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趾跗韌帶

趾跗韌帶

發布時間:2021-02-10 23:32:20

1、跗,跖,趾,分別怎麼讀

跗,跖,趾分別讀音:fū,zhí,zhǐ

一、跗 fū  

釋義:腳背,足上:~骨。~面(回腳面)答。

二、跖 zhí  

釋義:同「蹠」。

蹠 zhí  

釋義:

1、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骨。

2、腳掌。

三、趾 zhǐ  

釋義:

1、腳:~高氣揚。

2、腳指頭:~骨。~甲。

3、蹤跡:「庶追芳~」。

(1)趾跗韌帶擴展資料

組詞示例如下:

一、跗

1、跗骨 [fū gǔ]

釋義:指與跖骨相關的一塊骨或軟骨

2、跗蹠 [fū zhí]

釋義: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

二、跖

1、跖跛 [zhí bǒ]

釋義:足部病變而致跛行。

2、足跖 [zú zhí]

釋義:腳底板。

三、趾

1、趾美 [ zhǐ měi ] 

釋義:謂繼承發揚前輩的事業和美德。

2、壩趾 [ bà zhǐ ] 

釋義:大壩下游面和壩基間的接觸線。

2、腳部韌帶拉傷,該怎麼治療

足關節包括踝關節,跗骨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關節,跖趾關節和足趾關節。在人體運動中,只要是站立,無論做什麼動作,都離不開足部各關節。尤其以踝關節為主,踝關節是人體負重的重要關節,而踝關節周圍韌帶對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韌帶損傷或踝關節輕微位置改變都能引起很多症狀,例如:腫脹、走路疼痛、甚至有些不敢走路。此類病人有些做X光檢查也看不出,通過手法觸診,能探清病因。採用手法復位後,能達到各韌帶及關節的正常生理位置症狀隨之祛除。也是需要指出,如果踝關節未經適當治療則可能導致踝關節不穩,容易反復扭傷和脫位,嚴重者合並創傷性關節性。找高手正骨復位就會好的。

3、求腳的骨骼結構圖,清楚點的。

腳骨骨骼結構圖如下: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7塊,屬短骨。分前、中、後三列。後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為位於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為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跟骨後端隆突,為跟骨結節。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內下方隆起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體表標志。記憶7塊跗骨名稱及排列的口訣是:上距下跟距前舟,舟前三楔外伴骰。

2、跖骨: 5塊,為第1-5跖骨,形狀和排列大致與掌骨相當。

3、趾骨:共14塊。足母趾為2節,其餘各趾為3節。形態和命名與指骨相同。

(3)趾跗韌帶擴展資料:

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作用及易發病症:

1、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韌帶、肌腱共同構成凸向上方的足弓,是人體直立、步行及負重時重要的裝置,如果足弓塌陷,便形成扁平足。

2、跖骨位於足的前部,其基底部與楔骨、骰骨組成跖跗關節,跖骨頭是負重區域。任何損傷造成跖骨骨 折,如不能解剖復位,可能發生嚴重並發症。

3、趾骨之間為關節囊及韌帶連接,是除踝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部位,又由於位於足的前端,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病因多為直接暴力損傷,如重物高處落下直接打擊足趾,或走路時踢及硬物等。重物打擊傷常導致粉碎骨折或縱形骨折,同時合並趾甲損傷,開放骨折多見。踢撞硬物致傷多發生橫形或抖形骨折。

4、踝及足趾檢查是怎樣的?

腳的結構是由脛、腓骨下端,距骨、跟骨、舟骨、骰骨,第1、2、3楔骨,5個跖骨,14個趾骨以及附著的韌帶和肌腱組成。

視診:足弓的變異。由於骨關節的結構形成內、外側縱弓和橫弓,內側縱弓明顯,外側不顯。足負重以內側縱弓為主,其負重區為跟骨和第一跖骨頭。當縱弓下陷或足外翻時,出現扁平足畸形。相反,由於足底內在肌肉和筋膜攣縮,形成高弓足。

畸形。常見的腳畸形有馬蹄高弓足、馬蹄內翻足、外翻足、跟骨趾外翻、爪狀趾等。

腫脹。踝關節。以前後方腫脹為主,皮膚皺紋消失,可有波動感;距跟關節:以踝下兩側為主;中跗關節。表現在足背;足底腫脹屬局部軟組織腫脹;足後跟部腫脹多屬跟腱炎、滑囊炎,骨質增生等。

