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挫傷了冷水

軟組織挫傷了冷水

發布時間:2020-03-28 15:39:29

1、摔傷十多天了,可以用冷水泡摔傷的地方嗎?沒破皮,軟組織損傷

當時摔到的時候應該冷敷可以消腫,現在你摔傷十幾天了,應該熱敷才能活血化瘀了

2、我軟組織挫傷已經7、8年了,記得前兩年去仁濟醫院掛骨科專家號,然後讓我去拍片子,骨頭沒有問題

這是當初沒有痊癒的後遺症,一般難以根治,若遇天氣變化或勞累時會疼,可以用馬桑根(一種植物的根)砸碎加入白酒包敷可有效根治復發,7、8年後的現在能緩解疼痛,平時宜避免勞作過度,忌冷水,連續包敷60天後即可。這個土辦法真的挺有效,可試試。

3、軟組織損傷是用冷水泡腳還是熱水泡腳

不能泡腳,會腫得更厲害

4、腰部軟組織損傷多長時間能好?能正常運動?

應該在傷後制動4周左右,這是治療的關鍵。

在沒有嚴格制動的情況下,腫脹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活動多了以後會有些不適症狀。現在可以採用保護,晚上休息的時候受傷下方墊枕頭,還可以用點葯物外敷。這樣症狀會有所減輕,但是需要時間。

因此,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時,應該嚴格制動休息。

正常1-3禮拜輕微活動看個體,一個月運動,10個禮拜左右完全康復。。俗語: 傷筋動骨100天

軟組織傷後24小時內一般不應該搽跌打葯,如果無外傷出血,一兩天之類的話治療方法是冷敷,可以用冷水浸濕毛巾後濕敷,也可以將挫傷處局部浸在冷水或自來水中20分鍾,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縮,組織水腫消退,起到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5、腳崴後用涼水還是熱水洗腳?

踝關節扭傷,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未經正確良好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治療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在損傷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小時之內,如果使用紅花油塗抹揉搓,就會加重損傷部位的血液滲出,加重腫脹,所以使用紅花油一定要在發生損傷24小時之後,同時對於皮膚破潰或者過敏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急性期不能按摩。急性損傷的可以按壓陽陵泉穴位減輕疼痛。腳踝崴傷,如果拍片骨頭沒有問題,只是輕微扭傷的話,一般用些雲南白葯、消腫止痛精、紅花油之類的活血化瘀葯物,一般休息10多天後就可恢復正常的生活,如果扭傷半個月還有腫痛現象,這可以考慮為韌帶、軟骨有損傷,韌帶、軟骨屬於軟組織,軟組織損傷後自身是很難修復的,而且在X光片下很難發現,單靠靜養自身恢復或是用些活血化瘀葯物都是很難達到修復目的,就算養上100天也是達不到修復目的。 對於軟組織損傷修復,目前在整個世界上在西醫方面,對軟組織損傷修復仍然沒什麼好的方法,一般都是開些活血化瘀葯物讓病人回家靜養恢復或是鍛煉恢復,這些方法根本達不到修復目的。要想徹底修復軟組織損傷,目前唯有中國中醫才有希望,建議選擇傳統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到好的葯物,軟組織損傷早期一個月內治療,大約3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治癒率在95%以上,超出三個月以上的損傷,屬於難治范圍,治療比較麻煩。軟組織損傷建議越早治療越好,時間耽誤越久越難治,未治療前飲食忌吃鯉魚、牛肉、酸筍、姜等,不建議過多活動,更不能強行鍛煉,以免加重軟組織的損傷。

