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恢復
兄弟,咱倆情況差不多。我是打球時前叉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斷裂、半月板後角撕裂。4.15號做的關節鏡手術。當時手術做完後戴了一個支具,可以調整角度的那種,因為術後需要做關節的屈伸練習。醫生的要求是帶三個月,不過我就帶了一個月,因為天很熱,帶上那個東西腿熱的難受。兩個月去醫院復查的時候因為沒帶支具還被醫生訓了一頓,所以兄弟還是按要求的時間帶吧。
按醫生的要求三周後開始下地走路,不過需要雙拐。恢復訓練嗎,從術後就開始做了,從簡單的仰卧直腿抬高開始,每天堅持。如果出現傷腿的圍度比好腿的圍度小,那是正常的。無論誰的腿只要一段時間不活動,肌肉都會萎縮的。所以力量訓練一定要持之以恆。
至於多長時間能恢復運動,醫生的說法是3個月可以正常走路、6個月可以簡單活動、10個月以後可以完全正常活動。我現在是術後三個月,腿的彎曲度大概在150度左右。走路沒有問題,但是跑跳都不行,醫生也不讓做。但是以後我是肯定不會再打球了,簡單的投籃過過癮吧。畢竟再高明的醫生也不可能讓換的韌帶比原有的韌帶更結實。所以兄弟好好保重吧。
就說這么多吧,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有什麼情況可以再交流。另外,多遵醫囑。保重。
2、前交叉韌帶斷裂怎樣治療?
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的一個重要穩定結構,極易在體育活動或其它運動中損傷,嚴重的情況下發生斷裂。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雖然病人走路挺正常,但是卻不能進行跑、跳等體育活動,更不能進行急跑、急停、轉彎跑等活動。更重要的是,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穩定膝關節的任務「轉嫁」給了半月板(尤其是內側半月板)和關節面的球形結構來完成,因此極易造成繼發的半月板損傷和關節面軟骨損傷,會直接導致受傷關節的「報廢」和提前「退役」。因此。前交叉韌帶斷裂必須及時治療,什麼才算是及時呢?從受傷後第一天到受傷後一個月內手術治療才能算是及時,治療越晚就越有「亡羊補牢」的意思了。
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由於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縫合治療無效,必須進行一種叫「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所謂重建,就是重新再做一條前交叉韌帶來代替病人原來的韌帶。手術原理其實很簡單,在膝關節的股骨端和脛骨端分別鑽骨孔(骨隧道),然後將韌帶的替代品引入關節內,在適當的位置將新韌帶固定在股骨端和脛骨端,這樣就完成了手術。韌帶替代品有自體肌腱、異體肌腱、人工韌帶。自體肌腱取自病人體內功能不太重要的肌腱,但如果病人自己的肌腱太細或需要重建的韌帶太多,就需要異體肌腱,後者的缺點是康復期稍延長,而且理論上存在傳播疾病的可能。人工韌帶由於非生物材料,存在疲勞斷裂的問題,臨床上一般不做常規應用。固定韌帶的材料很多,有界面擠壓螺釘、縫合翻轉鋼板、橫穿釘、樁釘等,這些固定材料價格都比較昂貴。在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手術中,一般是重建一條前交叉韌帶,也被稱為「單束重建」,還有同時重建兩條的,叫做「雙束重建」,後者手術過程較復雜,病人花費也會明顯增多,但有學者認為雙束重建更接近正常的解剖和生理情況,因此手術效果比單束重建好。
前交叉韌帶術後的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完全的恢復需要1年到1年半的時間。康復過程包括肌力恢復、關節活動度練習、本體感覺訓練三項內容。通過系統康復訓練,爭取術後按期達到步行、下蹲、上下樓、跑、跳等運動功能。應盡量避免出現重建韌帶鬆弛、關節粘連、肌肉萎縮、肺梗塞等並發症。文獻報道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大約15%病人效果不滿意,除手術技術原因外,更多的原因是術後康復不及時和不恰當。另外,每個病人受傷時間不同,同時合並的傷情也不一樣,因此術後效果可能會有較大差別。例如,前交叉韌帶損傷同時還合並半月板和關節面軟骨損傷,即使同期進行了處理,也會影響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整體效果。
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對前交叉韌帶治療的整個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吧?最後再提醒一句:前交叉韌帶斷裂,及時手術治療!
