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髂嵴最高點與髂後上棘是一個部位嗎
髂嵴最高點與髂後上棘不是一個部位。
髂結節要比髂前上棘略高一點,而髂嵴的最高點要更高(站立時)。髂骨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髂骨翼的上緣肥厚且呈弓形向上凸彎,叫髂嵴。
翼的前緣彎曲向下,達於髖臼,生有上、下兩個骨突,分別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從髂前上棘向後上方約5-7厘米處,髂嵴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結節,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約平齊第4腰椎棘突,是計數椎骨的標志。
(1)骶骨借韌帶與髂骨形成關節擴展資料:
髂骨體肥厚,構成髖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體的上方,為寬闊的骨板,中部較薄。其上緣肥厚稱髂嵴。髂嵴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方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界處向外側突出稱髂結節,髂前上棘和髂結節都是重要的骨性標志。
髂嵴的後突起為髂後上嵴。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
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方有髂粗隆與骶骨借韌帶相連接。髂骨翼的外面稱為臀面,有臀肌附著。
2、骶髂關節在哪裡
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骶髂音[dǐqià])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相對而構成。在結構上屬滑膜關節,從運動方式上可看做屈戌關節或滑車關節。其大小個體差異較大,即使在同一個人兩側也不盡相同。
骶骨的耳狀面在上位3個骶骨的側部,朝向後外,其前面較後面寬。髂骨的耳狀面朝向前內。相對的關節面之間間隙很小,關節面粗糙不平(這樣,使兩關節面密切相嵌,使關節面穩定性進一步加強)。
骶骨的關節面覆蓋一層較厚的透明軟骨,髂骨關節面上的透明軟骨則極薄(僅為骶骨關節軟骨面厚度的1/3)。關節軟骨上可能覆蓋一層纖維軟骨(到青年時期,這些軟骨板緊密融合,關節腔甚至完全阻塞)。
2結構部位編輯
在關節面周圍特別是後部,骨骼極為粗糙,以作為韌帶的附著點。這些韌帶對該關節起著重要的加固作用。
骶髂前韌帶:寬兒薄,位於關節的前面,鏈接骶骨骨盆面的側緣與髂骨耳狀面的前緣。
骶髂後短韌帶: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狀面後部及髂後下棘,斜向內下方,止於骶骨外側嵴和骶關節嵴。
骶髂後長韌帶:骶髂後短韌帶的淺層,自髂後上棘達第2至第4骶椎的關節突,向內與腰背筋膜相連,向外與骶結節韌帶相鏈接。
骶髂骨間韌帶:為堅強的纖維束,被骶髂骨後韌帶覆蓋,連接髂骨粗隆與骶粗隆間,由縱橫交錯的短纖維構成,填充於關節囊的上方和後方。
骶結節韌帶:位於骨盆後方,強韌而寬闊,呈扇形,起自髂後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後外側。纖維斜向外下,集中止於坐骨結節的內側緣。
骶棘韌帶:呈三角形,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起於骶、尾骨的外側,集中止於坐骨棘,其起始部位為骶結節韌帶所覆蓋。
3、骨盆的組成和分部以及界線的圍成是什麼
骨盆以界線為界分為大骨盆和小骨盆
界線:有骶骨的岬、弓狀線、恥骨梳、恥骨結節至恥骨聯合上緣構成的環形線
4、人體髂骨具體在什麼位置
髂骨是在腰帶下方的那骨頭,髂骨中有重要的紅骨髓,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造血功能,所以平時都要經常保護和愛護骨骼,使人能夠正常的生活和生長下去。
髂骨是髖骨的組成部分之一,構成髖骨的後上部,分髂骨體和髂骨翼兩部分。前部寬大的為髂骨翼,後部窄小為髂骨體。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
髂骨的主要作用是與雙側骨骼、恥骨、坐骨組成骨盆,與骶椎及股骨相連,在人體中最重要作用的是支撐人體,同時還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髂骨的位置表淺,顯露和取骨比較方便,而且髂骨的功能不太重要,可提供量的松質骨和皮質骨除皮質骨的硬度較差,內固定不夠堅強外,松質骨有優良的成骨作用,癒合較快。髂骨還可以取各大小、長短的骨塊,以滿足某些手術的特殊需要。
(4)骶骨借韌帶與髂骨形成關節擴展資料
髂骨體肥厚,構成髖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體的上方,為寬闊的骨板,中部較薄。其上緣肥厚稱髂嵴。髂嵴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方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界處向外側突出稱髂結節,髂前上棘和髂結節都是重要的骨性標志。
髂嵴的後突起為髂後上嵴。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方有髂粗隆與骶骨借韌帶相連接。髂骨翼的外面稱為臀面,有臀肌附著。
5、髂骨是哪塊骨頭
髂骨(ilium):構成髖骨抄的後上部,分髂骨體和髂骨翼兩部分。髂骨體肥厚,構成髖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體的上方,為寬闊的骨板,中部較薄。其上緣肥厚稱髂嵴。髂嵴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方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界處向外側突出稱髂結節,髂前上棘和髂結節都是重要的骨性標志。髂嵴的後突起為髂後上嵴。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方有髂粗隆與骶骨借韌帶相連接。髂骨翼的外面稱為臀面,有臀肌附著。
6、誰能幫我解讀一下,拍的X光線報告 。影像描述:腰椎L5椎體雙側橫突增寬,與骶骨融合並與雙側骼骨形成關節,...
