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連接相鄰椎弓板的結構是() A前縱韌帶B黃韌帶C後縱韌帶D棘間韌帶E項韌帶
B、黃韌帶
2、人體頸椎的解剖結構 急
頸段脊柱由7個頸椎、6個椎間盤(第1、第2頸椎間無椎間盤)和所屬韌帶構成。上連顱骨,下接第1胸椎,周圍為頸部肌肉、血管、神經和皮膚等組織包繞。
除第1、第2頸椎結構有所特殊外,其餘頸椎均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基本結構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兩者環繞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目連構成椎管,其中容納脊髓。椎體上面周緣的兩側偏向後方,有脊狀突起,稱為鉤突。鉤突與相鄰的上一椎體下緣側方的斜坡對合,構成鉤椎關節(亦稱椎體半關節——Iuschka關節)。此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椎弓根上、下緣的上、下切跡相對形成椎間孔,有頸脊神經根和伴行血管通過。通常頸脊神經僅占推間孔的一半,在骨質增生或韌帶肥厚時,孔隙變小、變形,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和壓迫.產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狀。頸椎的橫突較短,其中間部有橫突孔,除第7頸椎橫突孔較小外,其餘均有椎動脈通過。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等病變時,可導致椎動脈血液動力學方面的改變,影響大腦血液供應,產生眩暈、惡心等症狀。
頸段各椎骨間以韌帶、椎間盤和關節等互相連結。椎體自第2頸椎下面起,兩個相鄰椎體之間,由具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與椎間盤的前後有前、後縱韌帶及鉤椎韌帶等連結;椎弓間則通過關節突關節、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和項韌帶、橫突間韌帶相連結。頸椎的韌帶多數由膠原纖維組成,承擔頸椎的大部分張力負荷。除黃韌帶外,其餘大部分韌帶延展性低,是頸椎內在穩定的重要因素。韌帶的彈性,一方面保持頸椎生理范圍內的活動;一方面又有效地維持各節段的平衡。黃韌帶在頸椎後伸運動時縮短、變厚,屈曲時延伸、變薄。年輕人的黃韌帶在壓應力作用下縮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隨年齡增長,黃韌帶彈性降低,則易折曲而不縮短,突入椎管產生脊髓壓迫。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除了連接相鄰頸椎外,更重要的是減輕和緩沖外力對脊柱、頭顱的震盪,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參與頸椎的活動,並可增加運動幅度。
在頸椎中,我們將第1、第2頸椎,即寰、樞椎稱為特殊頸椎。寰椎呈不規則環形,由一對側塊、—對橫突和前、後兩弓組成,上與枕骨相連,下與樞椎構成關節。其解剖特點有:位於側塊兩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橫突上,有肌肉與韌帶附著,對頭頸部的旋轉起平衡作用;橫突孔位於其基底部偏外,較大,有椎動脈和椎靜脈從中穿行;後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溝通向橫突孔,椎動脈出第1頸椎橫突孔後沿此溝走行;前、後弓均較細,特別是與側塊相連處,易受暴力而導致該處骨折與脫位。樞椎是因椎體上方有一稱之為「齒突」的柱狀突起,且齒突具有「樞』』的作用而獲名。其解剖特點有:齒突原為寰椎椎體的一部分,發育中發生分離且與樞椎融合,所以較易出現齒突缺如、中央不發育、寰椎與枕骨融合、寰樞融合等畸形和變異,並由此引起該區域不穩定而壓迫脊髓;齒突根部較細,在外傷時易骨折而導致高位截癱危及生命。除了第l、第2頸椎之外,第7頸椎的棘突也與其它頸椎有所不同。該棘突長而粗大,無分叉而有小結節,明顯隆起於頸椎皮下,成為臨床上辨認椎管的骨性標志,因此,人們也稱其為隆椎。第7頸椎橫突若過長,或有肋骨出現(稱為頸肋)時,往往可引起胸腔出口狹窄綜合征。
3、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在結構和分布各有何特點?
