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肌肉韌帶退行性鈣化

肌肉韌帶退行性鈣化

發布時間:2020-04-13 10:36:25

1、頸椎韌帶鈣化是什麼意思

項韌帶鈣化一般認為由頸部外傷、勞損(如長期低頭工作)及頸椎退行性變引起。因項韌帶的局部鈣化,可對頸椎起到制動和增加穩定性的作用,從而有利於減緩頸椎病的發展進程。
意見建議:如果已出現項韌帶鈣化,應該盡量避免頸部過勞,以及過度、過多運動,工作時注意維持頸部直立或稍後仰姿勢。飲食方面無特別要求和限制。

2、我的脖子痛!!!求助!!

給你推薦一套保健操,經常做一下,
頸肩保健操治療頸椎病、肩周炎
頸椎病、肩周炎是常見病、多發病。在臨床中常見到兩種疾病 並存。其中不少患者反復發作,飽受病痛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頸肩操是根據頸椎 病、肩周炎的病因病機創編的一套增強頸肩活動功能、疏通局部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 局部疼痛的體操鍛煉動作。易學易練又方便,省時省錢療效好,而且學會頸肩操後,既不必 住院,又不需要配合牽引、葯物、理療等治療,也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只要持之以恆,利用 工作間休或晚上看電視廣告時堅持每天練1—2遍,就能收到滿意療效。
頸肩操作簡介 頸肩操共八節,每節做1—4個8拍,自由選擇。
預備動作:雙腳站平行11字與肩同寬,全身自然放鬆,上肢自然下垂,雙眼向前平視。
1 四面側頸:(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3)頭頸盡量向後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 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2 地上尋珠:(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下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後下方地上(3)繼續轉向左後下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 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5)、(6)、(7)、(8)拍頭頸轉向右後下方做相似動作。
3 天上望月:(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上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側後上方天空。(3)繼續轉向左後上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後4拍向右後上方做相反向動作。
4 運轉頸椎:注意點是頭頸肩要完全放鬆,雙肩不要上抬,轉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頭頸向左側轉動。(2)向後側轉。(3)向右側轉。(4)向前轉。每4拍轉1圈,動作要連續,轉 動時雙眼不要閉上。先逆時針轉4圈再順時針轉4圈。
5 夾脊牽頸:預備動作再加上屈雙手肘關節,雙手握實心拳置於腰側。(1)雙拳緊握與肘關 節同時向身體後側用力牽拉,同時夾緊大椎及脊柱旁的豎脊肌群,頭頸向身體前方平行牽伸 至最大極限,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2)緩緩放鬆回預備位。後面每2拍重復上述動作一遍。
6 雙手托天:預備動作,再把雙手十指交叉置於小腹前。(1)交叉的雙手掌心向上平托胸 部前,肘關節與手掌成水平線。(2)雙手心向外翻轉,雙手掌心向上盡力伸托於頭頂上方, 頭頸盡最大極限後仰。(3)雙手分開側舉與肩平高,同時雙手掌心朝向身體後側,大拇指與 其餘四指分開朝向下方,其餘四指並攏向上方豎起,頭頸轉向左側,雙眼看向左手豎起的手 指尖。(4)手及頭頸回預備位。第5—8拍動作同前4拍,僅在第7拍時頭頸轉向右側,雙眼看 向右手豎起的手指尖。
7 搭手轉肩:預備動作是將右手從右肩上方伸向左背側,左手從腰背側伸向右肩上方,掌 心向外,雙手手指相對搭,如果手指搭不到的也要將雙手指尖盡力伸向相對方向。(這個動 作是自我鑒定練操效果的觀察方法之一,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練操後雙手對搭距離均會明顯改 變)(1)下肢保持平行站立,同時緩緩將腰、肩、頭頸向左後側轉動。(2)繼續向左後側轉至 最大極限,雙眼看向身體後方。(3)略放鬆後再向左後側做最大限度的轉動。(4)放鬆回預備 位。5~8拍重復上述動作,連續做二個8拍後對換雙手對搭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轉動二個8拍 。
8 按摩頸肩:(1)回第一節預備位,以雙手十指按壓頸部的天柱、頸百勞、大椎等穴位或痛 點,手指可上下移動按壓,重復做2~4個8拍均可。(2)搓熱雙手手掌心,再以雙手手掌心輪 流摩按上述相同部位2~4個8拍。(3)以右手按壓左側肩井、天 、月需俞、秉風等穴位或痛點,第1、2、3拍分別各按1下,第4拍以右手掌心從左肩 井穴沿手臂外側向下疏通經絡至左手背。第5~8拍以左手按右肩與上述相同部位動作。做4 個8拍後,再手輕拍頸、肩、肘、手。

3、腰3-4椎間盤突出,腰4-5椎間盤左後方突出,腰椎及小關節退行性變,腰3-4平面後縱韌帶鈣化。嚴重嗎?

