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髕韌帶的起止點

髕韌帶的起止點

發布時間:2021-01-04 22:07:03

1、股四頭肌的位置、起止點、作用和神經支配

起點:髂前下棘,股骨 粗線和股骨體的 前面 止點:經髕骨及髕韌帶 止於脛骨粗隆 作用:伸膝,骨直肌有 伸大腿作用 神經支配:股神經

2、肌肉的起止點???

脊椎有關肌肉:
腹直肌:

起:恥骨聯合上緣

止:第5、6、7肋骨之軟骨

腹外斜肌:

起:最後8條肋骨的外緣

止:腹白線、盆骨、闊腱膜

腹內斜肌:

起:胸腰筋膜、髂嵴、

止:腹白線、恥骨嵴、最後3條肋骨

腹橫肌:

起:胸腰筋膜、最後6條肋骨的軟骨、髂嵴

止:腹白線、恥骨嵴

豎棘肌:

起:骶骨

止:枕骨、全部脊椎的橫突及棘突、肋骨骨角

肩胛部分肌肉

斜方肌:

起:枕骨、第7頸椎及全部胸椎

止:肩峰、肩胛棘、鎖骨外三分之一處

菱形肌:

起:(小)第7頸椎及第1胸椎的棘突;(大)第2~5胸椎的棘突

止:肩胛內緣

前鋸肌:

起:8或9條肌骨的外側表面

止: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一側(內側)的整個前表面。

肩關節有關肌肉 :

小圓肌:

起:肩胛骨後面的外側緣

止:肱骨大結節,位於棘下肌附著點的下方

大圓肌:

起:肩胛骨後面的下角

止:肱骨臆面的小結節,與背闊肌肌腱熔為一體

背闊肌:

起:最後6條胸椎、腰椎、最後3~4條肋骨、髂嵴及肩胛下角

止:肱骨前面

胸大肌:

起:鎖骨、胸骨、第1~6條肋骨間軟骨及腹外斜肌的腱膜

止:肱骨大結節

三角肌:

起:鎖骨外三分之一,肩峰及肩胛棘

止:肱骨三角肌粗隆

肘關節有關的肌肉:

肱二頭肌:

起:短頭喙突、長頭盂上結節及關結盂唇

止:橈骨粗隆

肱肌:

起:肱骨遠端前面

止:尺骨冠狀突及肘關節囊

肱三頭肌:

起:長頭盂下結節、內側頭肱後橈神經溝、外側肱骨後面大結節

止:尺骨的鷹嘴突

髖關節有關肌肉

臀大肌:

起:髂嵴、骶骨、尾骨及棘肌的筋膜

止:闊筋膜的髂脛束及股骨的臀肌粗隆

膝關節有關肌肉:

股四頭肌:

起:股直髂前下棘、股中間股骨前外側面、股外股骨大轉子及股骨嵴、股內股骨嵴

止:以髕骨韌帶附在脛骨粗隆上

股二頭:

起:長坐骨粗隆、短頭股骨嵴

止:腓骨頭及脛骨外側髁

半腱肌:

起:坐骨粗隆

止:脛骨內側面

半膜肌:

起:坐骨粗隆

止:脛骨內側髁

踝關節有關肌肉

腓腸肌:

起:股骨外側棘內側踝,踝關節囊

止:以跟腱附著在跟骨上

比目魚肌:

起:腓骨頭及脛骨內側緣

止:以跟腱附著於跟骨上

脛肌前肌:

起:脛骨體及其外側踝

止:第一足指骨及第一契狀骨

3、打籃球跳躍導致髕韌帶止點發炎

如果膝蓋突出一塊來就好不了了,要西醫手術了。至於手術以後能不能運動就不清楚了。本人是保守治療,中醫的貼了幾副就沒事了。但偶爾有點。你什麼梅花糕,有用嗎?我那幾個無名膏葯就好了。起來照樣打,說實話只要打得頻度不要天天無時無刻沒什麼關系,不會特別疼的。可能你發炎了才會特別疼,炎症好了以後骨頭還是突的,但不會很疼