構成人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細胞cell,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著細胞間質 intercellular substance。細胞間質是由細胞產生的不具有細胞形態和結構的物質,它包括纖維、基質和流體物質(組織液、淋巴液、血漿等),對細胞起著支持、保護、聯結和營養作用,參與構成細胞生存的微環境 microenvironment。眾多形態相似功能相近的細胞由細胞間質組合成的細胞群體叫做組織tissue,人體組織有多種類型,一般傳統地將之屬於四種基本組織,即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和神經組織。以一種組織為主體,幾種組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特點的器官organ。一系列執行某種同一功能的器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統system。構成人體的系統有運動系統----包括骨、骨連接和肌,是人進行勞動、位移與維持姿勢等各項活動的結構基礎;內臟諸器官分別組成了消化系統----擔負攝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殘渣排出;呼吸系統---進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排出組織細胞代謝產生的終極產物;生殖系統----產生生殖細胞並形成新個體以延續種族;以及將上述執行新陳代謝的各系統聯系起來,為它們提供營養物質並運輸代謝產物的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包括中樞部分的腦和脊髓和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以及做為特殊感受裝置的感覺器官,它們感受人體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並產生適當的應答;此外,還有散在於身體中功能各異的內分泌腺。人體各系統既具有本身獨特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又在神經系統的統一支配下和神經體液的調節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協同配合,共同完成統一的整體活動和高級的意識活動,以實現與瞬息萬變的內外環境的高度統一。
為了在解剖實踐中對所觀察到的結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下面將人體基本組織做個概要的介紹。
1.上皮組織
上皮組織 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上皮細胞組成,細胞間質很少。具有保護、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上皮組織內無血管。一般將之從功能上分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前者覆蓋於身體表面或襯於體腔或管腔的腔面,後者是構成腺器官(如肝臟、胰腺)的主體組織。
被覆上皮按其組成細胞的層次分為單層上皮和復層上皮,後者由多層細胞構成;又可依構成細胞的形態分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狀上皮。現將被覆上皮的分類和分布列表如下:
表 被覆上皮的分類和分布
分類
分布
單層
單層扁平上皮(圖1-2)
心、血管、淋巴管內腔腔面
胸膜、腹膜、心包膜、關節腔的表面
肺泡壁、腎小囊壁等
單層立方上皮
腎小管管壁
單層柱狀上皮
胃腸道的粘膜上皮,子宮內腔腔面等
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
呼吸管道的腔面等
復層
復層扁平上皮
皮膚的表皮(含角化層、指甲、毛發)
口腔、食管、陰道等腔面
復層柱狀上皮
眼瞼結膜、男性尿道的腔面等
變移上皮
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的腔面
2.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由大量的細胞間質和散在於其中的細胞組成。細胞間質包含基質、纖維和組織液等。結締組織在人體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所有器官。其中,除了松軟的起連接作用的固有結締組織外,
人體的血液組織、骨和軟骨組織均屬結締組織。固有結締組織依其結構和功能又可分為疏鬆結締組織和緻密結締組織。
(一)疏鬆結締組織loose connective tissue廣泛分布於器官之間、組織之間和細胞之間其結構特點是大量的細胞間質中基質較多而纖維較少的,纖維主要有粗的膠原纖維和細的彈性纖維,細胞少而種類甚多,主要有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以及能夠遊走的巨噬細胞、漿細胞和肥大細胞等。由於它結構疏鬆,呈蜂窩狀,所以又稱為蜂窩組織。分布於皮下組織(淺筋膜)、筋膜間隙,器官之間和血管神經束的周圍。具有連接、支持、防禦、營養和創傷修復等功能。