6、如何處理急性軟組織損傷

最近,本人在工作中遇到幾例急性軟組織損傷後的病人由於早期處理不當,造成損傷處腫脹明顯、疼痛劇烈,徒增了痛苦,延長了病程,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為了普及軟組織損傷的正確處理措施,特寫下此文。原因及症狀:急性軟組織損傷多見於運動後,多因運動前准備工作不充分、不正確;運動量過大(特別是局部運動負荷過大);身體機能狀態不佳,動作協調性差等原因而造成。急性軟組織損傷分閉合性損傷(包括扭傷和挫傷)和開放性損傷兩類,在傷後48小時內為急性損傷早期,損傷的軟組織局部可有疼痛、腫脹、壓痛和活動受限。處理措施:一、急性閉合性損傷早期不能熱敷和推拿,可採取以下措施:1、局部冷敷(冷水、冰袋冷敷或雲南白葯製冷液噴霧)以減少組織滲血和炎症反應,並有預防腫脹的作用;2、抬高患肢及限制活動,以減輕局部充血、腫脹,並有止血與止痛作用;3、傷後48小時不再繼續冷敷,可口服雲南白葯、跌打丸或其他活血化瘀中成葯,用葯約一周左右,也可局部貼傷濕止痛膏;4、有血腫形成者先加壓包紮,在傷後48小時後可試行消毒後穿刺抽血,抽血後再加壓包紮(應有醫生處理);5、疼痛劇烈者可行間動電療或中頻脈沖電療,24小時以後為促進組織的再生修復及血腫的吸收可用超短波、輻射熱或電腦中頻治療以消炎、消腫、止痛。二、急性開放性損傷早期,首先根據損傷的不同部位選擇適宜的止血方法,迅速進行正確的止血和包紮,並抬高患肢。對於小創口對合良好,經消毒後適當包紮。可口服消炎葯預防感染。專業提示:軟組織損傷後的關鍵是早期冷敷、抬高患肢及限制活動。

7、軟組織受傷該怎麼辦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

日常生活中由於受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損傷,如扭傷、運動損傷多數屬於軟組織損傷,當我們因患傷痛而到醫院就診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講這是軟組織損傷。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呢?它是骨科最多見的疾病。軟組織的范圍,包括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鍵、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和神經、血管等。上述組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強力撞擊、扭轉、牽拉、壓迫,或者因為體質薄弱,勞累過度等各種原因導致損傷,都稱為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的常見表現】

在軟組織損傷發生後,主要的表現是: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多數早期症狀為疼痛劇烈,局部迅速腫脹,在2-3天內瘀聚凝結,功能障礙。中期受傷3-4天後,瘀血漸化,腫脹開始消退,瘀斑轉為青紫,皮膚溫熱,疼痛漸減。 後期重症傷筋2周後,瘀腫大部分消退瘀斑轉為黃褐色,疼痛不明顯,功能輕度障礙,此種殘余症狀,經3-5周消失,功能可恢復。

所以軟組織損傷不可在疼痛緩解後過早運動和負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結束。

【軟組織損傷處理的4個「3」步驟】

第一步:緊急處理,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

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是極其重要的時期。這段時間需要對損傷進行評估,選擇正確的處理手段,減小損失程度,防止損傷進一步的惡化。

處理方法—「stop」處理,首先讓傷者停止活動,保持靜止狀態(stop);然後詢問傷者一些問題,關於現在的疼痛感覺、身體狀況、受傷部位是否是重復受傷等(talk);繼而觀察傷者的受傷部位是否腫脹、流血、有無骨折發生等(observe);最後讓傷員保持當時的姿勢,不要亂動,等待救治(prevent)。

第二步:緊急治療,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天內

第一步過後,就需要對傷者進行緊急的治療,一般採用「rice」的治療方法。

首先,讓傷者原地休息,並讓其放鬆肌肉放鬆心態,緩解傷者的緊張情緒(rest);然後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通常用袋裝碎冰效果最好,大冰塊、冷凍的食物也可以,直接用冷水淋浴也比不做任何處理更好,但是要用濕毛巾裹住冰塊,以免直接接觸皮膚發生凍傷,冷敷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採用1個小時冰敷2次,每次3-5分鍾,在24-48小時內,每2個小時冰敷10分鍾(ice);繼而用綳帶進行加壓包紮,緊急情況也可以使用衣服繩子,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止血和消腫,第二是對受傷部位起到了支撐作用(compression);最後盡可能抬高受傷部位,使之超過心臟的高度(elevation)。

