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准手腕損傷韌帶斷裂2根已經做手術,腰骶部韌帶炎能評幾級。
你好,傷殘等級需要到司法鑒定機構去做鑒定
2、後腰骶部酸疼
腰背部筋膜炎可能性大,這應該是由於長時間的勞損或者肌肉韌帶受涼引起的肌肉韌帶發生無菌性的炎症引起的疼痛的症狀。治療筋膜炎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熱敷或者理療烤電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這樣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快炎症的吸收減輕你現在疼痛和不適的症狀,自己有時間也可以用熱水袋或者熱毛巾來熱敷一下這樣可以減輕幾天韌帶的痙攣,以後注意避免在長時間的低頭或者伏案工作了,睡覺的時候枕頭不要太高盡量的控制在8厘米左右為宜,經過上述處理,一般3-7天即可緩解,如果長期未見好轉,建議到醫院骨科或脊柱科就診,檢查腰椎查體,除外腰椎病,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3、腰骶部的治療
腰骶部處於軀干與骨盆、下肢相交處,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骶椎生理後凸的交接部,所受剪力最大。幾乎所有的動作都以腰骶為軸完成,是人體最「忍辱負重」的關節,最容易受到傷害。腰骶部關節多達20餘個,關節幾乎無時不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即可發生疼痛。
腰骶部勞損為一種慢性病變,長期以來,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多麻煩,有些患者四處求醫,反復發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層陰影,腰骶部勞損並不是不治之症,那麼腰骶部勞損能不能徹底治癒,需要注意三個環節,1.及時明確診斷;2.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3.及時的功能鍛煉,做好日常保健,此三個環節缺一不可。
及時明確診斷
腰骶部勞損症狀主要是腰或腰骶部酸脹疼痛,反復發作,酸脹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椎活動多無異常。所以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有些患者在沒有正確診斷下,盲目的治療,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
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治療的關鍵在於通經活絡,促進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環,血氧交換飽和度,才能真正加強腰部肌肉,恢復腰部肌肉,周圍韌帶的腰椎保護作用。在這一方面,建議腰骶部勞損患者使用一種國內常用的金柱健康腰帶,可達到通經活絡,消炎止痛,促進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環,血氧交換飽和度,防止腰部肌肉向纖維化改變,可真正加強腰部肌肉,恢復腰部肌肉和周圍韌帶的腰椎保護作用。從而有效治病。
及時的功能鍛煉和康復後保健
腰骶部勞損在治療的過程中以及以後的康復治療中,要少做使用腰部力量的高強度體力活動,甚至可能局部時間制動,目的是減輕疼痛,消除腰部肌肉疲勞並盡可能固定腰椎避免腰椎骨質增生,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功能喪失,腰肌萎縮,誘發其它病變,一般主張治療與功能鍛煉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並發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腰骶部勞損可以有效治療。 急性期應行卧床休息1~3周,一般採用硬板床仰卧,雙膝稍屈曲,以增大腰骶角,緩解疼痛,減輕組織水腫。
同時可行局部封閉、理療、按摩及功能鍛煉。疼痛厲害者可服用解痙鎮痛劑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慢性勞損處理較難,效果較差。除理療、按摩及局部封閉外,可用較寬的腰骶帶或腰圍保護腰骶部,支持腰肌。
同時加強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鍛煉,以增強肌力,改善體位姿勢,提高代償能力,有利早日康復。手法推拿可松解粘連,中草葯外敷有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等功效,可酌情採用。
4、腰骶部是在哪個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4)腰骶部韌帶擴展資料:預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證正確的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後背坐直,並保持頸部的挺直。
第二,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的鍛煉,這是身體健康必需的。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第三,避免空調冷風直吹頸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頭的高矮軟硬要適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5、腰骶部勞損的病因病理
當肌肉超負荷工作,長時間保持強力收縮狀態時,肌肉內壓力增高,血供不足,缺血缺氧,能源得不到充分補充,肌糖原代謝不全,產生的大量乳酸等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清除,導致肌萎縮,水腫及粘連,產生肌肉勞損。肌肉勞損後,肌力減弱,保持姿勢的應力集中於韌帶和關節囊,韌帶和關節囊遭受過多的牽拉而彈性減弱,並發生水腫,結果導致粘連、纖維增生、肥厚等一系列改變,最後發生韌帶和關節勞損。 腰骶部的勞損與局部解剖特點有關。腰骶部在第5腰椎和第1骶椎之間形成一個約120度的角,上方為活動性較大的腰椎,下方為固定的骶椎,這種結構使腰骶部必須承受較大的伸屈、旋轉和剪式應力。經常、反復、持續的機械應力作用於腰骶部軟組織及骨關節,將發生局部組織結構、理化性能、運動規律的細微變化,而長期、少量的細微變化積累至超出腰骶部軟、硬組織的代償能力時就會產生腰骶部的勞損。
有人認為,腰椎過多前凸致腰骶角變小,將增加腰骶部的剪式應力。如果第三腰椎的中心垂線落在骶椎面的前方,腰骶關節突和前方韌帶將會遭受更大應力。穿越腰骶關節面的垂線與地面所形成的角大於30。時,腰骶部易受損害。肌肉發育差,腰椎前凸增加,體質肥胖、體重增加、腹部膨出,都會增加腰骶部剪式應力,容易引起勞損。
6、睡前腰骶部疼痛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7、腰骶部勞損的簡介
