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齒狀突屬於軟骨嗎
不是,是實質骨,位於第二頸椎(樞椎)的前部突起,和第一頸椎(環椎)形成環樞關節,有重要功能。外傷是可發生骨折,脫位或半脫位,都比較麻煩的病。
2、齒狀突偏移,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辦法自我治療?
你的症狀是什麼?年齡?影像資料診斷發上來。
你好,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應先了解哪些病屬於頸椎病。頸椎病是個統稱,包括: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等等。頸椎病會引起很多症狀,頭部,胳膊,後背等等的暈,麻,酸,漲,疼。有的還會引起高血壓。這么解釋你懂嗎?治療上,我建議你找正宗手法復位的大夫整骨推拿復位。以我個人的經驗手法復位對以上所說各類頸椎病有確切的治療效果。但復位後幾天內必須限制活動。而且不能隨便找人復位,在治療上還要根據情況加針灸治療。
3、頸椎齒狀突距兩側側塊間距不對稱如何治療
頸椎有問題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通常不超過十分鍾
4、樞椎齒狀突骨折是怎麼引起的?
有關齒狀突骨折的分類有幾種不同的系統。Schatzker等按照骨折線位於副韌帶的上方或下方而分為高和低兩類。Althoff將齒狀突骨折分為A、B、C、D四型,A型骨折的骨折線通過齒狀突的峽部,其餘三型骨折的骨折線定位於更低解剖位置(圖1)。
齒狀突骨折Althoff分類
在臨床上目前最為流行的分類是Anderson和D'Alonzo分類:將齒狀突骨折分為Ⅰ、Ⅱ、Ⅲ三型(圖2)。
Ⅰ型骨折又稱為齒尖骨折,為齒狀突尖韌帶和一側的翼狀韌帶附著部的斜形骨折,約佔4%;
Ⅱ型骨折又稱基底部骨折,為齒狀突與樞椎體連接處的骨折,最為常見,約佔65%;
Ⅲ型骨折為樞椎體部骨折,骨折端下方有一大的松質骨基底,骨折線常涉及一側或兩側的樞椎上關節面,約佔31%。
多數作者認為這種分類方法對臨床有指導意義,以其為基礎,再結合骨折的程位程度和方向,以及患者的年齡等因素,能夠藉以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並判斷骨折的預後。但對其中Ⅱ型齒狀突骨折,有作者提出幾種亞型:Hadly等提出ⅡA型齒狀突骨折,定義為:齒狀突基底部骨折、骨折端後下方有一較大的游離骨塊,為固有的不穩定骨折。Pederson和Kostuil提出ⅡB和ⅡC型骨折,ⅡB型骨折即anderson和D'Alonzo分類和Ⅱ型骨折和Althoff分類的B型骨折;ⅡC型骨折的定義是骨折線至少一側或兩側均位於副韌帶的上方,相當於Althoff分類的A型骨折(圖3)。
此外,齒狀突骨折還有一特殊類型:骨骺分離。樞椎齒狀突大約2歲時在其頂端又發生一個繼發骨化中心,至12歲後與樞椎齒狀突的主要部分融合,而齒狀突本身在4歲時開始與樞椎椎體融合,大多數可在7歲左右完成融合。故在7歲以前,齒狀突骨折是以骨骺分離為特徵的。
齒狀突骨折Anderson-D'Alonzo分類
齒狀突骨折Pederson-Kostuil分類
另有罕見的齒狀突垂直骨折的報道,迄今,在英文文獻上僅有2例個案報道:1例由Johuson等於1986年報道,另1例是由Bergenheim等於1991年報道,不能被歸入以上的分類。
