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才能最有效的拉韌帶
以下是我轉載給你的方法,一些說教式的可能你看了也不實用。
完全可以壓開!我可以告訴你方法!
先熱身跑1000米。然後自己在家練習。
只要你有毅力你一定還能行!曾經央視報道過60老太在家自學能劈叉。你還小吧。教你在家怎麼練劈叉。行不行看你自己了。
沒人幫你就自己壓。
先教你自己怎麼壓橫叉;
首先,要做一些熱身運動。然後在家中的床上將兩支腿橫著劈開(能劈多大劈多大)然後,在你的胸前事先准備好高高的棉被,你趴在上面。一般初級的人可以挺10-15分鍾左右。堅持練三個月即可劈開。
豎叉自己練習就更容易了,每一天,將腿放到與你身體一樣高的地方壓100下。一個月後逐漸加高。然後,用雙手抱住腳心將下巴貼在腿上3-5分鍾。每天十次。最後試著劈開。堅持練兩個月即可壓開。
2、怎樣拉韌帶不痛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3、怎麼拉韌帶圖解
拉韌帶圖解如下:
4、怎樣一個人不藉助工具拉韌帶
1、壓腿不需特別工具就可以完成訓練。下面具體分類內容說明:下肢拉韌帶好的一個典型動作目標就是劈叉,相應的柔韌性訓練主要是壓腿。但武術對身體的柔韌性要求還包括腰部、肩膀、踝關節、手腕等的柔韌性,分別通過涮腰、壓肩、掄臂、壓仆步等方法訓練。
2、壓腿是最常見也最基礎的柔韌性訓練,壓腿方法詳見附件圖示的基本功介紹其中壓腿部分。
3、注意事項:1)必須循序漸進並堅持不懈,要理解柔韌性和劈叉(一字腿)等的關系原理,理解人體關節和其轉環的功能關系,理解柔韌性提高是因為壓後使得內部適當輕微拉傷,然後恢復與原樣有差距。如同橡皮筋拉次數多了長度變長差不多原理。2)壓腿前注意熱身,尤其冬天,否則拉傷的幾率會增多。3)注意如果想著重拉下肢腿後筋的,壓腿可以平架到與腰部差不多高就可以;如果想拉胯關節部分的,應盡量架高。壓的時候把腳尖往回勾(師父說叫鋤頭腳)拉筋效果會更明顯。壓腿無需特別工具輔助就可以進行,窗檯、欄桿、合適高度的樹的橫枝等等都可以。4)每天壓腿後,可以在有欄桿扶的地方,試著劈叉,得多少算多少,盡量壓地後耗一段時間再起立。5)如果是為學練武壓腿的話,壓腿拉筋結束後,建議務必做幾組包括正、側高踢腿。否則時間長了柔韌性是出來了,可踢腿容易舞蹈似的沒節奏軟綿綿的「面條腿」風格。
二、關於如何在循序漸進基礎上加快提高柔韌性(關鍵:不能怕痛,但也別魯莽撕裂傷)
1、柔韌訓練提高柔韌性關鍵靠自己,但別人可以幫忙輔助提高效率。
2、應該理解柔韌性提高是因為壓後使得內部適當輕微拉傷,然後恢復與原樣有差距。如同橡皮筋拉次數多了長度逐漸變長些差不多原理。這樣心裡才會有底數,知道大體的極限,不至於容易嚴重撕裂傷人。
3、需要先讓進行柔韌訓練者熱身,自己壓一段,以及適當運動,活動四肢和全身,微汗以後較不容易受傷。
4、主要有兩類外力幫助的壓法:一是柔韌訓練者自己壓的過程,輔助者幫用腳踩壓其大腿上部助力;二是需要兩位輔助者配合,柔韌訓練者坐地上,輔助者A面對學生坐,兩腳撐學生張開的兩腳膝蓋旁一段,輔助者B坐學生後面,兩腳緩緩登學生屁股往前登壓。
5、如果由輔助者幫助壓,需要注意適度「殘忍」而又確保安全,所以最好由有經驗者來作為輔助者,輔助時候注意用力由輕到重需緩緩而為,注意適當「殘忍」又要確保安全,切記輔助者不可亂開玩笑甚至惡意過度力蹬。導致柔韌訓練者嚴重傷害,有的傷害過重會長期影響正常身體功能。
5、怎麼才可以不痛的拉韌帶..
如何科學拉韌帶?
一、
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這個我同意,因為以前學校就是這么來的,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
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
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
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
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
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
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
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
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
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
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
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不過拉韌帶最重要的就是毅力了,所以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6、怎麼正確去拉韌帶,,?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下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然不是,但也很像。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1.墊磚頭: 韌帶比較好的人在橫叉到底後也會沒有感覺,這時候可以在兩腳腳跟處墊上磚頭,然後再橫叉。家裡要是沒磚頭的話墊個枕頭什麼的也可以.
