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關節軟組織粘連松解手術

關節軟組織粘連松解手術

發布時間:2020-03-19 13:36:23

1、我去年動了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手術,都一年多了,用力還痛,醫生說是肌肉粘連,要松解軟組織,就好了,可是

不知道你是什麼運動受限制!可以進行摸高運動,給自己定個高度每天堅持上臂上舉摸到此處,每天舉高一點,還可以做環轉運動!

2、膝關節粘連後松解手術後的康復鍛煉!!!!!!!!!!!!!!

你好,
50多天到這種程度,也算可以了,不過如果你配合治療的話完全可以更快一些的,我的建議
利用中葯熱敷治療配合中醫推拿按摩另加自身的大強度功能鍛煉再有50天應該可以完全恢復,
不過要把握幾個重點,第一要有專業中醫推拿按摩指導操作,第二最好是配合中葯熱敷針對患病膝關節直接滲透給葯,以松解粘連,活血生筋為目的。,第三是最重要的,自身的鍛煉,小跑,下蹲,踢腿等等動作要不間斷做下去,同時要確立吃苦和忍耐強烈疼痛的信心。不能半途而廢,不能因為疼痛減少活動量,要知道在這50天中每天都有疼痛才是最大的成就。
具體你還可以參照我的空間有相關的葯敷資料,
希望能幫到你

3、松解粘連方法

松解粘連,小針刀療法最好:

一、[概說]

小針刀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在形狀上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針中的針、鋒針等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外科用手術刀而發展形成的,是與軟組織松解手術有機結合的產物,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近幾年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並為世人所重視。

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於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是在切開性手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針刺方法形成的。小針刀療法操作的特點是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進行輕松的切割,剝離等不同開工的刺激,以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適應證主要是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

小針刀療法的優點是治療過程操作簡單,不受任何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治療時切口小,不用縫合,對人體組織的損傷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無不良反應,病人也無明顯痛苦和恐懼感,術後無需休息,治療時間短,療程短,患者易於接受。

二、[基本內容]

1、針具

小針刀多為自行製作,其形狀和長短略有不同,一般為10-15厘米左右,直徑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針身、針刀三部分。針刀寬度一般與針體直徑相等,刃口鋒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號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針改制而成。

小針刀在應用前必須高壓滅菌、或經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體位的選擇以醫生操作時方便、患者被治療時自我感覺體位舒適為原則。如在頸部治療,多採用坐位;頭部可根據病位選擇仰頭位或低頭位;

(2)、在選好體位及選好治療點後,作局部無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脫碘。

醫生戴無菌手套,最後確認進針部位,並做以標記。對於身體大關節部位或操作較復雜的部位可敷無菌洞巾,以防止操作過程中的污染。

為減輕局部操作時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斷神經痛覺傳導。常用的注射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個進針點。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個進針點。

c、2%利多卡因5毫升,確炎松A1毫升,混勻後分別注入2-3個治療點。

(3)、常用的剝離方式有:

a、順肌纖維、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鏟剝--即針刀尖端緊貼著欲剝的組織做進退推進動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橫向粘連的組織纖維斷離、松解。

b、做橫向或扇形的針刀尖端的擺動動作,使縱向粘連的組織纖維斷離、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針刀尖端劃擺動作,使無一定規律的粘連組織纖維斷離松解。

剝離動作視病情有無粘連而採納,注意各種剝離動作,切不可幅度過大,以免劃傷重要組織如血管、神經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剝離2-5次即可出針,一般治療1-5次即可治癒,兩次相隔時間可視情況5-7天不等。

(5)、小針刀的應用指征:

a、病人自覺某處有疼痛症狀。

b、醫生在病變部位可觸到敏感性壓痛。

c、觸診可摸到皮下有條索狀或片狀或球狀硬物,結節。

d、用指彈撥病變處有響聲。

三、[ 臨床應用]

1、頸椎

取穴:痛點為主穴。陽明經頭痛配合谷、內庭穴;少陽經頭痛配足臨泣、風池穴;太陽經頭痛配昆侖、後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輕輕縱剝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強療效。

2、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

取穴:找出壓痛最明顯處。

方法:使小針刀刀口線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縱行疏通剝離法,向後再用切開剝離法,感覺銳邊已刮平,再用橫行刮剝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總肌,旋後肌肌腱,出針刀,進行包紮。再曲屈肘關節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間隔5天。

