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寰樞椎半脫位,第一、二部位,多少天能得好?
病情抄分析:
這個寰樞椎半脫位,本身就是在頸椎的第1,2節之間的,
指導意見:
這個在16歲的人,這個半脫位,一般是頸椎處的十字韌帶損傷導致的,這個韌帶的修復,因為韌帶處的血液供應比較少,所以時間相對比較長,一般是需要30天左右的。
2、請問 寰樞肌肉拉傷 做什麼檢查可以確診?都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如果想較全面的學習了解頸椎病,胸椎錯位等方面的知識,請在百度上搜索。或者在國家圖書網搜索 :」最新頸椎病研究 頸椎病病因 症狀 診斷 正骨治療實用方法 「一書。由天津出版傳媒集團 天津科學出版社 出版。作者:劉寶保
寰樞肌肉拉傷 儀器檢查不出來,做手摸檢查可以確診,或者通過水腫脹等等數十種症狀來判斷寰樞肌肉拉傷 。
你的頸椎問題是:1,頸椎生理曲度變直;2,頸椎123456關節向後程度不同的出現錯位(上述12項,是導致你」頭暈、惡心、心慌、站立不穩,總覺得要倒下,四肢發抖無力,失眠,記憶力減退,之後越來越嚴重,等一切危險症狀的原因);3,同時頸椎頸椎1234567關節向左側或者右側還有錯位(頸椎12關節錯位是導致你眼眶和腦門脹痛感的原因。頸椎34錯位是造成你嗓子里惡心等症狀的原因。頸椎567錯位是造成你下巴碰鎖骨的動作時肩胛骨有扯痛感的原因);4,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塊肌肉》肌肉拉傷比較重(是造成你後脖子上端很痛等等症狀的原因)。至於「為什麼核磁檢查不出來?」一是有一些錯位根本就拍不出來,二是即使拍出來有一些醫生因為知識水平有限看不出來。每一節頸椎關節錯位都會出現數十種症狀,什麼症狀是頸椎哪裡出現問題造成的?應該如何復位治療?基本上沒有幾個醫生懂得。所以在治療上基本上是不正確的。這就是當前治療頸椎病的現實狀況。
3、寰樞椎在哪個位置?求解,最好有圖片,謝謝啊!
4、為什麼健身之後寰樞關節非常疼痛,如何緩解?
說明是運動過量,建議在運動前後塗抹RF牌舒緩乳膏.
5、寰樞關節的韌帶
<
6、寰椎和樞椎(第一、二頸椎)有什麼特殊性
寰椎和樞椎對整個脊椎起著第一主導作用。
寰椎與頭部的關系最為密切,對頭部起一個支撐作用,由前後兩個椎弓和兩個側塊相互連成環狀,大而平,就像一個橢圓形的大支架穩穩地托著頭部。
樞椎是頸椎中最為堅固的椎骨,具有樞紐作用,椎體較小,後半部分的棘突很大,並且椎體上部分有個像大牙齒一樣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構成了寰樞關節。
當頭部和寰椎一有動作時,樞椎就會馬上響應,有力地帶動下面各段脊椎隨之而動。
(6)寰樞十字韌帶擴展資料
頸椎共七塊,其中第3、4、5、6頸椎為典型椎骨,1、2、7為非典型椎骨。所有頸椎的橫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動、靜脈,第7頸椎橫突孔中無椎動脈走行)。
典型頸椎的特徵為:椎體較小,左右徑大於前後徑,上面突起形成側緣關節,下面凹陷;椎孔較大呈三角形。
第7頸椎的棘突特別長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結節,在皮下易觸及,常用來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觀察椎孔和橫突孔,注意在第7頸椎處椎孔和橫突孔最小。觀察典型椎骨的不規則椎體、側面的關節突、三角形的椎孔和關節突的上關節面。
人的頸椎和腰椎特別容易出問題,但胸椎卻好得多。這是因為胸椎周圍有肋骨牽拉保護著,形成了一種力的相互作用,以確保胸椎能夠保持中正。但是,頸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們沒有肋骨牽拉固定著,它們靠的是多組韌帶和小肌肉群,如果這些組織發生問題,就會導致頸腰椎出問題。
7、寰樞關節正常關節間隙是多少
