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懸韌帶在哪個部位

懸韌帶在哪個部位

發布時間:2020-04-03 00:26:11

1、十二指腸在什麼部位?與小腸有什麼關系?對消化有什麼作用??

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與回腸三部分。
十二指腸為小腸的起始段,長約25厘米,相當於十二個手指並起來那麼長,所以叫十二指腸。除起始段和末端外,其餘部分都緊 貼後腹壁,位置較深,也較固定。它上接幽門是位於腸管的交界處。
十二指腸在消化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小腸內的大部分消化過程都在這里進行。膽總管和胰總管共同開口在十二指腸,膽汁和胰液從這里流入小腸,參與消化分解食物。

2、十二指腸在人的哪個部位

胃的下面,小腸的上面,體表位置比胃靠中間點。
屬於直腸(食道) 。
詳細說:
十二指腸odenum介於胃與空腸之間,成人長度為20~25cm,管徑4~5cm,緊貼腹後壁,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小腸段.胰管與膽總管均開口於十二指腸。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膽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腸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十二指腸的形狀呈「C」形,包統胰頭,可分上部、水平部、降部和升部四部。

1、上部superior part:

特點是位置表淺,腔大壁薄,被輸膽管道系統如「7」字形前後夾持。因此,十二指腸前方與膽囊gallbladder相貼;後方與膽總管、胃十二指腸動脈和門靜脈直接相鄰;上方對膽囊管、肝尾葉及網膜孔;下方鄰接胰頭。

2、水平部 horizontal part:

特點是被腸系膜上動脈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與腹主動脈 abdominal aorta以「A」字形銳角夾持,也是十二指腸中最長的一段。即前方為腸系膜上動脈,後方為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右側為輸尿管;上方有左腎靜脈、胰頭和胰頸;下方對右側系膜竇。

3、降部 descending part:

特點是位置最深,後內側壁有十二指腸縱襞longitudinal fold of odenum 、十二指腸大乳頭major odenal papilla及膽、胰管開口,是與肝膽和胰腺勾通的局部。前方為橫結腸及其系膜;後為腎門;內側為胰頭及膽總管,其二者間前後有胰十二指腸上、下血管;外側為升結腸。

4、升部 ascending part:

與空腸相接並形成十二指腸空腸曲,特點是有十二指腸懸韌帶懸吊,是確定空腸起始部的標志。也是最短的一段,位於第二腰椎左側。

多數消化性潰瘍患者具有典型臨床表現。症狀主要特點是: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體征不明顯。部分患者(約10-15%)平時缺乏典型臨床表現。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為其首發症狀。少數特殊類型潰瘍其臨床表現又各有特點。答案補充 不好意思,我不是專業醫生,不敢冒然下結論。該到醫院檢查才是。
但就你說的情況,應該還不是十二指腸的位置,很有可能是胃部。胃炎有很多種,有急慢性之分,有深淺之分。
還是平時注意養胃,定點定量吃飯,戒煙限酒最好了。

3、眼睛各部位名稱

眼睛:眼球壁、眼內腔和內容物、神經、血管等組織、眼副器。

1、眼球壁:眼球壁主要分為外、中、內三層。外層由角膜、鞏膜組成又稱為纖維層膜層。前1/6為透明的角膜,其餘5/6為白色的鞏膜,俗稱「眼白」。眼球外層起維持眼球形狀和保護眼內組織的作用。角膜為接收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為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線經此射入眼球能透射光線為透明狀晶片。 

2、眼內腔:眼內腔包括前房、後房和玻璃體腔。眼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三者均透明,與角膜一起共稱為屈光介質。房水由睫狀突產生,有營養角膜、晶體及玻璃體,維持眼壓的作用。晶狀體為富有彈性的透明體,形如雙凸透鏡,位於虹膜、瞳孔之後、玻璃體之前。玻璃體為透明的膠質體,充滿眼球後4/5的空腔內。