3、前交叉韌帶斷裂可以通過肌肉力量恢復角度嗎
可以,我幾年前就做了左腳的前叉韌帶修復手術。之後通過專門的鍛煉,現在跑步,打球照樣不誤了。
膝關節屈曲的具體練習方法:(自己在家可以自行練習的方法)
髕骨松動術:
所謂髕骨,就是俗話說的膝蓋骨,再膝關節的正前方,是接近圓形的一塊「籽骨」。在關節不腫的時候,腿自然伸直放在床上就可以看出髕骨的輪廓。傷病和手術之後,由於膝關節的腫脹,髕骨的輪廓可能不好找到,竅門是兩條腿同樣角度並排放好,對比健康腿的位置就容易找到患腿的髕骨了。(雙腿同時受傷或者手術,這個方法就不太好用了)
髕骨的作用對於膝關節非常重要,在關節活動的時候髕骨的運動也非常復雜,這里不多介紹,以後再專門具體說說。必須提出的一點是,髕骨的活動度在很多程度上決定著膝關節的屈伸角度,髕骨不能自如的活動,膝關節的角度會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和影響!
所以在練習膝關節的活動度之前,通常都會先做髕骨的松動術,這樣再屈伸膝關節,效果才能更好。疼痛和危險性也會更低。
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
用手指的指腹(用指尖推會掐得肉疼,也不好用力)推住髕骨的邊緣,分別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緩慢用力地推動髕骨,達到能推到的極限位置。每方向5-10次,推到最大活動幅度的時候要保持3-5秒。在膝關節屈曲練習之前進行,能夠有利於膝關節彎曲過程中髕骨的滑動。
床邊垂腿:
所謂床邊,是因為早期在醫院練習的時候不是在病床邊練習,就是在治療床邊練習。其實自己在家裡練習的時候,家裡的床都比較矮,腿垂下去腳就沾到地面了,沒法在床邊練習。所以可以改成桌邊垂腿,就是應該坐在桌子上,讓腳離開地面,才能方便練習。
具體方法就是:
坐在桌子或者是足夠高的床邊。健康的腿在傷病或者手術的腿之下,用腳在下面勾住患腿的腳踝,就是用健康的腿托住患腿。患腿的肌肉完全放鬆,把整個腿的重量都放到健康腿上。然後,用健康腿的力量有控制的,緩慢的向下放,放得越低,患腿膝關節屈曲的角度也就越大了。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下放。
這個方法適用於0-90°之內的屈曲練習。因為有自己健康的腿在下面保護,不會很緊張害怕,特別適於傷病或者手術後早期的屈曲角度練習,和更大角度彎曲之前的熱身練習。
要點就是患腿必須完全放鬆,越是害怕不敢放鬆,疼痛就會越明顯,彎曲就會越困難。
坐椅子「頂牆」:
把椅子正對著牆壁放好。人坐在椅子上,患腿的腳尖頂住牆壁或其它固定物來防止滑動。
身體坐穩坐正之後,緩慢向前移動身體,隨著身體的前移,屈膝角度也就同時增大了。在感疼痛後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再向前移動身體至極限。可以通過膝關節距離牆壁的遠近來間接測量膝關節的屈曲角度。椅子的高度不變的前提之下,膝關節和牆之間的距離越小,屈曲的角度就是越大。
這個方法適用於90-100°范圍內的屈曲練習。如果椅子比較矮,膝關節頂到牆壁的時候,也可以達到110°左右的角度。這個方法非常安全,因為人坐在椅子上,腳放在地上,很穩定,只要不是自己突然發力猛勁往前頂,就不會角度變化過大,基本沒有什麼危險。(椅子突然壞了除外!)
要點是身體要坐正,不能因為疼痛就歪身子或者抬起臀部。否則就無法增大角度,也無法控制角度的進展了。
需要提醒的是:脛骨平台骨折、半月板縫合之類患腿不能負重的手術之後,不能使用這個方法練習屈曲角度!
