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的冠狀韌帶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首先你要明確「冠狀面」是怎樣的一個剖面。用術語說就是,從左右方向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份的剖面。
與冠狀面平行的結構就可以說,這個結構處於「冠狀位」。
肝冠狀韌帶位於膈下面與肝上面之間,左右橫行的雙層腹膜結構。
肺冠狀韌帶是肺門與縱隔之間的雙層胸膜結構。
二者之間的差別是,肝冠狀韌帶是左右橫向放置的,肺冠狀韌帶是在同側胸腔中內外向豎向放置的。
2、人體的肝臟結構是怎樣的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其左右徑約25.8cm,前後徑約15.2cm,上下徑約5.8cm。我國成年人的肝臟的重量,男性為1230~1450g,女性為1100~1300g,約占體重的1/40~1/50。在胎兒和新生兒時,肝的體積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中國人的肝長徑、闊徑為25×15cm。自下腔靜脈左緣至膽囊窩中點的正中裂將肝臟分為左半肝和右半肝。自脈切跡至肝左靜脈入下腔靜脈處的左葉間裂將左半肝分為左內葉和左外葉,左段間裂將左外葉分為上下兩段。肝右葉間裂將右半肝分為右前葉和右後葉,右段間裂又將右前葉、右後葉分別分成上下兩段。
肝臟橫溝內有門靜脈、肝動脈、肝管、神經及淋巴管出入稱為肝門。門靜脈和肝動脈這兩條血管均被包繞在結締組織鞘內,經肝門(或稱第一肝門)進入肝臟,以後就像樹枝分叉樣分布於腺泡內。由肝腺泡邊緣肝小靜脈(即中央靜脈)匯合成較大的肝靜脈分支,最後匯合成的肝靜脈主幹,進入下腔靜脈,稱第二肝門。肝的後面肝短靜脈有至少3~4條,多至 7~8條小靜脈注入下腔靜脈,稱第三肝門。
從肝臟的臟面看,有肝方葉和肝尾狀葉。肝方葉前緣為肝臟的下緣,其左緣為肝圓韌帶,後緣為第一肝門,右緣為膽囊窩。肝尾狀葉位於肝臟後方,其左緣為靜脈韌帶,右緣為下腔靜脈窩,下緣為第一肝門。
Glisson鞘內包括肝動脈、門靜脈和膽管,經肝臟面的第一肝門出入肝臟,此三者進化論在肝內還是肝門附近,都在一起走行。Couinaud根據肝內門靜脈乾的頒布范圍,將肝臟分為八段。
Ⅰ段為尾狀葉,Ⅱ段為左外葉上段,Ⅲ段為左外葉下段,Ⅳ段為左內葉,Ⅴ段為右前葉下段,Ⅵ段為右後葉下段,Ⅶ段為右後葉上段,Ⅷ段為右前葉上段。
肝臟被腹膜皺折形成的肝周韌帶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圓韌帶、鐮狀韌帶、冠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等。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後形成的纖維索,自臍移行至臍切跡,經鐮狀韌帶游離緣的兩層腹膜之間到達門靜脈左乾的囊部與靜脈韌帶相連。靜脈韌帶為左門靜脈和左肝靜脈之間閉鎖後的靜脈導管。鐮狀韌帶將肝臟的膈面分為右大左小兩部分,是左葉間裂在肝臟表面的標志。韌帶下端與臍切跡和靜脈韌帶相連,上端向後上方延伸與冠狀韌帶相移行。右冠狀韌帶的前後兩頁之間有較大的間隙為裸區,左冠狀韌帶兩頁之間距離很近。左右冠狀韌帶的前後頁向外側延伸,分別匯合成左右三角韌帶,這兩條韌帶比較堅韌,尤其是左三角韌帶比較寬厚,其內往往有血管和迷走膽管,肝臟切除時應予以妥善縫扎。在右冠狀韌帶的中央部分為第二肝門,即左、中、右肝靜脈的下腔靜脈入口處。在游離肝臟時,要注意不能貼膈肌太近,以防損傷膈肌導致氣胸。在離斷右冠狀韌帶內側時,要注意保護肝右靜脈根部和下腔靜脈,在離斷左冠狀韌帶時,注意不要損傷肝左靜脈。
肝臟的表面有一薄層緻密的結締組織構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內形成網狀支架,將肝實質分隔為許多具有相似形態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單位,稱為肝小葉。人類肝臟約有50萬個肝小葉。肝小葉呈多角稜柱體,約1×2毫米大小,小葉的中軸貫穿一條靜脈,為中央靜脈。肝細胞以中央靜脈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形成肝細胞素。肝細胞相互吻合成網,網眼間有竇狀隙和血竇。肝細胞間的管狀間隙成毛細膽管。因此可以說:肝小葉是由肝細胞、毛細膽管、血竇和相當於毛細淋巴管的竇周隙(狄氏間隙)所組成。
3、肝臟的解剖及血供概況如何
樓上說的太多了。。。我是外科醫生,給你簡單說一下。。。
肝臟位於右季肋部,右上腹部 成年人肝臟約為1.2kg 約占體重1/40-1/50 是再生能力最強的一個器官。 是人體中最多打的先提,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
肝臟以cantile線,分成左右兩半肝。 肝臟有3個裂 是肝臟自然分界線。稱為肝裂 在肝腐蝕灌注標本可以看到肝內有若干平面缺少管道的分布。。。。這就是自然分界線。。。如果您可以找到肝內管道腐蝕灌注標本,可以看到的。。。,肝臟有3個主裂(正中裂-Cantile線)、左葉間裂、右葉間裂)、兩個段間裂(右段間裂、左段間裂)和一個背裂 肝臟分為五葉四段,即左外葉、左內葉、右前葉、右後葉和尾狀葉,左外葉和右後葉又各分為上、下兩段。(您可以找一個解剖圖來看一下。百度不好發圖。)
接下來來講肝臟的血供
肝臟是體內唯一一個動脈,靜脈雙重供血的臟器。肝臟主要供血由門靜脈供血。大部分入肝血流由門脈供給。正常肝組織約70-80%的血由門脈供給。正常肝組織由肝固有動脈供給血液不足30% 肝靜脈是肝臟的靜脈通路,迴流匯入IVC。
門脈主要供給正常肝組織。而肝固有動脈供給少量肝組織和膽道膽囊的血液,還有為肝組織提供氧氣。 肝動脈發生變異情況較多。約30% 具體變異情況需手術探查肝門才可看出。
