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臀部軟組織腫脹小腹部微疼

臀部軟組織腫脹小腹部微疼

發布時間:2020-03-24 07:24:19

1、最近屁股有輕微疼痛感

你上班是坐著的嗎?
上班族切莫「坐」以待斃!
•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坐著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坐著雖然舒服,但不利健康。研究表明,久坐可引起以下18種病症:頸椎病、腰椎病、食慾不振……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發布的一個報告表明,每年有200多萬人死於久坐引發的心臟病、糖尿病等。因此,為了健康,千萬不要「坐」以待斃。
1.頸椎病
原因:
頸椎病的根源是頸椎間盤退行變性後,椎間盤松動,繼而壓迫神經根、脊髓或椎動脈而引起的各種症狀。長期不良的坐姿或長久停留在電腦前,最容易造成頸項肌的疲勞,引起頸肩痛、項肌痙攣,甚至出現頭暈目眩;久而久之,勢必在成年之後過早地出現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導致頸椎病。
對策:
操作電腦時要保持正確坐姿:請確保坐著時整個腳掌著地。使用讓您的腳部平穩著地的可調節工作台、椅子,或者使用腳墊。如果使用腳墊,請確保腳墊寬度足夠使腿可以在工作區內自由活動。經常伸展腿部並改變腿的姿勢。要經常站起來離開工作台稍微走動和經常改變腿部的位置,使人整個放鬆一下。注意不要將箱子或其他物品放置在桌下,這樣會限制腿部的活動空間。
2.腰椎病
原因:
由於長期久坐,或者有的坐姿不良,或總是固定一個姿勢而使得腰部軟組織長久處於張力狀態,軟組織缺血,而產生腰肌勞損。
對策:
要盡量減少坐的時間,或坐一會兒變動一下姿勢、站起來活動一下,中途可做一下腰部按摩。

