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脈韌帶
在肺動脈干分叉處稍左側,有一個連於主動脈弓下緣,纖維性的結締組織索,稱動脈韌帶,是胚胎時期動脈導管閉鎖後的遺跡。
2、動脈韌帶在哪啊?定義是什麼啊?
肺動脈分叉處偏左,連接到主動脈根部的一段纖維性組織,稱動脈韌帶
動脈韌帶是動脈導管——胎兒體肺循環的連接——退化的殘留,沒退化的話,就是動脈導管未閉(PDA)……不做手術不行……
3、為什麼胎兒頭部及前肢發育比後肢快?
在胎盤中飽和氧氣的動脈血經臍靜脈,一支到肝臟與門靜脈吻合後經肝靜脈至下腔靜脈,一支直接經靜脈導管流入下腔靜脈。含有混合血的下腔靜脈,到右心房以後1/3~1/2經卵圓孔注入左心房,而上腔靜脈的血幾乎完全由右心房進入右心室,右心室的血流入肺動脈,只有少量流到肺,大部分經動脈導管進入降主動脈,流到全身。降主動脈的血一部分至軀體下部及內臟後經下腔靜脈入右心房,其餘的血經過腹下動脈,至臍動脈流回胎盤,血液經過氧合後再流經下腔靜脈回右心房。由此可見胎兒的左右兩側心臟都向全身輸送血液,等於只有體循環而無肺循環。
血液在胎兒體內的循環過程及其特點:
胎兒的營養和氣體代謝是通過臍血管和胎盤與母體進行交換的。由臍盤來的動脈血經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到肝臟下緣分為二支;一支入肝與門靜脈吻合,再由肝靜脈匯入下腔靜脈;一支經靜脈導管入下腔靜脈,與來自下半身的靜脈血混合後入右心房。右心房的血液大部分不流向右心室而經卵圓孔入左心房,再經左心室入主動脈,供應心臟、腦及上肢。來自上半身的上腔靜脈血入右心房後絕大部分流入右心室,再轉向肺動脈。由於胎兒肺呈壓縮狀態,故肺動脈大部分血液經動脈導管進入降主動脈與主動脈血混合,供應腹腔器官、軀干及下肢,同時經過臍動脈回至胎盤,換取營養和氧氣,又循臍靜脈流至胎兒。胎兒血液循環的特點;(1)胎兒營養與氣體交換是通過胎盤和臍血管來完成的;(2)只有體循環,幾乎無肺循環;(3)胎兒體內絕大部分為混合血;(4)靜脈導管、卵圓孔,動脈導管系胎兒血液循環的特殊通路;(5)胎兒時期肝臟血氧含量最高,心、腦、上肢次之,下半身最低。胎兒出生後,臍帶結扎切斷,臍血管血流停止而廢用,臍靜脈變成肝圓韌帶,臍動脈變成臍側韌帶,肺臟呼吸建立,開始進行氣體交換,一個循環變成兩個循環,即體循環和肺循環。卵圓孔閉鎖,兩心房間停止交通。動脈導管閉鎖成為動脈韌帶,若出生1歲後動脈導管仍未閉,可認為有畸形存在。
血液循環過程:
胎兒經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血液循環過程:
胎兒經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血液循環過程。胎盤的動脈血,經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經肝臟竇狀隙與門靜脈的靜脈血混合(牛、犬部分血液經靜脈導管到後腔靜脈),然後集合成數條肝靜脈。入後腔靜脈,與來自身體後半部的靜脈血混合,注入右心房。大部分血液經房間隔上的卵圓孔,流入左心房,再經左心室到主動脈及其分支,大部分血液到頭部和前肢。來自胎兒軀體前半部的靜脈血,經前腔靜脈入右心房,再經右心室入肺動脈。由於胎兒的肺尚無功能活動,因而肺動脈的血液大部經動脈導管流向主動脈,主要流向軀體的後半部,然後經臍動脈迴流母體胎盤。胎兒血液循環的大部分血液是混合性的,但混合的程度不同。到肝、頭頸和前肢的血液含氧和營養物質較多,而到肺、軀乾和後肢的血液含氧和營養物質較少,這是適應胎兒肝功能的活動,頭部發育較快的需要。
胎兒出生後,由於胎盤循環中斷,肺開始呼吸,血液循環發生了變化。首先是臍動、靜脈萎縮閉鎖,臍動脈逐步變成膀胱圓韌帶,臍靜脈變成肝圓韌帶。由於肺功能活動開始,肺動脈血液全部到肺,再不經動脈導管到主動脈,致使動脈導管閉鎖成動脈導管索。由於肺靜脈血液全部流回左心房,房內充滿血液,內壓增高,壓迫卵圓孔瓣膜與房間隔貼連,卵圓孔閉鎖,導致心臟左和右完全分開,而轉變為成體的血液循環。
希望幫到你記得點贊!謝謝!