膝關節滑膜炎的治療
1.推拿療法
(1)推揉點按法:患者仰卧,膝部自上而下,順其筋絡反復推 揉1~2分鍾。(2)拔伸屈膝法:患者體位同上,肌肉放鬆,醫生先 輕輕地、小幅度地來回屈伸膝關節,最後盡力將膝關節完全屈曲,然 後伸直患肢。(3)刮筋、分筋法:患者仰卧,於髕骨外上方、內下 方運用一拇指屈曲指關節,放於痛點內側;另一手掌按於屈拇之上, 用臂力推動拇指向外刮數下。(4)關節積液時可用捶、擂、拍法, 交替進行。捶為實拳,擊為空拳,下擊髕骨周圍軟組織及大腿伸側, 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為實拳,雙拳用臂力下壓與上部位相同處, 重復1~2遍。拍不用拳而是用手掌拍打腘窩,用腕力彈拍。
2.穿刺療法
關節積液較多、張力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 抽凈,並向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研究 表明,關節炎中的各種病理改變與它的減少和理化性質改變有密切關 系。注射透明質酸鈉有以下作用:覆蓋關節軟骨表面,可以保護關節 軟骨,防止或延緩進一步退變;保護關節滑膜、清除致痛物質,有明 顯減輕疼痛的作用;改善關節的攣縮狀態,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對退 變關節的滑液有改善作用。
3.葯物治療
急性期滑膜損傷,瘀血積滯,治以散瘀生新消腫為主,三七粉等 口服。慢性水濕稽留,肌筋弛弱,治以祛風燥濕、強壯肌筋,內服羌 活勝濕湯加減,外貼狗皮膏;若寒邪較盛,亦可散寒祛風除濕,方用 烏頭湯。
4.固定與練功療法
早期應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彈力綳帶加壓包紮,並禁止負 重。治療期間可作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煉,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伸 鍛煉,這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滑膜炎反復發作, 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著積極作用。
5.中醫膏葯療法
滑膜主要分布關節周圍。於關節腔相通,分泌潤滑液潤滑關節。在受各種病因(如骨質增生、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病等和創傷性外傷、骨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組織損傷、手術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損傷產生炎症反應,而滑膜對炎症的刺激的反應是分泌滲液。產生疼痛,嚴格地講,只要關節內有滲出積液,就證明滑膜炎症存在,其主要表現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
滑膜炎是由於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主要症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於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所以治療滑膜炎主要是調理微循環系統,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症也就解除了,積水期間盡量不要勞累,減少抽液注射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中醫膏葯療法。原理:膏葯外敷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滑囊內液體吸收,使之重歸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達到消除滑囊內滑膜炎症而痊癒的目的。

4、髕韌帶勞損如何治療?

髕韌帶起自髕骨下端,止於脛骨上部的脛骨粗隆。其形態粗大,性質堅韌,是人體較大的韌帶之一。當髕骨上移時,通過髕韌帶牽拉小腿的脛骨使膝關節伸直,同時髕韌帶還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1.病因 由於髕骨在運動時可以發生位置的變化,特別是在屈膝時,髕韌帶與髕骨相接處可以轉折成角,因此,髕韌帶起始部所受牽拉力的方向在經常發生改變,加之這種牽拉力較大,致使髕韌帶起始部容易發生病變。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膝關節的伸屈活動十分頻繁,病變組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常易使病變轉為慢性,治療效果也不易鞏固。

髕韌帶受到碰撞、打擊等直接暴力時,可以造成損傷;用力猛提腿或突然伸直小腿時,髕韌帶的起始部受到突然的大力牽引,也可使髕韌帶發生損傷。急性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轉為慢性。臨床上最多見的是長期、反復的牽拉使髕韌帶發生的慢性勞損性病變。

2.症狀 開始為膝部酸脹不適,以後出現持續性鈍痛。在開始活動時疼痛加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但過度活動後疼痛又明顯加重。上下樓梯、下蹲站立、負重行走及用力踢球等,都會使髕骨下端疼痛;半蹲位時疼痛最為明顯。重病人平日步行時也出現疼痛。病人感覺膝軟無力,走路時容易疲勞,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負重物行走。

