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腹股溝斜疝的臨床表現
1.腹股溝部腫塊:腹股溝斜疝的重要臨床表現是腹股溝部有一腫塊突出。早期腫塊較小可局限於腹股溝部隨病程進展,腫塊逐漸增大並進入陰囊,形成上端狹小並向外斜行入腹股溝管,下端寬大、豐滿,類似梨狀的典型腹股溝斜疝腫塊。易復性腹股溝斜疝腫塊常在站立、行走勞動或咳嗽時出現,安靜和平卧休息時自動回納或用手按摩後消失。難復性腹股溝斜疝是由於疝內容物與疝內壁經常摩擦發生輕度炎症,使兩者之間逐漸形成粘連,以致疝內容物不能完全推回腹腔。故腫塊僅有不同程度縮小,而不隨體位、腹壓的變化而完全消失。常見於病程長、疝囊大的病人。
2.局部脹痛:易復性腹股溝斜疝除腹股溝部有腫塊外,常無特殊症狀偶感局部脹痛,甚至引起上腹或臍周隱痛。難復性腹股溝斜疝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酸脹和下墜感。這些症狀隨腫塊出現而發生,腫塊消失而緩解。
3.消化不良或慢性便秘:此症狀多見於滑動性腹股溝斜疝。由於盲腸、乙狀結腸或膀胱等臟器已構成疝囊的一部分,故病人常有一些「消化不良」和慢性便秘等消化道症狀及排尿不盡感滑動疝一般腫塊巨大,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且右側多於左側。
易復性疝臨床症狀可因疝囊大小或有無並發症而異。基本症狀是腹股溝區出現一可復性腫塊,開始腫塊較小,僅在病人站立、勞動、行走、跑步、劇咳或嬰兒啼哭時出現,平卧或用手壓時塊腫可自行回納,消失不見。一般無特殊不適,僅偶爾伴局部脹痛和牽涉痛。隨著疾病的發展,腫塊可逐漸增大,自腹股溝下降至陰囊內或大陰唇,行走不便和影響勞動。腫塊呈帶蒂柄的梨形,上端狹小,下端寬大。
難復性斜疝在臨床表現方面除脹痛稍重外。其主要特點是疝塊不能完全回納。
嵌頓性疝常發生在強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時,通常都是斜疝。臨床上常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並伴有明顯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腫塊不能使之回納。腫塊緊張發硬,且有明顯觸痛。嵌頓的內容物為大網膜,局部疼痛常輕輕微;如為腸袢,不但局部疼痛明顯,還可伴有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停止排便排氣、 腹脹等機械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疝一旦嵌頓,自行回納的機會較小;多數病人的症狀逐步加重,如不及時處理,將會發展成為絞窄性疝。腸管壁疝(Richter疝)嵌頓時,由於局部腫塊不明顯,又不一定有腸梗阻表現,容易被忽略 。 1.檢查項目:包括全身檢查和局部檢查 。
1)全身檢查:包括有無心肺疾病、腹部有無腹水和腫塊、是否妊娠前列腺肥大等,以了解疝形成原因。
2)局部檢查:包括視診、觸診、咳嗽沖擊試驗及手法回納及外環和內環的檢查等。