2.雙腳貼牆:
一條腿的大腿側面靠著牆,單腳頂住牆根,另一條腿用大腿內側去貼牆,完全貼到為止,然後停留一段時間。這樣雖然看似簡單的豎叉,實際是橫叉與豎叉的結合,有點痛。
3.後壓: 單腳站地,另一隻腳從後面往頭頂扳,這個對後踢有好處。
4.側面起腿:用右手抱住右腳腳心,然後慢慢從側面提起來再碰到頭頂,對側踢踢不高很管用。
5.體操訓練法:
彎下腰摸腳尖,然後用手掌撐住地(注意整條腿不要彎),再把左腳慢慢向上抬,最好能向前掛,這樣可以鍛煉右腳小腿的肌纖維,能夠拉長小腿(抬右腿是拉左腳小腿的肌纖維)。
6.韌帶+控腿練習: 練橫叉,在快要到底的時候(即和地面保持一點距離——一點點就夠了)放開支撐的雙手,保持住一段時間,這樣可以使大腿內側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鍛煉。
拉韌帶需要注意的事項
拉韌帶最重要的就是循序漸進:不是要求馬上就下到底,可以一點一點地來,大概花2到3個星期就可以到底了。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否則很容易拉傷。
每一次拉伸的動作一定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這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時,就一定要小心了。從沒感覺,到有點疼,到很疼,到接近極限。每次練習都重復這樣的過程,不會受傷,效果顯著,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要慢慢的,經過20分鍾左右達到你忍受疼痛的極限。
在拉韌帶的時候呼吸勻稱,不需要屏住呼吸(據說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拉韌帶的竅門:
韌帶有兩種拉法。基本上講,人在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後,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壓韌帶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30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拉一段時間然後來幾組正踢腿讓身體鬆弛一下,就沒那麼辛苦,也沒那麼疼。但許多人踢完後就閃人了。其實踢腿完了後需要再拉韌帶,這樣效果異常顯著——能牢固你這次拉韌帶的效果。因為韌帶是會自己恢復的,特別是大拉特拉以後,如果你不隔一小段時間去鞏固,很快你的韌帶就會恢復到沒拉之前一樣,要堅持拉,讓韌帶習慣過來。
關於韌帶拉傷
韌帶壓傷一般分三種情況:
1.韌帶恢復傷。症狀是昨天晚上壓得很爽,達到了以前達不到的水平,今天早上醒來就很疼,一點也下不去了。這是韌帶在自我修復。你超越了它的極限,當時身體熱,沒感覺,過後身體修復時會酸痛。這種情況要靠毅力堅持。因為你本身是沒有傷的,堅持住,能壓多少壓多少。
2.
輕度的拉傷。症狀是沒來得及熱身就下劈……傷的地方表面上沒有異常,只是稍微一拉都很疼,摸摸傷處有小的突起。這樣的情況不很嚴重,不必中斷平常的練習,只是要注意,練習傷腿時,只能拉到稍微感覺疼就停止。這樣適當的練習不僅不會讓傷嚴重,還能加快傷的恢復。
3. 嚴重拉傷。症狀是用0.1秒下豎叉,然後就起不來了。傷處淤青甚至發紫,明顯的腫塊,怎麼放著都很疼。這種情況要上醫院,絕對不要練習了,等完全養好了再說。
如果不小心拉傷了,千萬不要就次停止你的拉韌帶計劃,可以選擇在熱身後更溫和地繼續拉,同一個姿勢,同一個程度,從痛到不是很痛(而不是越來越痛),堅持,這樣受的傷也能快些好。
拉韌帶的時間和頻率
冬天是身體最緊的季節,特別是早晨,因此冬天是保持你韌帶水平的季節;而夏天是長韌帶的黃金季節,應快速地練習!
韌帶最好每天壓,不能做到每天隔天也行,最好周期不要超過2天,否則韌帶再好的人都會縮回去。
早晨練習韌帶不好,剛睡醒,很緊容易受傷;午間和晚上都可以,最理想的是在晚間睡前。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
每個姿勢都要靜止保持至少10秒,不超過30秒(時間太長對韌帶有損害)。對於新人來說,每個動作到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痛到不行)後停住,然後從10倒數到1,再放鬆。如此多循環幾次。如果10秒鍾受不了的可以先忍5秒鍾,一步步的來。
隨時拉伸:在家休息、學習或工作累了,也可以隨時拉拉。此時不一定要忍多大的酸痛(但也不能太輕松)。這樣雖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每天找個時間這樣拉一下,你的韌帶至少不會縮回去。
拉韌帶的宗旨:
絕對不要怕酸、怕痛。但要注意:疼痛並不意味著自己的韌帶已經到達極限,但是疼痛有時確實意味著受傷,務必要注意!
心理暗示: 拉韌帶的時候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到底」,這樣會或多或少地克服對拉韌帶造成的酸痛的恐懼心理。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7、拉韌帶怎麼拉?
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什麼時候進行柔韌性訓練?
