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脊間韌帶損傷多久能好

脊間韌帶損傷多久能好

發布時間:2021-01-15 01:13:00

1、棘間韌帶損傷如何休息?

棘間韌帶損傷的治療:絕大多數可經非手術治療治癒。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傷的韌帶無法制動,故不易短期內治癒。
1.出現症狀後應盡可能避免彎腰動作,以增加修復條件。
2.局部注射皮質激素可明顯緩解症狀。如同時用腰圍進行制動,則可縮短療程。
3.理療有一定療效。推拿、按摩對本病幫助不大,僅能緩解繼發性骶棘肌痙攣。
4.病程長、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有人行筋膜條帶修補術,其療效尚不肯定。
棘間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多無外傷史。腰痛長期不愈,以彎腰時明顯,但在過伸時因擠壓病變的棘間韌帶,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檢查時在損傷韌帶處棘突或棘間有壓痛,但無紅腫。有時可捫及棘上韌帶在棘突上滑動。棘間韌帶損傷可通過B型超聲或MRI證實。

2、運動損傷分為哪幾大類

1、腱鞘炎,經常用足尖走路,會壓迫腳前部,使小腿肌肉變得僵硬,特別是在跑步及步行的時候給足腳趾的伸肌腱造成很大壓力,這種壓力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腱鞘炎。 要避免腱鞘炎發生,不穿腳尖狹窄的鞋進行運動,不穿跟很高的鞋和拖鞋跑步,要穿質地較柔軟的鞋子進行鍛煉,並且鍛煉之前要充分活動足趾。

2、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是運動外傷中最容易發生的損傷,扭傷是支撐關節韌帶自身的損傷。

3、小腿肌肉間隙癥候群,肌肉間隙在小腿部位,肌肉間隙癥候群是指在間隙內部產生內出血,致使間隙部位血壓上升壓迫血管及神經所引起,這是因為小腿肌肉在沒有經過充分鍛煉的前提下突然接受外力,就會發生腫脹並變得僵硬,產生劇烈的疼痛感,不就會出現肌肉機能損傷,腳尖也抬不起來,而且牽拉肌肉時疼痛加劇。

4、膝關節挫傷 膝關節在承受外力時,支持髖關節的韌帶發生異常活動而產生挫傷。異常活動是指面對股骨的脛骨有向外側或內側移動的傾向,發生內旋或者外旋,前方或後方錯位,過度伸展和組合的活動。

5、大腿肌肉損傷,肌肉拉傷是由於過多地使用肌肉及給予了肌肉超負荷的壓力所造成的損傷,肌肉拉傷按其受傷程度不同分為連接在肌肉傷的多數肌纖維由於過度伸展被拉傷,一部分發生斷裂,完全斷裂和筋斷裂。

6、腰部扭傷,腰部在對抗性的體育活動中經常容易受到扭傷,這種扭傷幾乎都發生在肌肉傷,扭傷發生時會有一定症狀現象,受傷後馬上會有局部疼痛和壓迫感,活動腰部時也會有中等程度的疼痛感,還有經過幾個小時後,活動腰部時在其周圍的肌肉群有被限制感的肌肉痙攣發生。

3、脊髓損傷怎麼辦?

無脊髓損傷的頸椎骨折脫位的發生機制復雜:過伸性壓縮損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損傷發生在前額和面部時,有學者認為過伸性壓縮損傷首先在脫位部位造成了一個剪切力,引起前縱韌帶破裂,椎間盤終板破裂,後縱韌帶從椎體後緣分離,其壓縮性力量造成椎體前,中柱和後柱有分離傾向,產生椎板骨折;亦有文獻報道,椎板骨折是頸椎過伸性損傷中較易發生的改變,椎板骨折使椎體前,中柱失去支持而產生前脫位,脫位的程度取決於椎體所受外力的大小,前,後縱韌帶及椎間盤的損傷程度,椎板骨折的損壞程度,椎板骨折減緩了外力對椎體後柱韌帶結構的破壞,盡管椎體前脫位,但脫位節段的頸椎小關節和棘突未發生移位,因此,脫位處椎管的矢狀徑並未減小,也未對脊髓形成壓迫,或僅有輕微的壓迫,故不易產生脊髓損傷。