仰卧垂腿:
仰躺在床上,雙手抱住大腿的膝關節後側,讓大腿垂直於床面,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再有別人幫助來固定大腿保持穩定。
可以由別人托住患腿的踝關節來保護,也可以自己分出一隻手來托住自己的腳跟。這樣保護好之後,完全放鬆大腿的肌肉,讓小腿在重力的作用自然下垂, 逐漸增大膝關節屈曲的角度。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更大角度放。
這個方式適用於100-120°的屈曲范圍,有些屈曲角度比較靈活的,也能靠這個方法練習到130°左右的角度。
如果是關節粘連等情況,腿的重量不能增大角度。就可以在踝關節處加上負荷,但是負荷絕對不能太重,否則肌肉不能放鬆,也容易發生危險。
要通過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重量。最好是在開始的3-5分鍾內不感覺到明顯的疼痛,小腿敢於自然放鬆下垂。3-5分鍾後開始疼痛。最後的3-5分鍾疼痛的程度達到需要堅持忍耐,可以勉強堅持到10-15分鍾為適當。
要點是固定好大腿,不要移動。同時要學會放鬆肌肉,不要伸膝對抗疼痛。同時掌握好負荷的重量。竅門是不使用沙袋,用一個袋子綁在腳腕處,往袋子里加東西,輕了就多加一點,重了就拿處一點,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隨時調整重量了!
坐位抱膝:
坐在床上,先主動彎曲膝關節到最大角度。之後雙手抱住自己的腳踝,用力向身體這邊拉,讓腳跟緩慢逐漸地接近臀部,來增大膝關節屈曲的角度。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更大角度抱腿。
這個方式適用於110-130°的屈曲范圍,有些屈曲角度比較靈活的,也能靠這個方法練習到130-140°左右的角度,甚至達到正常。
這個練習方法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測量腳跟與臀部之間距離,間接的測量膝關節屈曲角的度(具體方法寫在《怎樣量關節的角度》)。
俯卧牽拉屈膝:
俯卧,就是臉向下趴在床上,患腿先伸直,再主動用力彎曲,屈曲到最大角度之後,由別人幫忙或者是自己握住患側的腳踝,之後向臀部的方向拉近,這樣來被動使膝關節增大屈曲角度。如果角度還沒有達到能夠抓到自己腳踝的程度,可以找沒有彈性的帶子或者是自己的褲子套在腳踝處,方便向更大角度用力牽拉。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更大角度牽拉。
這個方式適用於120-135°的屈曲范圍,有些屈曲角度比較靈活的,也能靠這個方法練習到140-150°左右的角度。甚至達到腳後跟挨到臀部,達到全范圍的屈曲角度。
這個方法的優點就在於,練習膝關節屈曲的時候會感到大腿前側肌肉有明顯的牽拉感,這非常有利於增加屈膝的拮抗肌,也就是股四頭肌的延展性和彈性,能夠幫助提高膝關節屈曲的靈活性。具體的機制寫在《關節粘連(松解術後)的康復原則》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要點在於,絕對不能用暴力突然增大角度,尤其是別人幫忙的時候!
保護下跪坐:
這個時候角度已經接近正常了。可以扶好東西保護,用體重逐漸向下跪坐,來增大膝關節屈曲的角度。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更大角度跪坐。
注意身體要正,雙腿平均分配體重。身體歪斜可能造成膝關節屈曲的時候伴有旋轉或者內外翻,可能發生危險!
要點同樣是絕對不能用暴力突然增大角度,同時必須是有很大角度作為基礎時才可以開始這個練習,否則可能非常危險!
保護下全蹲:
膝關節屈曲角度基本接近正常之後。可以扶好東西保護下蹲,用體重逐漸向下蹲,來增大膝關節屈曲的角度。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鍾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更大角度蹲。
蹲,誰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就沒有必要畫圖說明了。
要注意的是身體要正,雙腿平均分配體重。身體歪斜可能造成膝關節屈曲的時候伴有旋轉或者內外翻,可能發生危險!
要點同樣是絕對不能用暴力突然增大角度,同時必須是有很大角度作為基礎時才可以開始這個練習,否則可能非常危險!
總結:
以上這些,就是不同角度和情況下膝關節屈曲的練習方法。一般來說,無論用哪種方法彎腿,整個過程都應該控制在30分鍾之內。太長時間和反復的屈曲會過度的刺激關節,造成膝關節的腫脹和炎症的增加,對於關節功能的恢復有害無益!
