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
1、在關節鏡下看的最直觀,雖然關節鏡是手術,但屬於微創,創傷很小,不必過於擔心。
2、做手術後肯定比不做手術要好。
3、如果去上海,就去上海六院或華山醫院,來北京的話,建議去北醫三院。
2、做玩後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要注意什麼?
您好:一、術後常見症狀1. 後方疼痛現在前交叉韌帶重建的主流技術是用自體腘繩肌腱。術後的這種疼痛一般為取腱時取腱器造成皮下組織、深筋膜等損傷引起,表現為大腿後方或者膝關節後方疼痛。此類疼痛一般持續至術後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沒有此類疼痛。有時會有少量出血滲至皮下也會有刺激從而產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觀察,若看到大腿後方或者膝關節後方的皮下有淤血,輕度壓痛,沒有明顯腫脹,就是正常現象。這種疼痛較輕或僅有壓痛,一般在術後1周左右出現,會持續3-4周。2. 體溫升高術後體溫輕度升高,在38℃以內,持續不過4天,一般為術後吸收熱,屬正常情況。如果體溫超過38℃或體溫盡管在37.5℃左右但持續時間大於4天,要警惕術後感染或呼吸道等感染,需盡快就醫。3. 關節腫脹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膝關節一般都會有腫脹,因軟骨等損傷的程度不同,腫脹的程度也不一樣。較輕的患者在術後4-6周腫脹就會好轉,一般在術後3個月內可以消腫,如果軟骨損傷較重,術後6-8個月膝關節腫脹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議3個月以上膝關節沒有消腫的患者要及時就醫。膝關節腫脹一般為積液引起,若感覺膝關節腫脹很明顯、張力很大(有時會伴有體溫升高),應看門診,由手術醫生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壓包紮等。3個月以內的輕度腫脹,若正在進行膝關節屈膝等角度康復,可加強冰敷(詳見後述)。若膝關節活動度已經恢復,可以外用關節洗葯、口服扶他林等進行消炎,同時加強膝關節肌力練習(詳見後述)。4. 內踝淤血重建前交叉韌帶取腱處或者骨道口會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則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會沿著皮下與深筋膜之間的間隙向下流之內踝處停留,慢慢滲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現,按之有輕度疼痛。這種現象一般在術後7-10天出現,持續3-4周。5. 皮膚麻木這種麻木的特殊區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側或者小腿內側,其它區域麻木需就醫。此類皮膚麻木的原因為取腘繩肌腱時隱神經損傷,有臨床研究認為取腱時用斜切口可以減少隱神經的損傷,但仍不能有效避免。這種麻木不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但是會引起輕度不適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術後3個月-6個月恢復,有的要延續到術後1年左右。6. 行走不利所謂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時有「瘸」的現象。一般多見於術後膝關節伸直受限,術後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於屈膝練習,伸直往往差3-5°,這樣患者在行走時患膝會「拖後腿」,造成瘸的現象。這種情況應該到門診找手術醫生,由醫生除外其它導致膝關節伸直受限的原因後及時加強伸直練習。還有兩種情況:一是患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解決方法是加強力量練習。二是合並軟骨修復、半月板縫合等手術,負重行走較一般重建手術延後,解決方法是適當增加行走時間,找雙下肢平衡的感覺。行走不利的另外一個常見現象是膝關節屈伸時靈活度不夠,這種情形一般在術後2個月左右膝關節活動度完全恢復後表現尤其明顯,與患者此時的期望值較高有關。正常的靈活度不夠一般在活動後會有好轉,術後5個月左右時,膝關節的靈活度一般會完全恢復正常。 二、康復時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1. 支具佩帶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的前交叉韌帶術後佩帶支具俗稱「彎夾板」。夾板的使用一般需嚴格按照康復要求進行,第一個月24小時佩帶,第二個月晚上睡覺時可拆下,第三個月出門行走時需佩帶。有些膝關節肌肉力量較好的患者,應由醫生決定是否提前結束夾板的使用。夾板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膝關節的穩定,保護重建韌帶,避免使其受到過度牽拉;當然,保護過度了,膝關節肌肉就會萎縮,這兩者之間的權衡須與醫生商討。佩帶支具的常見問題是「下墜」。解決的經驗來自患者:用一折疊毛巾包繞內踝上方一周,然後將最下方的尼龍搭扣在毛巾上裹緊,依次從下往上系緊尼龍搭扣。2. 屈膝練習屈膝時會產生疼痛,因人而異。嚴格按照康復程序練習的患者,一般不會有問題。同時行半月板縫合、內側副韌帶等膝關節其它穩定結構修復手術的患者,屈膝會有一些困難,疼痛的程度稍重,要有毅力。