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歲怎麼把韌帶拉開? 女,13歲,小時候學過舞蹈,可是現在又硬了。
有段時間要去北京比賽而且跳的是古典舞,裡面很多高難度動作。建議你先每天壓腿,橫衩的話面對著牆壁下,把手放後面一點點往裡挪感到痛再忍著堅持十分鍾。下腰每天十次。重點在於每天做,不要放棄,不然肯定白費了。
2、小時候韌帶蠻好的,現在13歲,韌帶硬了,怎麼拉韌帶?
我現在跟你差不多大~平時在地板上下腰,別怕疼,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夠地板,你會發現下腰沒幾天就能練好的。一字開還是剛才的辦法,別怕疼,努力往下壓就好~如果你是急於求成呢就用這個辦法,很好使的。不著急的話每一個小時壓5分鍾的腿就好~~啦啦啦~~~我現在是跳芭蕾的,腿也硬了~~一起加油吧~~
3、生長期(13歲)練肌肉或者拉韌帶長不長個子?
骨骼成長少不了運動
兒童的生長少不了適量的運動。運動不足的孩子白天沒有食慾,晚上睡不著。結果,就陷入早晨非常睏倦想要睡覺,晚上又睡不著。早上早餐也不吃就去上課,昏昏沉沉過一天,一天中又明顯運動不足的惡性循環。
運動本身就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它能使人熟睡,不說你也知道這樣就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了。身體充分地運動後,食慾能夠增加、晚上能夠熟睡。到了早晨還能頭腦清醒地自然起床,早餐吃香吃得飽飽之後以良好的姿態開始新的一天。
怎樣的運動有益
為了身體能夠長高應該進行怎樣的運動呢?常常聽說有的孩子為了長高而參加學校的籃球俱樂部,是不是打完球就能使身體長高呢?
簡單地說,能夠增進食慾、促進睡眠、給予骨骼一定程度縱向壓力的運動對長高都有益。具體地說就有慢跑、跳繩、跳舞、打籃球以及打排球等。但是籃球和排球選手中有許多兒童原來身材就很高,如果你僅僅為了長高,讓根本不喜歡這些運動的孩子雲從事這些運動的話,你就錯了。因為情緒的安定對長高也很重要,所以讓您的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但是過度消耗體力的激烈運動,還是讓身體已經停止增長的高中生從事比較好。骨骼的發育一定程度上來自縱向的壓力,但是過強的壓力(舉重等等)反而讓骨骼在縱向難以生長。
有助於長高的運動 不利於長高的運動
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為好:排球、籃球、芭蕾、伸展體操、跳繩、慢跑
勉強地讓孩子進行不喜歡的運動不好:舉重、過度運動、消耗過大的運動(馬拉松等)。
身材矮小怎樣才能長高
矮身材的青少年,除部分為疾病引起的矮身材必須由醫生認真處理外,大都要靠自己努力把本人身高的生長潛力挖掘出來。怎樣挖掘?簡而言之,就是在醫生和體育工作者的指導下,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堅持特殊的體育鍛。
關於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有下述建議可供參考:
1.合理調節飲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又要適當節制。不抽煙,不飲酒;
2.生活要有規律,睡眠要充足、定時,最好睡硬板床,枕頭宜低於5cm;
3.注意自身保健,無病防病,有病早治。讀讀關於矮身材研究及與身高生長發育的書,讀不懂可請教醫生,增加知識,用科學指導自己行動;
4.保持身心健康,豐富文娛生活,情緒穩定,無憂無愁有利生長發育。
近年有作者報告,持續1-2小時適量體育運動,在一定時期內可使體風生長激素含量明顯增加,隨著血液中生長激素含量的增加,即導致管狀骨生長區活跌,從而增加身高。
應該考慮到,無論運動量較小的運動(如慢跑、慢游泳等),還是大運動量運動(如馬拉松賽跑、長途滑雪等)都不會使身高增加,前者因刺激不夠,後者則因其使身體極度衰弱(例如,一天完成一千次跳躍和過量的重杠鈴舉重練習,甚至可阻礙長骨的生長)。成功取決於不同練習的正確的結合。
有學者認為,跳躍、懸重、游泳等運動的長期活動確能促進身高增加。我們認為:凡骺干骺未俞合的矮身材兒童、少年,如醫生認為未患矮身材疾病,又無其他醫學上的禁忌,理應勇敢地開始特殊的增加身高的體育訓練。但值得一提的是,進入訓練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初期尤其不要由於心急而作過頭,應注意自我感覺,如有不適,應請教醫生和體育老師。
助你挺拔的長高體操
熱身運動:活動四肢各關節,脊背保持平直,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時雙拳放在肩上,雙臂屈肘面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重復4—6次,每次之後稍休息。
抻拉:雙臂上舉,然後向各個方向抻拉,同時踮起腳後跟,重復6-8次,中間稍休息。
單杠練習:懸垂(20秒、1分鍾),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雙腳並攏;身體向前、後擺盪;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盪。
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單杠,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杠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每次至少重復6--8次。
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
每節操做完後應稍事休息一下,使呼吸平穩,四肢放鬆。整套操做完後,平躺在地板上,綳緊背部和臀部肌肉,微微挺腰。
每周不少於三次練習,每次35—45分鍾。堅持下去必有收獲。
日常鍛煉身體增高法
如今市場上用於增高的葯物和器械不少,且價格昂貴,但效果卻不見得那麼好。其實增高的最好辦法還是加強鍛煉,下面介紹幾種有功增高的鍛煉方法,青少年朋友們不妨一試。
懸垂法:
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後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練習的要領是:引體向上時呼氣,慢慢下降時吸氣。練習做完後,要走動走動,使肌肉放鬆。待手部放鬆後再用力緊握拳頭,將手放於胸前,隨後松開手指,接著聞眼、張口、舒展眉頭,放鬆面部肌肉,然後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鬆。總之,要學會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鬆。
在練習懸垂法一段時間後,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懸垂20秒鍾,然後雙腿各繫上5千克的沙袋,再懸垂20秒鍾;這之後,用皮帶固定在單杠上,懸垂15秒鍾,之後穿上10千克重的鐵砂背心,再懸垂15秒鍾。不過,時間和重量不是絕對的,可因人而異。