在練習膝關節的屈曲角度時,每次練習要堅持到底,不能中途放鬆休息。也就是整個過程中間不要「反復」。不要覺得疼了就放鬆休息,之後再練再彎。應該緩慢推進角度,在開始疼痛之後保持1-2分鍾,組織適應後疼痛會有所緩解,這時再向里抱一點,使角度逐漸增大。否則就是在不斷重復膝關節的屈伸動作,同樣會刺激關節,造成膝關節的腫脹和炎症的增加。
最重要的一點:以上介紹的,雖然都是不需要專門的器械,可以在家裡自己練習的方法,但由於每個人的傷病和手術不同,組織情況不同,練習的時候還是必須經過專業醫生治療師的評定和指導,認為你適合某項練習,才可以去做。自己盲目練習片面追求角度,只會造成危險!切記!切記!
還有要提醒的就是,在正規醫院由專業治療師做的關節松動術治療,從表面上看,有些姿勢和上面介紹的方法相類似,實際上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治療技術,不是看看就能夠學會的。如果情況需要,自己練習後角度沒有或者是很難進展,甚至有所退步,就必須要到正規醫院由專業治療師來做關節松動術治療了!
4、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後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嗎
1,看你的表現,應該是交叉韌帶損傷,2,前交叉韌帶斷裂不,膝關節退變明顯加快,而且會有你經歷的感覺,所以建議早日,3,之後不能恢復成和原來好腿一摸一樣的,但是可以進行劇烈的活動,也就是說不影響任何活動(半月板沒有損傷的前提下),4,核磁共振不是唯一的判定標准,還要結合查體,臨床表現等,最好有KT-1000等客觀的檢查結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連大學附屬中山 骨科運動醫學科 劉宇鵬
5、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後應該怎麼辦?
你好~
我今年23歲,和你一樣,從小愛打籃球,但是一直沒受傷。直到我大三的時候,在2007年的10月,我才參加學院籃球隊訓練的時候,由於被空中被人架空,導致著地無法踩穩地下,右膝蓋馬上劇痛,一開始也像你一樣,不怎麼留意,因為到急診照了X出來結果骨頭沒事,就直接看中國傳統的鐵打醫生。雖然看了1個月後,正常的步行已經沒有問題了,但是始終無法進行過猛的跑動和急停。
在2008年1月,受傷後的3個月,終於到了大醫院照核磁。核磁出來結果就是和你的結果一樣,前十字韌帶(也稱前叉)完全斷裂,我再加上後十字韌帶撕裂,半月板受損。無奈之下,我在08年的1月31號接受了前叉重建手術和半月板的修正手術,因為中醫鐵打是無法讓十字韌帶再長出來的,所以只有接受手術才能徹底根治。而我半月板已經無法進行縫補,只能採取割除一部分的方法。
廢話了一堆下面回答回答你的問題~
1,當時醫生給我診斷的時候問了我一句,「還想不想打球?雖然你的前叉斷了,但是你以後一輩子不運動的話,現有的後叉足夠你過完一輩子的日常生活。」我毅然決定了手術,因為我還想打球。當時醫生給我做了手術的介紹,並對我許下承諾,術後1年或者1年半後(看個人恢復情況),一定能重新進行劇烈運動。我只過了3個月就去動的手術,結果前叉已經完全萎縮不見了,所以直接接起來是不可能的,估計你也和我一樣。至於半月板,按醫生的話說,一般只要有運動的人,無論你韌帶健康不健康,半月板多少都會有磨損,所以二者應該沒什麼直接關系。
手術做完,在手術後1年,2009年2月最後一次復診中,醫生說我可以慢慢開始恢復劇烈運動了~其實每個人的恢復時間都不一樣,當時跟我同床的一起做同一個手術的,他手術後第3天就下地慢慢走了,1周後就已經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而我則用了2,3周才能正常的走。因為我體重較重,相對恢復也要慢一點。但是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雖然手術後1年號稱痊癒了,但是真正運動起來膝蓋還是和以前不一樣的。現在已經1年多了,我雖然打球的時候興奮之後不會痛,但始終不夠力(可能我鍛煉還不夠,一般的急停跳投,卡位,比較高強度的對抗還是沒問題的),而且事後當晚或第二天,其實膝蓋還是會軟,沒力的。不過休息個1天就好了。而且比較高階的樓梯始終沒辦法輕松的登上。這就是我的現狀了。
2,我是深圳的,手術也是在深圳的第二人民醫院運動科學科做的。我只是右膝蓋,到出院,一共用了2W2。醫生說用別人的移植到自己身上會康復的快點,但是相對的要冒著對方韌帶和自己身體不一定適應的問題,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第二種,就是在自己小腿正面靠近膝蓋處截取一小段跟腱來做重建。因為那跟腱對人體運動幾乎不會有什麼太大影響,而且和韌帶不一樣,韌帶是斷了就會萎縮不會長出來,跟腱會慢慢的再長出來的。我的半月板沒有縫補,只是進行了切除,所以價值4500的半月板縫補器我沒用上。所以按照你的情況,前叉重建,1個膝蓋2W,如果2個膝蓋都要進行半月板縫補可能再9000~1W。再加上住院1,2周的樣子,花費大概是5萬+左右。其實這個手術價格應該都差不多。因為我的主治醫生在廣州和深圳做這個手術都大概就這個價錢而已。後遺症什麼的就是上面說的咯,膝蓋始終不像是自己的,但是確實是能再劇烈運動了。
最後希望你能快點好起來噢~沒有運動的人生真的是少了很多色彩,尤其是愛籃球,愛足球的人。
6、前交叉韌帶斷裂多久可以康復
8月26日手術的,我用的自己的筋,手術中聽到醫生說用人工的比較好,我們都是被網上的評論騙了,滿三個月我就開始坐公交上班,目前手術只彎到105度,走路還是一瘸一拐的~~不知道你的怎麼樣了