首先,一個關心自己的柔韌性、健康、相貌及運動水平的人,無論男女,每天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如果能堅持不懈,每周3~4次將會逐漸地促進你關節和肌肉的靈活性,如能每天堅持練習,進步的速度要快4~5倍,筆者也曾接觸過一些柔韌性很差的運動員,他們堅持一天兩次的柔韌性訓練,都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一個運動員開始柔韌性練習的最佳時間是開始其武術訓練之前——但不能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事。很多運動員在比賽前會匆忙地做點柔韌性練習,這幾乎是一種潛意識的行動。例如你會看到田徑運動員在跑步前會伸伸小腿,籃球運動員賽前匆忙地拉伸自己的後腿韌帶,其實這么短暫的柔韌性練習對運動員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為了使柔韌性練習真正起到熱身作用,其持續時間必須保持在10~15分鍾內,並且對身體的各部位都要進行柔韌性練習。同樣以這種方式,柔韌性練習也是緊張的訓練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將為體力
恢復之快而大吃一驚。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柔韌性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的一二個小時之內,這對緩解和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晚間特別的柔韌性練習後,你就會感到很輕松並能暢然入睡。
★必須遵守的原則∶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活動腳踝。
分布進行,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有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二、 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三、後壓腿
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四、仆步壓腿
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五、豎叉
兩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兩腿前後分開成直線,前腿後側著地,腳尖勾起,後腿的內側或前著地;上體向前振壓。
六、橫叉
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八、壓胯:
膝蓋努力分開,雙手撐地,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九、 腳背:
跪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
十、坐式拉伸韌帶:
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12次
十一、卧式拉韌帶:
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現直角
十二、立式下壓:
站直,用手去摸腳尖
8、拉韌帶太疼了堅持不下去怎麼辦?
分享下個人經驗。我現在21歲,馬上22。大概7-8個月前開始學習空手道,於是需要拉韌帶。當時查了很多東西,而且現在也算小有成就,這里說下。
首先,拉韌帶是個慢功夫,也是考驗人毅力的。需要持之以恆。
大概每天早上起來拉伸下,每次運動前 運動後拉伸下,睡前簡單拉伸下,這都是必須的(看起來時間很多,其實平均每天加一起也不會超過30分鍾)
拉韌帶,主要是正壓腿,側壓腿(兩個都要找個能把腳墊高的地方才好),然後是蹲馬步動作(兩腳站開,用雙手分別頂住兩膝蓋,用力壓一邊),再就是拉小腿韌帶,初期可以選擇雙腳前半腳掌支撐在台階上,向下壓這樣。然後還有雙腳並立站直,用手去摸地(至少要練到雙拳能擊中地面)另外,比較痛苦的就是,雙腳開立下壓,一點點來,俗稱劈叉的東西。
拉韌帶是慢功夫,有天分的也要2-3個月才好,韌帶差的半年都未必能完全拉開。何況,你都18歲了,不算是最好的時候了,所以,就是堅持慢慢來的。
另外,告誡你下,拉韌帶不要拉過,如果你拉完之後第二天運動此處關節的時候感到疼痛,那麼就是韌帶輕微撕裂了,你這么拉只會起到反效果。一般出現韌帶或者關節疼痛,等到養好只會發現韌帶回去了。所以,一定要適量。
但是,在自己進行拉伸運動的時候,出現的疼痛要酌情考慮,輕度的要忍,只有撕裂疼痛是危險的。我現在拉韌帶,大概到微微出冷汗的程度吧。你那樣的疼痛感有些過了。
另外你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如果說要腿能定在頭的位置,大概沒個幾年工夫是不可能練成的,要知道,踢上去容易(我現在正踢腿大概能踢到2米高),但是要定住是很難的(定住大概我只能做到比腰部高一點)。要到那種程度就是要能吃苦了
9、怎麼鍛煉能拉韌帶啊?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拉韌帶還有很多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鍛煉身體的不同部位。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推薦你買幾張健身光碟,彭永春的「形體恢復」後面有很多墊上拉伸運動。或買一些健身雜志,上面都有很多經典姿勢,我想對你有用。
10、中學生如何拉韌帶
拉韌帶是每位舞者必須經歷的過程,因此一開始可能遇到一些困難,不過也不用畏懼,拉韌帶最重要的就是毅力,你只要堅持到底就不會有任何困難。下面就怎樣拉韌帶給一些我自己的意見。希望本文對你有幫助。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
一、熱身。
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拉韌帶。
分以下步驟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1)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2)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3)壓胯: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
(4)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三、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
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四、拉韌帶的方式: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坐姿:有兩種拉法。盤腿前俯,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五、拉韌帶要視你的年齡而定。
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
六、 另外在此訓練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嚴禁強制硬壓,千萬不能過急,如果韌帶拉傷了,一定要休息恢復後再做.;
第二、壓腿、壓髖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提高肌肉溫度,避免肌肉、韌帶拉傷; 第三、柔韌性訓練要適度,要注意全面協調發展,防止過分發展柔韌性,引起關節和韌帶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