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關節牢固的結構是()①關節腔 ②關節囊 ③關節軟骨 ④關節頭和關節窩的凸凹排列 ⑤韌帶. A
關節是指骨與骨之間能百夠活動的連接,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麵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可度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囊問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在關節囊及囊裡面和外面還有很多答韌帶,使兩骨的連接更加牢固.關節腔由關節囊和關節面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內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內,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綜上所容述,與關節的牢固性有關的結構是關節囊及囊裡面、外面的韌帶.
故選:C
2、人一共有幾條韌帶
凡是有骨頭和關節的地方就有韌帶附著,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踝關節韌帶、子宮韌帶、交叉韌帶等。
如,膝關節周圍有四組主要的韌帶,分別是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也叫前後十字韌帶)。
子宮韌帶共包括4條韌帶,分別是:子宮主韌帶、子宮闊韌帶、子宮圓韌帶、和骶子宮韌帶。
(2)韌帶使關節什麼擴展資料
韌帶是一種被動結構,它自身不產生主動運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位於關節周圍的韌帶藉助於肌力和重力把韌帶拉緊,使構成關節的兩骨綁在一起,預防關節的脫位,限制關節運動的類型和幅度,使關節在運動時總在一定的方向受到韌帶的制約以使關節保持在正常生理范圍內,這種作用尤以關節內韌帶更為明顯與重要。
如膝交叉韌帶牢固地連接股骨和脛骨.可以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後移位。前交叉韌帶限制脛骨向前移位,後交叉韌帶限制脛骨向後移位。
2、韌帶不單純是被動地限制關節超出生理范圍的活動,同時,通過其末梢感受器,把張力的反射作用經中樞而形成肌肉的拮抗作用從而加強關節的穩定。
3、位於相鄰椎板之間的黃韌帶和位於頸後部的項韌帶含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彈性,可防止神經根受到機械的沖擊,給椎間盤施加預應力而使脊柱產生固有的穩定性。
3、關節的結構使關節牢固的是()A.滑液B.關節軟骨C.韌帶D.關節
由分析可知:使關節牢固的結構特點是:關節囊及囊裡面、外面的韌帶將兩骨牢固地連在一起.
故選:C
4、關節囊和關節囊內的韌帶能夠使關節具有什麼的特徵?
關節囊和關節囊內的韌帶能夠使關節具有(牢固性)的特徵
關節面上有(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內的滑液能夠使關節具有(靈活性)的特徵
這充分說明了(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統一)的生物觀點。
5、韌帶拉傷問題
9月4日 11:27 鍛煉中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百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
關節韌度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知,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後覆蓋綳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並道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回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基本痊癒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答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6、韌帶和筋有什麼區別?
一、作用:
1.韌帶:
限制骨骼活動范圍以免損傷
2.筋:
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
二、位置:
1.韌帶: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
2.筋:
大多看不見,它附著在骨頭上。
(6)韌帶使關節什麼擴展資料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
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7、體育鍛煉能使關節的什麼部位增厚,韌帶增粗,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加強?
如果你想跑的快,或跳的高,推薦你去蹲杠鈴120-140斤的,半蹲或深蹲,對腿部肌肉和骨骼非常有好處,試試吧,
8、什麼測試反應關節和韌帶的柔韌性
日常生活中或做運動時,你是不是經常有扭傷腰、腿、腳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為你身體的柔韌性出現了問題。本文告訴你怎樣自測身體的柔韌度,以認識自己身體的柔韌度,幫助你選擇正確的運動強度和動作,使你遠離傷痛。
肩
不僅是肩關節的可動區域,腕、胸的肌肉等柔韌性也可測定。
方法:站直,左右手分別向背中央靠攏,在肩胛骨中央兩手指會合。分別測出左右手指重合情況,得出分數。
評分:兩次分數加起來除2的分數是最後得分。
提示:重合越多越好。
腰、背
方法:一隻腳底貼緊牆壁,坐在地板上。另側腿膝彎曲向外側倒下,直至貼緊地面,腳底靠緊伸直的大腿內側。在這一姿勢下,上半身向前彎曲測定腳尖與手指間的距離。
評分:與圖1相同。
提示:身體與腿之間的角度越小越好。
大腿前側
方法:兩人一組,趴在地板上。盡可能地將自己的膝關節向上彎曲,不能再彎時請同伴幫助往下壓,直到有疼痛或不適感覺時為止。
評分:腳後跟與臀部距離用手指寬來測定。如果距離為4個手指寬叫4橫指。目標為0橫指。
提示:0為最佳。
大腿內側
方法:兩人一組,兩腿伸直仰卧。然後由同伴按住一條腿的膝蓋,使之不會在中途彎曲,接著慢慢提起另一隻腳的後跟,直到有綳緊感。
評分:測定抬起的腿與地面間的夾角,如果在90°以下,就有可能在運動時出現大腿後部肌肉的損傷,應盡量鍛煉其柔韌性。
提示:角度越小越好。
小腿
方法:呈直線跑的姿勢,將體重慢慢放在前腳上,腳後跟不離地面,身體向前傾斜。
評分:測定後面伸直的腳和腳後跟與垂直假設線之間的角度,兩次分數加起來除2的分數是最後得分。
提示:形成的角度越大越好。
把上述測定結果記入圖6中,用線連接各點數,這樣就能測出身體柔韌性的平衡程度。如果各點連線形成小五角邊形,說明你的柔韌性差,需要加強鍛煉。具有高度柔韌性的人就會形成大五角邊形。例:身體各部位柔韌性得分:肩20分,小腿10分,大腿前側20分,大腿內側10分,腰背15分,各點連線即形成中間小五邊形。
健康顧問提示:
□ 測試前一定要進行熱身活動,身體感到微微出汗為宜。
□ 測試時,要e79fa5e9819331333262356639在有意識的控制下,慢慢地拉長肌肉。
□ 動作要放鬆,使身體充分伸展。
9、韌帶在什麼位置
韌帶處於骨骼的外側附屬位置。一般來說,人身上只要有骨頭就有韌帶,所以說韌帶在人的身體各個地方。
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若韌帶超過其生理范圍地被彎曲(如扭傷),可以導致韌帶的延長或是斷裂。
拓展資料:
韌帶的分類: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這種韌帶有的是由單層腹膜形成,有的是由雙層腹膜形成的。
韌帶的作用: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
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
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韌帶損傷:
韌帶是纖維關節囊增厚部分,但有些與關節囊分開。當受到暴力就可引起損傷,輕者為韌帶扭傷。系韌帶過度牽伸或部分纖維斷裂所致。表現為疼痛、壓痛、不同程度的腫脹,活動受限。
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重者為韌帶斷裂,有時合並關節扭傷、撕脫骨折或關節脫位。表現為疼痛、明顯腫脹、淤血、關節積液或血腫、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顯示關節腔寬窄不均。
韌帶勞損可採用局部制動,理療或封閉等。對韌帶完全斷裂一般須手術治療,某些新鮮閉合性斷裂可用石膏固定治療。
參考鏈接:
網路: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