齒狀突骨折顯然涉及了多種不同的損傷機制。Althoff對屍體頸椎標本進行生物力學研究,分別對寰樞關節施加過屈、過伸及水平剪切等載荷,均未造成齒狀突骨折,因此他認為前後水平方向的外力主要引起韌帶結構的破壞,而不引起齒狀突的骨折;在其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中,造成齒狀突骨折的不同類型的載荷從小到大依次為:水平剪切+軸向壓縮,與矢狀面呈45°的前或後側方的打擊,側方打擊,因此提出水平剪切+軸向壓縮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齒狀突骨折的主要機制,而側方的打擊是引起齒狀突A型(ⅡC型)骨折的必需外力。Mouradian等在實驗中也發現側方載荷可引起齒狀突骨折。Doherty等通過生物力學實驗認為側方或斜側方載荷導致Ⅱ型齒狀突骨折,而過伸暴力導致Ⅲ型齒狀突骨折。但在臨床上,有些患者所描述的受傷機制與此不盡相同。Pederson報告1例77歲男性患者,額顳部承受了一個從前向後的暴力,導致一個ⅡC型齒狀突骨折,骨折端向後移位達20mm。此患者的受傷機制可以假設為一個過伸暴力通過寰椎前弓傳遞到齒狀突,造成骨折、移位,其中一個直接的暴力矢量是從前向後的矢量,通過頭顱傳遞給寰椎前弓,再傳遞到齒狀突,形成一個水平的剪切暴力(圖4)。
水平剪力迫使齒狀突繞X軸旋轉
齒狀突骨折也可發生在屈曲型損傷,而產生向前移位,在這個類似鍘刀的機制中,一個完整的橫韌帶足以傳遞足夠的能量,引起齒狀突骨折和向前移位(圖5)。在多種暴力的聯合作用中,扭轉暴力的存在,將使齒狀突易於發生骨折,其機制有以下三點:(1)在旋轉時,翼狀韌帶已經被最大限度伸展;(2)在旋轉時,韌帶和肌肉均處於緊張狀態,小關節突關節咬合緊密,其他平面的損傷被減到最小;(3)寰樞關節占頸部旋轉活動的50%,受旋轉暴力時,該部位所承受的載荷也最大。總之,齒狀突骨折的機制復雜,屈曲、伸展、側屈以及旋轉暴力都涉及其中,在一個患者身上,分析骨折類型、骨折移位及頭面部附屬傷之間的關系,常可推斷出其損傷機制。
橫韌帶傳遞能量造成齒狀突骨折
5、嚴重的頸椎病,請專家進,齒狀突明顯右偏,生理曲線變直。但症狀嚴重。
我24歲是有過類似症狀,查不出什麼原因,現在想想應該是頸椎,走到哪裡都要帶充氣枕,沒事嘔吐,眩暈,走路打飄,醫生說是美尼爾綜合症,沒法治,我就堅持散步什麼的,沒啥用,後來接觸瑜伽,當時也就知道印度瑜伽,僅此而已,動作很簡單,能做,而且比別人好看,自信和興趣就來了。不確定是多久,因為它不是那種立竿見影的,大概半年,我出去旅遊不需要帶枕頭,上述症狀慢慢消失。我覺得應該是學生時代留下的毛病,再加上生活習慣不正確,日積月累出來的,不要著急,會有辦法的。不知道你當地的瑜伽館是什麼狀況,那種幾個月就培訓出來的中國教練就不要了,找家正宗的,最好有外教,但一定要有慧眼,印度好多賣菜的也跑出當大師了,練段時間自己也能看出高低
6、什麼是「齒狀突」。它有什麼作用?
齒狀突:是上頸椎關節重要的骨性聯結結構,
其藉助於寰橫韌帶將齒狀突束縛在一定的解剖范圍來保持寰樞關節的穩定。
齒狀突和橫韌帶發育不良是造成寰樞椎不穩的主要先天因素。
7、X線診斷報告 勁5-7椎體稍前移,齒狀突稍偏左,骨質無破壞,椎間隙不窄。余無異常
你受過外傷來嗎?
根據你給的情源況,個人認為你是當時體位不正,有點斜的緣故導致的,所以在二維片子上看下段頸椎會略移位,影像上的移位通常指的是椎體脫位;至於齒狀突稍偏左,應該是前後位上看的,齒狀突在正位上可以有稍微的偏移,要是沒受過外傷,肯定是體位的問題;齒狀突周圍韌帶比較多:如翼狀韌帶、齒狀突尖韌帶、環椎橫韌帶,環齒韌帶等,一般不容易脫位的;你可以在仔細看看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