4、名詞解釋,動脈韌帶,硬膜外隙,門管區,脈絡叢,斜角肌間隙。
名詞解釋,動脈韌帶:為連於肺動脈干分叉處稍左側至主動脈弓下緣的纖維性結締組織索,是胚胎時期動脈導管閉鎖的遺跡。硬膜外隙:在硬脊膜與椎管內面的骨膜之間的間隙。門管區,脈絡叢:脈絡組織內的部分血管反復分支,相互纏繞成叢狀。斜角肌間隙:前、中斜角肌與第1肋之間的間隙,有鎖骨下動脈和臂叢神經通過。
5、什麼是動脈韌帶
主動脈與肺動脈同在胸腔,二者之間可有一結締組織相連,是胚胎期這兩個血管間的連通管的遺跡,隨著胚胎發育此連通被堵住稱為動脈韌帶,有的人沒有堵住則是一種病稱為動脈導管未閉。
6、腹腔干動脈韌帶壓迫吃泰嘉葯好否
右位主動脈弓本身不引起明顯血流動力學改變,但伴左位動脈導管或左位動脈韌帶時可與動脈導管、動脈韌帶、主動脈弓、肺動脈共同構成血管環,壓迫食管和氣管而引起吞咽困難、呼吸窘迫和肺部感染等症狀,偶引起聲音嘶啞。胸部X線和食管吞鋇X線檢查可提示本病的存在,主動脈造影則可確診。
臨床上要鑒別各種類型的先天性主動脈弓畸形,其中包括梗阻性先天性主動脈弓畸形如主動脈縮窄和主動脈弓中斷,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動脈弓畸形如雙主動脈弓和右位主動脈弓伴迷走左鎖骨下動脈等,也可包括分流性先天性主動脈弓畸形如動脈導管未閉。
1、主動脈縮窄
主要病變是主動脈局限性短段管腔狹窄或閉塞引致主動脈血流障礙。主動脈縮窄段病變的部位絕大多數(95%以上)在主動脈弓遠段與胸降主動脈連接處,亦即主動脈峽部,鄰近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區。但極少數病例縮窄段可位於主動脈弓,胸降主動脈甚至於腹主動脈。有時主動脈可有兩處呈現縮窄。極少數病人有家族史。本病多見於男性,男女之比為3~5∶1。主動脈縮窄的臨床表現,隨縮窄段病變部位、縮窄程度、是否並有其它心臟血管畸形及不同年齡組而異。
2、主動脈弓中斷
主動脈弓中斷系指主動脈弓某個部位的管腔閉鎖或者闕如,在解剖上形成主動脈弓離斷,近、遠側管腔不連續,從而造成主動脈弓的兩個部分之間或主動脈弓與降主動脈之間的血流中斷。主動脈弓中斷幾乎都合並粗大的PDA和VSD,也可合並其他心內畸形和大血管與心室連接關系的異常。合並PDA是主動脈弓中斷患兒出生後賴以生存的條件。中斷部位以遠的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的血流是由右心房或/和右心室通過ASD或VSD,經PDA提供。患兒出生後因為肺循環阻力降低,左右心室之間壓力階差增大,經VSD產生左向右分流,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果合並PDA細小或左室流出道梗阻,可導致頑固性心力衰竭,大部分病例死於新生兒期,少部分存活者則出現肺血管繼發病變,導致肺動脈高壓,漸至右心衰竭。
7、動脈韌帶的解剖學意義
由肺動脈干分叉處稍左側連至主動脈弓下緣的纖維結締組織索,是胎兒時動脈導管在出生後閉鎖的遺跡。
8、動脈韌帶與動脈導管區別
1、所處位置不同:
動脈韌帶:由肺動脈干分叉處稍左側連至主動脈弓下緣的纖維結締組織索。
動脈導管:在胎兒心臟發育過程中生成的連接與肺動脈與主動脈之間的管道。
動脈韌帶:
動脈導管:
2、意思不同:
動脈韌帶:胎兒時動脈導管在出生後的遺跡。
動脈導管:胎兒時期肺動脈的大部分血液經其流至降主動脈。生後數小時至數天,先在功能上閉合,再經1~2個月後,絕大部分嬰兒在解剖上也已閉合。
3、作用不同:
動脈韌帶:輸送靜脈血至肺的一條粗而短的干。
動脈導管:功能是肺動脈藉此導管把血液輸入主動脈,以完成胎兒血液循環。
(8)動脈韌帶未閉鎖擴展資料:
動脈韌帶在左肺動脈起始部和主動脈弓下緣之間。輸送靜脈血至肺的一條粗而短的干。自右心室的肺動脈口起始,在主動脈起始部的前方向左上後方斜升,達主動脈弓的下方,約平第4胸椎體下緣高度,分為左、右肺動脈。
在分叉處稍左側,肺動脈與主動脈弓下緣之間,有一條結締組織纖維索相連,稱為動脈韌帶,或稱動脈導管索,是胚胎時期的動脈導管閉鎖後所遺留的痕跡。所以在胚胎時期,肺動脈內的血液直接導入主動脈。
此動脈導管在生後不久即閉鎖,若不閉鎖,則稱為動脈導管未閉,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
9、熟悉動脈韌帶的位置及動脈導管未閉的臨床意義?
動脈韌帶位於肺動脈干分叉處稍左側與主動弓之間的短的纖維束,是胚胎時動脈導管閉鎖後纖維化形成的。若動脈導管在生後未閉即形成先心病動脈導管未閉。
10、名詞解釋「動脈韌帶」?誰知道?
肺動脈干末端與主動脈弓之間有一結締組織索,稱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閉鎖後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