2.檢查方法:病人一般先採取站立位,顯露包括腹股溝區的整個腹部,應觀察腫塊的位置外形,觸摸其質地、張力、溫度等並與對側比較。小的疝塊有時在檢查時不見下降,即使讓病人長久站立或咳嗽也屬徒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仔細觸摸兩側的精索通常在患側可摸到增厚的疝囊可作為有疝存在的間接徵象。陰囊內腫塊應注意檢查腫塊四周緣,尤其注意其上緣,是否可以觸摸到一條正常的精索如腫塊上緣有蒂柄而進入腹股溝管,則應考慮診斷為疝。
1)咳嗽沖擊試驗:檢查者用手輕按腫塊,囑病人咳嗽,可以感到有膨脹性沖擊感,同時可見腫塊隨之膨大微微下移,張力增大,即為「膨脹性咳嗽沖擊試驗」陽性,是疝的一大特徵。當手指進入外環後囑病人咳嗽,指尖有沖擊感為斜疝,此試驗對確定疝囊位腹股溝管內,尚未突出外環的不完全性(或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有重要意義;若指腹有沖擊感為直疝;若為股疝,手指伸入外環後囑病人咳嗽,因股疝位於腹股溝韌帶下腫塊依然可以脫出。
2)疝塊回納試驗:手法回納時,讓病人仰卧,檢查者托起疝塊,緊壓其下端,向腹股溝管走向(外上方)輕輕擠推,開始常有輕微阻力,隨即很快腫塊被推入腹腔而消失,在其進入腹腔時,若疝內容是小腸,則聽到咕嚕聲,內容物若為大網膜則有一種堅實感,無彈性。疝塊回納試驗也可以病人站立時進行,檢查者站在病人患側旁,一手扶住病人腰背部另一手從上而下地放在腹股溝區,與腹股溝韌帶平行的位置手法同前述也可使疝塊回納。
3)壓迫內環試驗:待疝塊回納後檢查者用手緊壓內環,再囑病人用力咳嗽,疝塊並不出現,但若移開手指則可見疝塊自外上方向內下方鼓出,則可肯定為斜疝。這種壓迫內環試驗可以在術前用來鑒別斜疝和直疝。
若腫塊觸痛明顯,質硬不能回納,或腫塊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炎症表現,則應考慮為嵌頓性或絞窄性疝。
疝塊回納腹腔後,以手指尖經陰囊皮膚伸入淺環,可感到外環擴大、腹壁軟弱;一般情況外環的大小臨床意義不大。而在外環擴大時,指尖可順之進入腹股溝管,檢查和了解內環和腹股溝管後壁情況,對提出適宜的手術方式有指導意義。有的隱匿性斜疝可通過此試驗而確立其存在但這種檢查方法給病人造成極不舒服感覺,對診斷明確者不必常規施行。當手指進入腹股溝管,並很容易進入腹腔捫及腹腔內腸曲,說明內環擴大,且腹股溝管後壁已重度破壞,須作加強後壁的修補術。 有一小部分病人,因疝囊小、腫塊突出不明顯不易引起注意或未能捫及腫塊,而又常出現不明原因的下腹部或腹股溝區域的疼痛以及並存有其他疝或特殊類型斜疝如Richter、Littre疝等,及時確診十分困難。對於這些情況,可藉助以下輔助檢查來進行。
1.疝造影術(Herniography) 能診斷早期腹股溝疝,且對不明原因的腹股溝區疼痛的患者是最好的鑒別診斷方法。手術前,它可以精確診斷疝的類型、數目,以協助手術方式的選擇,有效地減少遺留疝的發生。手術後疝造影術,既可診斷復發性腹股溝疝,又能較准確地分別出遺留疝新發疝或真性復發疝,為其有效的外科治療提供更為客觀的依據。
2.B超檢查 彩色多普勒能探查腹股溝疝病人的雙側腹壁下動脈,並根據疝囊頸和疝囊位於腹壁下動脈內側還是外側確定患者為直疝或斜疝;還可以觀察疝內容物的血供情況,血流速度以了解有無絞窄和壞死
3.立位X線平片 在嵌頓性腹股溝疝時顯示腸脹氣階梯狀氣液平等腸梗阻徵象有助於明確診斷。
4.CT掃描 對於腹股溝斜疝與腹壁間疝、股疝閉孔疝診斷與鑒別診斷有重要價值。
5.常規進行化驗室檢查。
2、右側腹股溝韌帶處有腫塊,是什麼東西?