7、膝蓋前十字交叉韌帶損傷後應該怎樣恢復訓練
組織損傷:軟組織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這些組織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發生機能或結構的異常,稱軟組織損傷。分急性損傷,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分扭傷、挫傷、拉傷。慢性損傷稱陳傷、勞損。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肌肉痙攣、畸形等。軟組織損傷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有: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引起的持久性局部發熱和腫脹、營養性紊亂引起的肌萎縮、韌帶鬆弛引起的關節不穩定、損傷性關節炎、關節周圍骨化、關節內游離體等。
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扭傷、拉傷、挫傷、碰傷):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它局部給葯,使葯能快速滲透到損傷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接骨續筋,達到治療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條件的理應首選.新傷2-3天止痛消腫,3-6天治癒.3個月以內的傷一般2-3副葯就治癒了.嚴重的需要3-4副葯.陳傷需要3-6副葯。軟組織損傷應急時治療,以免發生神經粘連,肌肉萎縮等其它後遺症和並發症的出現.注意事項:有外傷、皮膚嚴重過敏者禁用. 韌帶抗拉力強,並具有一定的彈性,其功能為維持關節的穩定,並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圍的活動。非生理性暴力活動時,牽拉韌帶超過其耐受時即發生韌帶損傷。部分損傷時稱為捩傷,完全斷裂時可撕脫其附著部位的骨質,甚至引起半脫位或全脫位。臨床表現為局部腫痛、壓痛或關節不穩定 ,向暴力方向牽拉時疼痛加劇。治療不當有可能發生不穩定或創傷性關節炎。治療的原則是確切診斷,早期處理,全面修復。一部分損傷可直接修復,嚴重者需以臨近的肌腱、筋腱等組織轉移修復。十字韌帶損傷概述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膝關節不論伸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病因
暴力使膝關節過伸或過度外展可引起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如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加於股骨,或外力從後向前撞擊脛骨上端,均可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前脫位常由於過伸引起,必然傷及前十字韌帶。如為過度外展引起,可同時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並內側半月板損傷也較常見。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撞擊脛骨上端,使脛骨過度向後移位,可引起後十字韌帶損傷,甚至發生膝關節後脫位。
症狀
膝關節劇烈疼痛,明顯腫脹,關節內積血,屈伸活動障礙。
檢查
抽屜試驗:屈膝90°,固定股骨,檢查者雙手握住小腿上端,向前拉或向後推脛骨。如前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向前異常動度;如後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向後異常動度。
治療
1.新鮮十字韌帶斷裂。
十字韌帶斷裂,或脛骨棘撕脫骨折有明顯移位者,應早期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或將撕脫骨折復位和內固定,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並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如脛骨棘骨折無移位,可在抽出關節內積血後,用長腿石膏伸膝位固定4~6周,以後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2.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
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手術效果多不滿意,宜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如很不穩定,可考慮用大腿闊筋膜,或用髕韌帶的內側部分,或用附近的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導用炭素纖維作為十字韌帶重建材料,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醫學問題並不都是唯一的答案。
就像有人喜歡用大杯子喝酒,有人喜歡用小杯子喝酒一樣,醫學問題也有不同觀點,現在說誰對誰錯嫌早.