疏鬆結締組織中如大量脂肪細胞聚集,形成脂肪細胞團,並被疏鬆結締組織分隔成小葉,稱為脂肪組織adipose tissue。脂肪組織分布於皮下組織、黃骨髓、大網膜、腹膜外以及腎被囊中,約占成人體重的10%,具有貯存、保持體溫、緩沖震盪和參與脂肪代謝產生熱能等作用
(二)緻密結締組織dense connective tissue的特點是間質中纖維粗大,排列緻密,但基質量少,細胞成分也很少。人體的肌腱和腱膜就是由緻密的結締組織構成的,腱的結構特點是粗大的膠原纖維束沿著受力的方向排列,緻密且互相平行,中間夾有成行排列的的特化的成纖維細胞-腱細胞。構成真皮、深筋膜、臟器被膜、骨膜、關節囊纖維層和韌帶以及纖維心包等的組織是另一種緻密結締組織,其特點是粗大的膠原纖維交織成緻密的板層結構,僅有少許的基質和成纖維細胞散在其間。主要起支持、保護和連接作用。此外,尚有以彈性纖維為主體構成的彈性結締組織elastic onnective tissue, 如項韌帶和椎弓之間的黃韌帶,就主要由粗大的彈性纖維平行排列成束所構成,以適應脊柱運動彈性和柔韌的需要。
3.肌組織
肌組織muscle tissue由肌細胞或稱肌纖維muscle fiber組成。按其存在部位、結構和功能不同,可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種。
(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是分布於軀干、四肢的隨意肌,肌纖維呈細長圓柱狀(長1--30mm,直徑10-300mm,直徑10-100μm),有多個直至數百個細胞核,位於纖維的周緣部。肌的外面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肌外膜epimysium,肌外膜內含血管和神經,伸入肌內將肌分隔為若干肌束,本身構成包裹肌束的肌束膜perimysium, 並進而又伸入到每條肌纖維的周圍,構成富含毛細血管和神經纖維的肌內膜endomysium。這些結締組織除對肌組織具有支持、保護和營養作用外,還可調整單個肌纖維和肌束的活動。肌纖維的肌漿內含許多與細胞長軸平行排列的肌原纖維myofibril,每條肌原纖維均由明帶和暗帶相間的結構構成,各條肌原纖維的明帶和暗帶又排列於同一水平上,因而,肌纖維顯示出明暗交替的橫紋,所以又稱橫紋肌striated muscle, 肌纖維收縮時,肌原纖維暗帶的長度不變,與暗帶兩端相鄰的明帶變短。骨骼肌受軀體神經支配,受意識控制,屬隨意肌,收縮快速、有力,但易疲勞。
(二)平滑肌smooth muscle主要分布於內臟和血管的壁,所以又叫內臟肌visceral muscle。平滑肌纖維呈梭形,無橫紋,細胞核位於肌纖維中央。纖維的長短不一長者可達200μm,短者僅20μm,前者見於腸壁肌層,後者見於小血管壁,一些生理上伸縮大的器官,如妊娠子宮其肌纖維可長達600μm。平滑肌受內臟神經支配,不受意識控制,屬於不隨意肌。內臟平滑肌的特點是具有自動性,即肌纖維在脫離神經支配或離體培養的情況下,也能自動地產生興奮和收縮。
(三)心肌 cardiac muscle主要分布於心臟壁,也存在於大血管的近心端。心肌纖維呈短柱狀,也分支並互相吻合成網,核呈卵圓形位於肌纖維中央,可見雙核並偶見多核。肌原纖維也有明帶和暗帶,因而也具有橫紋。但心肌受內臟神經支配,屬不隨意肌,心肌收縮慢、有節律而持久,不易疲勞。
4神經組織
主要由神經細胞與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是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與傳導神經沖動的能力,是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膠質細胞對神經元起著支持、營養與保護的作用。
4、腰骶部勞損的結構解剖
臨床上常見腰骶部勞損患者,其原因很復雜,牽涉面亦最廣,固然有些腰背痛系由於腰背部以外其他系統引起,然而由於腰骶部本身引起者仍占絕大多數,從解剖觀點看,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骶髂關節是脊柱與下肢間的重要緩沖部分,抬重物時,背伸肌與繩肌同時緊張,該關節易受到勞損。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當暴力作用於腰骶部,肌肉未作預防或不能制止,以致超過正常活動范圍時,韌帶可發生扭傷,並發肌肉痙攣。韌帶受傷後的出血及機化可使其失去正常張力及韌性,造成關節鬆弛。軟組織損傷後,充血及血腫可壓迫神經。急性損傷後如未及時處理,可發生粘連,牽扯周圍肌肉,減少運動范圍,更易再次遭受損傷;粘連又可引起肌肉反射性痙攣,造成不正常體位,因而使韌帶處於慢性緊張狀態。肌肉痙攣時,因發生肌肉缺血,牽涉痛面積擴大。