第三步:損傷康復,適用於損傷後的3周

去除瘢痕組織,肌肉和韌帶等其他軟組織的損傷都是瘢痕組織進行修復的,但是未癒合的瘢痕組織是軟組織反復受傷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去除瘢痕組織,一般採用兩個治療手段,第一個是增加損傷部位的血液供給量,採用超生療法和熱療法;第二個是對深層次組織進行按摩,順著肌纖維走向,集中力量直接按摩痛點,手指盡量往深處按摩。

主動恢復,對運動員進行適量的運動去加速恢復過程,目的是恢復損傷後失去的運動素質,要注重對關節活動幅度、受傷部位的力量、平衡和本體感覺的訓練,但是注意以上練習均發生在受傷部位無痛的狀態下,練習強度循序漸進。

第四步:損傷強化,適用於損傷後的3個月

如果能堅持不懈的完成以上康復任務,那麼大部分損傷的軟組織已經完全癒合了,所以進一步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此後的任務是找出導致損傷發生的潛在原因並進行強化訓練,遠離致病因子,養成正確的動作模式,加強動力鏈的鞏固。

8、手腕受傷了用冷水還是熱水附?

轉「公子姓肖」的貼子,我感到很專業,希望借簽!

====================熱敷========================
熱敷是一種簡便實用的治療疾病的方法。熱使皮膚的血管擴張,如果全身皮膚都充滿血液的話,身體內1/2到2/3的血液都會積存在皮膚內。
所以當熱傳到皮膚內的血液時,就會很快將熱傳送到身體的其它各部分,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血內氧的含量增加,機體代謝率也隨之加快,因而能促進局部炎症的吸收。
熱敷後肌肉內的廢物也會被加快排除而減輕疲勞,防止痙攣使肌肉變得鬆弛而舒適。因此很多家庭都利用熱敷來治療疾病,去除疲勞。

疏鬆組織,外傷易致血腫,解除眼部疲勞,熱敷必須在傷後1~2天才能進行
=======================冷敷====================
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減輕疼痛,緩解症狀,有降溫、止血、鎮痛和消腫的作用。

拉傷扭傷,軟組織挫傷時,冷敷必須在受傷後24小時內進行
------------------------
綜上所述,冷敷熱敷可以用在同一種受傷的情況下,只時時間范圍不同而已!我找了一些冷敷熱敷的方法,供參考
------------------------
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濕」兩種:

①乾冷敷法。在橡膠製成的冰袋[或橡膠手套等代用品)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緊袋口後,在冰袋與皮膚之間用毛巾、布套等隔開。冷敷的間隔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每次敷20分鍾,每日可效多次
②濕冷敷法。用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則放入冰塊,沒有冰則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輪流取出擰至半干後敷於患部。4~5分鍾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鍾,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傷的是手或腳,也可以直接把受傷的手或腳泡在冷水裡,每次不要超過15分鍾。

熱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濕」兩種:

一是乾熱敷法。這是用熱水袋熱敷的方法:將60攝氏度~70攝氏度的熱水灌滿熱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氣體,旋緊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將熱水袋裝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於患部,一般每次熱敷20~30分鍾,每日3~4次。如無熱水袋,亦可用金屬水壺(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熱的食鹽或米或沙子裝入布袋來代替。
二是濕熱敷法。事先把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輪流取出並擰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側測試其溫度是否適當(必須不燙時才能敷於患部),上面再蓋以棉墊,以免熱氣散失,大約每5分鍾更換一次,總計20~30分鍾。每日可敷3~4次。
參考資料:轉「公子姓肖」的貼子,我感到很專業,希望借簽!

與軟組織挫傷了冷水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