跳躍法:
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鍾,每組間隔4——5分鍾。要盡量使身體處於最大程度的伸展狀態。另外,要經常參加籃球、排球和游泳運動。搶籃球和扣球時一定要奮力跳躍,積極爭奪每個高點球。因為跳躍是主要訓練內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躍200次左右。
牽引法:
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鬆加速向下跑,然後俯在地板上,由兩個夥伴幫助,一個夥伴握練習者的雙手腕部,另一個握練刁者的小腿下部,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牽引軀干2——3次,每次12——15分鍾,重復6——10次。
這一系列的運動有助矯正短腿、脊柱彎曲、扁平足和「O」型腿等形體缺陷,促使骨骼增長,並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以及各種生理機能,使之達到最佳狀態,從而達到增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和堅持。
人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決定了身高的生長潛力,而後天的環境因素則決定了生長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身高的生長潛力與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的關系,如果父親與母親的身高相近,則孩子的身高與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雙方中有一個是高個子,另一個是矮個子,則孩子身高的變動范圍就會很大。孩子的高矮情況會偏向父母當中遺傳因素影響較多的一方。
你要注意這樣幾點:
一、 注重營養不偏食
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很多生長不足的孩子都跟營養缺乏有密切的關系,科學進食和合理搭配十分重要。
現在城市的孩子蛋白質攝入的不少,但微量元素常常因偏食而攝入不足。有一個營養的誤區,認為加強營養就是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其實,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的,而蛋白質要在能量充分的前提下才能被身體充分利用。過多蛋白質的攝入,不僅增加肝腎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抑制食慾。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後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
所以,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每天戶外一小時
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慾增強。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變長、變粗,骨密度增大。經常運動,也使肌纖維變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運動還可以消耗多餘脂肪,在快速生長期預防肥胖。現在的孩子普遍戶外活動不夠,沒有充分享受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沒有足夠的運動量,這都是不利於長的。
三、充足睡眠要保證
促進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長高。睡眠時肌肉放鬆,有利於關節和骨骼伸展。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合理安排學習、鍛煉、睡眠和休息是十分重要的。
四、積極防治疾病
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生長發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一般急性疾病對生長的影響是暫時的,尤其是在身體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恢復。但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生長發育。
長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
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引起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兒,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矮小。
因此,積極防治疾病,對生長期的孩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長損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復的。
4、13歲男孩怎麼拉韌帶,拉多長時間能行
做壓腿,馬步,弓步,...都可以,要長期堅持
5、我現在13歲,想拉韌帶,還能行嗎?有什麼辦法?
可以我19歲了都可以劈叉下腰
我15歲開始練習劈叉和下腰的
我告訴你一個方法
拉韌帶可以鍛煉柔韌性,減少運動時受傷的可能.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拉韌帶還有很多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鍛煉身體的不同部位。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推薦你買幾張健身光碟,彭永春的「形體恢復」後面有很多墊上拉伸運動。或買一些健身雜志,上面都有很多經典姿勢,我想對你有用。
沒有速成。只有不斷的鍛煉
背對著牆,雙手撐在牆上,慢慢地慢慢地往下撐,你要不怕痛才好,但是最好是旁邊有床的牆,因為一開始有可能站不穩。每天不要太心急的練太多,最好不要超過20次,慢慢的,練一段時間後就會好的,你就可以下腰自如了!
註:
你最好已開始先躺在床上,用下腰的姿勢把自己撐起來(不知道說得夠不夠仔細),感受一下下腰的感覺,再扶著牆下,這樣會比較好!
我本身就是學舞蹈了,不過我比較小學的,大概八九歲吧!當時就是用這個方法下腰的,相信我吧!希望這個方法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