3、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彈響指)

取穴:局部痛點。

方法:用縱向鏟剝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

取穴:骨刺尖部(壓痛最明顯處)。

方法:患者仰卧於治療床上,將足放穩,找出最明顯的壓痛點,常規消毒後,針刀口線和縱軸垂直,針體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達骨刺尖部,作橫行切開剝離和鏟削剝離,3-4次即可出針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後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

取穴:壓痛明顯處。

方法:以小針刀刀口線和人體縱軸線平行刺入,當刀口接觸骨面時,用橫行剝離法,感覺肌肉和骨面之間有松動感時即可出針。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後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勞損

取穴:腰部壓痛點(腎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強刺激。

7、腰椎間盤脫出症

取穴:椎間隙壓痛點(椎間關節處),小腿麻木區中點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點中心進針刀,針刀尖到達椎間小關節韌帶周圍組織時進行疏通剝離3-4次,出針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縱向剝離法即可。

四、[ 注意事項]

1、由於小針刀療法是在非直視下進行操作治療,如果對人體解剖特別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當,容易造成損傷,因此醫生必須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識,以提高操作的准確性和提高療效。

2、選穴一定要准確,即選擇阿是穴作為治療點的一定要找准痛點的中心進針,進針時保持垂直(非痛點取穴可以靈活選擇進針方式),如偏斜進針易在深部錯離病變部位,易損傷非病變組織。

3、注意無茵操作,特別是做深部治療,重要關節如膝、髖、肘、頸等部位的關節深處切割時尤當注意。必要時可在局部蓋無菌洞巾,或在無菌手術室內進行。對於身體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無菌操作便可。

4、小針刀進針法要速而捷,這樣可以減輕進針帶來的疼痛。在深部進行鏟剝、橫剝、縱剝等法剝離操作時,手法宜輕,不然會加重疼痛,甚或損傷周圍的組織。在關節處做縱向切剝時,注意不要損傷或切斷韌帶、肌腱等。

5、術後對某些創傷不太重的治療點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和防止術後出血粘連。

6、對於部分病例短期療效很好,1-2個月後或更長一些時間,疼痛復發,又恢復原來疾病狀態,尤其是負荷較大的部位如膝關節、肩肘關節、腰部等。應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習慣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復發;手術解除了局部粘連,但術後創面因缺乏局部運動而造成粘連;局部再次遭受風、寒、濕邪的侵襲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當特別注意。

4、膝關節粘連,松解後鍛煉沒有較大好轉,我接下來是選擇手術還是繼續鍛煉?膝關節粘連

松解手術要謹慎,現在接受手術應該還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手術醫師和經驗豐富的康復師同時給予幫助的話,手術效果將很有限,建議康復科就診。如果自行練習的話,運動量控制可以參考我的個網里關節損傷後活動度練習的方法一文,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呂錚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醫三院呂錚 http://drlvzheng.haodf.com/

5、膝關節松解手術需要多少錢?