韌帶斷裂就是完全斷裂,韌帶部分撕裂傷也就是未斷裂.一位專家說韌帶拉長,另一位專家說斷了三分之二,意思都是韌帶撕裂傷,而未完全斷裂.可以手術,恢復較快.保守治療也就是石膏固定,免開一刀,但恢復較慢,兩者均可選擇.如果你是運動員或體力勞動者應手術.
補充:做核磁共振時,沒有造影也能看清楚韌帶損傷程度.韌帶在一定范圍內確實被拉長了,並且已損傷,需要治療和休息才能治癒.
你好,2級是部分斷裂.如果後移超過1CM,建議手術治療,否則石膏固定,讓韌帶修復.
不用做手術的,韌帶斷裂,可以用葯治療,就是用葯把韌帶接上,
做手術,對於大的韌帶可以接上,但對小的韌帶卻又切斷了,還有就是,就算接上,關節也還是受限的,因為韌帶接上後,還要用葯治療,才能放鬆,也就是才能正常活動彎曲,如果你相信,可以試試,只要用對葯,一般治療只要二十天就可以恢復,以後再功能恢復一段時間就和正常沒什麼不同了,治療是以外敷葯為主的中草葯治療,只要你相信,給我半個月的時間,你就會知道葯效如何,用了就會知道,如果想了解,可以QQ聯系我
拉長,韌帶就是松馳,松馳嚴重的可以感覺到關節松動,如果在肩關節和踝關節的就容易脫臼,但都是可以治療的,用葯治療,以外敷葯為主,治療時間一般都在二十左右,只要你用對葯就會收效這么快,有什麼不懂的再聯系
核磁共振時,沒有造影也能看清楚韌帶損傷程度.韌帶確實被拉長了.所以需要正規治療.
給建設的醫者,最好自己有過這方面的治療,不要讓病人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不是所在的關節問題都以鍛煉來恢復的,要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不根本的治療怎麼又會全愈呢,
比如大的韌帶斷裂就不應該鍛煉,恢復不恢復,可以檢查看出(只對十字韌帶和大的韌帶而言),因為我就常遇見錯過治療機會的病人,有的甚至傷了十幾年,核磁共振時,斷的韌帶兩頭竟然結成團狀物,因時間過長,和食物至韌帶縮成團,真是不應該,可惜
沒有必要手術,建議用中葯治療,用接骨丹
韌帶斷裂,特別是十字韌帶斷裂一般有的症狀是:(前提是有扭傷或外傷史)
1,關節彎曲活動受限,有僵硬或被拉緊的感覺,
2,有腫的現象,特別是早期,斷裂嚴重的,活動後會更腫些,
3,韌帶斷裂和松馳治療的治療是一樣的,但韌帶松馳的恢復沒有斷裂恢復的那麼好,不知道你以前膝關節是不是經常過度鍛煉彎曲,還有就是以前有沒有經常扭傷,如果十字有拉長,嚴重的關節就會感覺到松動,(這個你自己體會)
4,如果是十字韌帶斷裂,做核磁共振可以看得清楚,(小的韌帶看不到)
可以用葯外敷接上
不用抽液的,只要修復韌帶,積水的症狀就會消除,如果裡面有傷口(韌帶損傷的傷口),現在就是抽出積液,那麼以後也還是會再腫的,要根本的治療才可以恢復,
不必手術,建議保守治療,抽取積液,控制炎症,注意觀察,注意營養。
後十字韌帶撕裂傷,應休息制動一月後如有粘連可用針刀松解。這種方法療效高,痛苦小,無後遺副作用。
你好,完全沒有必要,可以恢復的,保養很關鍵,最好固定6周,讓韌帶修復,避免鬆弛,否則只有手術.
