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脾上的韌帶

脾上的韌帶

發布時間:2020-04-01 08:24:17

1、脾臟的解剖圖及其功能?

1、脾臟能夠濾血。

邊緣區和脾索是濾血的主要場所。脾內的大量巨噬細胞可以清除衰老的血細胞(比如紅細胞)、抗原和異物。此外,侵入人體血內的抗原,可在脾內激發免疫反應。

2、脾臟能夠儲藏血液。

人脾可以儲存約40毫升的血液,馬的脾臟則存儲了馬體內大約30%的紅細胞。胚胎發育早期,脾有造血的功能。但出生後脾的造血功能基本消失,僅在部分條件(比如人體出現嚴重造血障礙時)刺激下才能夠恢復。


(1)脾上的韌帶擴展資料:

脾臟在人體中的位置和形狀:

人體的脾臟位於腹腔左上方,與第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脾可分為光滑隆凸的膈面、和凹陷的臟面兩面。

臟面前上方與胃底相連,後下方與左腎和左腎上腺相連。神經、血管自臟面中央的脾門處出入脾臟。脾臟除與胰腺連接處和脾門處外,均被腹膜包裹。腹膜鄒襞形成的韌帶對脾起了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脾臟在活體時為暗紅色,上緣較銳,有2-3個切痕,而下緣則相對鈍厚。脾質脆而軟,受暴擊後易破碎。成人的脾臟重約150-200克。正常情況下,脾無法被觸及,腫大的脾則容易被觸到。

2、連接脾臟的韌帶有哪些

脾胃韌帶:內含胃短血管,特點是上短下闊,處理上部顯露困難,極易損傷胃壁和撕破脾臟。

脾結腸韌帶

脾腎韌帶

脾隔韌帶:位置較高,深藏於脾窩,且較短窄。手術顯露、鉗夾均不易,常是脾切除時處理最為困難之處。

脾腎韌帶和脾隔韌帶的充分游離及切斷,是脾手術時將脾托出腹腔的關鍵所在。在門靜脈高壓症脾腫大時,上述兩韌帶又常為側枝循環建立之處。不僅血管叢生,有時甚至有粗大的靜脈深藏其間,脾切除時應特別注意。

3、脾是什麼器官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

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

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

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3)脾上的韌帶擴展資料

脾虛的人,身體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1、舌苔厚黃

中醫上常喜歡看舌頭,來了解一個人的身體狀況,脾胃虛舌頭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可能會出現發厚發黃的現象,正常的情況下舌頭是粉紅色的,如果發現自己的舌頭發黃,可能是脾胃虛引起的。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加註意,如果自己的舌頭,出現發厚發黃的現象,說明你可能是脾虛了。

2、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是女性常見的症狀,很多女性在冬天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雙腳可能一切都是處於冰冷的狀態,這是脾虛常見的表現之一,

對女性的身體健康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所以在平時的時候,女性如果老是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注意從調理脾胃開始,有助於改善這樣的現象出現。大便不成形

大便不成形的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方說吃了一些過期的食品,就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這都是比較常見的大便不成形的現象。

但是你如果長期出現大便粘馬桶的現象,這也是大便不成形的一個具體表現,可能是說明脾虛引起的濕氣重,大便就會老出現粘馬桶的現象。所以,如果說經常出現粘馬桶的現象,可能是提醒你需要調理脾胃了。

4、口水增多

一般在我們遇到和美味的食物的時候,就會明顯有口水增多的現象。但是如果你在睡覺的時候出現口水增多的現象,可能是脾虛造成的。因為當體內的脾氣不足的時候,唾液無法正常的被用於食物消化,口中的唾液過多,在睡覺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流出來。

4、脾的位部和形狀圖

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於左下腹部。
脾臟是一個富於血供的實質性臟器,質軟而脆。一般認為生理脾長10~12cm,寬6~8cm,厚3~4cm,重110~200g。
脾臟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與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膈面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前方有胃,後方與左腎、左腎上腺毗鄰,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脾門與胰尾相鄰。
脾臟為腹膜內位器官,由胃脾韌帶、脾腎韌帶、膈脾韌帶和脾結腸韌帶與鄰近器官相連。

5、脾在人身體上起什麼作用?