軟組織痛症
20世紀60年代初起,隨著軟組織松解手術(soft tissue lysis)的創用,從治療腰痛、腰腿痛發展到治療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痛;從松解椎骨外損害性軟組織發展到松解椎管內損害性軟組織;從單純的西醫治療發展到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從單純臨床研究.發展到結合臨床開展一些基礎研究。目前我國醫學界對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痛作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已在下列七個方面取得了系統性進展。
一、發病學進展
在發病學上,大量臨床事實證明,椎管內外軟組織因急性損傷(acule trauma)後遺或慢性勞損形成的損害性病變所產生的化學性刺激是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主要發病機制。 
二、病理學進展 
在病理學上,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害性疼痛的病理學基礎,是軟組織因急性損傷後遺或慢性勞損形成而導致的無菌性炎症。這個理論上的假說,早在 1974年1月4日成立的上海市腰背痛協作組(由上海市醫學科學領導小組直接領導,是中國軟組織疼痛研究會的前身)的協作研究中,在筆者的授意下進行了光鏡和電鏡的研究。
(一)如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病理科歸良楨、王炳森等,將筆者椎管內外軟組織松解手術144例中取得的病變組織在光鏡下作一系列觀察:
1.對椎管內軟組織損害的病理組織學觀察共82例,觀察到如下變化:
(1)硬脊膜外和神經根周圍的脂肪結締組織內均有不同程度的病變,最多見脂肪結締組織內毛細血管增生,血管擴張、淤滯,較大的血管有明顯的血管內皮細胞肥大,內膜增生,肌層明顯肥厚,外膜膠原纖維增生伴透明變性;脂肪組織內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細胞浸潤,部分則以血管周圍為主,此外亦可見不整形的膠原纖維束以及在脂肪組織周圍有纖維包繞現象.部分病理切片可見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疤痕和鈣化;另有7例可見到軟骨化生及少量骨化生。
(2)黃韌帶:87中59例有明顯彈力和膠原纖維增生,透明變性、排列零亂或斷裂;20例合並灶性鈣化;6例合並軟骨化生;10例合並不規則瘢痕形成。
(3)椎間盤:82例椎間盤組織中11例有明顯的纖維增生.變性和腫脹,個別病例有鈣化現象。
2.對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的病理組織學觀察共62例,其局部脂肪結締組織,筋膜、橫紋肌等組織的主要病理改變與椎管內相似;另可見散在小灶性炎細胞浸潤並偶見筋膜和橫紋肌周圍或纖維間有不規則的瘢痕形成。此外,對上述兩大類軟組織損害病例的組織切片進行偏光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部分有膠原纖維增生的病例均有偏光減弱乃至消失的現象,橫紋肌纖維亦有類似現象。
(二)又如上海中山醫院骨科馬慎謹、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宋秀娥、葉容等從10例嚴重椎管內病例施行神經根周圍軟組織粘連松解手術中,取其壓迫神經根表面的「束條」在電鏡下作病理組織學檢查,觀察到如下變化:
1.大多數游離末梢屬正常,少數游離末梢軸突鞘細胞(雪旺細胞)破壞,但軸突尚屬正常,軸突內含神經細絲和線粒體,少數軸突有腫脹現象。
2、成纖維細胞處於活動狀態,細胞內胞漿豐富,胞內彌散著許多糖原顆粒及豐富的粗面內質網,胞外粘液樣成分增多,膠原纖維增生,部分膠原纖維變性。 
3.紅細胞浸潤,細胞變形,紅細胞內有鐵蛋白顆粒沉積,
4.血小板集聚、濃縮,血小板胞漿內顆粒增多。
較多檢見嗜酸粒細胞,偶而也檢見多核粒細胞,未檢見中性粒細胞。
這些光鏡和電鏡下的組織病理變化,具有無菌性炎症的病理特徵,在組織病理學上證實了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害性疼痛的病理基礎,是軟組織無菌性炎症的理論假說。正由於不論急性損傷後遺或慢性勞損形成等不同的發病機制,其病理改變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對這兩類疼痛的命名,筆者統稱為軟組織損害 (lesion)(舊稱軟組織勞損)。
三、生理學進展
在生理學上,通過椎管內探查手術中應用機械性壓迫刺激腰神經根的臨床觀察,證明了正常神經根急性受壓,與周圍神經一樣,只會產生從麻木到麻痹的徵象,以及受慢性漸增的壓迫不易引起神經壓迫徵象;只有當椎管內外神經組織受鞘膜外脂肪結締組織無菌性炎症的化學性刺激時才會引起疼痛(《軟組織外科理論與實踐》,1994年,第29-33頁)。 
四、診斷學進展
在診斷學上,通過椎管內和椎管外的軟組織松解手術,重新認識了先天性骨骼畸形、後天性骨骼畸形、退變性骨質增生等均非疼痛的原發因素。還重新認識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和「頸椎病」的傳統診斷標准。按解剖分型,由軟組織損害引起的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痛可分為椎管內、椎管外和椎管內外混合型三種不同類型的診斷標准;創用腰脊柱「三種試驗」檢查(即脊柱側彎試驗、俯卧腰脊柱伸屈位加壓試驗和脛神經彈撥試驗)和頸脊柱「六種活動功能 (即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和左右旋轉)結合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檢查,可對上述三種類型的腰骶臀腿痛和頭頸背肩臂痛做出鑒別診斷;輔以各種不同方式及葯物的椎管造影術以及CT掃描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顯著地提高於診斷正確率。 
五、治療學進展
在治療學上軟組織松解手術的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膜等,或椎管內松解硬膜外和神經根鞘膜外脂肪等無菌性炎症病變的軟組織,完全阻斷了它們的化學性刺激對神經末梢的傳導,以達到無痛。根據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揭示的病理本質的啟示和手術發掘出來的壓痛點分布規律的指導,進行非手術療法的探索,發現其治療原理與手術療法也基本相同,所以軟組織松解手術治療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的成功經驗,在軟組織外科學的臨床實踐中得到驗證,使傳統的針刺、推拿、葯液注射等多種中西醫非手術治療的老辦法發揮了作用,顯著提高了療效。從而,使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套中西醫結合的獨特的治痛而不是鎮痛的方法。
六、徵象學進展 
在徵象學上,除發現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等處的損害性軟組織主要是引起疼痛、活動受限等徵象外,還會並發頭痛、眩暈、眼脹、眼痛、視力減退、吞咽不適、口張不大、胸悶、胸痛、心悸、早搏、腹脹、腹瀉、腹痛、尿頻、尿急、大小便失禁、痛經、月經失調、行經不暢、男女性生殖器痛或性功。能障礙等50多種涉及一些與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病科、胸科、心血管科、骨科、腹部外科、小兒外科、泌尿外科、男性科、婦科、計劃生育、康復醫學、運動醫學、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科、口腔科等疾病完全相似的徵象。