3.尾骨受傷
原因:
你是否經常感到臀部尾骨隱隱作痛,有時接連兩三天都令你坐立難安?請別忽視這樣的症狀,這是女性易患的疾病——尾骨受傷。尾骨疼痛的症狀包括臀部尾骨附近有壓痛點或腿痛現象,范圍包括尾骨、提肛肌及周圍的軟組織等。長久坐姿不正確,壓迫尾骨神經,即可造成尾骨受傷而疼痛。
對策:
平時保持良好的坐姿,減輕對脊椎的壓迫,多運動,可減少尾骨受傷的機會。
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重要的是盡量減少或避免患處承受壓力,平常坐的時候,可在椅子上擺個類似救生圈的減壓坐墊,減輕患處的壓力。這種中空設計的坐墊,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壓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在家裡,應經常熱敷患處,或讓中醫用超聲波治療,加強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療效。
4.屁股「生繭」
原因:
屁股「生繭」 即臀部長出硬疙瘩,並隱隱作痛,即坐骨結節性囊腫。原來,人體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構成的,其中坐骨是構成骨盆的重要組成部分,坐骨可分為上下兩個分支,兩支骨會合處即坐骨結節。當人採取坐位姿勢時,坐骨結節恰好與凳面接觸。在坐骨結節的頂端長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體,以減少組織間的摩擦與受壓。然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滑囊也隨之發生了退行性改變,液體分泌減少。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或有盤腿久坐的習慣,容易使坐骨結節與坐凳「硬碰硬」。還有長期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創傷,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而這種滑囊炎大多發生在一側坐骨上,這可能與坐力的不平衡有關。滑囊炎發生之後,囊內充血、腫脹、漿液性滲出物增多,遷延日久積液就會變得粘稠、混濁、纖維素沉著而發生粘連。這時,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後,形成了囊腫。
對策:
改善坐具。平時如果習慣於坐木椅、硬板凳者,可改坐藤椅或沙發,也可在硬質坐具上放置較厚的海綿墊、布墊,能夠減輕硬質坐具對坐骨結節的摩擦與對抗力。
5.肌肉酸痛
原因:
人體內的億萬細胞要靠血的運輸來完成其新陳代謝功能,久坐可使體內攜氧血液量減少,氧分壓降低和攜二氧化碳血液量增多,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引起肌肉酸痛、僵硬、萎縮。
對策:
醫學專家建議,凡因工作需要久坐的人,一次不要連續超過8小時,工作中每隔2小時應進行一次約10分鍾的活動,或自由走動、或做操等。
6.食慾不振
原因:
久坐缺乏全身運動,會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日久就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飽脹等症狀。
久坐不動者每日正常攝入的食物,聚積於胃腸,使胃腸負荷加重,長時間緊張蠕動也得不到緩和,長此以往可致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穿孔及出血等慢性難愈頑症。
對策:
培養「植物化」飲食習慣。多吃如干豆類,海藻類,地下根(莖)類,新鮮蔬菜及時令水果等。所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通過的時間,使食物中所含有害物質解除腸黏膜的機會減少,還可吸附帶走部分有害物質,減少毒害。
7.心功能減弱
原因:
久坐不動血液循環減緩,人體對心臟工作量的需求隨之減少,血液循環減慢,日久則會使心臟機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縮,易患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對策:
可做「擴胸運動」,方法:每坐一兩個小時後,站起來,雙臂展開,做擴胸活動。每次舒展胸部三五分鍾。做「擴胸運動」的次數、強度和頻率,應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而定。
8.記憶力下降
原因:
久坐不動,血液循環減緩,則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傷神損腦,產生精神厭抑,表現為體倦神疲,精神萎靡,哈欠連天。若突然站起,還會出現頭暈眼花等症狀。久坐思慮耗血傷陰,老年人則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若陰虛心火內生,還會引發五心煩熱,以及牙痛、咽干、耳鳴、便秘等症。
對策:
為了你的身心健康,不要久坐下棋,玩麻將,老年人更不可久坐家中閉門不出。
9.痔瘡
原因:
久坐者,血液循環減慢,使身體內靜脈迴流受阻,直腸肛管靜脈容易出現擴張。血液淤積後,致使靜脈曲張,並可能患痔瘡,發生肛門疼痛、流血甚至便血等現象,長此下去則會導致貧血。
對策:
進行熱水坐浴。坐浴時水溫不宜高,以30℃~40℃為宜。坐浴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鍾即可。早晚各坐浴一次。可在熱水中加入少量鹽,水面不低於會陰部。
10.便秘
原因:
李女士是某公司部門負責人,椅子是她最親密的夥伴,通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最近,李女士發覺自己的臉色明顯不好,3到4天才排一次大便。到醫院檢查才知是患上了便秘。醫生解釋說,女性腹肌天生較弱,送便排出的力量小,因此久坐很容易出現便秘。
對策:
做到經常空腹飲水,工作時間每隔1~2個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同時,多食高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玉米、芹菜等。

2、老感覺臀部有下墜感,小腹也總是疼痛,去做婦科檢查沒什麼毛病

首先,你流了一年了,應該不是上次流產的問題。
其次,你婦科檢查沒什麼毛病,應該也沒問題,但你檢查的是否徹底呢,B超加白帶都查了么?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周圍貌似沒聽過懷孕臀部疼 ,是小肚子疼痛到是很多。所以我建議你最好做個別的檢查,也許不是婦科引起的,而是別的關節。
以上是我的建議,最關鍵的是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去醫院仔細看看才重要哦!

3、我拍打臀部震動的時候小腹會很痛是什麼原因

多大了?

4、我左邊大腿根部和小腹之間有隱隱約約的疼痛感怎麼了?

