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距腓韌帶功能

距腓韌帶功能

發布時間:2020-04-01 03:13:18

1、距腓前韌帶斷裂大約半年,還沒好,該怎麼辦?

應該是韌帶撕裂後瘢痕形成,機體損傷後癒合都有一個瘢痕硬化期,這時創面會有個質地較硬的疙瘩,建議適當熱敷加按摩,減少綳帶壓迫血運,過了夏天後一般會恢復。

2、距腓前韌帶損傷沒完全好能鍛練嗎

可以進行恢復性鍛煉,進行恢復性鍛煉,如行走,輕柔活動腳踝(根據患者情況決定,一般不建議患者過長時間活動。)。切忌跑步、打球等對於現階段恢復不利的較為劇烈的運動,切忌強行運動,這有利於韌帶的重建恢復。

但是最好、最有恢復保障的辦法是去醫院康復科,找專業的康復治療師協助運動治療。
僅供參考。

3、距腓前韌帶 跟腓韌帶損傷一定要手術嗎

病情分析:
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韌帶炎症常見症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
指導意見:
可用中醫膏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

4、距腓前韌帶一按就痛

那就是踝關節外側距腓韌帶損傷了,建議休息,口服活血化瘀葯物治療比如大活絡膠囊。

5、腳踝韌帶有幾條,

踝關節的韌帶有2條:踝關節內側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

外側韌帶又分為三束,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跟腓韌帶,三束合稱外側韌帶。

內側韌帶又稱三角韌帶、內踝韌帶,可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內側韌帶脛跟部、內側韌帶脛距前部、內側韌帶脛距後部和內側韌帶脛舟部。

(5)距腓韌帶功能擴展資料

踝關節韌帶是維持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

踝關節韌帶損傷,又經常是踝關節骨折脫位創傷病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創傷機制與創傷病理方面,不應該將踝關節韌帶損傷與踝關節骨折脫位分割開去分析與認識。

在臨床上常見的韌帶損傷為外踝韌帶損傷,在診斷與治療方面有其特殊性。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預防:

由於踝關節損傷是運動中的常見損傷,因此基本的問題是預防損傷。這點對於以前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再度損傷的危險性是沒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的4~10倍。患者在6~12月內損傷尚未得到充分康復,再度損傷的風險特別高。

下列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結果:

1、合適的鞋子:鞋子介於人體腳板與地面之間,緩沖下肢對地面之間的緩沖力,提供下肢適當的穩定性與貼地性。

2、良好的場地:良好場地的維護往往比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更重要,腳踝扭傷的禍首也往往僅只是一顆石頭、一塊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個坑洞。

3、腳踝的保護:對於腳踝曾扭過傷的人來說,預防再度扭傷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貼扎或是護踝的方式來保護踝關節。

4、恢復踝關節的功能:再多外在的保護,還不如自己有能力來控制預防腳踝扭傷的再發生,可以前所提的拉筋運動、本體感覺訓練、腳板外旋肌肌力訓練來達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踝關節韌帶損傷康復

6、右距腓韌帶斷裂能評十級傷殘嗎工傷以認定

右距腓韌帶斷裂能評十級傷殘。

職工工傷致右距腓韌帶斷裂,符合國家標准《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5.10十級」「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之規定,應評定為十級傷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

與距腓韌帶功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