3、眼副器:眼副器包括睫毛、眼瞼、結膜、淚器、眼球外肌和眶脂體與眶筋膜。眼瞼分上瞼和下瞼,居眼眶前口,覆蓋眼球前面。上瞼以眉為界,下瞼與顏麵皮膚相連。淚器包括分泌淚液的淚腺和排泄淚液的淚道。淚道包括:上、下淚小點、上、下淚小管、淚總管、淚囊、鼻淚管。

(3)懸韌帶在哪個部位擴展資料:

1、眼白發藍醫學上名之為藍色鞏膜。這種徵象多為慢性缺鐵造成的。鐵為鞏膜表層膠原組織中一種十分重要的物質,缺鐵後可使鞏膜變薄,掩蓋不了鞏膜下黑藍色的脈絡膜時,眼白就呈現出藍色來了。而慢性缺鐵又必然導致缺鐵性貧血。凡中、重度貧血患者,其眼白都呈藍白色。

2、眼白發紅通常為由細菌、病毒感染發炎引起的充血現象。倘若同時還伴有分泌物、異物感、發癢及眼痛等症狀,應去醫院眼科診治一下,問題可能更復雜一些。另外,血壓高的人發生腦溢血之前、羊角風病發作之前和嚴重失眠者及心功能不全者,都會出現眼白充血發紅的症狀。倘如單側眼白發紅,應注意是否受到性病感染。

3、保護眼睛:上班時保持間歇休息:如果連續使用電腦6~8小時,應每隔1~2小時休息一次,讓眼睛離開電腦10~15分鍾;工作1小時後最好離開電腦屏幕,注視遠方目標,直到清楚後再維持10幾秒鍾。

4、睫狀肌和懸韌帶分別靠什麼部位來調節?

睫狀肌是位於眼睛內部呈圓環狀的平滑肌,作用是改變晶體的形狀,以向近或遠距離的東西對焦.當我們要把遠距離的東西對焦時,睫狀肌便會自然放鬆,把晶體定位的韌帶拉緊,這樣晶體就會變得扁平和纖薄些.減低晶體的對焦能力,有助我們觀看遠距離東西.睫狀肌作用在於調節焦距,當眼睛往遠處看時,睫狀肌鬆弛,若是看近處,睫狀肌就會收縮.如果持續看近物久了會造成睫狀肌痙攣,導致加重視力度數.比如說,現在的計算機族在操作計算機,看文件,輸入文字,抬頭看屏幕等重復動作中,眼球活動極其頻繁,這些動作都得靠眼球肌肉——睫狀肌的控制.
如果真的要回答是哪個部位控制的,我只能說是大腦神經。。。

5、晶狀體在眼睛的哪個部位?

晶狀體位於虹膜與玻璃體之間。形狀和作用與凸透鏡相似,能把遠近物體的形象,清晰地反映在視網膜上。
晶狀體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間質之一。它呈雙凸透鏡狀,前面的曲率半徑約10mm,後面的約6mm,富有彈性。晶狀體的直徑約9mm,厚約4~5mm,前後兩面交界處稱為赤道部,兩面的頂點分別稱為晶狀體前極、後極。晶狀體就像照相機里的鏡頭一樣,對光線有屈光作用,同時也能濾去一部分紫外線,保護視網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過睫狀肌的收縮或鬆弛改變屈光度,使看遠或看近時眼球聚光的焦點都能准確地落在視網膜上。晶狀體由晶狀體囊和晶狀體纖維組成。晶狀體囊為一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圍在晶狀體外面。前囊下有一層上皮細胞,當上皮細胞到達赤道部後,不斷伸長、彎曲,移向晶狀體內,成為晶狀體纖維。晶狀體纖維在人一生中不斷生長,並將舊的纖維擠向晶狀體的中心,並逐漸硬化而成為晶狀體核,晶狀體核外較新的纖維稱為晶狀體皮質。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核逐漸濃縮、擴大,並失去彈性,這時眼的調節能力就會變差,出現老視。

6、簡述眼的構造及各部分的形態、功能?

[最佳答案]眼睛是人類感觀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有80%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讀書認字、看圖賞畫、看人物、欣賞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

與懸韌帶在哪個部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