你描述的情況是精索靜脈曲張的症狀,一般是由於包皮長不衛生和縱欲或者手淫頻繁加下焦濕熱共同導致的,由於下焦存在濕熱瘀滯所以還有脾胃虛中氣不足等問題。
有包皮就不衛生容易藏細菌滋生感染尿路和前列腺以及泌尿系其他地方,睾丸附睾精索時間長都容易被感染,還是割了衛生的多,對了,你的情況應該還有前列腺炎,脾胃虛一般是大便不成型,中氣不足的病號大便久蹲,下焦有濕熱最明顯的就是陰囊潮濕,上焦乾燥等,中氣不足則臟器下垂,濕熱也容易下注於下焦產生瘀滯,導致經絡不通造成充血問題導致的腫脹和偶爾刺痛等問題,手淫頻繁或者其他原因頻繁性刺激就會導致頻繁的充血加重瘀滯不通的地方憋出問題譬如精索靜脈的曲張形成就是充血加瘀滯加感染共同造成的多了解就會更明白!中度以下的肯定不會有很誇張的外部形變你的或許輕。
多了解自然就會明白,希望對你有幫助!

5、臀部疼痛,不知道為什麼,請專家作答,求解脫

這種情況,多屬中醫痹症范疇,是損傷引起經脈痹阻,濕濁流注關節所致。傷後關節內積血積液,瘀而化熱,濕熱相持,使關節發熱腫脹,筋肉拘攣,關節活動障礙。
受傷後肌肉、筋膜、肌健、韌帶、關節囊滑膜、關節軟骨等組織的經脈隨之受傷,氣血不暢,故疼痛跛行。正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所說的:「若素受風寒濕氣,再遇跌打損傷,瘀血凝結,腫硬筋翻,足不能直行。」
風寒侵襲加外傷可導致筋強(血癌凝結,僵硬強直),筋結(氣血凝滯,局部腫脹結塊),筋阻(癌血阻滯,組織痙攣或變性),筋萎(肌筋功能減弱,萎軟無力),筋柔(關節松遲乏力)。所以治療應著重辨證施治,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急性損傷初期,多有瘀血內阻,濕熱下注,治療應以活血利濕為則。

因為是冬天開始的,所以斷定多多少少會有風寒侵襲!

中葯內服:自擬活血利濕通絡湯:葯用益母草15g、地龍9g、黃柏9g、柴胡9g、赤芍12g、白芍12g、川牛膝15g、青風藤15g、忍冬藤15g、雞血藤15g、茯苓10g、意苡仁30g。急性創傷關節內積液積血腫脹者,在利濕的基礎上重用活血之品,可加桃仁6g、紅花6g、當歸9g;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者,加金銀花15g、公英9g、地丁9g

慢性損傷挾風濕者加羌活6g、獨活6g、防風6g。上葯加水200~300ml,浸泡30分鍾,武火煮沸,文火煎20~30分鍾,濾出葯渣,每日1劑,分2次或少量多次溫服,7日為一療程。

中葯熏洗:上葯渣再加水煎至沸後,先用熱氣熏蒸患處,待水溫適可後可坐浴,用葯液及葯渣浸泡患處,或用紗布浸葯液擦洗,注意勿燙傷皮膚。每日2次,每次30分鍾,7天為一療程。

6、腰臀部軟組織損傷10天了怎麼還這么疼

軟組織損傷,肌肉疼痛腫脹,用治療骨傷軟組織損傷的接骨散外敷治療,它舒筋活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解決問題,療效顯著。

7、下腹微疼,但是婦科查了沒問題,會是什麼病呢

你還算幸運,我是一個地道的婦產科醫生,我在門診看過很多病號,下班後總想在網路上開個門診,所以想先解決一些問題,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上面的網友還算比較細心的替你搜索一些醫學知識,我估計真正的婦產科醫生未必有幾個,所以需要你從中條挑選知識,自己判斷,是有一定難度的。你千萬不要將其中的許多症狀與自己聯系起來,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一般女性都比較敏感,很容易想想一些,本來沒病反而成了病人,

一般婦科病多與有不潔性生活的女性結緣,你既然是處女,婦科病與你還很遙遠,尤其是婦科炎症,同時也提醒你,以後若有性生活一定要注意衛生,這是現在許多女性經常來醫院的原因。

