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注射過後不小心針尖戳破了自己的手,流了很多血
NHK : 不要太擔心...希望你也沒事...很久以前...我也試過1次...大約10多年前...也是嗎啡止痛針...針頭插在前臂內側的中間...但傷口只是紅腫...不管全身...還是傷口...都沒有任何水腫...但流血...也是流了很多...1滴1滴的滲出來...如果你的情況...持續沒有好轉...甚至還有変壞的趨勢...記得跟上級呈報...這也算是醫療事故...下1次...如果給使用過的針頭...外科儀器...醫療機械...或盛載葯品的玻璃瓶碎片等物品...刺傷或扎傷的時候...應該立刻擠壓傷口的血管...讓傷口附近的血液流出來...然後在流動水下...清洗傷口1分鍾或以上...讓依附在扎傷部位附近的病毒...或己經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清除...再用優碘用力擦拭3分鍾左右...最後...再用適當的葯品...包紮傷口...和徹底止血.........
2、怎樣處理肌肉注射後腫脹不消?
孩子病情嚴重時,在反復肌肉注射後易於出現硬結的腫物,因為肌肉注射在臀部外上1/4處,不能注射在肌肉豐富的部位,否則會損傷坐骨神經造成下肢運動障礙。而小孩子臀部外上1/4面積不大,反復注射如不能及時吸收就會形成硬結。硬結的形成與葯物是否易於吸收有關。如青黴素用苯甲醇作溶劑時疼痛輕,但易成硬結。注射用水溶解硬結少,但疼痛劇烈。改用利多卡因就既不硬結也少疼痛。長效青黴素油劑吸收慢,可每月肌注一次,另外這種葯易於引起無菌性膿腫,可見硬結而且有波動感。
出現硬塊,局部可出現炎症反應,還會發生組織壞死。小孩子可感到疼痛,也可出現發熱。因此,出現硬塊後應及時處理。
(1)熱敷。注射局部產生疼痛或剛出現硬塊時,可以及時熱敷。方法是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水溫50~60度,敷於硬塊部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鍾。同時局部輕揉,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葯液吸收。
如果硬塊有波動感或出現膿頭,不可再熱敷,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2)硫酸鎂溶液外敷。可用50%硫酸鎂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入搪瓷碗中,加熱水約10毫升,取2塊小毛巾或紗布,更替使用。先取一塊毛巾,擰干後敷在硬塊處,上面再用熱水袋壓住,5分鍾更換1次,連續15分鍾,每日3~4次。硫酸鎂溶液熱敷可使肌肉放鬆,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葯液吸收,使硬塊變軟,直至消失。
(3)艾葉煎水敷。艾葉即艾蒿,味苦辛,性溫,有理氣血、溫經止痛的效用。可用艾葉加水適量煎煮,溫後用毛巾浸濕熱敷。注意葯液不要下流,局部不要燙傷。每3~5分鍾換1次,每次熱敷30分鍾,每日2次。
(4)理療。可去醫院做理療,效果較好。
3、肌肉注射完以後針管裡面跟針眼流有很多血怎麼回事
肌肉注射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常規護理技術操作,如何正確掌握特殊患者肌肉注射的方法是臨床護士長期探討的內容之一,為了保證葯物的有效吸收,延長注射部位的使用,促進患者康復,我經過七個月臨床實踐探索,現總結出5種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1)嚴重水腫患者;(2)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3)肥胖患者;(4)兒童和消瘦患者;(5)其它(如大面積燒傷皮炎患者)[關鍵詞] 特殊患者;肌肉注射在治療疾病中,肌肉注射是臨床最常見的給葯途徑之一,掌握肌肉注射方法是護士們最基本技能。如何正確掌握特殊患者肌肉注射的方法是臨床護士長期探討的內容之一,為了保證葯物的有效吸收,延長注射部位的使用,促進患者康復,我經過七個月臨床實踐探索,現將幾種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總結如下。1.服務熱情周到 對待來診病人態度和藹,熱情接待,給病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取得合作。2.熟練掌握無痛注射技術注射前可給病人輕松交談,分散其注意力,使其肌肉鬆弛,易於進針。注射時要做到兩快一慢,即進針和拔針要快,推葯要慢。對刺激性強的葯物,針頭宜粗長些,且進針要深,否則易造成硬結和疼痛。如果同時注射幾種葯物,應先注射無刺激性的,再注射刺激性強的葯物,同時推葯速度宜更慢,以減輕疼痛。