交感干骶部一般有6個神經節,可能少至3個或多至6個,不過體積較小。尾部只有1個尾部神經節。神經節之間以節間支及腰骶部筋膜易發生損傷,骶髂筋膜外上方因有來自腰神經後支,臀上皮神經分支及伴隨的小血管,形成血管神經束在此處穿出,形成固有孔隙,此處的骶髂筋膜較薄弱,深面有較豐富的脂肪組織,當劇烈彎腰時,臀大肌猛烈收縮,深部脂肪組織受壓,經固有裂孔或骶髂筋膜撕裂處疝出而形成脂肪疝,壓迫神經、血管。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途中任何周圍組織變化均可壓迫或刺激神經,常見者如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其他如梨狀肌肥厚或1個椎間孔通過2個神經根時均可引起。
腰骶神經根在椎間孔內相對固定,當有致壓因素存在時,神經根可因張力增加而受損。有人推測,當神經根拉長8%時,可致靜脈淤積,而拉長15%時,神經內血液完全阻斷。研究表明,腰骶神經根的血供較外周神經貧乏,腰骶神經分別接受遠端和近端根動脈的血供,這些血管在神經近端1/3處吻合,腰骶神經易因卡壓和牽拉而發生缺血性損害。
腰神經後支在行程中也易遭受損傷。郭世紱等研究腰神經後支全部行程中有6個固定點,即:出孔點、橫突點、入肌點、出肌點、出筋膜點及入臀點,其中出孔點、橫突點和入臀點均有纖維骨性管固定,這些部位如遭受損傷或牽拉,可產生局部或牽拉性腰腿痛。
先天性腰骶部畸形
5、先天性畸形
腰骶部的先天性畸形特別多,常使腰部力量不平衡,引起損傷性關節炎或使韌帶肌肉附著部分減弱,一旦成人從事較多體力勞動時,即可出現症狀。 6、姿勢不良與慢性勞損
姿勢不良常引起腰骶部慢性勞損。瘦長體型者,脊柱細長,活動范圍大,胸椎後凸及腰椎前凸常增大,腰骶部棘突互相抵觸;短粗體型者,關節突常呈半月型,運動受限,腰椎前凸亦增加。身體其他部分畸形,如胸椎後凸、脊椎側凸、一側下肢短縮、扁平足、嬰兒癱均能引起腰骶部慢性勞損。腰骶部各組織中,如末梢神經受刺激而發生疼痛,一般為局限性,如同時產生下肢疼痛,可能為放射性,由於病變直接壓迫神經根所致;亦可為牽涉性,由於某一神經末梢將刺激傳至脊髓中樞後,使同一神經根所分布的其他區域感到疼痛。
腰痛最常見的原因為腰椎韌帶、關節囊的勞損與扭傷。腰段脊柱用力前屈時,可引起椎體前部或後部的組織(如筋膜、韌帶、關節囊及椎弓根)的損傷,有時兩者能同時受傷。損傷輕重視暴力大小、方向、解剖情況及受傷時的姿勢而定。脊柱過度前屈時,骨折多發於胸腰段脊柱,很少在下部腰椎。原因是胸腰段脊柱的前後活動范圍較大,而下部腰椎與不活動的骨盆相連,又有韌帶連結,活動范圍較小。同時,腰段脊柱的前凸又可抵抗前屈損傷,腰椎前屈受傷時,後部韌帶往往先斷裂,然後發生椎體前緣骨折。
如受傷時雙膝伸直,骨盆因大腿後部肌肉拉緊而向後方傾斜,腰骶部張力及壓力增加,可發生後部韌帶破裂,後縱韌帶及纖維環亦偶爾能破裂。滑倒、從樓梯或自行車上摔下時,往往雙手撐地以求避,但如避不及或手中有物,外力即直接作用於腰椎與骨盆之間,此時有保護作用的腰椎前凸因適應外力而消失,扭傷極易發生。此外,如在膝關節伸直彎腰舉重物、麻醉下進行手術均能引起腰部扭傷。
在相當大的外力下,腰骶關節附近的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有時後縱韌帶及纖維環的後部都可發生破裂,黃韌帶因有彈性而不易破裂,如L5有部分或全部骶化,或其橫突過大,該椎體具有相當穩定性,韌帶破裂則發生於L4~5之間。如L5橫突小,S1棘突發育不佳或有脊柱裂,該處韌帶組織薄弱,亦易於受傷。
腰骶部勞損
此外,下面一些情況也可以引起慢性腰痛:
1、椎體間不穩定:上一椎體從下一椎體上移位,稱為假性脊椎滑脫或不穩定脊椎。
2、椎間關節退變:表現為小關節面的骨質密度增加、邊緣不整、骨刺增生等,嚴重者甚至發生小關節錯位,有的上關節突的尖端向上外延伸,是退變後增生的結果。
3、棘突間接觸和假關節形成:兩個棘突在接觸緣發生骨質硬化,並向兩側增生,甚至形成典型的假關節。
4、脊椎退變:一般隨年齡增大引起,腰椎過度負荷或不斷遭受重復而輕微的損傷也可促使退變提前發生。
5、腰部陳舊性扭傷:腰部扭傷後,豎脊肌起保護作用而痙攣,損傷的組織日後可能發生纖維性癒合,在日常生活中遺有不適感。如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因破裂未癒合,脊椎各關節囊日後必鬆弛,因而椎體不穩定,前屈後伸即能引起關節半脫位。
6、骨質疏鬆:隨年齡增長,骨質疏鬆發病率不斷提高,且特別容易累及脊椎。當鈣吸收或代謝障礙時,血清鈣降低,致使神經肌肉敏感性增高,使痛閾降低。當鈣含量降低時,骨的機械應力降低,輕度外傷可造成微細骨折,軟組織出血、滲出、變性及鈣化,骨質疏鬆常並發退行性關節退變,致椎體、椎間盤、椎間孔等的結構位置和機能形態改變,包括硬化、增生、變形等改變,引起關節韌帶、肌肉功能失調,刺激和壓迫神經,引起腰背疼痛。
5、簡述黃韌帶和關節突關節的橫斷層解剖特點?
黃韌帶和關節突截的韌帶層解剖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啊,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解剖圖呢?具體的到解剖書上去看一下,詳細的解剖
6、做腰椎穿刺時由後向前分別穿過哪些韌帶結構?
是皮膚及皮下組織,棘上韌帶然後棘間韌帶,黃韌帶,下面依次是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網膜,蛛網膜下隙,蛛網膜下隙充滿腦脊液,軟脊膜裡麵包裹的脊髓
7、黃韌帶位於什麼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