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腳踝外側副韌帶

腳踝外側副韌帶

發布時間:2020-04-25 04:14:49

1、腳踝韌帶拉傷

腳踝扭傷在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其中以外側副韌帶損傷最多見,你是內翻落地,我認為你應該屬於這種情況。
腳踝扭傷後首先要攝X線片看是否有骨折,當然你已經確定無骨損傷,應該屬於軟組織損傷了。
由於診斷應該是明確,具體腳踝扭傷的症狀體征這里就不詳細敘述了,具體說一下治療。
1 . 韌帶扭傷 此時踝關節穩定不受影響,症狀輕者可用彈性綳帶或寬膠布包紮制動,外側副韌帶扭傷應限制踝內翻,內側副韌帶扭傷應限制踝外翻,症狀重者可用U型石膏固定2周後可恢復癒合。
2.韌帶斷裂 外側副韌帶斷裂,石膏固定踝背屈90度外翻位4-6周,內側副韌帶斷裂,石膏固定踝背屈90度內翻位。對於韌帶斷裂者,應給予手術韌帶修復,恢復正常踝穴。術後石膏固定8周以上。
第二種情況比較嚴重,我估計你應該屬於第一種情況,這兩種情況的處理同時還要給予鎮痛等對症處理,減輕症狀。
此外軟組織損傷還可考慮中醫方法治療,切記扭傷24小時後再採取活血化淤治療,否則會加重損傷。中醫主要有理療,紅外線治療等。

軟組織損傷恢復要很長一段時間(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你需要耐心和積極治療。目前最好的辦法是制動和中醫理療,活血化淤,消腫止痛。具體的方法可以嘗試微波治療、外敷中葯等方式,你可以嘗試用「疏筋樹」熬水泡腳,我覺得很有用的,打籃球時手吃「蘿卜干」就用那個水洗過,很靈。暫時不要過多運動,你已經有一個月了,可以進行一些恢復性活動了,但可能會有點疼痛,要吃點辛苦啦。
總的來說,預後是好的,治療還需要你的耐心啊!祝你早日痊癒!
有疑問或咨詢請發郵件:218@163.com

2、腳踝韌帶損傷了,怎麼辦!

我說說我的思維,你和你的症狀對比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三個月前腳踝扭傷,當時估計你也沒太在意,只是疼痛腫脹,也沒去醫院處理,傷後跟傷前的日常習慣一樣,沒有靜養休息。導致到現在患肢活動時疼痛。
我也不清楚你是否需要做手術,你可以先去醫院咨詢一下,問問靜養的話能不能恢復,如果醫生說可以恢復,但效果不佳,你就自己考慮了。

3、什麼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踝關節扭傷在運動損傷中非常常見,其中最常見的是踝的旋後損傷,即踝外側副韌帶損傷,包括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損傷。所謂旋後損傷,事實上是一個聯合動作,包括踝的內旋、跟距舟關節內翻及前足內收,在損傷過程中很難割裂開來。在運動中,由於某種原因身體失去重心,或跳起落地時踩別人腳上,或在運動中腳被踩被絆等都可能產生足旋後的動作,造成踝的外側韌帶損傷。大多數患者,都因為踝扭傷後沒有骨折,而忽視了踝外側副韌帶損傷的處理,導致踝反復扭傷,關節不穩,也叫踝習慣性半脫位。

4、腳踝問題!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准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綳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復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5、腳踝外側韌帶撕裂的問題

最好去醫院照個MRI檢查,看看是否有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或腓骨肌腱的損傷。如果確定有肌腱或韌帶的損傷,建議先買個踝套戴上把踝關節保護起來,此時手術不益著急進行,因為有時斷裂的韌帶可能會自己重新長好,一般在傷後8~12周再到醫院復查MRI,看韌帶及肌腱的恢復情況,如果此時還未好,就需要考慮手術了。
這種情況,吃葯其實效果不大,最多也就是舒筋活血(其實安慰性的作用大過葯理作用),局部抹葯可以減輕疼痛等感覺。
如果骨頭真的是沒事,現在其實就可以下地走路了,拐杖其實也沒必要用,盡管剛開始走的時候,會有些痛,每天回到家後,可以用熱水泡泡腳。
但現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能再崴腳了。不要聽一些偏方、小道方法,這樣真的會耽誤你的病情。如果你再到醫院檢查,你就可以直接告訴醫生你要檢查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看醫生能否給你檢查,因為踝關節扭傷損傷的韌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這兩條。

6、18歲,腳踝外側副韌帶重建術術後的康復訓練怎麼做

若以下的建議與你的手術醫生的囑咐相矛盾,請聽從你的醫生的建議!!!
以下所有練習需適度,不可引起疼痛、腫脹加重。踝關節有四個方向的活動,足尖向頭方向的動作叫背屈,相反方向叫跖屈,足心(底)向內的動作叫內翻,足心向外的動作叫外翻。首先練習左踝上述4方向最大范圍不負重的活動,每方向35次,每天35組。自然站立位時踝關節的角度叫做解剖零位,即足與小腿之間90度。練習解剖零位時踝關節負重能力,無痛最大程度,可從坐位開始比較安全,坐位時體重主要在座椅上,可以有控制地逐漸加在左踝上。為保持左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力量,還需練習左下肢各方向的直腿抬高。可以搭配使用骨康膜,效果更好的。

7、如何治癒陳舊性腳踝外韌帶損傷

1.陳舊性腳踝外韌帶損傷一般是治療不及時或反復發生踝關節扭傷導致的。
2.如果症狀不重,在護踝的保護下,仍可以適當運動。但是如果從事的運動項目對踝關節穩定性要求較高,則需要進行外側副韌帶的及時治療.
2.治療多採用手術治療,外側副韌帶的重建手術。手術方法很多---例如腓骨長肌腱重建下脛腓韌帶並踝內側副韌帶等。但是,原則是重建韌帶的解剖結構,縮短或重疊縫合癒合後鬆弛的韌帶,以保證韌帶的正常張力。
3.建議到正規醫院詳細咨詢一下吧。

8、腳踝韌帶撕裂是怎樣的表現

腳踝關節距腓前韌帶損傷斷裂可引起外踝前下方痛,腫脹,需要檢查核磁共振,制動休息一個月。

與腳踝外側副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