當外力作用於枕後或頸後部產生屈曲性損傷時,外力使頸部形成一個向前的揮鞭性運動,瞬間的作用力使頸後部的組織結構發生破壞,尤其是項韌帶和關節囊結構的破壞,使得頸椎穩定性部分喪失,於是發生前脫位,脫位的程度取決於外力的大小及組織結構的破壞程度,而對無脊髓損傷考慮可能同下列因素有關:

①患者的頸椎管先天性矢狀徑寬大,脫位後殘留的頸椎管矢狀徑仍可容納脊髓使其不受損傷。

②後方韌帶(後縱韌帶,棘間韌帶,關節囊韌帶)結構損傷較輕,至少是不完全性損傷,可使韌帶在一定程度上仍能起到部分限制椎體過度前脫位的作用,避免造成脊髓損傷。

③在外力作用特別劇烈的情況下,受損的椎板也會發生骨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椎體有明顯的前脫位,也不會減小椎管的矢狀徑,引起脊髓損傷。

④脫位後頸椎呈現屈曲狀改變,整個頸椎在縱向長度上有所縮短,脊髓也同樣呈迂曲樣的「手風琴樣」變化,避開了骨性結構解剖位置改變所造成的脊髓壓迫。

4、脊柱側彎怎麼辦?

5、到底是脊髓脊膜膨出還是脊椎韌帶損傷?大神們幫幫忙

沒什麼大問題. 第一個給你看病的內科醫生他所說的硬脊膜膨出光通過查體是不可能診斷的,況且X光片還是正常的.通過你的描述來看考慮你的問題應該是棘上棘間韌帶炎.這種腰部的疼痛的疾病是骨科的疾病范疇.也能他說的腰椎間盤膨出你聽成硬脊膜膨出.硬脊膜膨出這個病是先天的,CT和MRI可以明確診斷的 第二個給你看病的骨科醫生我贊同他的觀點,他的治療是有效的.棘上棘間韌帶炎和損傷的病理基礎是一致的,都是韌帶發炎所造成的不適.你本次沒有受過外傷,考慮是勞累和受涼所致 現在的症狀和小時間的外傷沒有什麼關系. 放心吧,你這樣的病在我們骨科來說是非常多見的,沒什麼大問題.

6、脊上韌帶拉傷還未痊癒如何鍛煉腹肌

你的情況屬於一般的肌肉拉傷.韌帶一般位於關節附近.

恢復也沒有什麼特效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近期內盡量的減少活動,輔以理療,按摩等.2周左右一般可以完全恢復.

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這在長蹍、引體向上和仰卧起坐練習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
肌肉拉傷後,要立即進行冷處理——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後用綳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在放鬆損傷部位肌肉並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葯物。24小時至48小時後拆除包紮。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膏葯,可適當熱敷或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
肌肉拉傷嚴重者,如將肌腹或肌腱拉斷者,應抓緊時間去醫院作手術縫合。

運動時關節韌帶扭傷如何處理?
鍛煉中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後覆蓋綳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並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基本痊癒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望採納。

7、怎樣判斷棘上棘間韌帶損傷

棘間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 多無外傷史。腰痛長期不愈,以彎腰時明顯,但在過伸時因擠壓病變的棘間韌帶,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檢查時在損傷韌帶處棘突或棘間有壓痛,但無紅腫。有時可捫及棘上韌帶在棘突上滑動。棘間韌帶損傷可通過B型超聲或MRI證實。

