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膝蓋韌帶受損如何制動

膝蓋韌帶受損如何制動

發布時間:2021-01-21 03:17:16

1、登山後膝蓋疼怎麼回事?

很多人登山,特別是下山時,自覺不自覺地把全身重量壓在膝關節上,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關節處直接對撞。依靠膝關節硬對硬來瞬間消解重力和制動,可以節省體力。但是,這樣久而久之,膝蓋部位就特別容易損傷。

不使用膝蓋,就是不讓重力完全在膝關節處瞬間消解,也不完全依靠膝關節的骨骼來硬性制動,而是要用大腿和小腿肌肉,來分散重力和制動。讓力量均勻地分散在腿部肌肉中,用肌肉控制下降的速度、啟動、和制動,有意識地運用肌肉支撐體重,並用意念強烈關注肌肉運動,大量減少膝關節對沖的重力。

具體方法是:行進中,特別是下山落腳時,腿部不要完全伸直,而是留一點彎曲度,讓腿部象一截彈簧。走路的時候要有彈性,輕巧,足部應該是外側和前掌著地(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都知道這一點),後跟只起穩定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

這需要較好的腿部肌肉。一般因為走山太多而膝蓋受到損傷的人,大多是腿部肌肉不夠發達,力量不夠強的人。增強腿部肌肉並不難,一是可以適度進行器械訓練,二是可以通過下蹲起、高抬腿等訓練強化。當然,每次登山的時候注意改變習慣,彈性行走,讓身體跟隨腿部屈伸起伏,逐漸也就能夠讓腿部肌肉有力起來。

行走時盡量多使用腿部肌肉,少使用膝蓋承重,不僅能保護膝蓋,還能強化腿部肌肉,起到鍛煉腿部的作用;還因為使用肌肉必須要不斷地用意念引導(使用膝蓋者在疲勞時往往就忘記腿部的運動,走的暈三倒四的,容易失誤出現事故)肌肉,可以加強對腿和路面情況的關注,減少意外;多使用腿部肌肉還能使腿部保持靈敏性,在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反應迅速。

多使用肌肉,少使用關節對撞,不僅適用腿部,也適用腰部、肩部和肘部等部位。比如腰部,在行進的時候,因為有背負,也不能展的太直,而是應適度地保留一些彎曲度,讓腰椎間可以通過背肌、腰肌來緩沖下降時的重力所帶來的沖撞。當然不能長期保持一個姿勢,而應該經常活動和調整。腰部十分重要,有些驢友因為背負不科學而造成腰痛,甚至留下病根,影響的了平時的生活,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多使用肌肉是一個基本的原則,雖然會令人比較容易疲勞,但通過長期鍛煉,肌肉會大大增強,身體會特別強壯健康,疲勞就會大大減少,甚至比使用關節更持久耐勞。

2、什麼叫膝關節制動?

你說的膝關節制動是醫學上關節制動的一種,主要是處於一些針對性治療的考慮。利弊兼有,斟酌合理使用。比如得了髕骨軟化症的治療方法就有在其出現症狀後首先制動膝關節一到二周,同時進行股四頭肌抗阻力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穩定性。
關節制動應用於臨床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主要作用是止痛,加速損傷組織癒合。最近數10年,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制動對關節的活動和功能有不利的影響,並對其進行研究。韌帶是關節外結締組織成分之一,因其兩端與骨連接構成骨-韌帶-骨組合體,易於鉗夾,在生物力學試驗中具有優勢。對膝周的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已有一些研究,而對外側副韌帶的研究甚少。有的研究結果結果提示制動對膝韌帶的危害作用非常明顯, 而臨床上有些情況還要使用制動。故制動時間要短,不要超過8 周,將制動與活動結合起來。此外, 制動後韌帶很脆弱, 抗張能力很差, 活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突然增大運動量,在韌帶還不能承受如此載荷的情況下,可能發生韌帶新的損傷。

與膝蓋韌帶受損如何制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