從你的表現是闌尾炎的可能性很小,闌尾炎多是右下腹痛,一開始是從上腹開始逐漸轉移到右下腹的,即所謂的轉移性右下腹痛,和發熱等等。

再有你上廁所的事,正常人不都是「晚上起不來夜,都是早上憋醒了上廁所」每晚只解0到1次小便,如果解多次,一般是有問題,所以你盡管放鬆,不要太注意這些。

下腹中心一般是膀胱與輸尿管,及子宮輸卵管,

你有尿路感染病史,尿道口有點不適,偶爾刺撓,下腹墜痛,最近精神不好。根據這些表現,我診斷你是泌尿系有點情況,但不要緊張,這是我一直強調的,因為精神因素很重要,

你可以掛泌尿內科,

我的建議是:1 放鬆放鬆再放鬆
2 多喝水,勤解小便以沖洗泌尿系
3 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但最好不要用葯物,
4最好先不用葯,
5 接受我的意見,

如果有問題隨時與我聯系,我會讓你以最好的方法治療。

今天看了你問題的補充,我發表如下看法:

1 你太關心你的身體,這是女性的特點。
2 yindi那塊不舒服與你的盆腔不舒服有關系的。
3總起來說,你的盆腔是有點問題的。
4B超一般查不出盆腔的炎症,除非已形成盆腔包塊。也就是說B超正常不代表盆腔正常,
5 但我還是強調精神因素在女性盆腔疾病中的決定作用。如果你這樣的緊張,拿出200分來徵求別人的意見,是不利你恢復的。給你答案的人未必適合你,更不要說那些費勁心思為你找答案的人的水平了,我沒有貶低別人的意思,只是讓你從眾多的有意的知識中尋找出有利你恢復信息。
6從現在開始放下包袱,輕松上陣,工作要盡量降低工作量,生活盡量規律,早飯要吃,特別強調的是加強體育鍛煉是萬能的治療。

8、感染屁股腫脹,感覺肌肉疼痛,應該怎麼辦

對於你這種情況可能是坐姿不正引起坐骨神經痛導致屁股酸痛,如果過度使用臀部會使得支持臀部的肌肉和肌腱勞損而發炎,引起屁股酸痛。

建議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原因後針對性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糾正自己的坐姿,最好在辦公椅上放一個小靠墊,每工作1小時就應該起來走動一下,放鬆一下頸椎和腰椎。

其實最有可能就是髖關節的問題,只要注意休息就可以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不信可以到醫院拍個片子看看。

按理不會是打針的原因,打針疼不了幾個月,建議先注意休息一段時間,真不行的話還是去拍個片子看看.

9、臀部肌肉腫脹,部分受累

冷敷。使受傷區域麻木可減輕疼痛。冷敷同時收縮血管,限制對受傷處的供血,減輕腫脹,同時還可減輕肌肉痙攣。如果某個區域運動時疼痛,或運動後腫脹,可使用冰塊。最好是受傷之後每兩小時用一個冰袋冷敷大約15分鍾。對於一般性的不適,每天用一個冰袋敷2——3次。如果覺得太冷,可在冰袋和皮膚之間放一塊毛巾。熱敷。一般在受傷的後期,通常4到5天後用熱敷。熱敷可加速局部區域的供血,把治癒細胞帶到傷處,舒緩緊張的肌肉。每天可多次用蒸汽、熱毛巾或微波加熱的暖袋進行治療,每次10——15分鍾。為了防止太熱,可用毛巾或衣物蓋在熱源與皮膚之間,但不要睡在電熱毯上。這是最好的方法謝謝採納

10、臀部以下的部位酸痛是什麼病?

可能是髂骨筋膜炎

筋膜炎多見於成年人和老年人,以下腰背部為好發部位,多發於豎脊肌,也稱為脊旁肌筋膜綜合征。發病前多有受傷、勞累、風寒濕或動作不協調史。

臨床表現:以下腰背疼痛為主,常為隱痛、酸痛或脹痛,急性者發病迅速,痛重者伴肌痙攣,活動受限,咳嗽時可伴隨局部脹痛,疼痛可只限於局部,也可向臀部及大腿後部放射,但不過膝,痛的范圍與激痛點的敏感度有關,敏感度越高,痛劇且范圍廣。痛可持續數周或數月自愈或轉為慢性,慢性者起病隱漸,疼痛時輕時重,或晨起痛重,活動後痛輕,但勞累後重,久坐久立或改換體位時疼痛加重。體檢時,急性或疼痛嚴重者,病人可處於強迫體位,腰背僵直,行動拘謹,甚至不敢活動,可找到局限性的痛敏點和觸出痙攣肌肉,慢性期能摸出較硬的筋膜結或條索狀筋膜束,患者自覺有麻木等異常感覺,但檢查時無感覺障礙,健反射正常,化驗檢查和x線檢查均無特殊變化。