大家好,我的MRI實驗表明,前後韌帶損傷,腔內少量積液,以後韌帶信號為顯著,但是醫生說我的後韌帶斷了,需要重建,並取他人帶骨韌帶給我移植,我蹲下,站起都沒有明顯疼痛感,腿能用力,但關節前後晃動厲害,以後晃動為顯著,我聽說關節鏡手術創傷小,請問,我現在這種情況已經1年半了,能否做關節鏡手術,手術後恢復時間是多少,如取別人韌帶移植後,以後是否會影響我的行動,以後是否還可以踢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膝關節不論伸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編輯本段]疾病描述
膝關節的關節囊鬆弛薄弱,關節的穩定性主要依靠韌帶和肌肉,以內側副韌帶最為重要,它位於股骨內髁與脛骨內髁之間,有深淺兩層纖維,淺層成三角形,甚為堅韌,深層纖維與關節囊融合,部分並與內側半月板相連,外側副韌帶起於股骨外上髁,它的遠端的呈腱性結構,與股二頭肌腱會合成聯合肌腱結構,一起附著於腓骨小頭上,外側副韌帶與外側半月板之間有滑囊相隔。膝關節伸直時兩側副韌帶拉緊,無內收,外展與旋轉動作,膝關節屈曲時,韌帶逐漸鬆弛,膝關節的內收,外展與旋轉動作亦增加。
前交叉韌帶起自股骨髁間凹的外側面,向前內下方止於脛骨髁間嵴的前方。當膝關節完全屈曲和內旋脛骨時此韌帶牽拉最緊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交叉韌帶起自股骨髁間凹的內側面,向後下方止於脛骨髁間嵴的後方,膝關節屈曲時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編輯本段]症狀體征
都有外傷病史。以青少年多見,男性多於女性,以運動員最為多見受傷時有時可聽到韌帶斷裂的響聲,很快便因劇烈疼痛而不能再繼續運動或工作膝關節處出現腫脹,壓痛與積液(血),膝部肌痙攣,患者不敢活動膝部,膝關節處於強迫體位,或伸直,或屈曲膝關節側副韌帶的斷裂處有明顯的壓痛點,有時還會摸到蜷縮的韌帶斷端。
[編輯本段]疾病病因
膝外翻或內翻暴力所致。
[編輯本段]病理生理
損傷機制及病理變化
1、內側副韌帶損傷
為膝外翻暴力所致。當膝關節外側受到直接暴力的使膝關節猛烈外翻,便會撕斷內側副韌帶,當膝關節半屈曲時,小腿突然外展與旋也會使內側副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損傷多見於運動創傷,如足球、滑雪、摔跤等競技項目。
2、外側副韌帶損傷
主要為膝內翻暴力所致,因外側方髂脛束比較強大,單獨外側副韌帶損傷少見,如果暴力強大,髂脛束和腓總神經都難免受損傷。
3、前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伸直位下內翻損傷和膝關節屈曲位下外翻損傷都可以使前交叉韌帶斷裂。一般前交叉韌帶很少會單獨損傷,往往合並有內、外側韌帶與半月板損傷的但在膝關節過伸時,有可能會單獨尊上前交叉韌帶,另外,暴力來自膝關節後方,脛骨上端的力量也可使前交叉韌帶斷裂,前交叉韌帶損傷亦多見於競技運動。
4、後交叉韌帶損傷
無論膝關節處於屈曲位或伸直位,來自前方的使脛骨上端後移的暴力都可以使後交叉韌帶斷裂。後交叉韌帶損傷少見。通常與前交叉韌帶同時損傷,單獨後交叉韌帶損傷更為少見。
韌帶的損傷可以分為扭傷(即部分纖維斷裂)部分韌帶斷裂,完全斷裂和聯合性損傷,例如前交叉韌帶斷裂可以同時合並有內側副韌帶與內側半月板損傷,成為「三聯傷」韌帶斷裂的部分又可分成韌帶體部斷裂,韌帶與骨骼連接處斷裂與韌帶附著處的撕脫性骨折,第一種損傷癒合慢且強度差,以第三種癒合後最為牢固。
[編輯本段]診斷檢查
1、側方應力試驗
在急性期作側方應力試驗是很疼痛的。可以等待數天或於痛點局部麻醉後方進行操作,在膝關節完全伸直位與屈曲20度—30度位置下作被動膝內翻與膝外翻動作,並於對側作比較,如有疼痛或發現內翻外翻角度超出正常范圍並有彈跳感時,提示有側副韌帶扭傷或斷裂。