3.檢查 在髕骨下端髕韌帶的附麗區有明顯壓痛,觸摸時可感到該處的髕韌帶有腫脹、鈍厚的改變,令病人做半蹲位站立姿勢,會引起髕骨下端的疼痛,此為半蹲試驗陽性。在病人仰卧做伸膝動作時給予一定的阻力,如出現膝部疼痛加重,稱為伸膝抗阻試驗陽性。這些試驗均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4.治療

(1)休息:膝關節前、後、左、右用適當的夾板固定,以使患膝制動得到休息,這對早期、急性病變的恢復是十分必要的。

(2)簡易按摩手法:在髕韌帶起始部的病變部位上用拇指指端來回刮撥髕韌帶20~30次,然後再用力按在此處3~5min,多數病人的症狀會得到好轉或消失。但是,如果治療後病人得不到適當的休息,髕韌帶仍然不斷受到牽拉,次日症狀可再復出現。如能堅持治療並使局部制動休息,其治療效果還是相當樂觀的。

(3)針灸:在髕骨下緣正中垂直刺人,左右兩側再各施一針,針尖指向髕骨下緣中部,留針10 ~ 20min。在留針期間針尾置艾絨或葯艾條燃燒,會明顯增加針刺的療效。

(4)注射療法:用常規配伍的合劑5ml,沿髕骨下緣浸潤注射,5d注射1次,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少數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髕骨後下緣髕韌帶附麗區的切痕松解術,效果滿意。

5、11歲髕韌帶止點拉傷怎麼治

休息,下肢伸直制動,休息一月。

6、髕骨體上附著的韌帶有幾條?

髕骨可以觸及,並且可以左右推動。 髕骨向上連接了人體最強大的一組肌肉群——股四頭肌,也就是我們大腿前方的肌肉(主要負責伸直膝關節,你的膝蓋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中,摸一摸這個肌肉是不是在收縮。)向下,靠一股稱為髕腱的肌腱組織連接到膝蓋下方的一塊突起的骨頭上,這里叫「脛骨結節」,後面會提到。此外呢,髕骨的左右兩側(醫學上稱為內外側)各有一些韌帶,分別叫做內側髕股韌帶和外側支持帶(髕股韌帶,顧名思義就是髕骨連接到股骨的韌帶,看圖),這兩股韌帶就像拔河的兩股繩子一樣,將髕骨平衡在一個居中的位置上。無論你是伸直還是彎曲、蹲下還是上樓梯,髕骨始終在比較居中的位置上小范圍上下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髕骨下面對應的是一個類似於軌道的凹槽,叫做股骨滑車(這些拗口的醫學名詞聽一下就好,沒必要糾結,知道有這么個軌道就行了。)而髕骨下表面是一個突起的形狀,突起部位就正好在這個凹槽里滑動。由於內外側髕股韌帶向兩邊牽拉著髕骨,達到力學平衡,所以它一般不會從下面的軌道中滑出來

7、髕韌帶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髕韌帶是醫學上的專業術語,主要是指身體的某種物件。猝然猛伸膝關節或外力強制屈曲膝關節時,因股四頭肌急劇收縮,強大的力作用於韌帶肥厚而堅韌,就會導致髕韌帶的損傷。一般不易拉斷,多為腔骨粗隆附著點出部分纖維撕脫或撕裂傷,或髕骨韌帶起點兩側的部分纖維和血管受損。病程日久,在修復過程中,機化增生,局部血流受阻,出現代謝障礙而造成粘連,結疤,攣縮等改變,從而引起頑固性慢性疼痛。
髕韌帶-臨床表現
(1)有外傷史。
(2)髕韌帶附著點,脛骨粗隆處有疼痛,膝關節不易伸直,走路可有跛行。
(3)股四頭肌收縮,引起疼痛,能上樓,但下樓不便。
(4)髕韌帶起、止點處有壓痛。

與髕韌帶的起止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