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組織拉傷半個月怎麼不減痛
跑步:一周只需要三次
跑步是最古老的運動方式之一。在遠古時代,只有跑得快、跑得久,才能獲得更多的獵物,並保護自身安全。跑步屬於有氧運動,能夠提高心肺功能、血管機能,改善代謝,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平衡能力,還能夠調節體脂,培養堅強忍耐的品質。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跑步的行列。
跑步要達到三個指標
我們很小就被教育,鍛煉要持之以恆。所以,很多人認為,一旦開始跑步,就必須天天堅持。但按照最新的運動科學成果,跑步並不需要勉強,只要逐步增加訓練量就行了。一般來說,採取跑步健身的人,要想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須達到三個基本指標:持續時間20分鍾以上;心率120次/分鍾以上(青年人);頻率每周3次以上。也就是說,一周跑3—4次就行了。
為什麼沒必要天天跑步呢?日本富山大學教授、日本田徑聯盟科學委員山地啟司博士在《跑步重點指導》一書中提到:跑步如果是以健身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則疲勞過度,身體反而會出現毛病。
一般來說,可以跑兩天休息一天,或跑三天休息一天。
鍛煉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是基於「超量恢復」這一理論:超過身體正常負荷量的運動量能帶給肌肉和內臟更強的刺激,於是身體會認為它的部件「功率」不夠,就會組織「資源」去增強相關的功能,所以身體的健康水平、運動能力便會上升。可是運動也會帶來身體疲勞,因此需要給身體一定時間去完成「超量恢復」。否則,不僅影響正常工作生活,還會造成損傷。
根據體力決定跑步天數
不過,如果達不到上述標准,也不能說沒有鍛煉效果。比如,身體素質差的人一周只跑一次,其他日子選擇散步、健走,也能促進身體健康。總之,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工作性質、疲勞程度等來決定跑步的天數。至於當天要不要跑步,可以根據肌肉的疲勞程度、早晨醒來時感覺好壞、體重的增減、食慾的好壞等因素決定。
此外,跑步過程中,踝關節、膝關節會承受巨大的沖擊力。所以,如果運動者較胖,可以考慮以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如游泳、太空漫步機、自行車等替代跑步。
輔以其他運動項目
跑步主要是加強心肺功能和身體耐力,如果想獲得全面健康,還需要輔以其他項目。我們建議,每周跑步2—3次,參加其他運動項目2—3次。
女性朋友可以選擇改善體態的芭蕾、平和心靈的瑜伽、燃燒脂肪的搏擊操等;男性朋友可以選擇增加肌肉的健美運動,或者提高身體靈敏度,增強自衛能力的技擊課程;中老年朋友則可以選擇 太極拳、太極劍、秧歌等中國傳統項目。此外,球類、游泳、遠足、攀岩等眾多「花樣」都可以豐富訓練計劃。
消耗脂肪的關鍵之一是盡量用接近你的無氧界限(無氧閾)的運動強度跑步,而正確的姿勢能使你無需浪費額外的能量就能達到這個強度。
向前是跑步姿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保證向前的動力能防止疲勞後動作的變形,亞西斯博士建議進行力量和拉伸練習。跑步者的伸拉練習應該是「動力伸拉」,而不是普通的靜力伸拉,因為跑步本身是動力性質的。本文介紹的幾種拉伸動作可在熱身或練習結束後作。
1、頭和肩
跑步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
動力伸拉——聳肩。肩放鬆下垂,然後盡可能上聳,停留一下,還原後重復。
2、臂與手
跑步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
動力伸拉——抬肘擺臂。兩臂一前一後成預備起跑姿勢,後擺臂肘關節盡量抬高,然後放鬆前擺。隨著動作加快時越抬越高。
3、軀干與髖
跑步動作要領——從頸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後仰,這樣有利於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積極送髖,跑步時要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鬆。
動力伸拉——弓步壓腿。兩腿前後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中心緩慢下壓至肌肉緊張,然後放鬆還原。軀干始終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動作要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干姿勢,同時注意緩沖腳著地的沖擊。
動力伸拉——體前屈伸。自然站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軀干緩慢前屈至兩手下垂至腳尖,保持一會兒,然後復原。
5、大腿與膝
跑步動作要領——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餘的,而且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因此大腿的前擺要正。
動力拉伸——前弓身.兩腳站距同髖寬.雙手放在頭後.從髖關節屈體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頭肌感到緊張。
6、小腿與跟腱
跑步動作要領——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同時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落地時小腿應積極向後扒地,使身體積極向前。另外,小腿前擺方向要正,腳應該盡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後翻,否則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受傷。可在沙灘上跑步時檢查腳印以作參考。
動力伸拉——撐壁提踵。面向牆壁約1米左右站立,兩臂前伸與肩同寬,手撐壁。提踵,再放下,感覺小腿和跟腱緊張。