編輯匯編症狀的臨床表現和初步診斷? 如何緩解和預防? 明確的外傷史可以同炎症所致半脫位相鑒別。 除外上頸椎的其他部位損傷,必須藉助X線攝片。X線張口位攝片主要特徵表現是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兩枚側塊間距不對稱,但張口拍片時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兩者間隙異常,或不能滿意顯示該區解剖結構。必要時多拍幾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當造成誤診。側位X線片能清醒顯示齒狀突和寰樞椎弓之間的距離變化。正常情況下在3mm以內。必要時CT掃描,與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頸椎畸形鑒別。應注意嚴重的陳舊性半脫位。表現為斜頸及運動受限,頸部活動時疼痛,可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斜頸的出現可引起對側胸鎖乳突肌痙攣。 其次,橫韌帶是軟組織:在普遍X線不能顯影,其損傷情況應以間接影像加以判斷。寰椎前弓結節後緣中點至齒狀突距離(ADI)比較有用。 (1)寰齒間距增大:側位片可見寰椎前弓後緣與齒狀突相對應點的距離,正常成人和兒童分別為3mm和4mm;如成人寰齒距為3mm~5mm之間,常提示有橫韌帶撕裂。如寰齒距為5mm~10mm則提示橫韌帶有斷裂並部分輔助韌帶撕裂;如10mm~12mm則證明全部韌帶斷裂; (2)枕頸伸屈功力性側位片:顯示屈位時寰椎前弓和齒狀突呈「V」型間隙,提示橫韌帶下纖維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樞椎藉助未斷纖維束起支點作用。而顯示寰齒間隙上部分分離呈V型; (3)枕頸伸屈動力性側位片,顯示寰椎前後不穩徵象,確診為韌帶損傷。 明確的外傷史可以同炎症所致半脫位相鑒別。除外上頸椎的其他部位損傷,必須藉助X線攝片。X線張口位攝片主要特徵表現是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兩枚側塊間距不對稱,但張口拍片時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兩者間隙異常,或不能滿意顯示該區解剖結構。必要時多拍幾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當造成誤診。 頸椎病: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部扭傷,一般叫「落枕」。由於風寒侵襲項背,血凝氣滯,經絡不舒;或睡覺時頸部位置不當;或頭部猛力扭轉等原因引起的頸部一側疼痛的,叫頸扭傷。 對於症狀明顯,診斷明確的寰樞關節半脫位,頸椎牽引,配合局部理療,效果好。對於合並咽後壁感染的病例,可以全身應用抗生素;對12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顱骨牽引,大多數病例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對於病程長,症狀重而牽引治療無效的,可考慮手術治療。 近10年來,寰樞關節脫位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進步非常快,例如:前路經口腔寰樞椎的鋼板固定,後方的椎弓根螺釘復位固定,後路寰樞椎融合等。隨著外科報道的增多。手術顯露出來的問題也在增多。譚明生認為:寰樞椎是頭頸旋轉活動的主要關節,不可輕易融合。作者的體會是,對於牽引或者保守治療無效的,有頸髓神經功能障礙,或雖無脊髓神經功能障礙,但有持續的嚴重的頸部疼痛和交感神經症狀(如頭暈、視物不清、睜眼無力、胸前憋悶而心電圖正常的)者可以考慮選擇手術治療。寰樞關節手術風險較大,單純的減壓和復位不能糾正寰樞關節不穩。內固定雖然可以穩定寰樞關節,但是要喪失部分轉頸功能。作者常用的手術方式是經後路寰樞關節固定植骨融合術。本術式的優點是操作簡單,顯露范圍大,損傷小,治療效果肯定,缺點是寰樞關節部分功能喪失,導致小兒術後轉頸活動明顯受限。所以,如何選擇一個理想的治療方式,依然是頸椎外科醫生的難題。(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