,L5/S1椎間隙變窄、幾近消失——說明間盤已突出或失去活性
L5椎體雙側橫突增寬,與骶骨融合——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外力作用導致的L5椎壓縮性骨折
治療方案:生理修復是不可能了,可通過按摩改善病變位置軟組織活力,好的醫生是可以做到沒有症狀的——比如我,嘿嘿
7、右側髂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
髂骨(英語名ilium)(中文讀音qiàgǔ),是髖骨的構成部分之一,組成髖骨的後上端,分髂骨體和髂骨翼兩一部分。前側寬敞的為髂骨翼,後側狹小為髂骨體。他們的正下方的凸起各自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正下方有陷入的坐骨神經大切跡。髂骨翼裡面光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顯的弓狀線,之後上邊為耳狀面與骶骨組成骶髂關節。
髂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
髂骨體肥大,組成髖臼的上端2/5,髂骨翼在體的上邊,為寬敞的骨板,中間較薄。其內緣肥大稱髂嵴。髂嵴前端開發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才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匯處向兩側突顯稱髂包塊,髂前上棘和髂包塊全是關鍵的骨性標志。
髂嵴的後凸起為髂後上嵴。他們的正下方的凸起各自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正下方有陷入的坐骨神經大切跡。髂骨翼裡面光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顯的弓狀線,之後上邊為耳狀面與骶骨組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邊有髂粗隆與骶骨借肌腱相互連接。髂骨翼的外邊稱之為臀面,有臀部肌肉粘附。
髂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
髂骨在的身上的部位比較好找,兩手掐腰,在扶著腰的位置便是身體的髂骨,也就是褲帶越過的腰部正下方兩邊的二塊骨骼。髂骨組成了髖骨的一部分,分成髂骨體和髂骨翼兩一部分,髂骨和骶髂關節應對合,相互構成了骶髂關節,髂骨的下邊是股骨大轉子,在身體是較為比較好找的一個位置。
髂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
髂骨還是一個表皮的標示,兩邊髂骨上緣相互構成了髂前上棘,在兩邊髂前上棘的聯線圓心是第四椎間盤,這根線在後面是腰部穿刺術的位置,在腹部是確診胃下垂的基準線。客戶能夠選擇的圖片,能夠迅速的尋找髂骨的部位。
8、髂骨是人體的那一塊骨頭
髂骨(ilium):構成髖骨的復後上部,分髂制骨體和髂骨翼兩部分。髂骨體肥厚,構成髖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體的上方,為寬闊的骨板,中部較薄。其上緣肥厚稱髂嵴。髂嵴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方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界處向外側突出稱髂結節,髂前上棘和髂結節都是重要的骨性標志。髂嵴的後突起為髂後上嵴。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方有髂粗隆與骶骨借韌帶相連接。髂骨翼的外面稱為臀面,有臀肌附著。
9、人體解剖學。。書上說骶前孔和骶後孔均與骶管相通,有骶神經前後支通過。。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求指教
這句話是描述骶神經的走向,骶管是骶骨中間的通道,上面是椎管。骶神經在骶管內分為前支及後支,前支從骶前孔穿出,後支從骶後孔穿出。
骶神經前支位於盆腔,參與骶叢神經組成,骶叢神經由腰骶干(腰4神經下部腰5神經合成)、骶1、2、3、4、5骶神經及尾神經前支組成。
骶神經後支上四對相對應的骶後孔穿出,第五骶神經後支自骶管裂孔穿出,或終於多裂肌,或形成臀中皮神經,支配臀部內側皮膚。