3.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1.1 嚴重水腫患者 該類患者肌肉注射應選用較長的針頭,要行深部注射,進針長度為針梗長的3/4,注射前先用左手將注射部位皮膚按壓,將水腫液推向一側後再進針,目的是讓穿刺點不在各層組織的同一位置, 注射後錯開的皮膚回到原來位置,以防止葯液和水腫液在拔針後反溢或外滲,注射後按壓數分鍾。(1)1.2 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該類患者的肌肉注射,應選用較細的針頭,目的是減少組織損傷,治療時(在無配伍禁忌情況下)盡量集中用葯,減少創傷次數,注射後拔針按壓至拿走棉簽後針眼無出血時為止。應特別注意的是按壓時不要揉擦針眼處,以免造成局部皮下滲血。1.3 肥胖患者 該類患者應選用較長的針頭,行深部注射,進針深度為針梗的2/3~3/4,因肥胖患者脂肪層較厚,應防止葯液注入脂肪組織影響葯物的吸收效果,避免局部出現紅腫現象。1.4 兒童和消瘦患者 注射應選用小型號的針頭,進針深度較常人稍淺;或者角度改在<90度而>45度,防止針頭刺到骨骼,避免出現彎針、折針現象,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影響葯物的吸收和治療效果。尚不能行走的幼兒 因其臀部肌肉尚未發育好,不宜在臀大肌處進行注射,可選用臀中肌、臀小肌處注射。3歲以下不配合的幼兒注射時速度宜快,以防因哭鬧、肌肉緊張引起彎針、斷針現象。(2)1.5 其它 如大面積燒傷皮炎患者,注射時不能在發炎、化膿感染、瘢痕、硬結、創面等處進行。對需做長期肌肉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應交替更換,並用細長針頭,以避免和減少硬結的發生。對青黴素等宜產生硬結的葯物注射後,可選用熱水袋熱敷和土豆片貼敷。長期肌肉注射患者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否則經多次注射葯液後,臀部肌肉纖維變性,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瘢痕組織,引起肌肉痙攣 。(3)4.結論對特殊患者肌肉注射只要正確掌握適合於疾病的相應方法,就能避免葯液反溢、外滲或局部紅腫現象的產生與硬結的形成,也能避免組織和骨骼損傷,有利於葯液的充分吸收,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從而提高護理技能和服務質量。
4、肌肉注射會導致環形軟組織膨出嗎
不會。只有有氧運動過度才會導致肌肉流失的,過度無氧只會給肌肉帶來更深的損傷而已。
5、深部肌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區別
深部肌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區別在於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採用不同長度的針頭,但葯物均注射在肌肉內。
一般的患者可進行肌肉注射;對於嚴重水腫患者、肥胖患者就要用較長的針頭,進行深部肌肉注射;兒童和消瘦患者,注射應選用小型號的針頭,進針深度較常人稍淺,或者角度改在<90度而>45度。皮下注射適用於葯物皮試。
6、腰椎間盤突出,打針後,後腰部出現水腫
這些葯沒多大的用處,鑒於你的體征:你的L5/S1間盤突出應該比較明顯,神經症狀也很明顯,這種病吃葯輸液只能緩解症狀,不能根治,建議去大點的醫院做個MRI看看是否需要手術!滿意請支持
7、摔傷後腫了肌肉注射好還是打吊針好
這種損傷一般都用不著這些,扎針幹嘛呀,沒有什麼治療意義。
如果僅僅是軟組織損傷,
正規治療應該是:吃葯、噴葯,嚴格控制患肢運動。
休息2周。
雲南白葯(粉)口服,雲南白葯氣霧劑外用。其他的氣霧劑也可以選擇。
受傷後的48小時內冷敷,48小時以後改熱敷。
千萬不能揉。
一般是2 周左右即可癒合。
最好是去醫院詳細檢查一下,拍張片子看看是否有輕微的骨折。如果不幸中獎了,就要進入骨折的治療程序了。
冷敷是用碎冰塊敷於患處,而不是用涼水泡。
8、打針💉打腫了怎麼辦?
依據患者打針打腫的程度不同,所採取的處理方法也有所差別。一、如果患者打針伴有局部的滲漏,引起輕度的腫脹,此時盡快給予患者更換輸液部位,腫脹部位持續外敷50%硫酸鎂和金黃散軟膏,可減少局部組織滲出,促進腫脹組織的較快吸收,大部分病人1-2天後局部的腫脹可自行吸收。二、若打針處軟組織腫脹比較明顯,伴有皮溫升高,明顯疼痛等急性血管炎的表現,此時單純外敷葯物常無法完全緩解疼痛症狀,建議患者口服邁之靈、腫痛安,同時靜脈給予頭孢類抗生素抗感染治療,來改善腫脹的症狀,需要5-7天靜脈炎症控制後,打針的腫脹可緩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