胼胝或潰瘍。胼胝為肥厚的角化皮膚,常因足畸形後非負重區變為負重區而來。胼胝中央區常因缺血壞死脫落而形成潰瘍。足跟潰瘍多屬神經營養性的,跟趾附近潰瘍可因痛風而來。

趾甲顏色白色為嚴重缺血,青紫色為靜脈迴流受阻。

觸診:壓痛點常見的壓痛點除關節間隙外,多在骨端和肌腱附著區,如內、外踝及下方的側韌帶,舟骨內緣,跟腱附著區,第5跖骨基底,足底跟部,第1、2、3跖骨頭處。

腫脹區多有壓痛,檢查有無波動或屬實質感。軟性組織常屬滑膜、腱鞘病變,硬性者為骨病變。

背和脛後動脈的檢查在足背相當於舟骨和第2楔骨處可觸及足背動脈搏動,在內踝後方可觸到脛後動脈搏動。不能肯定時,為了了解血液循環情況,可按壓趾甲,觀察放鬆後趾甲顏色恢復的速度。

活動:被動活動踝關節以屈伸為主,中立位為0度,背屈20度至30度,跖屈40度至50度。距、跟和中附關節,以內、外翻為主,前者約30度左右,後者僅15度左右。足趾活動以伸屈為主。

跟腱攣縮時,為了區分腓腸肌為主或比目魚肌為主,可對比在伸膝位和屈膝位足下垂的角度。若屈膝位下垂角度明顯減小,說明腓腸肌攣縮為主。

主動活動檢查肌力。由於某組肌肉麻痹,另組肌肉表現代償性活動,可能反而加重畸形。例如脛前肌麻痹時,伸長腱代償性背屈活動,使趾關節過度背屈,將第1跖骨頭向足底壓迫,形成馬蹄高弓畸形。有時腓骨肌腱在踝關節主動伸屈活動時,發生向前滑動現象。

5、腳踝韌帶拉傷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腳踝韌帶拉傷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足關節包括踝關節,跗骨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關節,跖趾關節和足趾關節。在人體運動中,只要是站立,無論做什麼動作,都離不開足部各關節。尤其以踝關節為主,踝關節是人體負重的重要關節,而踝關節周圍韌帶對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韌帶損傷或踝關節輕微位置改變都能引起很多症狀,例如:腫脹、走路疼痛、甚至有些不敢走路。此類病人有些做X光檢查也看不出,通過手法觸診,能探清病因。採用手法復位後,能達到各韌帶及關節的正常生理位置症狀隨之祛除。也是需要指出,如果踝關節未經適當治療則可能導致踝關節不穩,容易反復扭傷和脫位,嚴重者合並創傷性關節性。
【腳踝韌帶拉傷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傷病後期腫脹消除、疼痛減輕後即可進行功能鍛煉。前期採用被動方法,如在關節活動范圍內被動屈伸、旋轉、牽拉,結合按摩效果更好。一般在腫脹消除和疼痛減輕後即可施治,這樣可以較好地減輕和松解粘連。後期主動進行關節的功能活動。要注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腫脹或突然疼痛加重為宜。當症狀完全消失後,應當進行適當的力量練習,以使癒合的韌帶重新恢復彈性和完全恢復功能。功能鍛煉是後期治療中很關鍵的一環,傷病未痊癒時,切忌匆忙中斷,因為這樣很容易轉為陳舊性韌帶損傷,長期積累後還會出現粘連、增生、鈣化、關節韌帶鬆弛等並發症,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和不便。
養生.骨活力既可用於肢體外傷及傷筋的後期,也可用於肢體明顯腫脹或新傷初期,對受損皮下組織可起到消腫止痛、袪腐生肌的作用。

6、足跗跖關節是足的什麼部位

應該是大腳趾的末關節

7、踇趾是什麼意思?

