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股溝管名詞解釋
解釋: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由外向內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間裂隙。長4~5cm,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有4個壁及內外兩個口。管的前壁主要為腹外斜肌腱膜,但在外側1/3處有腹內斜肌的起始部纖維加強;後壁為腹橫筋膜,在內側1/3處有腹股溝鐮(聯合腱)加強;上壁為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下緣肌纖維共同圍成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兩環即位於恥骨嵴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肌腱膜裂開形成的腹股溝管淺環,以及位於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一橫指處、由腹橫筋膜向外突出形成的腹股溝管深環。
2、腹股溝韌帶名詞解釋
腹外斜肌肌腱膜的下緣增厚捲曲,連於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與恥骨結節(pubic tubercle)之間,稱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ament)
3、名詞解釋:斜角肌間隙,腹股溝韌帶。
1,斜角肌間隙是指前、中斜角肌與第一肋之間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間隙。
2,腹外斜肌肌腱膜的下緣增厚捲曲,連於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與恥骨結節(pubic tubercle)之間,稱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ament)
4、腹股溝韌帶的名詞解釋
腹外斜肌肌腱的下緣增厚捲曲,連於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稱 腹股溝韌帶
5、腹股溝皮下環名詞解釋
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由外向內下斜行的肌百肉筋膜間裂隙。長4~度5cm,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有4個壁及內外兩個口。管的前壁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在外側1/3處有腹問內斜肌的起始部;後壁為腹答橫筋膜,在內側1/3處有聯合腱(近淺環外側腳處有反轉韌帶參與構成後壁);上壁為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專弓狀下緣;下屬壁為腹股溝韌帶,內口為腹環,外口為皮下環。
6、腹股溝三角名詞解釋
海 氏三角 :又稱腹股溝百三角,位於腹股溝區前下部,是由腹直肌外側緣、腹股溝韌帶和腹壁下動脈圍成的三角區。後面正對腹股溝內側窩,前面正對腹股溝管淺環。該三角區內無腹肌,腹橫筋膜又較薄度弱,加之腹股溝淺環也位於此區,因此是腹前壁的一個薄弱區,腹腔內容物若經此三角突出達皮下稱直疝。
7、名詞解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百;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這一制度的內容主要為兩個方面:一是關於人民代表大會本身的產生、組織、職權和行使職權程序等一系列規定;二是關於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
2.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是指農村、農業度、農民這三大問題。其獨立地描述是指在廣大鄉問村區域,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身份為農民的生存狀態的改善、產業發展以及社會進步問題。
3.新時代的強軍目標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4.《國歌法》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是為了通過國家立法對國歌的奏唱場合、奏唱禮儀和宣傳教育進行規范而制定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