建議到外科檢查一下,看是不是腹股溝斜疝。
3、左腹股溝
腹股溝是連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由於離外生殖器很近,常常被人們看作是隱私部位。腹股溝部位的潮濕,不透氣,往往成為健康的隱患。
腹股溝是連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由於離外生殖器很近,常常被人們看作是隱私部位。腹股溝是性活動的主要區域,也是重要的性敏感區域之一。對於成年男子,刺激腹股溝管部可強化睾丸功能。對於性功能治療,按摩睾丸可增強男性性功能。但更具效果的是刺激位於陰莖根部兩側的腹股溝管。腹股溝是向睾丸輸送血液和連接神經的通路。如果腹股溝管機能低下,必然會引起睾丸功能低下。因此,重要的是使腹股溝管中的血液循環良好。對於成年女子,對腹股溝的刺激也能夠增強或改善性慾。腹股溝部位的潮濕,不透氣,往往成為健康的隱患。腹股溝管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是由外上方斜向內下方的肌肉筋膜裂隙,長4-5cm,內有精素或子宮圓韌帶通過。
腹股溝管有四個壁及內、外兩個口。前壁:淺層為腹外斜肌腱膜,深層在管的外1/3處有腹內斜肌的起始部。後壁:為腹橫筋膜,在管的內側1/3處有聯合腱。上壁:為腹內斜肌 與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內口為深環,位於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約一橫指處,是腹橫筋膜的一個卵圓形孔。孔的內側為腹壁下動脈,淺層有腹內斜肌,深層為腹 膜所覆蓋。外口為淺環,是腹外斜肌腹膜在恥骨結節外上方的一個三角形裂隙。男性腹股溝管內有精索、髂腹股溝神經等。精索由輸精管、輸精管動脈、睾丸動脈、蔓狀靜脈叢、生殖股神經的生殖支、淋巴管及腹膜鞘突的殘余部分等所組成。精索入腹股溝 管內口後,即有來自腹橫筋膜的精索內筋膜所包繞,當通過外口時,又有來自腹外斜肌腹膜淺面很薄的精索外筋膜包繞精索。腹股溝區的內下部雖然缺乏肌性結構,但仍有一定的生理保護作用。由於腹股溝管是一斜行的肌筋膜裂隙,在腹壓增加時,管的前、後壁靠攏;腹壁扁肌收縮時,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弓狀緣與腹股溝韌帶相接近,而使弓狀緣下方的半 月形缺口近於消失;又由於腹橫肌的收縮,腹股溝管深環也移向外上方,使環口縮小。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4、我想問下,我腹股溝部位長了個腫塊,被醫生挖除了,我懷疑他把精索切斷了,幾個月過去了,感覺這里直延伸
精索不是單純的一個東西,是一組東西的總稱(其內主要有輸精管、睾丸動脈、專蔓狀靜脈叢、輸精管動、靜脈、神屬經、淋巴管和鞘韌帶等),有沒有傷到的看你包塊長在什麼具體位置!具體問問你手術醫生!或者等你手術刀疤好了再看看
5、腹股溝 皮下有硬塊 皮上有疙瘩
腹股溝淋巴結炎。初瘡出現1~4周後,腹股溝淋巴結出現腫大,約2/3的病例為單側性,另1/3為雙側性,稱為「第四性病性橫痃」。淋巴結初起孤立散在,質硬性增大,有疼痛或壓痛,之後常相互粘連成塊狀,呈浸潤性,皮膚表面呈紅色、紫色、紫紅色和青色。由於腹股溝韌帶將腫大的淋巴結分開,皮膚有皺褶,沿腹股溝呈臘腸樣排列,隨著疾病的進展呈現槽溝狀腫大。數周後腫大的淋巴結呈現波動感,約2/3的結節在經1~2周後軟化破潰,排出淡黃色漿液或血性膿液分泌物,形成多數瘺管,似「噴水壺狀」,經數周或數月後而痊癒,愈後留有疤痕。約1/4的結節不破潰,於8—12周內可自然吸收,少數結節成為持久性硬化性團塊。男性患者亦可累及股淋巴結和髂淋巴結,女性尚可累及髂和直腸周圍淋巴結。女性很少發生淋巴結炎,因其初瘡常發生於陰道下部,如經髂及肛門直腸淋巴結引流,引起髂及直腸周圍淋巴結炎及直腸炎,導致腹痛和腰背痛。陰蒂和陰唇病變可與腹股溝淋巴結交通。有變態性行為者可累及其他部位淋巴結,如與感染者有口腔生殖器性行為,可發生頜淋巴結腫大,頗易考慮為淋巴瘤或何傑金氏病。出現淋巴結炎時可伴有輕重不等的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關節痛、肝脾腫大等,有時可出現皮疹,如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