(9)骶骨借韌帶與髂骨形成關節擴展資料
骶骨底前緣突出,稱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圓形骨面即第1骶椎體的上面,與第5腰椎椎體的下面形成腰骶關節。底的兩側平滑,名骶翼。
骶骨的兩側上部粗糙,為上3個骶椎橫突相癒合所致,該部呈耳郭狀,又稱耳狀面,與髂骨相應的關節面形成骶髂關節。耳狀面下緣的位置多位於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
骶髂關節的高度並不直接與骶骨高度相關,高而長的骶骨,骶髂關節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關節可以長。骶骨的側緣在骶髂關節以下窄薄部分為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附著處。
人體直立時骶骨向前傾斜約45°。骶骨盆面的彎曲度大致均勻一致,但可增大或減小,有的於骶尾骨交界處形成角度或曲度不均勻,盆面的彎曲度與骨盆腔各部的直徑大小有關。
10、盆腔間有個叫底什麼的關節嗎
概述
骨盆連結脊柱和下肢之間的盆狀骨架。由後方的骶、尾骨(脊柱最低的兩塊骨)和左右兩髖骨連接而成的完整骨環。
骨盆既將體重傳遞到兩下肢,並作為游離下肢的活動基礎,又支持保護腹盆內器官。
解剖結構
骶骨、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均有堅強韌帶支持連結,形成關節,一般不能活動,妊娠後在激素的影響下,韌帶稍許鬆弛,各關節因而略有松動,對分娩有利。
整個骨盆借界線分為上部的大骨盆(假骨盆)和下部的小骨盆(真骨盆)。界線是由骶岬、兩側骶翼前緣、兩側弓狀線和兩側的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嵴以及恥骨聯合上緣圍成的環形線,即小骨盆上口,大、小骨盆藉此口相通。小骨盆下口高低不齊,由尾骨尖和兩側的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恥骨弓,以及恥骨聯合下緣構成,呈菱形。上口與下口之間的部分是骨盆腔。
骨盆因性別、年齡差異而不同
男性直立時,骨盆兩髂前上棘和恥骨聯合位於同一冠狀面內;在女性,其髂前上棘更前傾約1cm。骨盆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因女性骨盆與孕育胎兒及分娩密切相關。男女性骨盆的差異主要存在於小骨盆,大骨盆也有相應的表現:①女性骨盆較男性者小而較輕;肌、腱和韌帶附著處的標志不及男性者明顯;骶骨底,耳狀面和髖臼都較小,恥骨聯合也較寬而短。②女性骨盆上口、下口的橫徑與矢徑的絕對值比男性者為大;因女性的恥骨體與恥骨嵴較長,故髖臼至恥骨聯合的距離比髖臼本身的直徑為大;恥骨弓的夾角約為90°或更大些,而男性者約為70°~75°;女性的坐骨結節稍翻向外側,坐骨大切跡的夾角較大,因而尾骨更偏向後方,骶骨的嵴也不及男性者顯著。③女性骨盆的假骨盆較寬,髖窩較淺,兩側髖臼間的距離較大,閉孔略呈三角形;整個骨盆較短而寬。
兒童少年的骨盆尚未定型、髖骨還不是一塊整體,是由髂骨、趾骨、坐骨依靠軟骨相連而成。一般19~24歲才癒合為一塊整體。女孩在運動時,避免從高處向硬的地面跳,防止該三塊骨錯位,出現不正常的癒合,影響骨盆正常發育和成年後的分娩。另外,女孩過早穿高跟鞋會使身體重力轉移,使骨盆口變得狹窄。男女骨盆在形態上,10歲前後開始出現差別,女性寬而短,男性狹而長,至成年期差別更顯著。
連接骨盆的韌帶
骨盆的連結主要是恥骨聯合和骶髂關節(見「恥骨聯合與骶髂關節」條),此外,尚有一些重要韌帶,即:①髂腰韌帶,強韌肥厚,張於第5腰椎橫突與髂嵴後分之間,其一部分延至髂窩和骶骨盆面,叫做骶腰韌帶。②骶結節韌帶,強韌寬闊,由髂後上棘、髂後下棘及骶骨和尾骨後面開始,斜向下外,集中地附著於坐骨結節內側緣。③骶棘韌帶,纖維起自骶骨和尾骨的外側緣,向下集中地附著於坐骨棘。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將坐骨大切跡和坐骨小切跡圍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閉孔膜是封閉閉孔的纖維性膜(可視為連接恥骨上、下支和坐骨支的寬薄韌帶),其上分與閉孔溝共同圍成閉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