當肝硬化時,再生結節壓迫門脈小分支,會引起門脈高壓症。導致食管胃底、腹壁靜脈曲張。
肝硬化時部分病人會出現迷走肝動脈的情況。
當發生肝癌時,約90-95%以上的癌組織靠肝動脈進行供血。依靠門脈供血的癌組織不足10% 故肝癌姑息性治療可行肝動脈結扎或肝動脈插管栓塞化療。
肝靜脈分肝左靜脈、肝右靜脈和肝中靜脈。根據我國院的資料,肝左、中、右靜脈分別開口進入下腔靜脈者佔56.3%,肝中靜脈與肝左靜脈形成共干後進入下腔靜脈者佔40.6%,而同時有4個開口於下腔靜脈者佔3.1%,其中另一開口為左後上緣靜脈。
該說的就是這么多。對於一般的非醫療從業者,已經足夠,您理解了嗎?如果理解請採納。依靠這么多年的知識,一個字一個字碼起來的。很不易。
4、試述肝十二指腸韌帶的構成和內容。
您好!
從肝下面移行至胃小彎和十二指腸上部的雙層腹膜結構稱為小網膜,可分為兩部分:其中位於右側連於肝門和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部分稱肝十二指腸韌帶,它構成小網膜的右側游離緣(如圖所示),其中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含有3個重要結構:有位於左側的肝固有動脈、位於右側的膽總管、以及位於二者之後的門靜脈。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5、試述肝的形態結構
肝臟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扁窄,藉助韌帶和腹腔內壓力固定於上腹部,其大部分位於右側季肋部,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線達左季肋部。
外觀可分膈、臟兩面,膈面光滑隆凸,大部分與橫膈相貼附,其前上面有鐮狀韌帶,前下緣於臍切跡處有肝圓韌帶;鐮狀韌帶向後上方延伸並向左、右伸展稱冠狀韌帶,冠狀韌帶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韌帶,在右冠狀韌帶前後葉之間,有一部分肝面沒有腹膜覆蓋,稱肝裸區。
臟面有兩個縱溝和一個橫溝,構成H形。右縱溝由膽囊窩和腔靜脈窩組成,其後上端為肝靜脈進入下腔靜脈處,即第2肝門所在,其後下端為肝短靜脈匯入下腔靜脈處,此為第3肝門所在;
左縱溝則由臍靜脈窩和靜脈韌帶組成;橫溝連接兩縱溝,為第1肝門所在,在橫溝右端伸向肝右方,常見一側溝,稱右切跡。
(5)肝臟結腸韌帶擴展資料
肝臟對人體的作用很大,人體主要是靠肝臟來代謝的,承擔著維持生命的重要功能。它也是人體內最大的內臟器官。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膽汁、儲藏糖原,調節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等。還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
肝臟還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吃進去的毒物、有損肝臟的葯物等等也必須依靠肝臟解毒。
肝臟分解由腸道吸收或身體其他部分製造的有毒物質,然後以無害物質的形式分泌到膽汁或血液繼而排出體外。
6、肝的大體解剖結構是?
肝的位置
人的肝臟大部分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上界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肋,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下面與胃、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相鄰;後面接觸右腎、腎上腺和食管賁門部,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一般重約1200~1600g,約占成人體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臟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兒和新生兒的肝臟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正常肝臟外觀呈紅褐色,質軟而脆。肝臟形態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偏窄,一般左右徑(長)約25cm,前後徑(寬)約15cm,上下徑(厚)約6cm。上面突起渾圓,與膈肌接觸,下面較扁平,與胃、十二指腸、膽囊和結腸相鄰。肝上界與膈肌的位置一致,約在右側第五肋間,肝臟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隨體位的改變和呼吸而上下移動;肝下界一般不超過肋弓,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摸不到,有時在劍突下可觸及,但一般不超過3cm,而小兒多可在肋緣下觸及。
7、間位結腸的概述
間位結腸綜合症也稱為Chilaiditi 綜合症,此症中右結腸曲嵌入肝臟與橫膈之間內,其原因並非在腸容管本身,肝臟的下垂和和位置異常是形成本病的基礎。常因肝臟的韌帶過長,薄弱、缺無等發育異常,使肝臟下移並與膈肌之間的間隙增寬,以至結腸嵌入之間形成本病。膈肌的先天薄弱或膈肌麻痹為本病的促發因素。此外在部分肝硬化患者中因右肝葉萎縮明顯,肝膈間隙增大也可見此症。
8、間位結腸能做手術嗎
間位結腸比較少見,由於肝臟韌帶鬆弛,結腸肝區進入肝臟和膈肌之間造成相應症狀。可以做肝臟懸吊固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