踇趾即跖骨 又作蹠骨屬於長骨

共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

跖骨近側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頭,右腳大踇趾位置出現陣痛原因主要是有三個方面。跖骨組成足底的小型長骨。共有5塊,從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跖骨底分別與楔骨或骰骨的前面構成跗跖關節。

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韌帶、肌腱共同構成凸向上方的足弓,是人體直立、步行及負重時重要的裝置,如果足弓塌陷,便形成扁平足。跖骨頭與相應的近節趾骨構成跖趾關節。

第一種情況

由於右腳大踇趾位置有過外傷,導致局部出現損傷特別是在走路過多之後會導致局部病灶損傷加重,對周圍的末梢神經刺激加重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因此出現陣發性疼痛的表現。

第二種情況

由於右腳大踇趾位置出現了勞損並且往往伴有受涼,比如走路過多、進行劇烈運動比較多、長途跋涉都有可能會導致局部過度的疲勞而形成勞損,特別是在受涼的情況下,血液循環減慢、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容易出現這個位置的疼痛感。

第三種情況

常見於痛風,這是由於在右腳大踇趾第一跖趾關節的位置出現了痛風症狀也會表現為疼痛感,這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尿酸增高,在第一跖趾關節的位置形成尿酸鹽的堆積,對周圍產生刺激而表現為炎症繼而出現疼痛的症狀。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8、腳部第一跖跗關節脫位留下的後遺症怎麼辦?

足關節包括踝關節,跗骨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關節,跖趾關節和足趾關節。在人體運動中,只要是站立,無論做什麼動作,都離不開足部各關節。尤其以踝關節為主,踝關節是人體負重的重要關節,而踝關節周圍韌帶對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韌帶損傷或踝關節輕微位置改變都能引起很多症狀,例如:腫脹、走路疼痛、甚至有些不敢走路。此類病人有些做X光檢查也看不出,通過手法觸診,能探清病因。採用手法復位後,能達到各韌帶及關節的正常生理位置症狀隨之祛除。也是需要指出,如果踝關節未經適當治療則可能導致踝關節不穩,容易反復扭傷和脫位,嚴重者合並創傷性關節性。找高手正骨復位就會好的。

9、什麼是第一跖趾關節

足部的基本結構及名稱
每側足部有26塊骨,分為跗骨、跖骨和趾骨3組(圖1——1)。足部的關節多達數十個。
(一)足部的骨骼
1.跗骨 位於足的後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塊。
(1)跟骨 位於足部的後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塊骨,後端向下突出稱為跟骨結節。
(2)距骨 位於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 有3塊。第一換骨位於內側,第二楔骨位於中間,第三楔骨位於外側,分別位於舟骨與第—- 第五跖骨之間。
(4)骰骨 位於跟骨之前,足外側緣,其後方突起為骰骨。
(5)舟骨 位於距骨與3塊楔骨之間,內側有一向下方的圓形突起,稱舟骨粗隆或結節。
2.跖骨位於足的中部,共5塊。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塊跖骨又分為底(近足跟的一端)、體及頭(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側有一乳狀突起稱為第五跖骨粗隆
(位於足外側中部)。
3.趾骨 共14塊。包括:
(1)拇趾2塊(近節趾骨、遠節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 各3節(分別稱為近節趾骨、中節趾骨、遠節趾骨)。每塊趾骨仍可分為底、體、頭3部分。
(二)足部可觸及的骨性標志
1.足內側 可觸及內踝、舟骨粗隆(約內踝前方2.5 cm處)、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頭(圖1——2)。
2.足外側 可觸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頭(圖1——3)。
3.足底部 可觸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結節、第一至第五跖骨小頭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 可觸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由跗骨和跖骨被韌帶、肌肉、筋膜牽拉形成一個凸向背面的弓,稱為足弓。主要的弓是內側的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構成。人站立時,足部僅以跟骨結節及第一、第五跖骨頭三處著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圖1——4)。
(三)足部的關節
小腿的脛腓骨下端與距骨構成足部最大的關節——踝關節,也是足部最後面的關節。跗骨之間、跗骨與跖骨之間都形成關節。跖骨與趾骨之間形成跖趾關節,趾骨與趾骨之間又形成趾間關節。第二至第五趾,可稱為近節趾間關節與遠節趾間關節。無論關節大小、活動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結構均應包括關節面、關節囊及關節腔 3部分,均有韌帶加強其穩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稱
足部是人體最下部的運動器官,針對足部反射區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須明確足部各局部的名稱和方位。
根據正常人體解剖學的規定:足趾為前方,足跟為後方;足拇趾一側為內惻,小趾一側為外惻;足底面為下,足背面為上,足底面又稱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後面與小腿相連接,足和小腿之間構成踝關節。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內側、外側、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稱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後,分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與趾跗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