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交叉韌帶斷裂怎樣治療?
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的一個重要穩定結構,極易在體育活動或其它運動中損傷,嚴重的情況下發生斷裂。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雖然病人走路挺正常,但是卻不能進行跑、跳等體育活動,更不能進行急跑、急停、轉彎跑等活動。更重要的是,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穩定膝關節的任務「轉嫁」給了半月板(尤其是內側半月板)和關節面的球形結構來完成,因此極易造成繼發的半月板損傷和關節面軟骨損傷,會直接導致受傷關節的「報廢」和提前「退役」。因此。前交叉韌帶斷裂必須及時治療,什麼才算是及時呢?從受傷後第一天到受傷後一個月內手術治療才能算是及時,治療越晚就越有「亡羊補牢」的意思了。
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由於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縫合治療無效,必須進行一種叫「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所謂重建,就是重新再做一條前交叉韌帶來代替病人原來的韌帶。手術原理其實很簡單,在膝關節的股骨端和脛骨端分別鑽骨孔(骨隧道),然後將韌帶的替代品引入關節內,在適當的位置將新韌帶固定在股骨端和脛骨端,這樣就完成了手術。韌帶替代品有自體肌腱、異體肌腱、人工韌帶。自體肌腱取自病人體內功能不太重要的肌腱,但如果病人自己的肌腱太細或需要重建的韌帶太多,就需要異體肌腱,後者的缺點是康復期稍延長,而且理論上存在傳播疾病的可能。人工韌帶由於非生物材料,存在疲勞斷裂的問題,臨床上一般不做常規應用。固定韌帶的材料很多,有界面擠壓螺釘、縫合翻轉鋼板、橫穿釘、樁釘等,這些固定材料價格都比較昂貴。在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手術中,一般是重建一條前交叉韌帶,也被稱為「單束重建」,還有同時重建兩條的,叫做「雙束重建」,後者手術過程較復雜,病人花費也會明顯增多,但有學者認為雙束重建更接近正常的解剖和生理情況,因此手術效果比單束重建好。
前交叉韌帶術後的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完全的恢復需要1年到1年半的時間。康復過程包括肌力恢復、關節活動度練習、本體感覺訓練三項內容。通過系統康復訓練,爭取術後按期達到步行、下蹲、上下樓、跑、跳等運動功能。應盡量避免出現重建韌帶鬆弛、關節粘連、肌肉萎縮、肺梗塞等並發症。文獻報道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大約15%病人效果不滿意,除手術技術原因外,更多的原因是術後康復不及時和不恰當。另外,每個病人受傷時間不同,同時合並的傷情也不一樣,因此術後效果可能會有較大差別。例如,前交叉韌帶損傷同時還合並半月板和關節面軟骨損傷,即使同期進行了處理,也會影響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整體效果。
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對前交叉韌帶治療的整個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吧?最後再提醒一句:前交叉韌帶斷裂,及時手術治療!
2、前交叉韌帶問題 重分懸賞
建議找上海六院的趙金忠或北京余家闊教授或上海長海醫院徐衛東,康一凡(網上搜索下),如確定是前交叉韌帶斷裂,自行不能修復的。建議做手術,前交叉很重要。
關節水腫等,建議做一個動作,坐在凳子上,伸直腿,然後抬起來(建議在腳上放一個小米袋或小沙袋),直到腿酸不能堅持為止(10~20分鍾一次)。重復這樣的動作,每天堅持三次。會改善水腫與增強肌肉,保護韌帶。比吃消炎葯效果好,也安全。
我是後交叉手術,手術後一開始效果明顯,但一年後就不理想了(不做體力活與劇烈運動),做抽屜實驗就明顯不行。建議萬不得一不要手術(前交叉斷就要考慮做)。關節的手術成功率不是很高,就算手術成功,但後天鍛煉與修復不能保證達到效果。關節是活的,要不斷的彎曲動作。也許你會說,不做手術,這樣不斷的運動不是更壞嗎?但這是自生的韌帶,比手術中用人工的要好的原因。
有這症狀,今後就不能做重的體力活與劇烈運動,以保護關節為主。
3、請專家來回答前十字韌帶重建後恢復的問題!
經典的字體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交叉韌帶與脛骨平台之間的夾角會比正常韌帶偏大,臨床觀察有不少患者出現你說的這種脫位的感覺,但是美國75%的注冊關節外科醫師都是採用這種手術方法,也就是說這種手術方法雖然有局限性,但是它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現在有部分有經驗的、有留學經歷的醫師開始進行解剖重建,這個手術的特點是以術後關節功能接近正常為目標,而不是像經典手術那樣以韌帶起止點接近正常為目標。這種手術術後很少出現「脫位」的感覺。
對你的情況我有幾點建議:
1、如果你做的自體韌帶重建術,那麼術後一年內不要劇烈活動,踢球是絕對不可以的,術後8個月左右的時候,植入你體內的自體韌帶的脆性將達到一個峰值,這時候韌帶是最容易斷裂的,當然也沒那麼可怕,正常的生活是沒有影響的。如果你做的lars人工韌帶重建術,術後即刻便可以正常活動,踢球也沒有影響。
2、建議繼續肌力恢復訓練。對膝關節穩定是有幫助的。
3、如果韌帶再次斷裂,你會有感覺的,會頻繁有脫位的感覺,不能急轉身,關節會疼痛、腫脹。
4、如果有少量積液,不需要擔心,無需處理。積液多了要找醫生找找原因。
5、建議你定期到門診找手術醫生復診,一般一兩個月一次。
4、診斷為前交叉韌帶斷裂的解剖學依據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