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韌帶慢性損傷手術

韌帶慢性損傷手術

發布時間:2020-04-07 07:39:45

1、半月板損傷和慢性韌帶損傷

本人把中華氣功、化神奇為平凡,化繁瑣為簡單,去其糟粕、留其精華而濃縮成的「常占氣功」是最草根、最簡單、最易練的氣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永不收費、本人只為弘揚氣功、避免別有用心的人、再利用氣功欺騙或利用善良的人們。 常占氣功:根治各類關節炎、養生健體、武術、體育者必練!
常占氣功、徹底根除:各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月子傷寒病。其他身體局部的關節炎、就更不在話下了。只要病人每天練功2小時左右、2到3個月,就能根除。
什麼是氣功?
氣功就是藉助呼吸,心無雜念,平心靜氣,用意念(思維,想法)引導體內的內氣(這種內氣是人體所固有的,後天也能補充的和血液中的氧氣是不同的概念、是人體的動力),沿一定脈絡運行的感覺過程(這種內氣的運行是人體故有的本能,練氣功是有感覺地促進它的運行).
再說白點:氣功就是藉助呼吸、用意念(思維,想法)、引導和促進體內「內氣」的運行!
人體內氣是人體的動力、人體要是沒有了內氣或內氣不運行了、就是死人。
忠心感謝分類管理員對常占氣功的關懷和支持!

2、印象診斷:1.右膝關節內外側半月板Ⅱ度損傷,關節腔少量積液;2.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慢性損傷可能。

卧樂戈趣,,,2樓的王妃163,精闢……服了……還是很科學的

3、請問韌帶慢性損傷這病嚴重嗎?怎麼能治好?謝謝 急

你好,根據您的咨詢建議注意休息。另外建議烤電以及針灸按摩緩解疼痛。另外就可以服用三七傷葯或者氯唑沙宗片以及芬必得膠囊。必要時可以封閉注射治療。嚴重時需要手術治療。祝早日康復。

4、如果是頸椎周圍韌帶和肌肉的慢性損傷 。。要怎麼辦啊???急急急

韌帶和肌肉慢性損傷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頸椎。平時看書、打電腦的時候戴頸托制動一下,另外長時間坐車的時候建議也戴下頸托。

5、一至十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麼?

骨折不是十級傷殘的鑒定標准。

十級傷殘的鑒定標准:

1)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一項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 cm2;

3)全身瘢痕面積<5%,但≥1%;

4)外傷後受傷節段脊柱骨性關節炎伴腰痛,年齡在50歲以下者;

5)椎間盤突出症未做手術者;

6)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7)指端植皮術後(增生性瘢痕1 cm2以上);

8)手背植皮面積>50 cm2,並有明顯瘢痕;

9)手掌、足掌植皮面積>30%者;

10)除拇指外,餘3~4指末節缺失;

1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缺失;

12)足背植皮面積>100 cm2;

1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4)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

15)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_度及_度以上者;

16)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跟矯正視力≥0.8;

17)雙眼矯正視力≤0.8;

18)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9)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20)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21)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後人工晶狀體跟,矯正視力正常者;

22)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矯正視力正常者;

23)晶狀體部分脫位;

24)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25)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26)外傷性瞳孔放大;

27)角鞏膜穿通傷治癒者;

28)雙耳聽力損失≥26 db,或一耳≥56 db;

29)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並足站立;

30)鉻鼻病(無症狀者);

31)嗅覺喪失;

32)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3)一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i度;

34)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35)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36)鼻中隔穿孔;

37)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8)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後,胸膜粘連增厚;

39)開胸探查術後;

40)肝外傷保守治療後;

41)胰損傷保守治療後;

42)脾損傷保守治療後;

43)腎損傷保守治療後;

44)膀胱外傷保守治療後;

45)卵巢修補術後;

46)輸卵管修補術後;

47)乳腺修補術後;

48)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49)慢性輕度磷中毒;

50)工業性氟病i期;

51)煤礦井下工人滑囊炎;

52)減壓性骨壞死i期;

53)一度牙酸蝕病;

54)職業性皮膚病久治不愈。

6、髕韌帶勞損如何治療?

髕韌帶起自髕骨下端,止於脛骨上部的脛骨粗隆。其形態粗大,性質堅韌,是人體較大的韌帶之一。當髕骨上移時,通過髕韌帶牽拉小腿的脛骨使膝關節伸直,同時髕韌帶還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1.病因 由於髕骨在運動時可以發生位置的變化,特別是在屈膝時,髕韌帶與髕骨相接處可以轉折成角,因此,髕韌帶起始部所受牽拉力的方向在經常發生改變,加之這種牽拉力較大,致使髕韌帶起始部容易發生病變。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膝關節的伸屈活動十分頻繁,病變組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常易使病變轉為慢性,治療效果也不易鞏固。

髕韌帶受到碰撞、打擊等直接暴力時,可以造成損傷;用力猛提腿或突然伸直小腿時,髕韌帶的起始部受到突然的大力牽引,也可使髕韌帶發生損傷。急性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轉為慢性。臨床上最多見的是長期、反復的牽拉使髕韌帶發生的慢性勞損性病變。

2.症狀 開始為膝部酸脹不適,以後出現持續性鈍痛。在開始活動時疼痛加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但過度活動後疼痛又明顯加重。上下樓梯、下蹲站立、負重行走及用力踢球等,都會使髕骨下端疼痛;半蹲位時疼痛最為明顯。重病人平日步行時也出現疼痛。病人感覺膝軟無力,走路時容易疲勞,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負重物行走。

3.檢查 在髕骨下端髕韌帶的附麗區有明顯壓痛,觸摸時可感到該處的髕韌帶有腫脹、鈍厚的改變,令病人做半蹲位站立姿勢,會引起髕骨下端的疼痛,此為半蹲試驗陽性。在病人仰卧做伸膝動作時給予一定的阻力,如出現膝部疼痛加重,稱為伸膝抗阻試驗陽性。這些試驗均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4.治療

(1)休息:膝關節前、後、左、右用適當的夾板固定,以使患膝制動得到休息,這對早期、急性病變的恢復是十分必要的。

(2)簡易按摩手法:在髕韌帶起始部的病變部位上用拇指指端來回刮撥髕韌帶20~30次,然後再用力按在此處3~5min,多數病人的症狀會得到好轉或消失。但是,如果治療後病人得不到適當的休息,髕韌帶仍然不斷受到牽拉,次日症狀可再復出現。如能堅持治療並使局部制動休息,其治療效果還是相當樂觀的。

(3)針灸:在髕骨下緣正中垂直刺人,左右兩側再各施一針,針尖指向髕骨下緣中部,留針10 ~ 20min。在留針期間針尾置艾絨或葯艾條燃燒,會明顯增加針刺的療效。

(4)注射療法:用常規配伍的合劑5ml,沿髕骨下緣浸潤注射,5d注射1次,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少數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髕骨後下緣髕韌帶附麗區的切痕松解術,效果滿意。

與韌帶慢性損傷手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