治療方法:
1、注意腰背部防潮、防寒;定時做腰背部體操鍛煉,如廣播操、太極拳等;患者應學習做自我按摩活動,以舒筋活血,調整局部代謝;
2、床鋪應經常日曬,防止潮濕;
3、口服一些抗風濕及消炎止痛類中西葯物;
4、嚴重者可行神經阻滯治療。

老年腰腿痛患者與枕頭
市場上銷售的枕頭種類繁多,形狀各異,枕頭內質軟硬不同。但對於老年腰腿痛患者來說,應該選用蕎麥皮、蒲絨、木棉、綠豆殼等較硬一些的東西作為枕頭的填充物。可使枕頭硬度適宜,高度以頭頸部壓下後與自己的拳頭高度相等或略低為宜,形狀為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最佳。因為,枕頭是維持人體卧位時,脊柱特別是頸椎和腰椎正常位置的重要工具,也就是維持人體本身的自然曲線。假若枕頭過高,可在引起頸椎前屈的同時,還使腰背部肌肉處於高張力狀態,從而使腰椎的生理前凸變直或消失,使腰背部軟組織出現勞損,椎間關節內壓力增高,還會導致髓核後凸,或凸出加重。若枕頭過低或不用枕頭,則頸椎前凸屈度過大,脊柱無法保持正常狀態,使脊柱椎體增加不合理的負擔。看來高枕並非無憂,所以,枕頭使用選擇不當,也可產生或加重腰背疼痛。

四季變化與老年腰腿痛
春季:春季為多風的季節,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且善行而數變",意為風邪是外感致痛因素,且致病有遊走竄行的特點,疼痛不僅僅局限於腰腿部,還同時伴有全身的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症狀。

夏季:夏季暑熱時,氣候潮濕,氣壓偏低,濕邪重濁且黏滯,濕邪致病後多見身重、四肢無力、關節酸痛等症狀,又稱為"濕痹"。我們平時所說的神經痛或軟組織勞損,實際上是神經、肌肉、健鞘、韌帶等的無菌性炎症,腫脹,刺激神經末梢所致。一到陰雨天氣,身體內的某些體液因素發生改變,導致這種炎性腫脹和滲出加重,因而疼痛加劇,所以老年人容易在陰雨天發生腰背酸痛。

秋季:秋風來臨,寒氣越來越近,不注意及時增添衣被,導致肢體屈伸不利,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使肌肉組織經脈氣血凝閉阻滯,導致局部營養及循環障礙,尤其是晚秋,環境對腰腿痛患者更為不利,常常導致腰痛的急性發作。

冬季:冬天的氣候寒冷,可以使血管收縮。微循環的改變,使肌肉、韌帶、筋膜組織缺血,腰腎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肌肉功能因局部血管收縮,處於激惹狀態,稍有不慎就會加重腰背疼痛。

所以,掌握四季變化情況,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及潮濕,平時注意鍛煉身體,既可預防腰肌勞損,又可緩解老年人的腰背疼痛。