7、腳跟與腳趾
跑步動作要領——如果步幅過大,小腿前伸過遠,會以腳跟著地,產生制動剎車反作用力,對骨和關節損傷很大。正確的落地時用腳的中部著地,並讓沖擊力迅速分散到全腳掌。
動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腳跟,上體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給踝關節壓力直到趾伸肌與腳前掌感到足夠拉力.然後抬臀後重復.動作要有節奏,緩慢。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此外,必須學會"自我控制」,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有時跑步的願望會突然消失,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當然,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堅持鍛煉。
在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煉幾天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平的等級,參加跑步鍛煉三至四個月後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鍾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平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
40-47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則分雖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里,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干二凈。因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一旦決心開始經常性鍛煉後,往往運動過量,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在體育鍛煉上應當循序漸進,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煉的性質、內容、持續的日期和每次鍛煉所用的時間;
2、鍛煉前、鍛煉時和鍛煉後的自我感覺;
3、食慾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煉的願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2、出生半個月做腦核磁雙側頂部頭皮軟組織腫脹是怎麼回事?
這可能是因為發育的問題,你可以問一下醫生怎麼解決?
3、軟組織受傷怎麼加快恢復啊?
你好
關節有扭傷,這主要是韌帶、軟骨受損傷引起,韌帶受到拉傷後就會松馳,韌帶第一次扭傷拉傷,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很容易造成二次扭傷,二次扭傷再不進行治療,就會出現三次扭傷,三次以上扭傷醫學上稱為習慣性扭傷,習慣性扭傷是很難治癒的。
韌帶、軟骨屬於軟組織范圍,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單靠靜養或是擦一些紅花油、雲南白葯、消腫止痛精,這對軟組織損傷沒有起到多大修復作有用。 另外提醒,韌帶有損傷,強行鍛煉關節彎曲,這只會使受傷的組織更進一步受傷。對於軟組織損傷治療,目前在整個世界上在西醫方面,對軟組織損傷修復仍然沒什麼好的方法,一般都是讓病人回家靜養恢復或者是鍛煉恢復,這樣根本達不到修復目地,要想徹底修復軟組織損傷,唯有中國的中醫才有希望,建議你及早選用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到好的葯物,早期軟組織損傷1~3個月內及時用中葯治療一般在30天左右就可以基本康復,超出3個月至半年左右治療大概在40~50天才能康復,如果軟組織損傷超出一年才找中醫治療,治癒率一般只有60%~70%左右,並且治療時間需40天到60天左右。
軟組織損傷未治癒前飲食忌吃:公雞、鯉魚、酸筍、牛肉、姜等,這是經驗所得,信不信由你。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葯物忌用。不宜強行活動患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4、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半月板損傷四年了,能治癒嗎
半月板損傷嚴重影響運動功能,更可怕的是它非常容易引發退行性關節炎,進一步破壞人體運動技能。假如半月板完全斷裂,或有碎片游離,那就只能手術切除取出了,但假如只是撕裂或損傷的話,恢復正常還是有可能的。
估計醫生已經告訴你了,止疼葯的目的在於暫時緩解疼痛,但半月板長不出來的話,你的問題就無法根本解決。而且半月板是兩塊大軟骨,是人體運動技能的重要保障,除非萬不得已輕易不要切除,何況手術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而且可能影響今後的彎曲程度。稍有撞擊又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
鑒於這種情況,目前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逐漸擯棄既有的吃止痛片緩解疼痛或者手術的關節療法,普遍採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用於臨床治療。並且取得臨床的軟骨再生的驗證,為人們徹底恢復半月板帶來明亮的曙光,已經成為世界代替療法的巨大潮流,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但因為選材困難,加工講究,而價格稍微昂貴一些,你可以查查看。然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和經濟條件調整用量,順利的話半年至1年左右應該可以恢復再生,祝早日徹底康復!