從報告來看,你應受過外傷,否則不會有後縱韌帶鈣化,其他突出很正常,進行保守治療就好,如連續兩個月保守治療無效的話,就只能手術了,以為你收的不全面,只能給你這些建議,如無正骨禁忌症,可直接正骨。

4、頸椎病折磨的我快瘋了,求醫?

頸椎病一系列臨床表現
頸椎病,逐漸成為常見病,與長期低頭作業、伏案工作等有關。其主要病因是由於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不良姿勢導致頸椎退行性病變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表現。
最常見的頸椎病有下列幾種:1、神經根型:由於支配上肢的神經受到刺激,肩部、上肢麻木、疼痛,手指活動不靈,不能很好地完成拿筷子、系扣子等動作。2、脊髓型:早期為雙下肢麻木、活動不靈、行走困難,走路時雙腳步感覺像踩棉花,後期可發展至大小便障礙,雙上肢麻木、無力。3、交感神經型: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心慌、異常出汗、耳鳴等。4、椎動脈型:由於椎動脈受刺激,導致腦供血不足,表現頭暈、頭痛,可因轉頭時突然加重甚至暈厥(短暫昏迷)5、混合型: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

頸椎病重在預防!
目前醫學界還沒有有效治療頸椎病的方法,總的來說頸椎病重在預防。雖然頸椎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但病變過程往往開始於青少年時期。特別在目前上班族中,頸椎病的發病年齡已經大大提前。
針對頸椎病的致病因素——勞損、落枕、睡姿不良、枕頭不當、風寒、頭頸外傷等,如我們能盡早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則可以降低頸椎病的發病率或推遲其發病時
有哪些人易患頸椎病?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一份特定的工作,而每種工作的性質、勞動強度和某種姿勢的持續時間是不相同的。對於頸椎病來說,有著其特定的發病人群。
從發病年齡來說,中老年患者的發病率最高,據統計,頸椎退變的發病在中年時為50%,至70歲以後,可達100%。首先是頸椎間盤的退變,髓核水分減少,彈性下降,纖維環纖維變性破裂,退變後的椎間盤,很容易造成損傷而促使頸椎病的發生。其次為骨質增生,多發生在肌肉及韌帶、關節囊等附著部,在頸椎上多出現在關節突、鉤突關節部及椎體的軟骨緣。另外尚有韌帶的退變,如黃韌帶肥厚、前後縱韌帶骨化、項韌帶勞損鈣化。
從職業因素來考慮,處於坐位,尤其是伏案低頭的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特別高。這類人員常常從事刺綉、縫紉、微機操作、打字、編輯、雕刻、寫作、繪圖、儀表修理、化驗等工作。長期低頭伏案工作,因易造成頸後部的肌肉、韌帶勞損,椎管的內外平衡紊亂,椎間盤受力不均,從而加速發病。同理,長期從事頭頸部朝一個方向旋轉職業的人,如射擊運動員、教師、交通警察、紡織工等,亦易引起頸椎勞損,發生頸椎病。
隨著高科技、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伏案工作人員越來越多,頸椎病的發病也呈增生趨勢,並且向年輕化發展。臨床上,年齡在20歲,甚至十幾歲的頸椎病人也能見到。因此,改善工作環境及工作姿勢,做好頸椎病的預防,降低發病率、延遲發病年齡是目前很重要的課題。
頸椎病的治療和護理
多數頸椎病病人一般有從急性發作到緩解、再發作、再緩解的規律。多數頸椎病患者預後良好;神經根型頸椎病預後不一,其中麻木型預後良好,萎縮型較差,根痛型介於二者之間;椎動脈型頸椎病多發於中年以後,對腦力的影響較嚴重,對體力無明顯影響,有的椎動脈型患者終因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形成偏癱、交叉癱,甚至四肢癱,脊髓型頸椎病對患者的體力損害較為嚴重,如不積極治療、多致終生殘疾、但對腦力的影響小。
治療方法:1、日常保健: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或過低,以頸部平直為宜(枕高8—10公分),質地應松軟;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伏案工作者,最好每2—3小時到戶外活動15—20分鍾,或做頸保健操,但禁劇烈活動;注意頸部保暖,避免風扇、空調直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煞車或突然轉頸。
