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韌帶撕裂跟韌帶斷裂有什麼區別?
韌帶撕裂就是還沒完全斷裂,只是部分斷裂,還有一部分是完整的連接在一起的,還算是一個整體。而斷裂呢,就是一分為二的意思。
2、韌帶拉傷和撕裂有什麼區別
你好,韌帶拉傷和撕裂,在臨床是不一樣的。韌帶拉傷,主要是由於比較輕的外力造成。韌帶的完整性還保存,就像橡皮筋兒,只是牽拉了一下,只要損傷以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休息,還是有可能恢復的。韌帶撕裂一般是由於比較重的外傷造成的,韌帶有一部分或者是全部斷裂,完整性消失。治療一般需要手術縫合。
3、韌帶撕裂後還能運動嗎?
如果是完全性斷裂,需要手術修復韌帶,如果只是部分斷裂,需要休息半年以上的時間,前3個月還需要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 一年內不能運動是對你負責,客觀的意見,韌帶的修復很慢,而且因為有過損傷,再次劇烈運動,可能導致再次撕裂,建議你不要踢球,可以做些諸如慢跑等恢復性的鍛煉,一般傷後半年就可以開始了,此外還 可以通過練習半蹲(馬步)加強局部力量(根據自己承受能力採用一次一分鍾到三分鍾不等,一天兩至三次),訓練關節功能。 希望對你有幫助。
4、腳踝韌帶撕裂會痊癒嗎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損傷時踝關節內的軟組織受到擠壓撞擊出現軟骨面損傷,滑膜腫脹,使踝關節周圍出現腫脹,淤血.如果未能及時進行正確治療,就會出現踝關節外側支撐強度下降,關節本體感覺減退.這樣,踝關節的不穩定狀態就會加重,踝關節容易再次扭傷,出現疼痛,腫脹,行走不穩等慢性期症狀,並可引起其他關節損傷,出現連鎖反應.韌帶損傷常見症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是由於損傷致使大量的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破壞了正常微循環的平衡,淤積成腫脹,疼痛,瘀斑等,所以治療應以舒筋活血調節疏通微循環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腫脹,疼痛,積於等就可消失,肌體也就會隨之康復.建議中醫膏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5、如何判斷腳踝韌帶是撕裂還是斷裂?
是脫落~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中介~如果做劇烈運動導致韌帶暫時性脫落從而之附著在一塊骨上的話 就會出現你現在這種問題~~沒關系的~一般來說打上石膏~休息十天半個月就好了~~回答完畢~收工~~
6、如何判斷韌帶撕裂和肌腱斷裂的區別
肌腱,顧名思義,就是肌肉兩端的腱性組織,常見的例如小腿後面的跟腱、大腿前面的股四頭肌腱、上臂前面的肱二頭肌腱等。因為中間是肌肉,可想而知,韌帶和肌肉組合在一起,就可以產生伸長和縮短。
韌帶,與肌腱在形態結構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肌肉,很多都是片狀或者繩索樣的,其整體長度通常是基本固定的。
而肌腱和韌帶有個很重要的共同特點,就是兩端基本上都是與骨頭連接,都起到牽引以及穩定的作用。但前面講過兩者一個可以伸縮,一個不能伸縮,所以就產生了兩種不同的作用:
肌腱和肌肉在一起,可以使關節產生伸屈活動,我們才能幹活、運動;肌腱主要就是維持關節的穩定性的,就像一根擰成幾股的繩子,又結實,有稍微有一點點彈性,將關節兩端的骨頭拴在一起。
因為兩者結構和作用不同,當然斷裂後表現就不同:
可想而知,肌腱斷裂後,就會使關節活動功能變差,例如跟腱斷裂後,腳後跟就不能提起來了(醫學上稱之為踝關節跖屈功能受限);而韌帶斷裂後,關節就會產生不穩定的感覺,例如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就可以造成運動時反復扭傷。
同樣的道理,肌腱斷裂後,因為有肌肉的一端還能繼續收縮,就可能在活動時牽拉斷裂部位,產生疼痛,例如網球肘造成部分肌腱斷裂、肩袖撕裂時有時候的疼痛都是這樣的;而肌腱斷裂後,因為不存在收縮活動的問題,所以一般不會產生牽拉,也就很少會出現疼痛這樣的症狀(當然,急性損傷時,也就是剛剛斷裂的時候,通常會因為有神經支配損傷或者出血腫脹造成疼痛,但當腫脹消退後,一般就不疼了)。因此,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或者髕骨脫位(醫學上通常是內側髕股韌帶斷裂)一段時間以後(通常2-3周),就不會疼痛了。此後膝關節內的疼痛,基本上都是其它關節內結構的問題引起來的。
7、韌帶損傷和韌帶斷裂一樣么
韌帶損傷的話包括韌帶拉傷韌帶的斷裂和韌帶的挫傷。韌帶斷裂說明韌帶損傷的程度比較嚴重。如果是韌帶拉傷或者是韌帶挫傷的話,那麼通過保守治療口服一些活血化淤的葯物,經過休息一段時間以後,是能夠治癒的。如果是韌帶斷裂的話那就需要做手術來治療,所屬以後需要休息一段時間。韌帶斷裂不做手術的話,是不能夠恢復正常的。
8、「韌帶撕裂」是什麼意思? 是不是斷了的意思?
1、「韌帶撕裂」是患者在受傷當時做應力實驗檢查是很痛的,一個是患者會對檢查配合性較差,另一個就是由於疼痛,肌肉會產生一個保護性的緊張攣縮,也會導致檢查結果的不準確。影像學檢查方面,只有核磁共振能夠對韌帶結構的損傷有清晰的顯示。
2、在受傷當時,如果韌帶斷裂,大多數情況下會聽到清脆的韌帶斷裂的聲音,但是拉傷是沒有的。但是受傷後二者都是會出現疼痛及腫脹表現的。 韌帶斷裂與韌帶拉傷都是可能出現關節松動的。但是他們出現的幾率是不同的。大多數拉傷是不會出現關節松動,而如果韌帶斷裂,是百分之百會出現關節松動。
3、如果完全斷裂,關節松動的程度是明顯要大於單純的拉傷的。 在癒合時間方面兩者也有不同,單純的拉傷患者會在受傷後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理療就會達到痊癒,但是對於韌帶斷裂的患者,癒合過程通常要達到三個月或更長時間,有時甚至會產生不癒合的情況。 在水腫消退過後,通過核磁共振的檢查,拉傷的韌帶在片子上顯示信號是連續的,而斷裂的韌帶則會表現出信號連續性中斷。
4、最後一個就是在受傷時,韌帶拉傷與斷裂說遭受的暴力的力量是有區別的,當然這個具體的大小不好判斷,只能作為一個次要的評判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