5、(求專業人士)右胳膊小橈骨 骨折一個月半怎麼舒展筋絡?
骨折後患肢不能正常的伸直或彎曲,這是韌帶(俗稱筋)損傷引起,韌帶、軟骨、半月板屬於軟組織,損傷後不治療或得不到好的葯物治療,一般很難自行康復,靠強制鍛煉來恢復只會加重韌帶的損傷。在骨外傷中,骨折並不難治,難治的是軟組織,而耽誤時間久的就更難治了,你的問題要想患肢彎曲活動自如,建議選用中國傳統中醫治療,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韌帶損傷,治療在30至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關節活動受限的症狀自然得到消除。
在沒有治療前,不宜強行鍛煉,以免加重韌帶的損傷。
祝早日康復!
6、月半板損傷能治好嗎?
對於半月板損傷不建議手術治療,開刀是西醫治療軟組織損傷習慣的一種手法,這只會加重半月板創傷或膝關節里其它軟組織創傷,半月板有問題就要把半月板切除,鼻子、舌頭生瘡了是否也要把鼻子切掉呢?我相信就算拉他去殺頭,他也不會把鼻子、舌頭割掉,半月板是膝關節上下活動的保護,半月板切掉了,人體的膝關節就失去了一種保護(半月板就相當於膝關節上下活動的」緩沖墊「,」緩沖墊「被人為切除,膝關節在活動時就會出現諸多問題,),這些膝關節的保護既然被人為破壞,再想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華佗在世都難。 對於積水問題,這是軟組織損傷造成的,軟組損傷後,人的體液和少量的血水就會慢慢滲透出來,形成腫脹,西醫檢查就稱為積液,西醫治療積液一般都是用針筒抽取,單純用針筒去抽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抽液只是起到暫時性的,治標不治本,因為軟組織沒有得到修復癒合,這些積液就會慢慢滲出,只有把軟組織徹底修復,這些積液才會消除。 軟組織損傷採用中葯治療是有希望好的,只不過現在中醫很少,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更少,普遍都是西醫生了,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到好的葯物,早期軟組織損傷1個月內及時用中葯治療一般在40天左右可以恢復很好,超出三個月內的損傷,屬於難治范圍,治療比較困難,建議越早治療越好,時間耽誤越久,治療就比較麻煩。軟組織損傷飲食忌吃:公雞、鯉魚、酸筍、牛肉、姜等,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葯物忌用。不宜過多活動患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7、一般軟組織挫傷多久才能好
尚無定論,需根據受傷程度、治療恢復進度以及個人體質來判斷。
8、板月半跳動是好是壞
患者需要了解半月板是人體膝關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切除半月板之後不會對日常生活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在年老之後對膝關節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所以,患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不要輕易進行手術。
無論是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在飲食上面都要多加註意。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以清淡的食材和粗糧為主。患者對於雞鴨魚肉也要根據恢復情況來選擇,在軟組織沒有痊癒的情況下這類食物都不能吃,對身體恢復百害而無一益。平常的康健恢復鍛煉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盲目進行鍛煉,否則有可能會加重膝關節的傷害。
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恢復鍛煉是患者利用椅子盡量把小腿伸直,但是不能勉強自己,如果感到難以適應的話就放下來,一切以自然舒適為主。另外一個方式是每天進行一定量的行走路程,同樣的原則也是以自己舒適為主,在醫生的建議下每天檢查訓練,慢慢地加長時間訓練。
9、右內、外側半月板後角局部縱行撕裂,半關節腔少量積液,右膝外側軟組織稍腫脹。是半月板的幾級損傷?需不
手法治療
1.患者仰卧位,醫者先施按揉法於髕骨下緣髕韌帶與側付韌帶之間,以酸脹為度.
2滾膝關節及周圍,主要在髕骨上下緣及股四頭肌部,約5分鍾,然後搖膝關節(先屈伸後內外旋轉)
3.按揉兩膝眼,膝陽關,曲泉,鶴頂諸穴,以酸脹為度 .
4.擦患部,以透熱為度,配合濕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