臀中肌綜合征與腰腿痛
臀中肌綜合征為發生於臀中肌的肌筋膜炎,臀中肌位於髂骨翼外側,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後1/3肌束為羽翼狀,在下端集中成短健止於大轉子外面及其後上角,為主要的髖關節外展肌,並參與外旋及伸髖關節。站立時可穩定骨盆,從而穩定軀干,特別在步行中單是著地期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的軀幹活動如彎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易產生勞損,尤其是突然改變體位時,更易損傷。臨床表現為腰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動時皆痛,勞累、陰涼時加重,有一半的患者感到大腿擴散痛,少數可感小腿不適,有的患者感到肢體麻、冷和蟻走感,症狀為慢性發作。體檢時,可發現臀中肌有壓痛點,可有痛性筋束,壓痛點可為一個或多個,可出現在臀中肌前、中、後部。按壓激痛點時可出現局部及擴散區痛,直腿抬高時患側可出現臀部及大腿痛,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

本症診斷依據:
1、病人主訴腰腿痛的部位在臀部。
2、在臀中肌可找到激痛點。
3無神經根受刺激征。

治療方法:
首選在壓痛點注射0.5%的利多卡因5一10m1,加強的松龍10-1.5mg作局部病灶注射,5-7天一次,3-5次為一療程,多數可愈。對5次以上仍不愈者,特別是有痛性筋膜束者,亦可切除或作局限性臀中肌剝離松解。按摩、理療也有一定效果。

臂上皮神經炎與腰腿病
臀上皮神經炎是因為損傷而造成嚴重的腰臀部疼痛,亦可以稱為臀上皮神經損傷,臀部可觸摸到條索狀物,認為系臀上皮神經離位所致,故此也稱為「筋出槽」。

臨床表現:患側腰臀部疼痛,呈刺痛,如撕裂樣,大腿後側膝以上部位可有放射痛,急性期疼痛較劇烈,彎腰受限,起坐困難,由坐位改站位時需攀扶他人或物體,病人常訴疼痛部位較深,區域模糊,沒有明顯的分布界限,檢查時可在髂嵴中點直下3-4cm處觸及"條索樣"硬物,壓痛明顯,有麻脹感,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但不出現神經根性症狀。

病理:臀上皮神經為第1-3腰神經後支之外側支,在股骨大轉子與第3腰椎連線交於髂嵴處平行穿出深筋膜,分布於臀部皮膚,一般不易摸到,當背部肌肉長期緊張,走行於髂嵴上方的部分神經或纖維束,容易受到磨損,產生水腫充血,神經變粗大,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充血腫脹,因而造成疼痛。

治療方法:一般採取保守療法,急性期可採用痛點注射或局部手法治療,以0.5%利多卡因4-5ml、強的松龍5-10mg局部注射,每周1一2次,3一4次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囑患者勿做腰部劇烈旋轉活動。

第3腰推橫突綜合征與腰背痛
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是常見的腰背痛疾病之一。第3腰椎橫突居全腰椎中心,是調節平衡的樞紐,腰椎橫突是腰背筋膜前層的附著處,各橫突間有橫突間肌肉及橫突間韌帶。橫突是腰方肌和橫突棘肌的起止點,腹內斜肌和腹橫肌通過腱膜也起於此,對腰背部運動和穩定起著重要作用。第3腰椎的橫突位於腰椎的中心,橫突最長,因此受力也最大,較其他橫突更容易產生勞損。第3腰椎橫突上附著的肌肉筋膜容易產生牽拉傷,引起局部組織的炎性滲出、充血、腫脹,繼而發生滑膜、纖維組織、纖維軟骨的增生。

臨床表現:患者常常感到腰痛或腰臀部的彌漫性疼痛,並向大腿後側放射到膝關節以上,腰部活動時如彎腰、旋轉腰部時疼痛加劇,咳嗽、打噴嚏等增加腹壓時無影響,檢查第3腰椎橫突有明顯的壓痛,可觸及條索狀硬結。早期患者腰臀部稍豐滿,晚期則可有輕度肌萎縮,X線檢查:可見第3腰椎橫突肥大。

治療方法:採取推拿,可緩解疼痛,解除痙攣,理療亦可舒筋活血,解除痙攣而止痛。也可在橫突尖及周圍組織注射消炎鎮痛葯液,每周1次,連續2一3次,一般採用非手術療法多能緩解和治癒,僅有少數較頑固性痛者需手術剝離,或切除橫突。

與臀部軟組織腫脹小腹部微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