脾臟位於人體左上腹內,深居於肋弓之後,是一個顏色暗紅、質地柔軟的網狀內皮細胞器官,成年人的脾臟約有巴掌那麼大,重200克左右,由幾條韌帶「懸掛」在上腹部。一般來講,脾臟有四大功能,首先它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此外,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
所以說脾是具有多種功能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有4種:
①造血
②儲血
③濾血
④免疫

6、脾長在人體什麼地方,什麼形狀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7、脾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脾位於腹腔的左上方。

脾臟的實質分為白髓、紅髓和邊緣區三部分。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細胞構成,是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的主要場所。當抗原侵入脾引起體液免疫應答時,白髓內淋巴小結會大量增多。

紅髓主要由脾血竇和脾索組成,紅髓內血流緩慢,使抗原與吞噬細胞的充分接觸成為可能,是免疫細胞發生吞噬作用的主要場所。邊緣區(MZ)位於紅髓和白髓的交界處,此區淋巴細胞較白髓稀疏,以B細胞為主,但有較多的巨噬細胞(Mφ),是脾內捕獲抗原、識別抗原和誘發免疫應答的重要部位。

(7)脾上的韌帶擴展資料:

養脾禁忌:

1、禁忌養脾無常。養脾不單單只是秋冬的事情,而是應該像吃飯喝水一樣每天都去做。

2、禁忌生、冷。要養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飲料,特別是冰飲料。

3、禁忌甜。部分人喜歡吃甜食。其實,過甜易傷脾。因此,要想補脾養脾,甜要有個度。

4、禁忌吃太多。吃太撐了,除了易長胖外,還容易傷到脾胃。飯要七八分飽,細嚼慢咽。

8、脾在什麼位置圖

脾臟位於人體左上腹內,深居於肋弓之後,在胃左側與膈之間,相當左側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長軸與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正常人在左肋弓下不能觸到脾.脾的位置可因體位,呼吸及胃的充盈程度而有所變化,平卧比站立時高約2.5cm.

9、脾臟在人的哪個位置圖

脾臟位於左上腹部。

脾臟與第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脾可分為光滑隆凸的膈面、和凹陷的臟面兩面。臟面前上方與胃底相連,後下方與左腎和左腎上腺相連。神經、血管自臟面中央的脾門處出入脾臟。脾臟除與胰腺連接處和脾門處外,均被腹膜包裹。腹膜鄒襞形成的韌帶對脾起了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脾臟佔全身淋巴組織的25%。它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它是細胞和體液免疫的中心。膈肌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胃在前,左腎和左腎上腺在後,結腸和脾溝在下。

脾臟在活體時為暗紅色,上緣較銳,有2-3個切痕,而下緣則相對鈍厚。脾質脆而軟,受暴擊後易破碎。成人的脾臟重約150-200克。正常情況下,脾無法被觸及,腫大的脾則容易被觸到。



(9)脾上的韌帶擴展資料:

脾臟的功能:

脾組織中有許多稱為「血竇」的結構。通常有些血留在血竇里。人體失血時,血竇收縮,將這部分血液釋放到外周,以補充血容量。大量的巨噬細胞附著在竇壁上,可以吞噬老化的紅細胞、病原體和異物。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占整個淋巴組織的25%。它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它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它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脾切除術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紊亂,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脾臟內部可分為紅髓及白髓。紅髓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由脾索及血竇組成,但因為其不含輸入淋巴管,所以脾臟沒有過濾淋巴的功能。而白髓的主要功能則為對抗外來微生物及感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脾臟

與脾上的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