8、勁部脊髓損傷,脛腓腓骨骨折,腓總神經損傷,膝關節副韌帶損傷,交通

頸髓5以上就一二級了。
一級傷殘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採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2. 意識消失;
3. 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二級傷殘
1. 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
2.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床上或椅上的活動;
3. 不能工作;
4.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頸椎脊髓損傷合並高位截癱,發病早期西醫手術只是恢復了椎管口徑免使神經再度受損導致病情加重,但受損的神經仍出於麻痹休克狀態而不能恢復。其神經功能的恢復除自身修復外,需以下方案進行治療才能有望恢復,若受損神經因時間過長繼發缺血變性則本病恢復無望,且會變症叢生發生痙攣性截癱(抽筋,僵硬,束縛,抖動,肌肉發緊,不自主肢體動)(一年半後或最長兩年無法補救),嚴重的伴發肌萎縮而致終殘。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一、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二、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軟化瘢痕利於神經再生修復。三、中西復合治療興奮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以阻止並緩解痙攣才能獲得運動,二便功能最佳恢復。鍛煉方而要根據病情專業設計方案。提示,治療不當延誤治療受累神經會繼發缺血壞死,本病恢復無望,需幫助發來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9、棘上棘間韌帶損傷如何治療?能不能痊癒?

棘間韌帶位於相鄰的兩個棘突之間的較深處,其薄而無力,不如棘上韌帶堅韌。腰1~腰3的棘間韌帶分為前部、前中部、中部和後中部四部分,腰4~腰5和腰5~骶1的棘間韌帶只有前、中、後三部分,各部分相互交叉排列。棘間韌帶有腰神經後支分布,和棘上韌帶起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背部的屈、伸動作常使棘突分開和擠壓,造成棘間韌帶的各部分之間相互磨擦、牽拉和擠壓,日久可引起其變性。在此基礎上,一旦加上外傷的因素,該韌帶有可能發生鬆弛、破裂、穿孔,造成棘間韌帶損傷。且棘上韌帶在腰骶部多缺如,因此,在極度彎腰時,該處棘間韌帶所受拉力更大;當在膝關節伸直位彎腰時,骨盆被固定在旋後位,棘間韌帶受到高度牽拉,都是棘間韌帶損傷好發在腰骶部的原因。在腰4以上的棘間韌帶損傷,特別是斷裂,多合並棘上韌帶同時斷裂。

棘間韌帶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有明顯的外傷史,外傷後即感腰痛,疼痛及壓痛位置在兩棘突之間的正中處,重壓則疼痛加劇。勞累後及彎腰時,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後疼痛可暫時緩解,奴夫卡因局部痛點封閉後疼痛暫時緩解,待葯性消失後壓痛如前。腰部前屈功能受限。痛點封閉後拍腰椎前屈狀態下側位片可顯示棘突間隙增寬,腰棘間韌帶造影可發現部分斷裂、完全斷裂、鬆弛或發生穿孔。腰棘間韌帶造影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有病變而造影正常的可高達70%。

治療方法

1 針刀治療
患者俯卧,確定棘突間病變處,用龍膽紫標記。皮膚常規消毒,用4號針刀,按四步進針法操作。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平行刺入,深度3cm~4cm,縱行切開剝離,然後將針體向上、下傾斜在上棘突的下緣和下棘突的上緣沿棘突矢狀面縱行切開剝離1刀~2刀。出針刀,加拔火罐,出血2ml~20ml,取罐後敷創可貼。腰椎微小移位者,行腰部斜扳手法復正。5~6天治療1次,最多治療2次。
2 針刺治療
主穴為阿是穴(棘突間壓痛點),配腰俞穴。患者俯卧,用2.0寸毫針,先在病變棘突間直刺一針,再在兩側旁開1寸處分別向正中方向斜刺一針,深約1.5寸,腰俞穴向上橫刺1寸~1.5寸。提插捻轉得氣後接G6805治療儀,高頻連續波和疏密波交替作用。從針刀治療後的第2天開始針刺治療,1次/d,5次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進行第2個療程。

治療結果

治癒(疼痛消失,腰部活動正常,隨訪1年無復發)114例;顯效(症狀基本消失,勞累受涼後有不適感,或經治癒後1年內復發)22例,有效(症狀減輕,勞累後又發作,再經治療可緩解)6例;無效(經治1個療程後症狀無減輕)。治療次數最少者1次,最多者2個療程。

與脊間韌帶損傷多久能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