶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7、鈣對人體的重要性

8、鈣片的人體與鈣

鈣的必要攝取量鈣原本就存在於人體中60兆個細胞之中,是提供身體所有機能的重要營養素。也就是說,鈣質一旦不足,身體就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引起各種問題。由於鈣質是即使只有一些不足都會危急到生命安全的重要營養素,所以鈣質一旦不足,便會從骨胳中吸取。人體每天自汗水及尿液中排出體內鈣質,這些被消耗的鈣質也必須從每日攝取的營養中去補充,以達到身體鈣質的平衡,但由於鈣屬於不容易被吸收的營養素,所以是缺一不可的重要營養素。
幼兒 500毫克
成長期兒童 700 – 900毫克
生長發育青少年 1000-1500毫克
成年人 1000-1500毫克
妊婦 1500毫克 以上
授乳婦 1000-1500毫克
老年人 1500毫克以上
一般人都清楚鈣在確保強壯骨胳、牙齒與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性。鈣一旦不足,就會容易造成蛀牙、骨質疏鬆及骨胳軟化症、幼兒容易發育不良、容易造成腰痛及膝痛
鈣本來是以離子(ion)狀態存在的元素,離子(ion)在希臘語的意思是移動,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可知,鈣離子是一直在動而很不安定的物質,因此一定會跟其它元素結合,而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跟檸檬酸結合就是檸檬酸鈣,與碳酸結合時就是碳酸鈣,與乳酸結合就是乳酸鈣。像這樣鈣化合物要被吸收時,首先必須跟結合在一起的物質分開,回復原來的鈣離子狀態。
要提高鈣的吸收率,是不是容易離子化就很重要,優力鈣在200毫克的鈣含量的離子化率高達98.46%,因此才會有高吸收率結果出現。鈣除了是骨骼發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響身高外,還在體內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這些功能對維護機體的健康,保證正常生長發育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鈣能促進體內某些酶的活動,調節酶的活性作用;參與神經、肌肉的活動和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激素的分泌。血液的凝固、細胞粘附、肌肉的收縮活動也都需要鈣。鈣還具調節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腫、維持酸鹼平衡等作用。
人體對鈣的需要可以通過食物中獲得。但鈣在體內的吸收過程受眾多因素影響;如:膳食的成份、體內鈣及維生素d的狀態、生理狀態(包括生長、孕妊、哺乳、性別、年齡等)。應注意避免一些干擾鈣吸收的不利因素,創造有利於鈣吸收的條件,以使機體得到充分的鈣。從食物中補鈣以乳類及乳製品為好,因其含鈣量大,吸收率高,如100毫升牛奶中鈣含量達100毫克。膳食中的浮糖、維生素d及某些氨基酸則能明顯增加鈣的吸收。
鈣的推薦每日供給量標准如下:
從初生到10歲兒童600毫克,10~13歲800毫克,13~16歲1200毫克,16~l9歲1000毫克,成年男女600毫克,孕婦1500毫克,乳母2000毫克。青春期前兒童生長發育迅速,鈣的需要量也相對最大,可達成人需要量的2~4倍,要特別注意補充。
鈣的無機化合物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無機鹽
鈣的無機化合物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無機鹽。正常人體內鈣的含量為1200~1400克,約占人體重量的1.5%~2.0%, 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之中。另外,1%的鈣大多數呈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與骨鈣保持著動態平衡。機體內的鈣,一方面構成骨骼和牙齒,另一方面則可參與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影響各個器官組織的活動。
鈣與鎂、鉀、鈉等離子保持一定比例,使神經、肌肉保持正常的反應;鈣可以調節心臟搏動,保持心臟連續交替地收縮和舒張;鈣能維持肌肉的收縮和神經沖動的傳遞;鈣能刺激血小板,促使傷口上的血液凝結;在機體中,有許多種酶需要鈣的激活,才能顯示其活性。

9、鈣主要集中在什麼中,主要以什麼形式存在

鈣主要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約占總量的99%,其餘1%分布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鈣主要以晶體的形式存在在於骨骼和牙齒中。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無機鹽: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無機鹽。正常人體內鈣的含量為1200~1400克,約占人體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之中。

另外,1%的鈣大多數呈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與骨鈣保持著動態平衡。機體內的鈣,一方面構成骨骼和牙齒,另一方面則可參與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影響各個器官組織的活動。

(9)鈣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於軟組織擴展資料

缺鈣的危害

長期缺乏鈣營養會不知不覺地為老年人帶來許多疾病,實際上缺鈣本身就是一種代謝性疾病。

缺鈣首先是骨骼缺鈣,引起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以及各類骨折;另一方面是血液及細胞內的鈣含量增多,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結石、老年痴獃等病症。這種骨鈣減少、血鈣和細胞內鈣含量增加的現象,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基礎。

缺鈣還會給老年人帶來許多影響,會使人體產生食慾不振、、全身疲憊乏力、關節痛、便秘、心律紊亂、嗜睡、非節律抽搐、多尿、皮膚搔癢等症狀和體征。

正常成人每天進出體內的鈣、磷大致相等,稱為鈣、磷代謝平衡。嬰幼兒每日攝入的鈣、磷多於排出,稱為正鈣平衡。老年人由於攝入的鈣少於流失的 鈣,稱為負鈣平衡。

10、人體中的鈣主要以什麼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羥羥基磷酸鈣
人體中的鈣元素主要以【羥羥基磷酸鈣】晶體的形式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我們身體中的礦物質約占體重的5%,鈣約占體重的2%。身體的鈣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齒中,約占總量的99%,其餘1%分布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
http://ke.baidu.com/view/39101.htm#7

與鈣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於軟組織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