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肝的韌帶位置示意圖

肝的韌帶位置示意圖

發布時間:2020-04-08 15:06:18

1、韌帶在什麼位置

韌帶處於骨骼的外側附屬位置。一般來說,人身上只要有骨頭就有韌帶,所以說韌帶在人的身體各個地方。

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若韌帶超過其生理范圍地被彎曲(如扭傷),可以導致韌帶的延長或是斷裂。

拓展資料:

韌帶的分類: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這種韌帶有的是由單層腹膜形成,有的是由雙層腹膜形成的。

韌帶的作用: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

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

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韌帶損傷:

韌帶是纖維關節囊增厚部分,但有些與關節囊分開。當受到暴力就可引起損傷,輕者為韌帶扭傷。系韌帶過度牽伸或部分纖維斷裂所致。表現為疼痛、壓痛、不同程度的腫脹,活動受限。

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重者為韌帶斷裂,有時合並關節扭傷、撕脫骨折或關節脫位。表現為疼痛、明顯腫脹、淤血、關節積液或血腫、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顯示關節腔寬窄不均。

韌帶勞損可採用局部制動,理療或封閉等。對韌帶完全斷裂一般須手術治療,某些新鮮閉合性斷裂可用石膏固定治療。

參考鏈接:

網路:韌帶

2、肝臟在人體內的位置及其功能是什麼?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工廠,承擔著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我們一日三餐吃進去的營養物質都必須依靠肝臟進行加工,才能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除了物質代謝外,肝臟還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吃進去的毒物、有損肝臟的葯物等等也必須依靠肝臟解毒。可以說,人體沒有肝臟,就沒有生命,肝臟受損,健康受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還是消化系統的一個消化腺。

我國成人肝臟平均重量為1300g 左右,約為體重的1/50。

肝的大部分位於右季肋區和腹上區,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肝的上界與膈穹窿一致,其最高點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 肋,左側相當於左鎖骨中線與第5 肋間隙的交點,7 歲前的小兒,肝的下界可超過右肋弓下緣2cm。肝的位置隨呼吸運動而上、下移動。

肝呈楔形,右端圓鈍而厚,左端扁薄。肝可分前、後緣和上、下面。肝的上面膨隆,與膈相貼,又稱膈面,鐮狀韌帶將上面分為左、右兩葉。肝的下面又稱臟面。臟面上有一近似「H」形的溝,右側縱溝的前部為膽囊窩,容納膽囊,後部為下腔靜脈溝,有下腔靜脈通過。

左側縱溝的前部有肝圓韌帶,後部有靜脈韌帶。橫溝稱肝門,是肝固有動脈、肝門靜脈、肝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糖的分解、貯存糖原,參與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的代謝,解毒,分泌膽汁,吞噬、防禦功能,製造凝血因子,調節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產生熱量等。在胚胎時期肝臟還有造血功能。

(1)肝臟的膽汁分泌作用。肝細胞能不斷地生成膽汁酸和分泌膽汁,膽汁在消化過程中可促進脂肪在小腸內的消化和吸收。

(2)肝與糖代謝。單糖經小腸黏膜吸收後,由門靜脈到達肝臟,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原而貯存。當勞動、飢餓、發熱時,血糖大量消耗,肝細胞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所以患肝病時血糖常有變化。

(3)肝與蛋白質代謝。肝臟是合成血漿蛋白的主要場所,由於血漿蛋白可作為體內各種組織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臟合成血漿蛋白的作用對維持機體蛋白質代謝有著重要意義。肝臟將氨基酸代謝產生的氨合成尿素,經腎臟排出體外。所以患肝病時血漿蛋白減少,而血氨升高。

(4)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

(5)熱量的產生。在各種內臟中,肝臟是體內代謝旺盛的器官,安靜時,肝臟血流溫度比主動脈高0.4℃~ 0.8℃,說明其產熱較大。

(6)維生素、激素代謝。肝臟可貯存脂溶性維生素,人體95%的維生素A 都貯存在肝內,肝臟是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葉酸等多種維生素貯存和代謝的場所。患肝病時,由於雌激素滅活障礙、醛固醇和抗利尿激素滅活障礙而出現肝掌、毛細血管擴張等。

(7)解毒功能。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使毒物成為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排出體外。

(8)防禦功能。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有很強的吞噬能力,門靜脈血中99%的細菌經過肝靜脈窶時被吞噬。肝臟的這一濾過作用的重要性極為明顯。

(9)調節血液循環量。正常時肝內靜脈竇可以貯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機體失血時,從肝內靜脈竇排出較多的血液,以補償周圍循環血量的不足。

(10)製造凝血因子。肝臟是人體內合成多種凝血因子的主要場所,人體內12 種凝血因子,其中4 種都是在肝內合成的。

肝病時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時間延長及發生出血傾向。

(11)肝臟的再生能力。肝臟具有其他器官無法比擬的、旺盛的再生和恢復能力。

肝臟是人體內的一個巨大的「化工廠」,是人體代謝的「樞紐」,幾乎參與體內一切代謝過程,平時醫院檢查的肝功能項目,只不過是其功能很小的一部分。

3、肝的大體解剖結構是?

肝的位置

人的肝臟大部分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上界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肋,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下面與胃、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相鄰;後面接觸右腎、腎上腺和食管賁門部,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一般重約1200~1600g,約占成人體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臟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兒和新生兒的肝臟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正常肝臟外觀呈紅褐色,質軟而脆。肝臟形態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偏窄,一般左右徑(長)約25cm,前後徑(寬)約15cm,上下徑(厚)約6cm。上面突起渾圓,與膈肌接觸,下面較扁平,與胃、十二指腸、膽囊和結腸相鄰。肝上界與膈肌的位置一致,約在右側第五肋間,肝臟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隨體位的改變和呼吸而上下移動;肝下界一般不超過肋弓,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摸不到,有時在劍突下可觸及,但一般不超過3cm,而小兒多可在肋緣下觸及。


4、肝臟上的韌帶是干什麼的?

肝臟被腹膜皺折形成的肝周韌帶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圓韌帶、鐮狀韌帶、冠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等。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後形成的纖維索,自臍移行至臍切跡,經鐮狀韌帶游離緣的兩層腹膜之間到達門靜脈左乾的囊部與靜脈韌帶相連。

5、人類的肝在什麼位置?

6、試述肝十二指腸韌帶的構成和內容。

您好!

從肝下面移行至胃小彎和十二指腸上部的雙層腹膜結構稱為小網膜,可分為兩部分:其中位於右側連於肝門和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部分稱肝十二指腸韌帶,它構成小網膜的右側游離緣(如圖所示),其中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含有3個重要結構:有位於左側的肝固有動脈、位於右側的膽總管、以及位於二者之後的門靜脈。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7、試述肝上面相連的韌帶的名稱和連接的位置

?

8、肝的位置 形態 分部

肝臟是人體內臟里最大的器官,位於人體中的腹部位置,在右側橫隔膜之下,位於膽囊之前端且於右邊腎臟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臟在人體位置和形態結構:肝臟位於右上腹,隱藏在右側膈下和肋骨百深面,大部分肝臟肝為肋弓所覆蓋,僅在腹上區、右肋弓間露出並直接接觸腹前壁,肝上面則與膈度及腹前壁相接。)
肝臟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扁窄,藉助韌帶和腹腔內壓力固定於上腹部,其大部分位於右側季肋部,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線達左季肋部。
肝臟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

與肝的韌帶位置示意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