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肘關節韌帶粘連

肘關節韌帶粘連

發布時間:2020-04-20 10:22:14

1、「肌肉粘連」是個什麼鬼

肌肉的黏連就是由於肌肉的炎症,主要就是無菌性的炎症所導致的肢體活動受限。

這種情況常常見於肩周炎,因為肩關節周圍的肌肉非常豐富,並且肩關節活動度非常大,容易導致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損傷而出現無菌性炎症,導致充血水腫,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休息及治療,從而形成了肌肉的黏連,引起了肩關節的疼痛,叫做肩周炎。

引起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外傷,長時間的勞動導致的慢性勞損,還有受涼,長時間的受到壓迫等。頸椎病等其他疾病導致肩關節活動度減少也會出現肌肉粘連。

肌肉黏連的症狀:

1、肩痛:早期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而且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

4、後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1)肘關節韌帶粘連擴展資料:

肌肉黏連復健方案:1、面對牆壁而立 ,雙手爬牆 ,爭取高度每天上升。 

2、手指對叉 ,屈肘翻腕 ,掌心向上 ,用力向天上托舉。

3、雙手在身後相握 ,手背緊貼腰背 ,盡量上提 ,以碰到肩胛骨為度。

4、患側手搭對側肩膀 ,以健側手推患側肘摸背部。上述鍛煉可從不同方向活動肩關節與韌帶 ,逐步恢復其功能。

5.每天早晨掄胳膊。正掄 40下 ,反掄 40下 ,兩臂各掄一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肌肉黏連


2、曉得的說一下,我的肘關節摔傷2年,現在伸直,外側有聲音但不痛(拍片骨頭沒事)那怎麼辦?

主要還是韌帶問題。當時你沒做好康復治療,估計現在有點韌帶粘連或有點韌帶鈣化才會這樣的。現在你可以去理療下(針灸.按摩.熱敷等),效果還可以的。現在主要不可以做大的運動。

3、肘關節骨折後面沒有康復鍛煉我現在活動受限怎麼辦 伸直160度 彎曲90度 鍛煉沒有效果。醫生說是韌

你現在冶好了沒,我肘關節也粘連了。
1O個月了

4、肘關節骨折了,動了手術。長期制動一個半月,導致韌帶粘連。由於沒有認真鍛煉,拖了半年。還是申不直,彎

親,這個建議您問下骨科的專業大夫,他們會教您,關鍵是要有耐心,能堅持,祝早日康復。

5、手肘還不能伸直.怎麼鍛煉

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關節長時間固定不動,局部創傷等等原因,導致的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粘連,攣縮,需要加強功能鍛煉,主動和被動的活動關節,循序漸進,配合中葯燙洗,按摩,理療等等有助於康復。

6、胳膊肘關節那裡酸疼,直著彎著都疼,一陣一陣的疼。這第一次疼,傍晚趴在桌子上睡了一會醒了之後就開始疼

病情分析:
你好,從你的來症狀來看,可能是肩周炎.肩周炎的診斷標准有2:1,肩關節周圍及胳膊疼痛.2,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肩周炎是肩關節囊和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退行性和無菌性炎症性病變,起因有輕度扭傷或過度勞累,或睡眠時局部受涼等所致.中醫學稱為痹證.你現在的症狀建議你到醫院對症治療,可以採用自小針刀松解術進行治療.小針刀松解術是中西醫結合產物,它通過對局部肌肉,肌腱和韌帶的粘連,硬結,攣縮等具體病灶進行切割,剝離,從而產生疏通氣血,松解肌肉痙攣的作用,進而恢復組織營養,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指導意見:
再配合手法和堅持康復功能鍛煉,加強鞏固療效.平時自己也可以多活動肩zd關節,注意肩關節保暖.

7、肘關節粘連怎麼辦

盡快進行康復治療吧,你還年輕而且術後制動時間不長 康復的希望是很大的 肘關節只有兩個方向的活動(屈伸)復 所以康復治療還是比較簡單的,一是以外力來增加肘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很痛),要有吃苦准備 二是加強患肢制的肌力訓練 另外還要注意肩關節zd的狀況,看看是否也有關節活動受限 還有如果肘關節粘連太重,就需要手術松解,然後再進行康復!

8、肘部脫臼造成肌肉粘連怎麼辦

習慣性脫位建議在骨科醫生的指導下做長時間的固定。注意補鈣。
脫臼具有反復性、習慣性,只要發生一次,以後就容易反復發生。有些孩子則是先天性習慣脫臼。
牽手防傷肘前不久,鄰居孩子明明由奶奶拉著蹣跚學步時,剛走了幾圈,明明忽然哭鬧起來,右手臂垂下來就不能動彈了。奶奶慌了神,。經醫生檢查,明明系右側橈骨頭半脫位,即民間所說的「牽拉肘」。
「牽拉肘」俗名「肘錯位」,醫學術語叫做「小兒橈骨頭半脫位」,它是許多家長帶寶寶玩耍時「好心出差錯」而惹下的麻煩。當給小寶寶穿衣服或拉著散步時,猛然牽拉孩子的胳膊,都有可能發生牽拉肘。這時孩子驟然間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牽拉的胳膊疼痛。孩子的肘關節往往呈半屈位,前臂不敢旋後,不能抬舉與取物,不能自由活動,在肘關節的橈骨頭處有壓痛,局部卻無明顯的腫脹和畸形。這種錯位好發於4歲以下的兒童,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端發育尚未完全,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
一旦兒童發生肘錯位,家長不必驚慌失措,採用手法復位即可。由於手法較為簡單,家長不妨先試一試,如果不行,再去醫院就治。具體操作方法是:抱患兒端坐,術者同患兒相對,將患肘屈曲90度。術者一手握住患兒上臂下端,以防止肩關節轉動,並將拇指置於橈骨頭處;另一手握住患兒患肢手腕,連續做數次前臂旋後動作。此時,可聽到清脆的輕微彈響聲或手指有彈跳感,表示橈骨頭已復位。復位後患兒肘部疼痛立刻消失,並可用患手上舉取物。
橈骨頭復位後,一般不需要固定,但應該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牽引小兒手臂或用粗魯動作給小兒更換衣服,以免脫位再次發生而形成習慣性脫位。
對脫位超過24小時或有反復脫位史的患兒,因局部有腫脹,復位時彈響聲或彈跳感多不明顯,復位後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狀大多能緩解。此時,宜用頸腕帶兒將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一周左右即可。//<font 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當代家庭教育報 你好,你女兒的情況是屬於習慣性脫臼。主要需要補鈣和防止做引起脫臼的動作。

9、肘關節術後韌帶粘連問題

因為骨折手術後需要制動,沒有得到及時的功能鍛煉就容易導致局部粘連。建議你需要進行再次手術,做一個肌腱松解術,術後需要進行功能鍛煉。

與肘關節韌帶粘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