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述膝關節的基本結構與運動
膝關節由下股骨,上脛骨和髕骨組成。它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屬於滑車關節。
膝關節的關節囊薄而鬆散。它附著在每個關節面的周邊,並通過韌帶加強,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主要韌帶包括:
1、髕韌帶
它是股四頭肌肌腱的中央纖維索,從髕骨向下延伸到脛骨轉子。髕韌帶平坦而結實,其淺表纖維穿過髕骨並連接股四頭肌肌腱。
2、腓側副韌帶
它是一種堅韌的纖維索,起源於股骨的外上髁,向下延伸到腓骨的頭部。韌帶表面多由股二頭肌腱覆蓋,股骨腱與外側半月板不直接相連。
3、脛骨副韌帶
寬扁平束,位於膝關節的內側後部。從股骨的內側上髁,它向下連接到內側脛骨髁和相鄰的骨體,並與關節囊和內側半月板緊密連接。脛骨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在伸展膝蓋時是緊張的,在彎曲膝蓋時是鬆弛的,而當半膝彎曲時最鬆弛。因此,允許膝關節在半屈曲位置進行一些內旋轉和外旋。
4、斜韌帶
它從半膜肌腱延伸,從內側脛骨髁開始,向外傾斜向上,在股骨外側髁末端,並將一些纖維與關節囊融合,以防止膝關節過度伸展。
5、膝關節的十字韌帶
位於膝關節中間,非常結實,堅韌。它由滑膜襯里,可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十字韌帶(ACL)起源於小腿的內側部分並從脛骨髁間區域下降,與外側半月板的前角癒合。纖維以扇形方式附接到外側股骨髁的內側。
後十字韌帶比前十字韌帶更短,更強壯,更垂直。從脛骨髁間隆起的後側,向內側傾斜向上,附著於股骨內側髁的外側。
膝關節十字韌帶牢固地連接股骨和脛骨,這可以防止脛骨沿著股骨向前和向後移動。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伸展最緊張的,可以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是膝關節屈曲最緊張的,可以防止脛骨後傾。
一般來說,膝關節只能進行屈曲和伸展,因為此時它是滑車狀的。在屈曲位置,髕骨向上移動。此時,膝關節是雙髁的,因此它可以進行屈曲和伸展,以及輕微的內旋和外旋運動。由於膝關節兩側存在側副韌帶,因此不能進行牽開和伸展。
(1)側副韌帶解剖擴展資料:
膝關節的輔助結構:
膝關節的滑膜層是整個身體中最寬和最復雜的。 它附著於關節的每個骨的關節表面的周邊並覆蓋除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之外的所有結構。
滑膜位於髕骨的上緣上方並向上突出以形成股四頭肌腱與股骨體下部之間約5cm深的髕上囊。
在髕骨下方的中線的兩側,滑膜層的一部分突出到關節腔中,形成一對在褶皺中具有脂肪組織的翼狀褶皺,填充關節腔中的空間。 還存在未與關節腔連接的滑膜囊,例如位於髕韌帶和上脛骨之間的深髕下囊。
2、側副韌帶拉傷的恢復
?
3、膝關節的組成,主要結構特點和運動形式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屬於滑車關節。
膝關節的關節囊薄而鬆弛,附著於各關節面的周緣,周圍有韌帶加固,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主要韌帶有:
1、髕韌帶
為股四頭肌腱的中央部纖維索,自髕骨向下止於脛骨粗隆。髕韌帶扁平而強韌,其淺層纖維越過髕骨連於股四頭肌腱。
2、腓側副韌帶
為條索狀堅韌的纖維索,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腓骨頭。韌帶表面大部分被股二頭肌腱所遮蓋,與外側半月板不直接相連。
3、脛側副韌帶
呈寬扁束狀,位於膝關節內側後份。起自股骨內上髁,向下附著於脛骨內側髁及相鄰骨體,與關節囊和內側半月板緊密結合。脛側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在伸膝時緊張,屈膝時鬆弛,半屈膝時最鬆弛。因此,在半屈膝位允許膝關節作少許旋內和旋外運動。
4、斜韌帶
由半膜肌腱延伸而來,起自脛骨內側髁,斜向外上方,止於股骨外上髁,部分纖維與關節囊融合,可防止膝關節過伸。
5、膝交叉韌帶
位於膝關節中央稍後方,非常強韌,由滑膜襯覆,可分為前、後兩條:
前交叉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降起的刖方內側,與外側半月板的前角愈著,斜向後上方外側,纖維呈扇形附著於股骨外側髁的內側。
後交叉韌帶.較前交叉韌帶短而強韌,並較垂直。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斜向前上方內側,附著於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
膝交叉韌帶牢固地連結股骨和脛骨,可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後移位。前交叉韌帶在伸膝時最緊張,能防止脛骨前移。後交叉韌帶在屈膝時最緊張,可防止脛骨後移。
膝關節在一般情況下,只能做屈伸運動,因為此時它是滑車狀,在屈位情況下,髕骨上移,此時關節呈雙髁狀,因此即能做屈伸運動,又能做微小的旋內、旋外運動,因膝關節兩側有付韌帶存在,故不能做收展運動。
(3)側副韌帶解剖擴展資料:
膝關節的輔助結構:
膝關節的滑膜層是全身關節中最寬闊最復雜的,附著於該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周緣,覆蓋關節內除了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結構。
滑膜在髕骨上緣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達5cm左右的髕上囊於股四頭肌腱和股骨體下部之間。
在髕骨下方的中線兩側,部分滑膜層突向關節腔內,形成一對翼狀襞alar folds,襞內含有脂肪組織,充填關節腔內的空隙。還有不與關節腔相通的滑液囊,如位於髕韌帶與脛骨上端之間的髕下深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膝關節
4、膝蓋內側副韌帶拉傷
1.膝內側副韌帶損傷沒有很快痊癒是因為這種損傷有解剖位置的變化,中醫稱為筋出槽。
2.需要到醫院骨傷科或矯形外科手法整復,然後貼膏葯,吃點跌打損傷的葯,用不了多久就能好的。
5、膝蓋內側輕微副韌帶拉傷多久痊癒?
膝內側副韌帶損傷沒有很快痊癒是因為這種損傷有解剖位置的變化,中醫稱為筋出槽。需要到醫院骨傷科或矯形外科手法整復,然後貼膏葯,吃點跌打損傷的葯,用不了多久就能好的。
6、18歲,腳踝外側副韌帶重建術術後的康復訓練怎麼做
若以下的建議與你的手術醫生的囑咐相矛盾,請聽從你的醫生的建議!!!
以下所有練習需適度,不可引起疼痛、腫脹加重。踝關節有四個方向的活動,足尖向頭方向的動作叫背屈,相反方向叫跖屈,足心(底)向內的動作叫內翻,足心向外的動作叫外翻。首先練習左踝上述4方向最大范圍不負重的活動,每方向35次,每天35組。自然站立位時踝關節的角度叫做解剖零位,即足與小腿之間90度。練習解剖零位時踝關節負重能力,無痛最大程度,可從坐位開始比較安全,坐位時體重主要在座椅上,可以有控制地逐漸加在左踝上。為保持左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力量,還需練習左下肢各方向的直腿抬高。可以搭配使用骨康膜,效果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