2、抽屜試驗
膝關節屈曲90度,小腿垂下,檢查者用雙手握住脛骨上段作拉前和推後動作,並注意脛骨結節前後移動的幅度,前移增加表示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移增加表示後交叉韌帶斷裂,由於正常膝關節膝關節屈曲90度位置下脛骨亦能有輕度前後被動運動,故需將健側與患側作對比。
單獨前交叉韌帶斷裂時,脛骨前移幅度僅略大於正常,若前移明顯增加,說明可能還合並有內側副韌帶損傷。
在急性期作抽屜試驗是很痛的。應該麻醉後施行。
8、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康復治療
冰敷十分重要,活動度練習後即可給予冰敷15—20分鍾。如果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執行冰敷,每日2—3次。
術後1—7天(術後水腫期)
正確體位擺放:患腿抬高放於枕頭上,足尖向正上方
膝關節活動度鍛煉(通常第四天開始,一周末達到90°)
直腿抬高、側抬腿、後抬腿訓練
活動髕骨
術後24小時可扶雙拐無負重下行走
負重及平衡:保護下雙足分離,在微痛范圍內前後、左右交替移動重心
支具要求:膝關節支具鎖定在0度伸直位,一周末可調節至0-30°
第二階段:術後2-4周(最大化保護期)
目的:加強活動度及肌力練習:提高關節控制能力及穩定性;逐步改善步態
伸展可達與健側基本相同
膝關節活動度鍛煉90-120°
強化肌力練習(小負荷)——雙腿靜蹲練習
活動髕骨
髖關節訓練
單拐行走——脫拐行走
負重及平衡:如可單/雙足站立,開始前後、側向跨步練習
支具要求:逐步調整夾板,每3-5天加大角度。術後滿4周調節至110°,並且睡眠時間可不帶夾板,力求達到正常步態行走
第三階段:中期保護階段(術後5-12周)目的:強化關節活動度至與健側相同。強化肌力,改善關節穩定性,恢復日常生活各項活動能力
膝關節活動度鍛煉達到與健側相同且無明顯疼痛——保護下全蹲
強化肌力練習(中等負荷)——患側單腿45°位半蹲屈伸膝練習
活動髕骨
功率自行車練習、蹬腿練習、無負荷增加至輕負荷;上下台階訓練
本體感覺訓練(膝關節穩定性訓練)
支具要求:10-12周後可去除夾板
正常步態行走
你現在還是應該在第二期鞏固,骨化性肌炎比較麻煩、、、因為成因機制還不清楚,有的你不動他吧,它骨化,有的人你動它,它也骨化。只能提倡適當的運動,並且強烈推薦運動後冰敷,一般是敷5分鍾左右,拿開一會兒,再敷。冰水混合物是最好的,並且強調要能夠舒適的貼緊部位。也可以試試硅膠的冰袋。
還有就是運動必須適量,可有酸痛感,但是若有刺痛感或者不能忍受的疼痛必須立刻停止,並冰敷。
以上文字僅供參考、、、
慢慢練習吧,起碼要一年半載才能恢復到能夠劇烈運動的最佳狀態
9、前十字韌帶斷裂修復後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復?
完全恢復保守估計要1年 半年左右就可以活動了(微創手術時間更短) 主要看你進行手術的情況和個人體質(主要是運動情況)
但是也恢復不到以前韌帶的狀態
10、交叉韌帶斷裂什麼情況,康復哪家好?
交叉韌帶發生斷裂,身體未必會有症狀出現。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內防止膝關節的遠端向前移的韌帶,跟他相應的韌帶叫後交叉韌帶,膝關節內部的這兩個韌帶本身沒有感受神經的支配,缺乏了這種的支配,即使韌帶發生斷裂,因為韌帶的功能是限制關節的活動,所以有可能會感覺在膝關節活動中出現關節相對的不穩。發生前交叉韌帶斷裂,在臨床中經常多見於膝關節的遠端有應力向前伸的動作,這樣超過前交叉韌帶本身能夠承受的負荷,就有可能會產生斷裂,這時候需要通過磁共振的檢查來進行臨床的確診,所以如果懷疑有這樣的問題發生,一定要到醫院去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