2、葯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止痛消炎、神經營養、活血化瘀等葯物。
3、物理治療:包括牽引、按摩、理療等,均需在有條件的正規醫院進行。
4、手術治療:對於症狀較重、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脊髓型保守治療很少有效,盡管早期症狀較輕,一經明確診斷,也應盡早手術。
5、頸托和圍領:主要用以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而病人行動不受影響。目前有一種充氣型頸椎牽引器,除固定頸椎外,還有一定的牽引作用。
護理措施
(1)讓病人了解頸椎病的有關知識,提高防病意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的方法。觀察病人治療過程中經受心理情緒的變化,調節心理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2)正確有效牽引,解除機械性壓迫。注意牽引時的姿勢、位置及牽引的重量,並及時發現牽引過程中的反應,如是否有頭暈、惡心、心悸等。由於病人頸部制動,應減輕局部刺激。正確應用理療、按摩、葯物等綜合治療,以解除病痛。正確指導病人的頭頸功能鍛煉,堅持頸部的活動鍛煉,方法為前、後、左、右活動及左、右旋轉活動,指導病人兩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動作。
(3)非手術治療過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按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長期卧床的病人,應注意有關卧床並發症的預防與觀察。經常用50%的紅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處、內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勵病人主動加強各關節活動。
4.治療與急救
(1)神經根型、交感型頸椎病可採用非手術療法治療。非手術療法也是手術治療的基礎,是治療頸椎病的基本方法,它可使頸椎病的症狀減輕、好轉、治癒,對早期病人尤其應如此治療。常採用頭部牽引、理療、局部制動、葯物治療等措施。
(2)頭部牽引用刻枕吊帶取坐位或仰卧牽引。
(3)按摩可與牽引治療配合,在牽引後進行,可以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改善神經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松馳肌肉痙攣,解除疼痛,緩解症狀。
(4)局部制動症狀輕者不需制動,可用消炎鎮痛劑及舒筋活血中葯等。症狀嚴重者可用硬紙殼、泡沫塑料條或石膏條製成簡單圍頸局部制動,也可用頸支架制動。
(5)加強頸部活動鍛煉疼痛好轉後,逐漸作頸部各方向活動,以增強頸部肌力。平時應注意卧位的姿勢及枕頭的高度,仰卧時枕頭不宜過高;側卧時枕頭可略高,使頸部與軀干保持一條線,而不偏向一側。

5、有高血壓葯後正常,頸椎4_6椎體前緣可見骨贅形成,項韌帶部分鈣化,頸椎退行性變,頸部多普勒檢查正常

其實看到你的自我講述,基本無大礙。血壓問題需堅持服葯,脂肪肝需管住嘴邁開腿。眼乾及偶爾暈,減少看手機不用再看醫生,過一段就好。你的症狀與我前階段一模一樣。

6、頸椎、胸椎退行性改變手術能否治癒?頸椎、胸椎椎管狹窄、韌帶鈣化

從描述看病情較重。百頸椎病基礎上頸椎外傷(往往為輕微傷)合並不全癱瘓。 建議找正規醫院脊柱外科專家會診度, 積極手術治療,以期望最大程度神經功能恢復

(桑宏勛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版,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西京醫院桑權宏勛 http://sanghongxun.haodf.com/

7、局部後縱韌帶鈣化。局部黃韌帶肥厚。腰椎輕度退行性變

這個屬於退化性的腰椎病,沒有不舒服可以不管,平常做好保暖,避免過度勞累,適度運動就行。

8、第3~4頸椎相應後縱韌帶鈣化,椎管變窄是什麼?頸椎退行性改變, 應該怎

你好,如果狹窄嚴重,就需要手術的

與肌肉韌帶退行性鈣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