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練習時,從伸直到既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進行時間為10-20分鍾,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10分鍾,停留時即可開始冰敷。伸直後,可用手揉捏膝關節上、內、外肌肉,感知其僵硬程度並與對側做對比,若有僵硬,可自行按摩使之放鬆。屈膝練習最重要的就是放鬆,有的患者放鬆很好,屈膝就會很順利,屈膝時疼痛輕微,屈膝完畢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較緊張,主要是怕痛,屈膝就會有困難。後一類患者如果較長時間都不能學會放鬆,導致屈膝進程過緩,主要表現為每次屈膝時都會「很痛」,屈膝之後膝關節的疼痛時間大於5分鍾,需及時求助手術醫生。前一類患者也不要操之過急,屈膝進程太快,尤其是術後6周左右時,易使重建韌帶發生鬆弛。需要注意的是,術後6周時,部分患者自我感覺很好,能夠戴著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進行慢跑或快跑等,很是危險。3. 學會冰敷冰敷與屈膝進程密切相關。屈膝時及屈膝後均要冰敷。准備冰袋:超市購物的大塑料袋,內裝水600ml-800ml,置入冰塊,冰塊與水的比例約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據膝關節大小自行調整。扎緊袋口,盡量排除口袋內空氣,這樣冰袋容易貼服。冰敷部位:膝關節前方、內外側。屈膝練習時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納入冰敷。注意事項:冰袋與皮膚之間用一毛巾相隔;每次冰敷持續20分鍾左右,頭次冰敷可能要持續25-30分鍾,這樣會感覺到整個關節內部都「涼透」;皮膚冰痛持續5分鍾要停止冰敷,防止凍傷;兩次冰敷間隔40-60分鍾,一次屈膝練習後冰敷6次;根據次日膝關節腫脹的程度調整冰敷的次數,逐漸掌握適應自己的冰敷次數,屈膝練習期間以膝關節輕度腫脹(可在復查時讓醫生協助判斷)為宜。4. 靜蹲練習靜蹲不僅可以練習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正確的靜蹲姿勢及時長對腰椎、頸椎等都有好處。正確的靜蹲姿勢康復方案中有,這里所要強調的是:1.靜蹲之前一般要經歷一段時間直抬腿練習,注意增加直抬腿的時間和負荷(在小腿上加重物),一般推薦直抬腿將患膝肌肉力量達到正常的80%以上再進行靜蹲練習。2.靜蹲時,後背不能倚在牆上,不能讓牆分擔體重!3.膝關節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除了少數肌肉力量較強的患者,一般膝關節屈曲不要超過60°。4.靜蹲時,腰挺直、頭後伸,除了膝關節肌肉緊張外,身體其餘部分均須放鬆。5.練習後,膝關節前方、內側肌肉疼痛是練習姿勢正確的有效證據。請注意,靜蹲後膝關節內疼痛加重是異常表現,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加重髕股關節軟骨病變。凡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改變方式:一是患膝肌肉力量改善不夠,要加強直抬腿練習。二是靜蹲時未避開痛點。6.靜蹲的時間必須要節節提高,不能停滯不前,這樣肌力才會順利增長。7.練習時可用種種娛樂方法來轉移疲勞,比如說看電視、電影,聽音樂、聽有聲小說等等。5. 關節內響膝關節活動度練習順利後期,開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會發現膝關節內會有響聲,有些響聲較小,只能感覺到,有一些患者響聲較大,為明確的彈響。響聲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墊區瘢痕化、肌肉萎縮都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常見的彈響原因。這些,通過肌肉力量練習及關節活動適應性訓練都可以糾正,大部分患者發現彈響的時間為術後1個月左右,術後6個月左右就可漸趨消失。需要說明的是,髕股關節軟骨損傷等是導致膝關節彈響的病理性臨床症狀。這在手術記錄當中可以查閱,此類患者一般會伴有膝前區的疼痛、酸脹等不適,上下樓尤其明顯。有這些臨床表現的患者須經常與醫生溝通,及時獲得征對髕骨軟化症的治療措施。 運動醫學的手術患者在術後基本上都會經歷一個康復過程。我的體會是患者和醫生的及時、全面、有效的交流最為重要。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提供信息或者醫生獲得信息不全,對康復進程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醫生不是患者,當然也就不能體會到康復進程中的點點滴滴,所以有效的溝通是相輔相成、互相提高的過程。
3、膝蓋交叉韌帶斷裂手術風險有多大
風險不大……只是韌帶重建而已,但是最主要的要問主治醫師,醫師的技術差,風險當然就大……所以要問問他們,他們才能衡量他們自己的水平標准和以往的記錄,才能評估風險。
其實這個手術風險確實不大,只是術後的康復訓練比較麻煩,時間相當長,確實有患者10年後,還在進行康復訓練……都是因人而異的,而且康復訓練不當也會造成手術失敗……
4、右腿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2個月了,還需要多久能下地走路呢?