然而,這些徵象只有當
①它們的出現均在較長期的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腰骶痛或頸背痛的後期;
②經有關專科檢查,完全排除了它們所屬的疾病;
③ 疼痛部位必具有一系列有規律的和高度敏感的壓痛點,其上施行非手術療法,如壓痛點強刺激推拿、壓痛點針刺、壓痛點葯液注射等,均可迅速改善這些徵象,以及對嚴重頑固性病例施行針對消除壓痛點的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後,可使徵象更為明顯改善或完全消失。此時,上述各種徵象才能被視為是椎管外軟組織病變所引起。

七、預防學進展 
在預防學上,1974年上海市腰背痛協作組在開展協作研究時,協作組成員練功十八法創始人庄元明醫師,根據軟組織損害性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發病機制,結合推拿原理及運動醫學的方法,研究出了一套練功十八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已向國內外推廣。 
上述七個方面的進展,構成了軟組織外科學的基本內容。因此,許多過去被診斷為骨性組織病變引起的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腿痛都治好了,許多過去被診斷為內、外、婦、骨、泌尿等科中的一些所謂「綜合征」、「官能症」或「癔症」,以及某些難以解決的疾病亦都治好了。這就增強了人類同疾病作斗爭的能力,同時必將進一步引起人們對軟組織外科研究的重視。 
軟組織外科還處於幼年階段,正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因此,它必然有許多不成熟、不完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應該說,這也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因為任何事物,唯其不完善,才具有生命力;如果完善了,也就沒有生命力了。只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軟組織外科學就一定能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6、開放式肘關節松解手術能松解開多年的肘關節粘連嗎 是骨折後沒有及時康復鍛煉 醫生說要做松解手術 開放

可以松解多年的粘連,但是對短縮的軟組織沒有什麼好辦法。
肘關節活動度下降主要跟軟組織粘連和軟組織短縮痙攣有關,兩者共同影響。
而且手術又是一種新的創傷,還可能導致新的粘連。所以對做不做松解手術,應該權衡利弊。

7、去醫院做一次關節粘連傳統松解術需要多少錢

你好,具體費用現在是不好說的。因為一個醫院一個收費標準的。還有就是會根據你的病情做治療方案。

8、膝關節粘連鬆懈術最多可以做幾次

膝關節粘連松解術用於粘連性膝關節強硬的手術治療。如果膝關節功能缺失嚴重,沒有多少次的手術限制,需要衡量,盡量減少手術次數。

伸直位膝關節僵硬最常見的原因為股骨損傷後引起膝關節伸膝裝置的粘連,即股四頭肌粘連與短縮,髕、股關節及髕支持帶的粘連等。這些粘連可通過膝前方小切口進行剝離,一些病例中非廣泛性的股、脛關節及後關節囊的粘連,也可通過輔助小切口進行分離。

術後可進行下肢連續被動練習器鍛煉,恢復膝關節屈膝功能。

與關節軟組織粘連松解手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