活動的腰椎與固定的骶椎之間承受著較大的屈、伸、旋轉及剪式應力,且先天性畸形較多,容易發生退變。久病、體弱、急性腰扭傷未愈等也是發病因素。發病部位常在骶棘肌、腰骶棘間韌帶、腰骶關節突或骶髂關節。重體力勞動,尤其是長期在不良體位勞動者多見。
由於長期高肌張力,肌內壓增高,血供不足,缺血缺氧,肌糖元代謝不全,產生的乳酸等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清除,導致肌肉萎縮、水腫及粘連,產生肌肉勞損。進而肌力減弱,應力集中於韌帶及關節囊,使之遭受過多的牽拉而彈性減弱,並出現水腫、粘連、纖維增生及肥厚,最後發生韌帶勞損。
主要症狀是下腰痛,勞動後加重,休息後緩解,局部壓痛。治療採用綜合療法,包括清除病因、增強體力、壓痛點封閉、理療、按摩及針灸。症狀重者可卧床休息或用圍腰。預防重點是保持良好姿勢,注意體育鍛煉,避免以不良的體位工作過久。
8、腰椎韌帶勞損怎樣康復最合適?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下,受牽拉的腰部處於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卧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於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鬆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症,由於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鬆,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 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於突出物的還納。對於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採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後側並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鍾。15-20次為1療程 。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於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逐點治療,密波2-5分鍾;疏刻波5分鍾;間升波5 分鍾。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於骶部,另一個豎放於腰部,接通電源後,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後,在2-7分鍾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採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 者骨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西式手法採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採用幾種手法,並根據患 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葯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葯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於疼痛症狀難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痙鎮痛酊外塗,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於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葯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於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於生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於生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後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葯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葯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後,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進行。
9、腰骶部韌帶拉傷怎樣盡快好轉
進行食療, 偏陽虛型頸腰椎病:一、准備好半斤狗(或羊)瘦肉、 一包專用佐料的十分之一、 適量的姜、鮮薄荷(不可缺)、鮮紫蘇(可缺少)、巴菜(可缺少)和醬料。二、將狗肉、鮮薄荷、巴菜、鮮紫蘇和姜絞爛,放醬料、佐料和花生油下去拌勻,下鍋煮熟即可以食用(可拌粉或面)。記住不要久煮,要鮮。 偏陰虛型頸腰椎病:一、准備好還沒下過蛋的成年母雞肉半斤(將要下蛋最好)、冬瓜(或毛節瓜)三兩、 一包專用佐料 、一斤清水、適量的鹽。二、先放清水、佐料、鹽和剁成薄片的雞肉下鍋一起煮滾,馬上又放下冬瓜,重新煮滾即可以食用。記住不要久煮,要鮮。 如果你食用了以上的其中一款膳食(不要同時食用上面的兩種膳食),當晚感覺到自己的椎部病灶有舒松的感覺,說明你吃對了食物。如果你食用了以上的其中一款膳食後,自己的椎部病灶部位非但沒有舒服感,還有加重的傾向,第二天馬上改換另一款膳食,當晚你肯定會感覺到自己的椎部病灶有舒松的感覺。吃對了膳食以後,一般要停三至五天,讓骨頭自行復原,等感覺病灶又重新輕微的疼痛時,說明骨頭自行修復又缺營養了,再繼續吃同樣的膳食。如果繼續食用同樣膳食沒有了以前的效果,第二天馬上改換另一款膳食,這樣反復進行,直到病癒為止。(改變膳食也可根據睡眠來判斷) 下面介紹簡單判斷自己是偏陽虛型,還是偏陰虛型,或是陰陽兩虛混合型的方法: 1、剛發病的基本是偏陰虛型,發病時間久的基本是陰陽兩虛型。 2、生活水平高的多是偏陰虛型,生活水平低的多是偏陽虛型。 3、年紀不很大的多是偏陰虛型,年紀比較大的多是偏陽虛型。 4、晚上比較難入睡,早上醒起來快,但一般能一覺睡醒,屬偏陰虛型。(典型的中段睡眠) 5、晚上很容易入睡,但半夜往往醒起來,而且是習慣性清醒,不是尿醒。到早晨該起床的時候卻很想睡的屬偏陽虛型。(典型的兩頭睡眠) 6、不午睡一天就馬上有要崩潰的感覺的多屬偏陽虛型。 7、晚上比較難入睡,後半夜睡眠時好時壞的是陰陽兩虛混合型,開始應以偏陰虛型看待。 8、晚上很容易入睡,後半夜睡眠時好時壞的也是陰陽兩虛混合型,開始應以偏陽虛型看待。 9、男的多為多是偏陰虛型,女的多為偏陽虛型。 10、經常飲酒的多是偏陰虛型,很少喝酒的多為偏陽虛型。
麻煩採納,謝謝!