對於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一般來說能負重行走最低也得在三個月後,交叉韌帶手術後,最重要的一關是,在石膏拆除後就要積極鍛煉膝關節的彎曲鍛煉,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各大醫院都會在傷著出院時給一份康復訓練計劃。你可按照計劃規定進行鍛煉。有什麼疑問可直接詢問你的手術醫生。
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下地行走!
5、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穩定性好的情況用不用手術,不手術後果有什麼
韌帶就算斷裂,術後仍然是不穩定的,有些會出現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可見手術是不能達到治癒的,韌帶斷裂拉傷實際是可以用中葯來治療的,安全無副作用,初期損傷,用葯外敷治療就行,大約四十天左右可康復,關節不穩定或活動受限等症狀自會消除,耽誤時間三個月或半年以上的,就比較難治了,那是韌帶就會向兩頭嚴重萎縮了。
6、前交叉韌帶斷裂可以幾級傷殘
1.屬於幾級傷殘需要由專業的傷殘鑒定機構進行傷殘等級鑒定,以傷殘等級鑒定的結果為准,只有鑒定的結果才可以作為賠償的依據。
2.這要具體看恢復後對生活習慣的影響或功能障礙的程度:
前交叉韌帶斷裂,膝關節交叉韌帶修補術後無功能障礙,椎體前緣總體高度減少1/2以為七級;脊椎壓縮前緣高度<1/2者評為九級。如果做手術,三個節段脊柱內固定術也是九級。具體要向鑒定的部門了解。
7、左膝蓋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多長時間能去支架走路
這個沒有明確的標准,每個地方,每個醫院每個主刀的觀念都是不同的。我的主刀讓我術後第一天就要下地,早晚各下地一次,時間不宜過長,他主張術後初期的走路有利於康復。而另外一位大拿,北三餘家闊讓患者術後六周才負重下地,他認為這樣可以讓重建的前叉長得更加結實。所以,具體的時間最好是要去問你主刀,因為只有他最了解你的手術情況,還有身體情況。如果實在給不出你什麼建議,你可以參照北三的康復計劃來。最後,建議你去一些專業的前叉群裡面,及時交流,也會對你有很多幫助。QQ群 微信群都有,實在找不到,可以去貼吧,前交叉韌帶貼吧。全部手打,還望採納。
8、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
雙束更接近與原來的前叉韌帶,比較符合人體解剖學。韌帶的選材有人工韌帶、自體韌帶、異體韌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價錢,術後拆線了就可以帶著護具走路了,我十天出院時就是帶著護具走的,都還沒拆線呢。走的稍微利索點的話還要一個月的時間,不會耽誤你上學的。
9、膝蓋前交叉韌帶撕裂需要手術嗎?
感覺很多時候能蒙蔽人的,你這韌帶損傷就算是特別嚴重的那種了,基本上相當於斷裂了,建議是手術,但是考慮到手術的創傷和你已經打了石膏了,所以建議打石膏再4周之後拆去石膏再去醫院做個核磁共振成像,讓比較出名的那種專家給你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長起來,或者是長起來的跡象,若有生長的跡象,恭喜你,繼續打石膏2個星期,然後再恢復差不多3各月就好了, 若或恢復的不理想,就是韌帶不能自己重建,就要靠手術了,不然會損害半月板,半月板的損傷時不可逆的,是手術都換不來的, 韌帶重建 手術的話基本上花費在6000-7000元左右 ,手術時間大約是1個小時,在醫院打針3天就可以出院靜養。現在這個手術比較成熟,請放心就行了
祝你好運,這個病急不得,只能靜養,不要在乎工作了,不然後遺症挺明顯的,比如陰天下雨的時候難受,像是有蟲子在骨頭里一樣,祝你好運
10、膝蓋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費用大概需要多少
膝關節交叉韌帶的重建手術費用,要看選擇的手術方式,如果是關節鏡費用會比較高,切開重建可能要低一些。
意見建議:但是一般的總費用大約在1萬五到2萬五之間,具體要看住院的時間長短和手術的方式,建議術前咨詢手術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